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专业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专业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地理学复习第二章1、交通的概念交通现象一般可具体表述为:“从出发地A到目的地B,通过连接A,B,C,D的交通线,使人或物质产生移动(如下图)。”2、交通现象的要素(1)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点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差点、港口、机场等。线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2)交通流:存在着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着方向。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3)地域:有关交通现象的产生原因、结果以及那些促进与制约交通发展的人口、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3、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1)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和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2)交通网的
2、特性: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一般情况下,密度大、连结度高、通达度好的交通网络是完善的交通网络。4、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计算公式如下:=E/V 上式中:交通网的连结度;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 5、通达度(1)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由下式计算: n Ai = Diji =1, 2, 3, . , n i=1式中: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D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2)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用D来表示。 n n D =Dij (Dij同上式) i=1 j=1 分散指数越小,说
3、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6、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1)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2)航空运输与经济活动区位7、运费与经济活动区位(1)运费的构成: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2)交通方式与运费的关系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也随之不同。 (3)运费的定价制度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4)
4、运输距离与经济活动区位尽管由于交通手段以及交通距离不同,运价不同,但就远距离递减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是有利的(如下图b)。在现实中,交通手段在途中变化的转运点经常存在,在转运点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因此,中间转运点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如下图d)。 8、区位条件:人类对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好坏,区位主体不同,区位条件选择也随之不同。例如:在选择工业区位时,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等一般是主要的区位条件,用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自然条件以及其他要素可归结为次要区位条件。 在选择农业区位时,光热与温度条件、土壤条件、劳动力条件、
5、交通以及市场条件则构成主要的区位条件。9、区位因子: (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区位因子的分类:书P37 图2-2 第三章1、农业区位论中的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下: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2、地租曲线: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
6、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下图)。 3、农业生产方式空间配置的基本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 4、杜能圈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 5、杜能的研究方法:“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它要素(
7、像土质条件、土地肥力、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即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6、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1)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2)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3)特殊因子: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它可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4)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等)。(5)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
8、散局部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集聚、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韦伯区位论的三个指向: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集聚指向论。、运费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质量(Wm)产品质量(Wp) 区位质量=(局地原料质量+产品质量)产品质量 局地原料质量产品质量= 原料指数+ 1 ()最小运费原理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
9、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法则:(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综合等费用线概念1: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概念2: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劳动费指向论 决定劳动费指向有两个条件,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该条件是通过劳动费指数和劳动系数来测定;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指标1:劳动费指数概念: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平均劳动。标
10、准:如果劳动费用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指标2:劳动系数概念:每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质量标准: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集聚指向论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
11、点。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C = B1B2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B1中心地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B2中心地为自身供给和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量。、货物的供给范围:(1)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称为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或外侧界线。(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称为货物的供给下限或内侧界限。(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
12、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市场原则是建立中心地系统模型的基础。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即: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
13、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
14、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7的中心地系统。 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 058,。、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意义:()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
15、论基础之一。 存在的问题:()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忽视了集聚利益。()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中心地理论的应用:()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集市一般具有周期性、巡回性、交易的地区性、集散性、等级性和社会职性特征。、斯泰恩的集市区位理论()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西德的空间整治与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在日本的区域规划中的应用()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和城市体系的最完善的理论体系,为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区
16、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及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五章、企业增长动因:()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来自竞争的压力、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多样化、企业空间扩张规律()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扩散规律主要有两种:接触扩散,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 等级扩散,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企业空间扩张规律:企业接触扩张:接触扩张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这种扩散在服务型的公司中表现更为
17、典型。企业等级扩张:企业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实际上,等级扩张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中国特殊环境下的企业空间扩张:中国的特殊环境影响企业按以上两种规律扩张。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有人提出中国公司空间扩张的通道扩张假想。所谓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第六章、跨国直接投资原因()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
18、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折衷理论:跨国投资的优势 、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集中于边界地区()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R&D 的区位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全球集中生产型: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
19、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市场地生产型: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无(或很少有)跨越国界的销售发生,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专业化生产型:该类型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国家),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跨国一体化生产型:该类型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 第七章、佩蒂-克拉克定理基本内容: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
20、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产业结构演化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推论:一个区域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那么,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就越大。反之,则相反。、雁行形态说基本内容: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
21、起的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雁行形态模式的两个变型:、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第八章1、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一) 资源禀赋(1). 资源分类(2)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22、(3)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4)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5)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6)社会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二) 资源配置能力(1)经济体制 (2)政府经济管理能力(3)企业组织水平(4)区域经济结构(三) 区位条件区域的区位条件对其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实质上是其它相关因素产生影响的综合反映
23、,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而且,区位条件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四) 外部环境(1)全国经济发展格局(2)区域经济关系(3)国际经济背景2、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根据对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所做的研究结果,归纳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有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高额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第九章1、区
24、域经济差异的有关定义: 区域经济差异是各个区域之间经济总量上的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包括了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还有人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所有差异。 本书的观点: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2、空间相互作用为什么会产生?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重要性:它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5、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又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成损害。3、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1)极化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B、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C、南方本来可以向北方输出初级产品,但是,如果南方的初
26、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那么,北方就有可能寻求出口。这样,就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2)涓滴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B、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C、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4、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概念: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意义:从根本上讲,只有区
27、域之间具有了互补性,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概念: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意义: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与可达性是呈正向关联的。 影响因素:A、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 B、被传输客体的可传输性。 C、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 D、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交通联系方便、通畅,则可达性好;否则,可达性差。(3)干扰机会概念: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结论: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
28、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5、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某产业的竞争优势由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同时,还与机遇和政府作用相关。前四个因素相互组合形成一个菱形结构,形似钻石,因此常被称之为“钻石理论”。竞争理论以不完全市场为前提,强调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增加本国的福利,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有利地位,因此,一个国家必须努力保持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创新,竞争优势与人为创造的资源关系密切,因而其在国际分工的地位是动态。在实际的国际分工中,需要注意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经
29、济优势,否则就有可能落入“比较优势陷阱”。6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 第十章、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和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的过程。书本上,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技术进步()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3)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4)国际经济协调 3、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1)经济全球化中国家作用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成为相互影响的整体。国家
30、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会涉及对外经济活动、国际经济关系乃至整个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因此,国家之间必须相互协调、联合,才有利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2)全球主义、世界主义思想与国家作用全球主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利益集团针对全球化而制定的政治主张、发展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世界主义论者主张取消国家主权,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社会,即“世界共和国”。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都主张“民族国家崩溃说”和“主权有限论”,要建立“全球政府”。(3)关于国家作用的争论观点一:各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力将减少,非政府组织日益扩大在全球范围的影响。观点二: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管理权限表面上有一定程度的减弱,但并没有真正地削弱,全球化只是导致了国家主权的实现方式、管理重点发生了一些变化。第十二章1、全球化的争论经济全球化引起了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变化。地理空间上邻近企业的共同性增加,同时人们和国家个性化要求也随之增加。经济一体化、地方文化传统建设加强同时发生、相伴而生,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 部分学者认为,随着自由化和市场经济的加强,政府的作用将大大下降。进一步的全球化意味着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增强,政府制定国家政策、尤其是执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减弱。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政府对经济活动管理的责任并没有因为经济全球化而减少,变化了的仅仅是政府工作的着眼点和政策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