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经济管理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5514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23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经济管理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经济管理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经济管理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经济管理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经济管理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经济管理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经济管理系.doc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 案2007 2008 学年 第 二 学期学 院、 系 室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经济管理系课 程 名 称 国际贸易专业、年级、班级 国贸2007级主 讲 教 师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案 编号:1总课时安排:50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本章节安排: 2学时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以讨论为主(),以练习为主(), 综合()教学课题:了解国际贸易课程的基本内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课程介绍与教学安排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课时分配:共2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

2、本次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地位、特点,教师的教学安排;掌握: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难点 (?)疑点):教学安排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 国际贸易(*)二、 国际货物贸易1、 国际货物贸易的概念2、 农产品的概念三、 国际服务贸易1、 国际服务贸易定义(*)2、 国际服务贸易分类3、 国际服务贸易特点四、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五、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与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六、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七、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八、对外贸易依存度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课堂讲授、讨论、练习,采用PP

3、T。板书设计: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国际贸易(*)二、国际货物贸易1国际货物贸易的概念2农产品的概念三、国际服务贸易1国际服务贸易定义(*)2国际服务贸易分类3国际服务贸易特点四、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五、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与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六、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七、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贸易差额出口进口出口进口顺差出口进口逆差八、对外贸易依存度 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题:1了解以下这些组织与事件:国际贸易组织(WTO)和关贸总协定(GATT)、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APEC、CEPA、联合国、全球化、比较优势、国际货

4、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跨国公司、海关、关税、丝绸之路、通商口岸、TMD、911事件、乌拉圭回合、多哈回合作业:1、请找出20002006年中国10大主要贸易伙伴及其所占的份额。2、请计算20002006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3、20012006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中国出口量4、阅读相关文献,谈谈你对我国目前贸易依存度和贸易差额状况的看法。参考书目:1、Dominick Salvator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fifth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2、St

5、even Husted, Michael Melv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fifth edition), Person Education 出版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3、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1997年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一章4、李岳云.国际贸易基础.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第一章5、杨全发.新编国际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一章6、陶明,吴申元等.服务贸易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7孙丽云国际贸易(第三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8刘诚国际贸易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9许雄奇、张宗益、康季军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

6、:来自中国经济的经验数据(19782003)世界经济2006年第2期415010姚利民发展中国家双顺差与经济持续增长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182111刘力客观认识目前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国际贸易2005年第7期232712沈利生如何正确评估外贸依存度对“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实证分析”一文的看法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10611713徐婧我国贸易顺差变动的规模和结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9期636914汪占熬新古典模型视角下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商业时代2007年第27期296215李明武正确恩师贸易差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13213316黄华峰中国贸易依

7、存度的实证分析研究与探索第28卷总第115期10010217邹宏元、王晓东中美经常项目收支的比较分析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10期2831教学后记: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案 编号:2总课时安排:50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本章节安排: 2学时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以讨论为主(),以练习为主(), 综合()教学课题: 国际贸易史与国际贸易理论框架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导论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课时分配:共2学时。(其中第二节1.5学时、第二节0.5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本

8、次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了解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熟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难点 (?)疑点):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一、 国际贸易的产生(*)二、 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三、 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四、 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一) 地理大发现的诱因(二) 地理大发现(三)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五、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与国际贸易(*)(一)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二)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的特点

9、六、二次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讲授、讨论、练习,采用PPT。板书设计: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出现商品生产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人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对外贸易产生二、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三、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四、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一)地理大发现的诱因(二)地理大发现(三)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五、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与国际贸易(一)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二)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的特点

10、六、二次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重商主义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学说和比较优势学说)新古典贸易理论 (HO贸易模型)国际贸易新理论(产品生命周期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基本理论政策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实证分析政策的政治经济学讨论、思考题、作业:讨论:1. 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国际贸易理论又是从那些方面加以解释的?参考书目:1、Dominick Salvatore, International E

11、conomics (The fifth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2、Steven Husted, Michael Melv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fifth edition), Person Education 出版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3、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1997年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一章4、李岳云.国际贸易基础.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第一章5、杨全发.新编国际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一章6、陶明,吴申元等.服务贸易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

12、0017孙丽云国际贸易(第三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8刘诚国际贸易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9许雄奇、张宗益、康季军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来自中国经济的经验数据(19782003)世界经济2006年第2期415010姚利民发展中国家双顺差与经济持续增长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182111刘力客观认识目前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国际贸易2005年第7期232712沈利生如何正确评估外贸依存度对“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实证分析”一文的看法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10611713徐婧我国贸易顺差变动的规模和结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9期636914汪占熬新古典模型视

13、角下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商业时代2007年第27期296215李明武正确恩师贸易差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13213316黄华峰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实证分析研究与探索第28卷总第115期10010217邹宏元、王晓东中美经常项目收支的比较分析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10期2831教学后记: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案 编号:3总课时安排:50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本章节安排:2学时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以讨论为主(),以练习为主(), 综合()教学课题: 国际贸易学说的发展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导论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综

14、述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斯密之前的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课时分配:第一章第三节1学时,第二章第一节0.5学时,第二节0.5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和重农学派的贸易理论,熟悉重商主义的观点,掌握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难点 (?)疑点):第一章、 导论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1.关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1)关于国际贸易的基础从供给方面即生产成本上解释:1) 用技术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的斯密

15、模型和李嘉图模型 2)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3)用市场和生产规模不同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 4) 解释成本优势动态变动的产品周期理论从需求方面解释贸易基础的主要有:1)用偏好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需求模型2)用收入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林德模型(2)关于贸易产生的影响 1)对本国经济的影响2)对本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3)对国际市场和外国贸易伙伴利益的影响 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既有对局部市场的,也有对整体经济的;既有一国总体的,也有全球整体的;既有对短期影响的分析,也包括对长期影响的分析 (3)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动2、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三、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

16、* #(一)总体均衡分析1.供给方面: 生产可能性曲线 (PPC)2.需求方面:社会无差异曲线 (CIC)3.封闭条件下的总体均衡(二)局部均衡分析1.商品供求和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2.开放经济中的产品市场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斯密之前的贸易理论一、 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二、 重商主义*三、 重农学派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论*#一、 斯密其人二、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三、绝对优势论的理论模型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主要用PPT.板书设计:第一章 导论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三、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1.关于国际贸易的基础 2.关于贸易产生的影响 (1)对本国经济的影响(2)对

17、本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3)对国际市场和外国贸易伙伴利益的影响 四、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五、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 (一)总体均衡分析1.供给方面: 生产可能性曲线 (PPC)2.需求方面:社会无差异曲线 (CIC)3.封闭条件下的总体均衡(二)局部均衡分析1.商品供求和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2.开放经济中的产品市场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理论一、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二、重商主义三、重农学派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论一、斯密其人二、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三、绝对优势论的理论模型绝对优势模型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贸易商品2、一种要素投入-劳动3、生产技术不同,有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

18、异4、给定生产要素供给。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5、规模报酬不变6、完全竞争市场7、无运输成本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例:中国、美国各有劳动力资源100人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 大米(吨/人)小麦(吨/人)中国1.0 0.5美国0.81.0中、美各用50个劳动力生产大米和小麦中国和美国分工前的产出大米(吨)小麦(吨)中国5025美国4050两国总产出9075中国和美国分工后的产出大米(吨)小麦(吨)中国100 美国100两国总产出100100讨论、思考题、作业:讨论:1 根据重商主义的观点,一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在两国模型中是否可能?为什么?2 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

19、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参考书目:1、Dominick Salvator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fifth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三章2、Steven Husted, Michael Melv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fifth edition), Person Education 出版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三、十章3

20、、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1997年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二章4、李岳云.国际贸易基础.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第二、四章5、杨全发.新编国际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二、四章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17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9 克鲁格曼(美)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罗塞.罗伯茨抉择关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寓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2

21、蔡玉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张荐华、施本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4胡凤英国际经贸理论、政策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5张向先,朱捷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816林毅夫 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17杨小凯比较优势理论为什么可能错18李敏、郭曼贸易增长的“贫困化”陷阱和比较优势的悖论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一期91319 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教学后记: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案 编号:4总课时安排

22、:50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本章节安排: 2学时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以讨论为主(),以练习为主(), 综合()教学课题:古典贸易理论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论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课时分配:第二章第二节0.5学时,第三节1.5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并能使用该理论来分析问题。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难点 (?)疑点):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四、对绝对优势论的评价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

23、、 历史背景与代表人物二、 基本假设三、模型四、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一)总体均衡分析(二)局部均衡分析五、评价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讲授法,结合练习、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手段板书设计: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 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四、对绝对优势论的评价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 历史背景与代表人物二、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和两种贸易商品2、一种要素投入-劳动3、生产技术不同,有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4、给定生产要素供给。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5、规模报酬不变6、完全竞争市场7、无运输成本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三、模型例:中国、美国各有劳动力资源100人中国和美国的劳

24、动生产率大米(吨/人)小麦(吨/人)中国1.01.0美国0.50.8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大米(劳动力)小麦(劳动力)中国1.01.0美国2.01.25中、美各用50个劳动力生产大米和小麦中国和美国分工前的产出大米(吨)小麦(吨)中国5050美国2540两国总产出7590中国和美国分工后的产出大米(吨)小麦(吨)中国100美国80两国总产出 10080 四、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一)总体均衡分析(二)局部均衡分析小麦 100 S1 出口 70 E C1 CIC1 65 进口 C0(S0) CIC0 P0=1.25P1=1PPC PPC 0 28 30 80 100 大米(a)美国市场 小麦 P1=

25、1 CIC1 P0=1/2 50 PPC CIC0 C1 30 C0(S0) 25 进口E S1 O 50 70 出口 100 大米(b)中国市场 小麦 100 P1=1 CIC1 P1=1 CIC00 50 P0=0.5 B C 30 25 A CIC0 O 50 70 100 大米 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 大米相对价格PR/PW 大米相对价格PR/PW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两国总需求 需求曲线0 需求曲线1 需求曲线1 1.25 需求曲线0 1 0.5 O 40 50 70 100 大米产量 O 28 30 80 大米产量 (A)中国市场 (B)美国市场贸易前后的各国大米市场四、评价讨论、思考

26、题、作业:讨论:1 “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作业: 参考书目:1、Dominick Salvator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fifth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三章2、Steven Husted, Michael Melv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fifth edition), Person Education 出版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三、十章3、陈同仇、

27、薛荣久.国际贸易(1997年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二章4、李岳云.国际贸易基础.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第二、四章5、杨全发.新编国际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二、四章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17、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8、B俄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M.商务印书馆,19869 克鲁格曼(美)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罗塞.罗伯茨抉择关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寓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2蔡玉彬国际

28、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张荐华、施本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4胡凤英国际经贸理论、政策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5张向先,朱捷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816林毅夫 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17杨小凯比较优势理论为什么可能错18李敏、郭曼贸易增长的“贫困化”陷阱和比较优势的悖论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一期91319 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教学后记: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案 编号:5总课时安排:50 学时

29、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本章节安排: 2学时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以讨论为主(),以练习为主(), 综合()教学课题:新古典贸易理论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四节 多个国家和多种产品模型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第一节 新古典贸易思想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课时分配:第二章第四节1学时,第三章第一节0.5学时,第二节0.5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多个国家和多种产品模型,了解新古典贸易思想,掌握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难点 (?)疑点):第二章、

30、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四节 多个国家和多种产品模型一、两种产品多个国家二、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第一节 新古典贸易思想 一、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一、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讲授法,结合练习、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手段板书设计: 第四节 多个国家和多种产品模型一、两种产品多个国家 各国大米/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与相对成本国家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大米相对成本大米()小麦()美国20.54.0法国522.5中国961.5泰国881.0多个国家两种产品相对价格的确定42.52.01.51.0相对需

31、求大米相对产量相对供给大米相对价格 二、两个国家多种产品,或者 表29中美两国四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与相对单位成本产品单位劳动投入相对劳动生产率中国()美国()大米10101.0小麦1050.5棉布2040.2钢铁2020.1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第一节 新古典贸易思想 一、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二)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二、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一)揭示了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二)指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一、赫克歇尔俄林贸易

32、模型(一)基本假设(1)两种生产要素:(2)两种可贸易产品(3)两个国家:(4)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8)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9)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讨论、思考题、作业:参考书目:1、Dominick Salvator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 fifth editi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三章2、Steven Husted, Michael Melvin, Intern

33、ational Economics (The fifth edition), Person Education 出版集团,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三、十章3、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1997年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二章4、李岳云.国际贸易基础.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第二、四章5、杨全发.新编国际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第二、四章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17、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8、B俄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M.商务印书馆,1986 9Edward ELeamerThe Leontief Paradox,Recon

34、sidered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88,Issue 3Jun198049550310Paul RrugmanTechnologytrade and factor pric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0(2000)517111Edward ELeamerWhats the use of factor conten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50(2000)174912刘明兴禀赋结构、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 13岳昌君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与技术传递北京大学

35、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0年14丁剑平“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能否解释我国的经济现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5基姆安德森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变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教学后记: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案 编号:6总课时安排:50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其它()本章节安排:2学时授课类型:以讲授为主(),以讨论为主(),以练习为主(), 综合()教学课题: 新古典贸易理论及其应用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资源禀赋论(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课时分配:第二节2.0学时教学目的要求(

36、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学生掌握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并能应用该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教学内容(注明:(*)重点 (#)难点 (?)疑点):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资源禀赋论(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二、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一)总体均衡分析1、国际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和消费的影响2、国际贸易的总收益(二)局部均衡分析1、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2、贸易条件3、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4、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5、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6、贸易双方的收益分析教学方式、手段、媒介:采用启发式教学,与讨论、练习、案例分析等手段相结合板书设计: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资源禀赋论(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二、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英美生产布和小麦的成本国家小麦布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