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_经济地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_经济地理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第二节 廖什(市场)中心地理区位论一、廖什市场区位论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三、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本章讨论与交流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 2、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小知识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 克氏自小对地图感兴趣,自进入大学后,他除从事地理学外,还精通经济学,尤其对韦伯区位论感兴趣。这为他构建他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探讨了市场、交通、行政原则影响下中心地空间系统。二、理解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2、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
3、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地职能。4、中心性相对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总量与自身消耗之差)。5、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6、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
4、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围示意图某中心地商品的下限某中心地商品的上限(商品最大销售距离)某中心地特别提示:当商品服务下限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当两者相等时,商品服务部门获取正常利润;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自身职能。7、中心地等级1)中心地等级划分与特征高级中心地分布的数量少,提供的商品档次高,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低级中心地,则与高级中心等级相反。中级中心地其特征介于高低两级之间。2)中心地等级的关系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低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与职能是相对应的;高等级中心地兼有低等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
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分布秩序与空间结构是中心地论的核心。8、经济距离:指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可用单位商品的费用或时间或劳动力表示,但消费者的行为也有影响。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中心论的假设条件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5、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
6、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7.2 单一中心商品的中心地分布结构的形成满足原则1,则构成农村聚落的三角形格网,而中心地的等位圈是相切的,可有部分区域得不到供给;如是同时满足原则2,则构成中心地(市场区域)呈六边形格网。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发展与演变小知识:至于为何选择六边形结构,据说克氏曾经考察过蜂窝的结构,事实上,只有六边形结构才能更好的满足两个原则。(三)中心地等级体系的推论推论1:同一品种(档次)中心地会形成六边形网格;不同商品或服务因门槛条件、最大服务半径不同,则构成的六边形网络模式不同,它们形成一个连续的、递降的等级序列,当高一级中心地不能满足市场区域时,一个较低一级的中心地就产生,
7、其位于三个高级中心地的中央。推论2:货物的品种级别越高,服务半径越大,供给的中心地就越少;反之亦然(供给货物的中心地数目与其等级成反比关系)。 可见,克氏推导其中心地空间结构是从高级向低级(从上到下)逐步进行的。图7.3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的形成(四)三种中心地等级体系1、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K=3系统)右图说明K=3系统什么特点呢?(1)基本原则:每一个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三个高一级中心地形成的三角形中央,有利于与高一级中心地展开错位竞争。显然,(2)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3)中心地市场区为
8、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4)应用:由于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上一级中心市场区的顶点上,而不在两个高等级中心地的连结通道上,因而效率并不高。图7.4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的数量和距离 可见,上一级中心地之间距离是它们到下级中心距离的 倍。(5)特点: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2、交通原则中心地系统(K=4系统)1)特点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
9、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2)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3,12,48,192,。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4倍。(3)中心地市场区为1,4,16,64,256,。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4的倍数在变化。4)应用:该系统是被认为效率最高的一种,是现代交通规划常采用的模式。3、行政原则中心地系统(K=7系统)1)特点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2)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6,42,294,2 058,。中心地
10、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7倍。(3)中心地市场区为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7的倍数在变化。4)应用:该系统是行政管理最优,而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图7.5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图7.6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第二节 廖什中心地理(市场)区位论一、廖什市场区位论(一)假设条件1、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2、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3、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4、除经济方
11、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二)主要观点1、单个职能个体的市场区域呈圆形市场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中心生产地呈圆锥体。需求量均衡价格O图 7.7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2、多个职能体的市场区域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廖什曾计算过,六边形的需求量比同面积正方形多2.4%、比圆大10%、比等边三角形大12%。图7.8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引自:最近的地理学,p.48,图1-20 ) (资料来源:Getis A, Getis J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The Land and the People. USA :Wm. C. Brown Communica
12、tions,Inc,1995.191)图6.15收益空间边界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多种职能中心地系统)(一)假设条件1、最小聚落(基础聚落),既是生产地,又是消费地,均呈类似蜂窝状的分散分布,面积为F,其间隔为a km; 2、中心地供给的聚落包括自身共有n个;3、必要运输距离,即商品销售能够获利的最短距离为nV。(二)中心地网络的形成机制随着商品的门槛值增大,市场区域规模也在扩大,同时拥有的基础聚落也在增加;高级市场区是低级市场区以区域中心为圆心按一定角度旋转而成的,通过不断地旋转和扩大,并进行叠加,就可形成所有市场区域(如下图)。图7.9廖什中心地系统(19)的最小市场圈此图表明,克氏的K
13、=3、K=4、K=7系统是廖什景观的特例。图7.10 10种商品的市场圈此图表明,区域中心地具有多种商品供给职能。(三)廖什经济景观(以大城市所支配的市场区域)1、区域中心地因多种商业聚集而形成大城市;2、距城市越远,经济活动越分散,甚至受一个中心地影响;3、中心地周围存在12个扇形区,其中中心地分布多为丰富扇形区,反之为贫乏扇形区。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1、两种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廖什模型的前提是人口与需求均等分布;克氏模型的前提只强调人口有规律地分布。2、市场区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廖什模型是自下而上推导,即从基础聚落向上推导;克氏模型是自上而下推导,即从高级中心地向下推导。
14、3、克氏模型是明显的等级结构系统,而廖什模型属于非等级系统。前者为后者的特例。4、关于中心地的等级与所供给商品的种类间的关系,两者也存在着差异。廖什模型的中心地等级与中心地职能并不一定对应,中心地可能存在商品供应的流动;克氏模型中心地等级与中心地职能是对应,决不存在低级中心地向高级中心地商品流动的可能。5、在克氏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规模和人口规模完全相对应;在廖什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等级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未必一致。课堂交流指导试比较廖什区位论与韦伯区位论的差异1、廖什模型把生产地与市场相结合,并从市场入手分析;韦伯模型仅立足于生产角度,缺乏对市场分析。2、廖什模型是市场学派代表,把成本与收入相
15、结合考虑最大利润分析;韦伯模型是成本学派代表。3、廖什模型不仅从单个企业寻求最佳区位,而且把企业置入大量企业中进行考察,即从总体均衡中揭示企业区位配置;韦伯模型考虑单个企业的布局,属于局部均衡模型。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1、集市:指人均收入和人口密度低,商品的总需求不能维持固定店铺生存的地域。2、集市的特征:周期性、巡回性、交易的地区性、集散性、等级性和社会职能性特征。3、斯坦福的集市区位论(1)总结了集市向固定店铺演变的模式;(如下图)(2)探讨了交通运输与经济水平对集市发展的影响。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1、西德的空间整治与中心地理论根据联邦空间整治
16、法(BROG),规定各级中心地的目标(用人口规模衡量);实施手段是“点轴开发”;各州按中心地理论都规定各级中心地和服务圈的人口和范围。巴登-符腾堡州(与瑞士和法国接壤)的空间整治案例表7.1不同中心地的社会资本整治目标(西德) 根据整治法,把该州分为稠密区域、边缘地带、准稠密地区、结构弱化区域及农村区域等五种类型;再把中心地划分为高级、中级、低级等三个中心地;最后,依据区域条件”计划发展中心地“使所有区域都能享受到城市服务,而开发轴也结合中心地来设立,促进或限制某些产业发展。从结果看来,最受重视的是中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商业、金融休闲与体育保健方面教育、文化方面高级中心地大型百货店、银行、保
17、险公司等动物园、营业到深夜的酒馆、室内大型球场、50米长的室内游泳池等大学医院、有专门科目的主要医院等大学、区域性图书馆、无闭馆日博物馆、剧场等中级中心地百货店、超市、多数专卖店等400米跑道的体育场、多目的室内游泳池等有三个科目的急救医院、外科医师等升学辅导学校、职业学校、成人教育设施、市民大学、公共图书馆低级中心地零售、手工业服务设施游艺场、体育场医院、药房基础学校2、中心地理论在日本区域规划中应用(1)按照聚落和公共设施等级进行过区域规划(1969);基本聚落圈低级生产圈中级生活圈地方生活圈(2)全国性的区域规划体现了圈层结构的思想“三全综”(1977)的定住圈构想; “四全综”(198
18、7)的多极分散型提出了超越定住圈范围的圈域。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和城市体系的最完善的理论体系,如,科学、合理地规划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及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本章思考题1、名词解释:中心性、经济距离、中心地门槛值、K=3系统、K=4系统、K=7系统、廖什需求圆锥体、廖什经济景观2、简述克氏六边形中心地系统的形成?(注意三个原则下不同系统)3、简要评价克氏的中心地理论?4、简要比较克氏与廖什中心地理论的差异?5、简要说明廖什中心地系统的形成?6、简要说明克氏“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适合的条件?课堂讨论指导1)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说明中心性的含义;说明中心性在克氏中心地等级划分的作用或意义;说明克氏对中心性理解与不足之处。2)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要熟悉家乡的县域地图;勾画县域轮廓并标出所有中心地(县城、乡镇政府、行政村);根据县乡(镇)行政村的不同级别进行分等确定中心地等级;最后观察各级中心地(含邻近的更大级别中心地)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