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5298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课外古诗词诵读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外古诗词诵读八上,2018.9,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 /刘桢梁甫行/曹植,浣溪沙(一曲新词洒一杯)/晏殊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庭中有奇树写的是孤居在家

2、的妻子思念奔波在外的丈夫。,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之中,生长着繁盛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我攀引枝条,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路途遥远不能送到亲人的手中。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历时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w i,春意盎然,以花寄情,自我宽慰,无可奈何,诗歌前四句借春景图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前四句写了在春天的庭院里,一株绿叶旺盛生长的嘉美的树开出了茂密的花朵。女主人公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

3、的一树花,目的是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丈夫,以此表达对远方丈夫的的深切思念。,请赏析“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一个“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朵本应愉悦地欣赏的,但此时心上人却在远方,使一切愉悦之情又淡然、惨然,更衬托出悲凉孤寂之情。,请分析最后两句在全是结构中的作用。,卒章显志,点明主题;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感突然得到升华)。,总结主旨,表达了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

4、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创作背景,1、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曹魏立国的基础。在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2、这首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写作时曹操已五十三岁。此时他击败袁绍父子,平定扰掠北方的乌桓民族,对统一中国踌躇chu ch满志。,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

5、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死去的一天;神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骏马虽然伏在马槽旁,但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就定可以长寿。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壮志豪情,不甘衰老、事在人为(富含哲理),附文,抒发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作者一开始就先写神龟和腾蛇的用意是什么?,像

6、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诗人这样说,用意是以神龟和腾蛇为喻,借神龟腾蛇起兴,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认识生命)起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借物言情,以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全诗的核心。直抒胸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老骥自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希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待生命), “养怡之福”的意思是保持身心健康,那么应该如何保持,是无所事事吗?,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要有不懈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小结,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要利用有生之

7、年建功立业、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4、 对龟虽寿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

8、作用。,赠从弟(其二)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l),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作者,刘桢(?-217),字公干,东汉末诗人、文学家。他同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扬并称“建安七子”。刘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赠从弟(其二)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

9、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山上挺拔高耸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多么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点明松柏生长环境,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坚韧不拔,松柏经历严寒而不凋 顽强不屈,劝勉堂弟要不惧困苦磨折,保持自我本性,这是诗人写给从弟的一首励志诗,是诗人希望从弟以 为榜样。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立寒风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落。,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

10、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1、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2、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3、诗中借赞颂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行,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是以“三曹”( )为代表的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创作背景,曹植自曹丕篡位后,诗人被贬到贫困的海边,在自己生存

11、的艰难不幸的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八方的气候不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同。海边的贫民多么艰难啊,荒山野岭是他们的栖q身之地。妻子儿女像禽兽 一样生活,盘桓在山林险阻之地。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行走。,自然现象、暗含比喻,流离失所、荒凉凄惨,粗俗艰苦的生活、与世隔绝的愚钝,家园荒芜,狐兔出没,环境荒蛮、 人民恐惧凄楚,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

12、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和边海农村残破荒凉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我会背,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 /刘桢梁甫行/曹植,浣溪沙/晏殊,作者,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填一曲新词品尝

13、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宴饮涵咏的快乐,物是人非的感伤,时光流逝的怅惘,惋惜与欣慰: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避免,但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伤春的哀愁,情调低沉,上阕qu,下阕,脍炙人口,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考考你,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 , 。晏

14、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句子是: , 。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采桑子/欧阳修,作者简介,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六一居士”,欧阳修别号“六一居士”。“六一”指的是“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

15、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创作背景,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欧阳修移知颍yn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迩来俯仰二十年间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思颍诗后序)。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思颖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 (思颍诗后序)。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

16、了采桑子十首。,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zho,shn,wi y,lin y,上阕,下阕,堤岸风景(视),欢乐情调(听),水面平滑,船动惊禽,小结,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清新可喜。从中折射出

17、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相见欢/朱敦儒,作者简介,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1133年(绍兴三年)以荐补右迪功郎,1135年(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校正文字的官吏)。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仕。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做官。北宋末年大变乱发生,他经江西逃往两广,在岭南流落了一个时期。朱敦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的时间很短,长期隐居在江湖之中,被称为“天资旷逸,有神仙风致”的词人。所以,他的作

18、品有很大一部分反映闲适的生活。,创作背景,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倚靠在南京西门上的城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流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zn,qn,无边秋色,万里夕阳。萧条零落,悲凉沉重。,上片,下片,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对朝廷苟安旦夕

19、,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关心战事,忧国之泪。,如梦令/李清照,创作背景,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翁舅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便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离开京城到了青州,也离开了与她有诗词唱和之谊的前辈晁补之、张耒等人。赵明诚是金石学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创作雅兴,一度转移到与丈夫共同搜集、整理、勘校金石书籍方面。所以此词当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细审作者行实,此词大致可系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时作。,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

20、,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还记得那次在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兴以后

21、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追述:地点、时间、流连忘返。,忘情心态,焦灼心情,言尽而意未尽。,小结,这首小令用词简练,把瞬时的神情,瞬时的动作,瞬时的音容,瞬时的景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极富立体感的生活画面。这是一个永恒的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这是画面在清新之景中渗透了野逸之情。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它不像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那样带着富贵之气,也不像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2、那样带着衰飒之气,而是表现了作者青春时期的野逸之气。,我会背,浣溪沙(一曲新词洒一杯)/晏殊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考考你,1.欧阳修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的句子是: , 。 , 。2.相见欢中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 , 。 。3.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