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2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2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学二学案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名词解释:1、资源的稀缺性:无论是个人、企业、政府,所拥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稀缺性的存在决定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作出选择。2、 机会成本: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3、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表示一国在既定的资源与既定的技术条件下所能产的最大数量的军用品与民用品的组合。4、生产要素(也称经济资源):指投入生产过程用于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经济资源。生产要素被划分为劳动(指体力和智力,以工资的方式)、土地(指土地、地上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以租金的方式)、资本(指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以利息的方式)和企业家才能(指企
2、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是无形的,以利润的方式)四种类型5、经济活动:投入和产出的过程。6、经济学的本质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建立经济模型基础上,一般用图表或数学的形式描述。7、微观经济学:也叫“小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它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它建立两上假设条件:第一是理性人假设,也被称为“经济人”,其本性被假设为利已的。第二是完全信息假设,对信息具有完全的知晓。8宏观经济学:称为“大经济学”9、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二者是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的。10、实证是对事实进行描述,不作价值判断。规范是对价值作判断。1
3、1、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地加以利用12、混合经济:是指即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简答论述13、计划经济的特点:(1)经济活动完全由政府主导;(2)从三个层面对经济进行配置,包括:现在消费和未来投资之间、各行业各企业间分配生产要素、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产出的分配。优点:可以克服市场失灵。缺点:(1)资源配置无效率;(2)政府机构庞大;(3)企业生产缺乏效率;(4)个人自由度降低;(5)出现短缺过剩的问题。14、中国经济体制中计划经济弊端主要表现在:(1)在所
4、有制关系方面搞“一大二公”,单一化,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全民所有制。(2)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同时又把计划经济等同于指令性的计划;(3)在收入分配方面,搞“大锅饭”和平均主义。15、自由市场经济的特点:(1)市场没有政府干预;(2)经济活动完全由企业或个人自行决定;(3)市场机制高效配置资源。优点:(1)资源配置高效;(2)促进技术进步。缺点:(1)垄断;(2)收入分配两极分化;(3)生态污染;(4)无法提供公共产品;(5)盲目生产。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名词解释1、市场机制:指市场本身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包括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2、行业:指为同一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产品的所有
5、厂商的总体。3、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按厂商和市场可划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4、价格机制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弹性)。5、价格机制解决了微观经济学提出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资源配置的问题。价格机制是经济学的核心。6、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指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7、弧弹性:用来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弧弹性的公式为:P=(QD/P)*(P/QD)。8、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点弹性的公式:P=(dQD/dP)*(P/QD)。9、需求函数
6、为:QD=D(P),需求量QD是价格P的函数。用线性需求函数表示为:QD=-bP。10、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量: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价格,生产者对商品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10、弹性:是用来表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作出反应的程度。11、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简答论述1、商品的需求量不只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还由其他因素决定:(1)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越喜好一种商品,该商品的需求就越大
7、。(2)替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3)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4)消费者的收入,收入增加,消费者对正常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但有些低档商品则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而减少;(5)收入分配;(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2、供给规律:商品价格上升,生产的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数量减少。原因:(1)当生产者供给数量超过一定的数量时,增加单位供给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会增加;(2)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这种商品就越有利可图;(3)在特定时间内,商品价格维持在高水平,新的生产者就会进行其中开始进行生产,总的市场供给量增加。3、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越高,利润越低,成本增加时,生产者就会
8、减少生产。导致生产成本变化的原因为:A、投入品的价格变动;B、生产技术的变化;C、企业组织的变化;D、政府政策的变化。(2)替代产品的价格;(3)连带产品的价格;(4)自然灾害和其他无法预期的事件;(5)生产者的目的;(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4、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则向左移动。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是供给数量的变化,供给曲线的移动是供给的变化P32图2.4。(供给量变动:商品自身价格原因造成。供给变动: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造成。)。5、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点变动:需求增加,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2
9、)供给的变动: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6、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P=(QD/QD)/(P/P)=(QD/P)*(P/QD)。P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QD和P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量。注意问题:(1)需求的价格弹性系统的符号,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价格弹性系数为负数值,但实际应用中以正数值表示;(2)弹性数值的大小:A、P =0,需求完全无弹性;B、0P 1,需求缺乏弹性;C、P =1,需求为单一弹性;D、1P+,需求富有弹性;E、P =+,需求具有完全弹性。7、决定需求价格弹性因素:(1)替代品的数量和替代程度,可替代品越多,与该商
10、品越是接近,需求量的影响越大,从而需求价格弹性也就越大;(2)用于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中所占的比重。商品的花费占收入的比例越大,即收入效应越大,需求弹性越大;(3)时间。价格变化后这段时间越长,需求弹性就越大。8、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支出的关系,总的消费支出,即总收益等于价格与购买数量的乘积:TE=TR=P*Q。(注:TE为总的消费支出,TR为总收益)9、需求的价格弹性:(1)富有弹性的需求:当价格P上涨,总的消费支出TE(总收益TR)降低;当价格P下降,总的消费支出TE(总收益TR)增加。(2)缺乏弹性的需求:当价格P上涨,总的消费支出TE(总收益TR)增加;当价格P下降,总的消费支出TE(
11、总收益TR)降低。/例如:A、薄利多销,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数量增加,而收益也会增加;B、谷丰伤农,粮食是缺乏弹性商品,数量增加,而收益则减少。10、需求规律:指需求与价格反向规律。原因两个方面:(1)收入效应,P实际收入QD;(2)替代效应P购买其他替代商品QD。(注:P=价格、物价;=上涨;=下降;QD=需求量;实际收入=货币收入/物价指数。)P2311、商品的需求,可以把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描绘在一张坐标图中,即可以得到商品的需求曲线。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需求量。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服从需求规律,因而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的斜率是负数值,当价格越高,需求就越少。12、供
12、给价格弹性的的公式:S=(QS/QS)/(P/P)=(QS/P)*(P/QS)。S=0则供给完全无弹性;0S1则供给缺乏弹性,价格的变化比例引起供给量在比例上的变化较不明显;S=1则供给为单一弹性,价格和供给量以相同比例变化。1S+则供给富有弹性,价格的变动比例引起供给量较大比例的变化;S =+,供给为完全弹性。1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1)产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量。如果产量增加,供给量增加就多,供给就越有弹性。反之,供给则越缺乏弹性。(2)时间因素。包括(1)瞬间情形:在极短的时期内,供给量高度无弹性;(2)短期情形,会有一些股入增加,供给量会有所增加。(3)长期情形:有足够的时间可以
13、增加所有生产所需要的投入,同时新的生产者加入其中,则市场供给很可能是高度弹性的。14、需求的收入弹性,公式为:Y=(QD/QD)/(Y/Y)=(QD/Y)*(Y/QD)。当Y0(其中Y 1奢侈品;0Y0为替代产品;C APAP;MP0,TP;MP=0,TP为最大值;MPAP;第二阶段为MP0;第三阶段为MPAP。12、正常利润本质上不是利润,而是隐性成本。14、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1)a.不变成本(FC)曲线不随产量变动而变,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b.总成本(TC)和可变成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c.可变成本曲线随产量增加而增加,增加的速度先减后增。(2)平均成本(AC)、平均可变成本(
14、AVC)、边际成本(MC)随着产量的增加先递减后增加,呈现U型。(3)边际成本(MC)与平均成本(AC)、平均可变成本(AVC)都相交于AC、AVC的最低点。MCACAC;MCAVCAVC。(4)AFC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5)边际成本(MC)递增的规律是从属于边际收益递减律的,由于边际产品曲线的性质(倒U型)才导致了边际成本曲线的性质(U型)。15、长期成本:分长期总成本(LTC)、长期平均成本(LAC)、长期边际成本(LMC)。在长期中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也是先下降,有一个相对稳定和保持不变的阶段,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平均成本最终会上升。16、规模经济: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
15、大从而产量增加,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下降的特征;规模不经济:是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产量增加,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增加的特征。决定企业的规模经济状况是:(1)专业化与劳动分工;(2)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3)容器原理;(4)大机器效率;(5)副产品;(6)多级生产;(7)管理上更经济;(8)费用分摊;(9)融资成本更低。导致规模不经济的原因是:(1)由于厂商更大、更复杂,信息交流层次更多,合作的管理难度会增加;(2)如果工人们的工作单调枯燥,它们会被异化的感觉;(3)这些因素会使劳资关系恶化;(4)生产的流水线工艺和各种生产相互依赖可以因为其中某一部分发生问题而导致全线停产。
16、17、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 LMCLACLA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19、价格不变条件下的厂商收益:价格不变时单个厂商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平行的直线。而总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8、价格随产量变动时厂商的收益曲线:,反映面对向右下方倾斜需求曲线的厂商收益情况,要理解表格内的计算方法。价格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平均收益还等于价格,而边际收益与价格不变时,它不再等于价格,而是小于价格。21、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MR=MC。因为如果MRMC,厂商将会增加产量;如果MRAC时,厂商获得超额利润;当P=ARMC,不能真实反应资源相对于偏好的稀缺性,长期
17、中,P=AC起成本信号作用。8、寡头市场的主要特征:进行障碍和相互依赖。、寡头市场厂商对付其他厂商的选择是:串谋或者竞争。(一)有利于串谋的因素:(1)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厂商,相互之间非常了解;(2)关于生产成本和生产技术相互之间没有什么秘密;(3)有相似的生产方法和平均成本使他们愿意在相同时间以相同的比例改变价格;(4)生产的产品相似,容易在价格上达成一致;(5)有一个主导厂商;(6)存在有效的进行障碍;(7)市场是稳定的;(8)没有政府对厂商之间串谋进行控制。(二)串谋分为公开串谋(也称卡特尔)和隐蔽的串谋(或称默契)。(三)隐蔽的串谋形式是价格领导(四)非串谋人寡头理论为博弈论,也称为纳
18、什均衡,是单个厂商自认为是最优定价导致的收益。第六章 有关厂商的其他理论简答:1、传统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困难是:(1)需求曲线不确切,边际收益不确切;(2)机会成本不确切,边际成本也不确切;(3)信息不对称;(4)时间因素。2、在权利义务关系中,权利一方又可以被称为“委托人”,而义务一方可以被称为“代理人”。(一)“委托代理”理论:(1)委托人的利益取决于代理人的行动,但是代理人的行动动机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一定是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2)激励的基本方法一般是给予对方一定好处的承诺;(3)股东应该给经济多少报酬呢?(4)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仅仅是要鼓励经理努力工作,还要设法鼓励经理讲实
19、话,讲信用;(5)经营者的经营动机取决于职位给予他的权利义务关系。3、短期销售收益最大化的产量大于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销售收益最大化的价格低于利润最大化的价格。4、兼并和收购的区别:兼并是指任何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形成一个经济单位的交易。它与收购的共同点都是最终形成一个经济单位,但兼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形成一个新的实体,而收购则是被收购方纳入到收购方体系之中。(一)兼并主要有三种类型:(1)横向兼并:是两个同一行业,并在生产经营上是处于同一阶段的企业的兼并。例如:两个汽车制造公司的兼并;(2)纵向兼并:在生产经营上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兼并,例如汽车制造厂商和汽车配件厂商的兼并;(3)混
20、合兼并:是不同行业两个厂商的兼并。(二)企业兼并的原因:(1)为了增长的兼并;(2)为了规模经济的兼并;(3)为了垄断权力的兼并;(4)为了市场价值的兼并;(5)为减少不确定的兼并。 第七章 考纲未做要求第八章 政府微观经济政策简答论述:1、在微观上政府干预经济的方法有两种:(1)通过法律进行干预;(2)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2、导致市场失灵一般有四方面:(1)公共产品;(2)垄断;(3)外部影响;(4)非对称信息;3、政府干预市场的局限性:(1)自由和独立本身就是一种福利,政府管制目的为社会成员提供更为广阔的合法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而不是剥夺个人自由;(2)市场机制在配制资源时的灵活性是政府很
21、难具备的;(3)政府制定的规则应该来源于社会成员的实践,而不仅仅依赖政府部门的权威性。4、交通拥挤从政府方面解决为:(1)政府是交通系统中的整个交通系统的供给者,市民只是乘车者;(2)道路实际上是汽车产业的互补物品,但公路却是由政府提供;(3)解决比较经济的方案是政府提供公共交通,同时也要为汽车产业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5、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由于资源稀缺的约束,政府需要用衡量的重要方法是成本收益分析。在衡量成本与收益时,外部影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6、当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时,则外部经济;当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时,则外部不经济。7、政府对产业结构的政策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对产业结构的
22、管制和调整,促进竞争,鼓励产业的发展,方法为:(1)反垄断;(2)发展资本市场;(3)企业改组。第九章 国民收入分析与计算名词解释:1、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存量是指某一经济量在某一时间上的数值。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存量的改变量是存量。2、国民经济内部环流:企业使用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生产出商品和劳务,家庭则用其取得的要素收入向企业购买商品和劳务。3、失业的种类有:(1)摩擦性失业(属“自愿”失业);(2)结构性失业(供求不致时产生,如“技术性”、“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地区”等)。(3)周期性失业(经济学家关注);(4)季节性失业(如旅游业)。4、通
23、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相当程度的普遍而持续上涨的现象,它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来衡量。通货膨胀率是:pt=(Pt-P0)/P0。5、漏出与注入的关系及国民收入环流的均衡:(1)JWySTMWJ=W;JWYWJ=W;JWYWJ=W.当经济社会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国民收入也会达到潜在产出水平,如果经济出现衰退,总需求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这时均衡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2)政策含义:凯恩斯对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萧条和失业的分析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在经济箫条状态下,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增加总需求,他提出了两个政策手段: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政府支出G和税收T来调整总注入和总漏出的政策,并以此来调整总需求。
24、当面临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增加支出G或减少税少,即实行赤字政策。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就会下降,企业的投资就会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3)通货膨胀:总需求增加得太多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减少总需求。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指减少货币供给量。26、凯恩斯政策的实践: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过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膨胀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应该审
25、时度势,逆经济风向行事,斟酌使用扩张的或紧缩的财政政策。这样一套经济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造成问题原因的主要是在于首要的制约作用是时滞,二是从制定政策开始到实现预定目标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而导致最初的决策失误。最后,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需求管理政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60年代后期出现滞胀局面。27货币主义也叫货币学派: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货币主义有两个基本观点:(1)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2)认为西方国家的滞胀表明凯恩斯主义已经彻底失败,需要新的理论来取而代之。货币主人基本理论是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货币主义数量的结论
26、为:(1)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通货膨胀完全是因为货币供给超过产量增长所致;(2)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不会导致失业增。货币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给是一条垂直的直线。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在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作用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即与零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失业率。28货币主义的政策建议:(1)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在长期中,失业水平停留在自然率的水平上,因此,以实现和维护“充分就业”为目标的财政政策,不但对减少失业无用,反而会使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2)货币主义者虽然承认宏观运行的小幅度的波动,但是他们反对用“微调”的办法来熨平波动。(3)唯
27、一可行的是“单一的货币规则“。总之,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是:力主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尽力避免国家干预。29、现代凯恩斯主义:分两支:一支为后凯恩斯主流学派和新剑桥学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托宾、索洛等。他们认为:使宏观分析与微观的分析“综合”在一起。关于通货膨胀,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通货膨胀不完全是过度需求造成的结果。其中原因包括:(1)某些部门的需求过剩和某些部门的工资下降“粘性”并存;(2)70年代出现的成本增加,例如石油价格增加;(3)工人对实际工资增加的预期过高。关于失业,他们认为仍然是总需求不足的结果。关于滞涨,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结
28、构性失业。后凯恩斯主流学派认为,应付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基本对策是收入政策,即限制各个生产要素收入的增长率、限制物价上涨的政策;应付结构性失业的基本对策是人力政策。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不仅不能取消,而且应当进一步加强,以实现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卡尔多、斯拉法等。他们认为“滞胀”在很大程度上是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的政策的后果,主张实行收入再分配,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包括下列具体措施:征收高额所得税、遗产税,给予低收入家庭以救济,发展公共服务部门以减少失业者和增加公众的福利等。30、理性预期学派(P234-235)又称为合理预期学派,代表人物有卢卡斯和巴罗等
29、。理性预期是指人们进入市场以前,已经充分了解以往的价格变动情况,进入市场以后,又以过去的信息对未来的价格变动作出预测,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依据的,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策,也不易于被市场中的假象所迷惑。他们认为:(1)反对国家干预;(2)货币不会影响实际收入。第十一章 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名词解释1、简单国民收入:实现一国国民经济的均衡,必须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经济处于均衡条件是:C+I=C+S,即投资(I)=储蓄(S),也就是只要投资与储蓄相等,国民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2、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的公式是APC=C/Y,则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为:MPC=C/Y。边际消费倾向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的增加幅度。3、储蓄函数:由于S=Y-C,则推出平均储蓄倾向的公式为APS=S/Y,边际储蓄倾向公式为:MPS=S/Y。边际储蓄倾向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随着收入的增加,由于增加的消费越来越少,因而边际储蓄倾向是递增的。4、消费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