专题5理化综合题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4996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5理化综合题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专题5理化综合题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专题5理化综合题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专题5理化综合题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专题5理化综合题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5理化综合题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5理化综合题ppt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5 理化综合题,理化综合题是河北中考的一大特色,分值比较固定,约占20分,往往以7个选择题(第8至14题)共14分,两个填空及简答题(第27、28题)共6分的形式出现,题型结构较为固定。理化综合题是将物理学科中有关能量、能量转化、分子知识、热值、天平问题、压强、密度、运动与惯性、物质导电性、电流、电压等知识与化学知识结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化综合题具有如下特点:1并列相关型试题:又称为“拼盘题”,常见于选择题。这类综合题常常以有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从物理与化学的基础知识出发,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设问与讨论,每一设问只涉及单一学科的知识点,各个设问相

2、互并列、相对独立,一般无内在联系。题目的综合性仅仅体现在各个设问讨论的是同一研究对象或同一个变化过程。,2交叉渗透型试题:此类题目有时会借助物理、化学中交叉的知识点(如分子、能量种类、能量转化、天平的使用、物理性质、物质的分类等)进行命题,有时会设置一定的命题情景,从某一具体的、真实的情境中体现跨学科综合,即解决某一问题,既要用到化学知识(往往是化学反应原理、反应过程中热量变化等),又要用到物理知识(浮力、压强等),必须二者同时考虑才能解决问题。3常见考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分子性质的应用;物质的分类;能源及保护知识;理化教材中实验图示的拼盘考查;理化知识的拼盘考查;思想方法的应用(如控制变量

3、法等);热值及环保知识等。,重点类型突破,类型1 物质的分类【例1】 2017衡水模拟分类是理化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A晶体:冰和石蜡B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硝酸钾C导体:石墨和玻璃D有机合成材料:沥青、塑料和橡胶,【思路点拨】 石蜡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不属于晶体;磷酸氢二铵中含有植物大量需要的P、N两种元素,硝酸钾中含有植物大量需要的K、N两种元素,所以都属于复合肥;玻璃不导电,不属于导体;沥青是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物质,不属于合成材料,橡胶有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备考指导】,【押题训练】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方

4、法中正确的是()A黄铜、塑料、玻璃属于合成材料B纯碱、干冰、稀有气体属于化合物C硝酸钾、磷酸二氢铵、氯化铵属于复合肥D铜丝、石墨、食盐水属于导体,D黄铜属于合金,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等,属于混合物;氯化铵是氮肥,不属于复合肥;铜丝、石墨、食盐水都能导电,都属于导体。,类型2 分子性质的应用【例2】 2017河北中考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C)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思路点拨】 分子总

5、是在不断运动的,只有快慢之说,不会停止运动;分子的体积一般不会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大豆是宏观物质,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现象。,【备考指导】,【押题训练】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类型3 思想方法的应用【例3】 2013河北中考下列四个探究实例: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C)A B C D,【思路点拨】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用的是转换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以及铁的锈

6、蚀条件中,应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备考指导】,【押题训练】3下列实验探究过程中没有使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B探究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C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D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D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为了防止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需要改变电压和电阻值,多次测量,从而归纳总结出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其中并没有使用控制变量法,故选D。,类型4 实验现象与结论对比分析【例4】2016河北中考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不正确的是(B)A甲实验:火柴梗的a点最先炭化,说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B乙实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使验电器

7、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橡胶棒带负电C丙实验:冷却后析出晶体,说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D丁实验:滚摆从上向下运动,速度增大,说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思路点拨】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只能说明同种电性相排斥,橡胶棒经过摩擦后带电了,不能说明橡胶棒带负电。【备考指导】此类题目根据图示回忆相关实验内容,并结合文字信息进行分析作答即可。同时也提醒大家对化学、物理教材上面的探究实验(包括家庭小实验等)、图片要认真观察,对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还要重点强化。现将教材中出现的气体制取、物质性质探究等实验总结如下:,【押题训练】4关于图中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煤层上方的蓝色

8、火焰是一氧化碳气体燃烧产生的现象B乙图中:若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丙图中:滑冰运动员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小于她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D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不变,ACO燃烧会产生淡蓝色火焰,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气体燃烧产生的现象;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运动员对冰面的压力FG,当滑冰运动员由单脚滑行到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积S变大,根据公式p 可知,她对冰面的压强变小;气泡在上升时,所处深度变小,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类型5 有关理化常识的判断【例5】 2016河北中考

9、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D)A戴耳罩防止噪声的产生B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C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给门合页的轴上加润滑剂减小摩擦,【思路点拨】 戴耳罩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措施;不能直接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应处理后再排放;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不能用水浇灭;加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备考指导】此类拼盘式综合题解答物理问题时联系相关的物理知识,解答化学问题时联系相关的化学知识即可。【押题训练】5生活中处处皆学问,根据你所学过的理化知识,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加油站内不能接打手机,以防产生静电,引燃气体而发生爆炸B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C

10、图钉帽的面积很大,主要是为了减小对手指的压强D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加油站内不能接打手机,以防产生静电,引燃可燃性气体而发生爆炸;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常用水的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用量少;图钉帽的面积比较大,这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手指的压强;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类型6 能源、资源与环境【例6】 2016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双能源(汽油和天然气)汽车以其经济、污染小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已知汽油的热值为3.2107J/L、天然气的热值为7.2107J/m3)。(1)内燃机是汽车的“心脏”,它是把

11、内能转化为_机械能_的装置。(2)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_4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相等。(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思路点拨】 内燃机在工作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完全燃烧9L汽油放出的热量为9L3.2107J/L2.88108J,放出2.88108J热量需要完全燃烧天然气的体积为4m3;甲烷燃烧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备考指导】掌握能源的分类情况、能量的转化形式及有关热量的计算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能源的分类,(3)能量转化:各种能量形式可以互相转化,在一次能源中,风、水、洋流和波浪等是以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形式供能的,如

12、可以利用各种风力机械(如风力机)和水力机械(如水轮机)转化为动力或电力。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一般是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直接利用,但在利用时常将热能通过各种类型的热力机械(如内燃机、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转化为动力,带动各类机械和交通运输工具工作;或是带动发电机发电,满足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掌握能源的分类情况、能量的转化形式及有关热量的计算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押题训练】6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A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B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C路灯照明使用太阳能发电D空调、电脑等电器长期待机,D空调和电脑在待机时也会消耗电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

13、理念。,7如图是某地区风力发电的外景,风能是_可再生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电磁感应_;核电站是将_核_能转化为电能。,类型7 趣味小实验类【例7】 2016河北中考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过程如下:将白磷放在燃烧匙内,塞好胶塞;从长颈漏斗向瓶内迅速注入60的水至刚刚浸没白磷;连接好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瓶内水面下降,当白磷露出水面时立即燃烧,停止推入空气;白磷熄灭后,瓶内水面上升,最后淹没白磷。请回答下列问题:(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对比中白磷露出水面前后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与氧气(或空气

14、)接触_。(3)中瓶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瓶内气体压强减小_。,【备考指导】解决有关压强的理化综合题,要知道产生气体或放热均会使内部压强增大,若气体被吸收或吸热则会使内部压强减小。常见的产生气体的情况有:H2O2与MnO2混合、活泼金属单质与稀酸混合、碳酸盐与稀酸混合、铵盐溶液与碱溶液混合等;常见的放热现象有NaOH固体、浓硫酸、CaO遇水及金属与酸反应、中和反应等;常见气体被吸收的情况有NH3、HCl遇水,CO2、SO2、HCl遇碱溶液,NH3遇酸,铁生锈等;常见的吸热现象有:NH4NO3、冰遇水等。,【押题训练】8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

15、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B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能生成大量的氧气,会使气球膨胀起来;氯化钠溶于水后,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瓶中气温升高,气体膨胀体积变大,会使气球膨胀起来;NH4NO3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变小。因此,符合题意的是。,9小红在家中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硬纸剪成圆片,中间钻一个洞,粘牢在纸筒的一端。用塑料薄膜包拢纸筒的另一端,并用橡皮筋扎牢它,在纸筒前点一支蜡烛,拿起纸筒让小洞对着火焰,击打纸筒的另一端,让其发声。(1)塑料薄膜、橡皮筋属于_合成_材料。(2)实验时,小红可以看到火焰晃动甚至熄灭,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_传递能量_。(3)实验时,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_。,解析: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橡皮筋属于合成橡胶;拿起纸筒让小洞对着火焰,击打纸筒的另一端,会看到火焰晃动甚至熄灭,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蜡烛若熄灭,说明破坏了燃烧的条件,应该是环境温度降至其着火点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