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5580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1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章节讲义第04-06章.docx(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声明:本资料由 大家论坛经济师考试专区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更多经济师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 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经济师考试论坛,等待您的光临!第四章税收理论第一节税收概述一、税收概念和本质掌握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包含三点含义:第一,税收是一种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从而实现国家的职能。第二,征税权力归国家所有。第三,征税必须依法进行。税收由国家征收,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掌握税收的本质:(1)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2、(2)税收的客体是社会产品;(3)税收是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4)税收的目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5)税收分配关系是社会整个生产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例1单选题】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 )。A.国家B.税务总局C.各级税务机关D.税务所答案A【例2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收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B.税收是一种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C.国家征税要依据税收法律D.国家征税凭借的是财产权力E.税收体现了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特定分配关系答案ABCE【例3单选题】(2005年)税收的本质是(

3、)A.税收仅仅是一种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B.税收能调节国民经济分配格局C.税收体现了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特定分配关系D.税收能监督国民经济运行答案C二、税收的职能(掌握)(一)财政职能(收入职能)税收是各国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税收的财政职能是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二)经济职能(调节职能)(三)监督职能【例1多选题】(2008年)税收的基本职能包括( )。A.财政职能B.补贴职能C.经济职能D.监督职能E.转移职能答案ACD【例2单选题】(2007年)税收的首要职能是( )。A.财政职能B.经济职能C.监督职能D.调控职能答案A第二节税收原则一、税收原则概述(一)税收原则的概

4、念税收原则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税收关系适应一定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二)制定税收原则的依据(新增)政府公共职能;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况。(三)税收原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税收原则理论起源于17世纪1.威廉配第的税收原则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税收原则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税收三原则:公平、简便、节省2.亚当斯密的税收原则税收四原则平等、确定、便利和最少征收费用。3.瓦格纳的税收原则“四端九项”税收原则:(1)财政政策原则第一,收入充分原则第二,收入弹性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税收应尽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一,慎选税源的原则第二,慎选税种的原则(3)社会公平原则,又称社会正义原则第一,普遍原则第二

5、,平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第一,确定原则;第二,便利原则;第三,节约原则【例1单选题】(2008年)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税收原则的是( )。A.威廉配第B.攸士第C.亚当斯密D.瓦格纳答案A【例2单选题】(2007年)威廉配第提出的三条税收原则是( )。A.公平、公正、公开B.公平、简便、节省C.公平、效率、节省D.公平、简便、效率答案B【例3多选题】(2005年)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原则包括( )A.平等原则B.确定原则C.便利原则D.适度原则E.最少征收费用原则答案ABCE【例4多选题】(2004年)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原则包括( )A.财政政策原则B.国民经济原则C.适应国家

6、本质的原则D.社会公平原则E.税务行政原则答案ABDE二、现代税收原则税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财政原则、经济原则、公平原则等1.税收的财政原则包括财政收入和税务行政两方面。税制建设的财政原则包括:(1)充裕原则;(2)弹性原则;(3)便利原则;(4)节约原则节省税务行政费用。2.税收的经济原则税收的经济原则具体包括配置原则和效率原则:(1)配置原则税收活动必须有利于资源配置(2)效率原则(重要)税收效率原则可分为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两个方面。第一,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国家征税不应对经济行为产生干扰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检验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的标准

7、:税收额外负担最小化和额外收益最大化。表现在税收上,即国家税收不应对经济行为产生干扰。第二,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应节约税收的行政费用。基本要求: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3.税收的公平原则(重要)即瓦格纳的“社会正义原则”。在当代西方税收学界看来,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1)普遍原则除特殊情况外,税收应由本国全体公民共同负担。基于某种经济和社会原因,或依国际惯例,应予免税者除外(2)平等原则现代社会的公平原则主要是指平等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又称为“水平公平”,对社会经济条件相同的纳税人同等课税,即对支付

8、能力相同的人同等课税。要求:排除特权阶级免税;自然人和法人均需纳税;公私经济均等纳税;对本国人和外国人在课税上一视同仁。特殊:现行国家对公共法人和公益法人,对外国使节,为避免重复征税而给予的免税不被认为是违反横向公平要求的。纵向公平,又称为“垂直公平”。对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纳税人区别课税,即对支付能力不同者不等量课税。测量纳税人支付能力强弱的标准有:收入、财产和支出。收入是测定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最好的尺度。现代税收原则具体内容财政原则充裕原则弹性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经济原则配置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例1多选题】现代税收原则包括( )A.财政原则B.经济原则C.保障原则D.公平原则

9、E.政治原则答案ABD【例2多选题】(2007年)财政原则是税制建设的重要原则,其内容有( )。A.充裕原则B.弹性原则C.便利原则D.效率原则E.节约原则答案ABCE【例3单选题】(2006年)税收收入应能随着财政支出的需要进行调整,体现了税收的( )。A.便利原则B.配置原则C.经济原则D.弹性原则答案D【例4单选题】国家税收不应对经济行为产生干扰,体现了税收的( )A.经济效率原则B.资源配置原则C.公平原则D.稳定原则答案A【例5多选题】(2004年)税收经济原则包括( )A.配置原则B.效率原则C.普遍原则D.弹性原则E.充裕原则答案AB【例6单选题】税收负担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到社会各

10、成员身上体现了税收的( )A.普遍原则B.平等原则C.公平原则D.充裕原则答案C【例7多选题】(2006年)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 )。A.弹性原则B.便利原则C.节约原则D.普遍原则E.平等原则答案DE【例8单选题】(2008年)在当代西方税收学界看来,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公平原则B.经济原则C.效率原则D.财政原则答案A【例9单选题】除特殊情况外,税收应由本国全体公民共同负担体现了税收的( )A.普遍原则B.平等原则C.效率原则D.充裕原则答案A【例10单选题】(2006年)对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纳税人区别课税,体现了税收的( )。A.横向公平原则B.纵向公平原则C.

11、普遍原则D.配置原则答案B【例11多选题】测定纳税人支付能力强弱的标准是( )A.收入B.财产C.支出D.年龄E.家庭答案ABC【例12单选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指( )A.通过征税完全消除收入差距,实现收入的绝对平均B.税收负担应普遍分配给全社会成员,支付能力不同,税收负担应有所区别C.支付能力不同,税收负担应相同D.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答案B【例13单选题】(2004年)下列关于税收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是指应节约税收的行政费用B.税收本身的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应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C.税收的财政原则是税收的共同原则,在不同的社会制

12、度下为不同阶级服务D.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对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纳税人区别课税答案C【例14多选题】下列有关税收效率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税收要有利于社会从可利用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B.税收要有利于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C.征收制度要简,征收费用要省D.税收要最大限度地取得财政收入E.税收要有利于社会公平分配答案ABC第三节税法与税制一、税法概述(一)税法的概念税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税法的渊源税法属于成文法,而不是习惯法。税法的渊源主要就是成文法。1.税法的正式渊源(1)宪法(2)税收法律(3)税收法规(4)部委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13、(5)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6)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国际税收条约或协定2.税法的非正式渊源(三)税法的基本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税法至为重要的基本原则,或称税法的最高法律原则。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确定国家征税和私人纳税义务的根本原则。该原则的实质在于对国家的权力加以限制。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原则: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和课税程序合法原则。二、税制要素与税制结构(一)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一个历史的、财政的范畴。广义的税收制度是税收的各种法律制度的总称;狭义的税收制度是指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制度又有另一种含义税制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

14、件下所形成的税收制度的结构体系,即各税类、税种、税制要素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构成的税制体系。(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法构成要素,税制构成要素,掌握)1.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1)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指税法上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注意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概念。(2)征税对象也称作“征税客体”,指对什么课税,即国家征税的标的物,它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外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了解征税范围、税类、税种、税目、计税依据、计税标准、税基、税源的概念。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体现了征税的广度,反映各税种具体的征税范围。(3)税率税率是计算税

15、额和税收负担的尺度。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体现征税程度。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一般适用于对商品流转额的课税。累进税率理论上,累进税率分为包括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超倍累进税率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九级全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元的5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6超过40000元至600

16、00元的部分30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某甲月应税所得额为490元,则应纳税额=4905%=24.5元某乙月应税所得额为510元,则应纳税额=51010%=51元应税所得额增加了20元应纳税额增加了26.5元,税后收益甲乙在临界点附近容易出现税负增长超过所得增长的不公平现象。为此我国没有采用全额累进税率,而是采用了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5 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 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 1

17、254超过5000元至20 000元的部分20 3755超过20 000元至40 000元的部分25 13756超过40 000元至60 000元的部分30 33757超过60 000元至80 000元的部分35 63758超过80000元至100 000元的部分40 103759超过100 000元的部分45 15375某甲月应税所得额为490元,则应纳税额=4905%=24.5元某乙月应税所得额为510元,则应纳税额=5005%+(510-500)10%=26元应税所得额增加了20元应纳税额增加了1.5元,税后收益甲乙避免在临界点附近出现税负增长超过所得增长的不公平现象。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

18、: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累进幅度比较缓和。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即: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的计算:本级速算扣除数=(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课税对象的最高数额+上一级速算扣除数某乙月应税所得额为510元,则应纳税额=51010%-25=26元【例1单选题】(2007年)级数应税所得额级距税率(%)l1000元以下的部分52超过l0003000元的部分103超过30005000元的部分15假定上述税率表是超额累进税率表,第三级的速算扣除数是( )。A.50B.100C.150

19、D.200答案D解析本级速算扣除数=(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课税对象的最高数额+上一级速算扣除数。级数应税所得额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l1000元以下的部分502超过l0003000元的部分10503超过30005000元的部分15200【例2单选题】在下列三级超额累进税率下,若某人的应税所得为10 000元,则应纳税额为( )。级距应税所得额税率15000元以下(含5000元)10%25000元20000元(含20000元)20%320000元以上30%A.500元B.1500元C.2000元D.4000元答案B解析应纳税额=500010%+(10000-5000)20%=1500元

20、级距应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5000元以下(含5000元)10%025000元20000元(含20000元)20%500320000元以上30%2500应纳税额=1000020%-500=1500元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是指对每一单位的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例1多选题】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包括( )A.纳税人B.税率C.征税对象D.纳税期限E.纳税环节答案ABC【例2单选题】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即( )征税。A.对什么人B.对什么目的物C.对什么地点D.在什么时间答案B【例3单选题】一个税种区别于另外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A.税源B.税率C.征税

21、对象D.纳税人答案C【例4单选题】(2008年)在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中,体现征税程度的是( )。A.纳税人B.征税对象C.税率D.计税依据答案C【例5单选题】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是( )A.纳税人B.征税对象C.税率D.纳税期限答案C【例6多选题】税率的基本形式有( )A.比例税率B.累进税率C.定额税率D.名义税率E.实际税率答案ABC【例7单选题】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为( )A.速算扣除数=课税对象的最高数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B.本级速算扣除数=上级课税对象的最高数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C.速算扣除数=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D.速算扣除数

22、=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比例税率计算的税额答案B2.税收制度的其他要素(1)纳税环节(2)纳税期限。从我国现行各税来看,纳税期限分按年征收、按季征收、按月征收、按天征收和按次征收等。(3)减税免税减税免税分为税基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税基式减免。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减税免税。具体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以及跨期结转等。注意免征额与起征点的异同。税额式减免。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具体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免率以及另定减征税额等。注意税收支出(税式支出)的概念:由于税收优惠而造成的政府税收损失。(4)违章处理违章处理对于维护国家税法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具有重要意义

23、。三、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熟悉)(1)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注意三部法律(2)税收法规: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如5个暂行条例(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如实施细则(4)税收地方性法规(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6)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共由18个税种组成,按其性质和作用分为6类:(1)货物和劳务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2)资源税类。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3)所得税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4)特定目的税类。城建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5)财产和行为税类。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等(6)关税类。关税。【例1单选题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 )A.税收法律B.税收法规C.税收规章D.行政文件答案A第四节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概述(一)税收负担的概念(掌握)税收负担是指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从绝对的角度看,它是纳税人应支付给国家的税款额;从相对的角度看,它是指税收负担率,即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其计税依据价值的比率。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的核心。【例1单选题】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其计税依据价值的比率称为( )A.纳税率B.征税率C.税收能力D.税收负担率答案D(二)衡量税收负担的指标1.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指标具体是指全社会税收总额与社会产出总量或总经济规模的对比关系。衡量宏观

25、税收负担的指标主要有:国民(内)生产总值负担率和国民收入负担率(1)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税收总额/国民生产总值100%(2)国民收入负担率国民收入负担率=税收总额/国民收入100%同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相比,国民收入负担率更能准确地衡量一国总体的税收负担水平。2.衡量微观税收负担的指标从微观角度或从某一具体方面反映一定的税收负担状况,主要是指纳税人负担率。即一定时期内纳税人缴纳税额占其收入的比率。(1)全部税收负担率企业(或个人)缴纳的各项税收的总和/企业总产值(或个人毛收入)100%在实际应用中,分母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变化(2)直接税负担率即企业(或个人)缴纳的全部

26、直接税与其收入的比率。常采用纯收入直接税负担率这一指标。纯收入直接税负担率=企业(或个人)一定时期缴纳的所得税(包括财产税)/企业(或个人)一定时期获得的纯收入100%【例1单选题】(2005年)衡量宏观税负的指标有( )A.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B.企业税收负担率C.直接税负担率D.间接税负担率答案A【例2多选题】衡量微观税负的指标有( )A.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B.国民收入负担率C.企业全部税收负担率D.企业所得税负担率E.企业增值税负担率答案CDE(三)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1.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税收负担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7、的国家税收负担也要高一些。(2)一国的政治经济体制(3)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膨胀时期提高税负;萧条时期降低税负2.税制因素(1)征税对象;(2)计税依据;(3)税率;(4)减免税;(5)附加与加成。【例1单选题】影响一国税收负担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 )。A.经济发展水平B.政体结构C.经济体制类型D.税制结构答案A【例2多选题】(2007年)影响税收负担的经济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B.税率C.一国的政治经济体制D.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E.税收的减免政策答案ACD【例3多选题】影响税收负担的税制因素包括( )。A.征税对象B.计税依据C.宏观经济政策D.税制结构E.税率答案ABE二、

28、税收负担的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掌握税负转嫁的概念: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应缴纳税金全部或者部分地转给他人负担从而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经济现象。税负归宿: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例1单选题】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经济现象的原因是( )。A.税负转嫁B.税负归宿C.税收负担D.税源答案A【例2单选题】(2006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被称为( )。A.税负转嫁B.税负归宿C.税收负担D.税源答案B(二)税负转嫁(税收辗转)的形式1.前转(顺转)税负转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通的形式。2.后转(逆转)3.消转(税收转化)自我消化税款。从严格意义上讲,消转并未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是一

29、种较为特殊的税负转嫁方式。4.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生产要素购买者将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扣除的办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的一种形式。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品的交易中。名义上税款是由买主缴纳,实际上则是由卖主承担。【例1单选题】(2006年)纳税人在进行商品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转移给最终消费者的税负转嫁的形式,被称为(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价格化答案A【例2单选题】纳税人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纳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者负担的税负转嫁方式属于(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答案B【例3单选题】(2008

30、年)并未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税负转嫁形式是(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价格化答案C【例4单选题】(2007年)生产要素购买者将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扣除的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出售者的方式被称为( )。A.预提税收B.预扣税收C.税收资本化D.税收抵扣答案C【例5单选题】(2004年)下列关于税负转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前转是指纳税人通过压低生产要素的进价从而将应缴纳的税款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或者生产者负担的形式B.后转是指纳税人在进行商品或者劳务的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者劳务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C.前

31、转的发生一般是因为市场供求条件不允许纳税人提高商品价格所致D.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某些资本品的交易中。答案D(三)税负转嫁的条件1.商品经济的存在;2.自由的价格体制【例1多选题】税负转嫁的条件包括( )A.税负水平B.税率的高低C.通货膨胀D.商品经济的存在E.自由的价格体制答案DE第五节国际税收一、国际税收概述(一)国际税收的概念(熟悉)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因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在对跨国纳税人进行分别课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注意:1.国际税收不是一种独立的税种,而是由于各相关的跨国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税收分配关系,国际税收分配关系的载体仍然是

32、一般的国家税收。2.国际税收不能离开跨国纳税人这一因素。【例1多选题】关于国际税收的概念可以理解为( )A.国际税收不能离开跨国纳税人这个因素B.国际税收是一个超越各国税制的独立税收体系C.国际税收不是一个独立的税种D.国际税收是跨国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税收分配关系E.国际税收必须依附于一般的国家税收答案ACDE(二)国际税收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方面的问题。国际税收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有:税收管辖权问题,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国际避税与反避税。【例1单选题】(2008年)国际税收研究涉及的主要税种是( )。A.流转税和所得税B.流转税和资源税C.所得税和资源税D.所得税和资本

33、收益税答案D二、税收管辖权(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及确定原则掌握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国家在税收领域中的主权,是一国政府行使主权征税所拥有的各种权利。税收管辖权的确定原则:1.属地主义原则以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地或经济活动所在地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管辖权的范围,这是各国行使税收管辖权的最基本原则。2.属人主义原则以纳税人的国籍和住所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原则(二)税收管辖权的种类1.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也称为地域管辖权按属地主义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2.居民管辖权按属人主义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三)税收管辖权的选择多数国家,同时实行属人和属地两类税收管辖权【例1单选题】一国政府行使主权征税所拥有的

34、各种权利称为( )A.税收管辖权B.税收征收权C.国际征税权D.课征税款权答案A【例2单选题】目前多数国家对税收管辖权的选择是( )A.只行使地域管辖权B.只行使居民管辖权C.同时行使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D.只行使公民管辖权答案C【例3单选题】(2005年)甲国对乙国居民在甲国取得的利息收入征收所得税,对甲国居民在乙国取得的利息收入不征税的规定遵循的原则是( )A.属地主义原则B.属人主义原则C.属地兼属人主义原则D.税收原则答案A【例4单选题】甲国对乙国居民在甲国取得的专利收入征收所得税,并对甲国居民在乙国取得的专利收入同样征税的规定遵循了( )A.属地主义原则B.属人主义原则C.属地兼属

35、人主义原则D.全面征税原则答案C【例5单选题】甲国对乙国居民在甲国取得的专利收入不征税,对甲国居民在乙国取得的专利收入征税的规定遵循了( )A.属地主义原则B.属人主义原则C.属地兼属人主义原则D.全面征税原则答案B【例6单选题】(2006年)A国居民王先生在B国取得所得100000元,已知A国实行收入来源地管辖权,A国税率为20%;B国实行居民管辖权,B国税率为l0%。A、B两国没有税收抵免的税收协定,则王先生这笔所得应纳税款为( )。A.0B.10000元C.20000元D.30000元答案A三、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一)国际重复征税及其产生的原因国际重复征税是国际税收的基本理论问题和

36、核心内容。国际重复征税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税收管辖权的交叉重叠直接导致的。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首先,跨国纳税人、跨国所得、各国对所得税的开征是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重要前提。其次,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税收管辖权的交叉。【例1单选题】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的一笔收入,对这笔收入甲、乙两国均课征了税收,形成重复征税,这是由( )导致的。A.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B.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C.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D.居民管辖权与公民管辖权的交叉答案B【例2单选题】(2005年)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根本原因在于( )A.各国税收管辖权的交叉B.各国所得税的开征C.跨国纳税

37、人的出现D.各国实行统一标准的税收管辖权答案A(二)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主要有四种方法:低税法、扣除法、免税法、抵免法1.低税法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国外来源的所得,单独制定较低的税率征税,以减轻重复征税。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复征税的数额,不能从根本上免除国际重复征税。2.扣除法允许居民将其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作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不能从根本上免除国际重复征税。【例1单选题】(2005年)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的所得2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40%、30%,两国均行使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在扣除法下甲国应对这笔所得征收所得税为( )。A.0万元B.20万元

38、C.56万元D.80万元答案C解析(200-20030%)40%=56万元3.免税法(豁免法)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来源于非居住国的所得额,单方面放弃征税权。可从根本上免除国际重复征税,但可能造成本国应税收入的丧失。【例1单选题】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的所得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50%、40%,两国均行使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在免税法下甲国应对这笔所得征收所得税为( )。A.50万元B.40万元C.10万元D.0万元答案D4.抵免法(重点)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外所得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允许从其应汇总缴纳的本国所得税款中抵扣。该方法承认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优先于居民管辖权,是目前解决

39、国际重复征税最有效的方法。【例1多选题】(2008年)解决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有( )。A.低税法B.免税法C.扣除法D.抵免法E.抵消法答案ABCD【例2单选题】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所得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将境外所得已纳的所得税作为费用在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税的方法称为( )。A.低税法B.免税法C.扣除法D.抵免法答案C【例3单选题】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外所得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允许从其应汇总缴纳的本国所得税款中抵扣的方法称为( )A.低税法B.免税法C.扣除法D.抵免法答案D【例4单选题】(2007年)目前解决国际重复征税最有效的方法是( )。A.低税法B.扣除法C.

40、抵免法D.免税法答案C抵免法分为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两种方法。(1)直接抵免法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纳税人在非居住国直接缴纳的所得税款,允许冲抵其应缴本国政府的所得税款。适用于同一经济实体的跨国纳税人,如总公司和分公司之间汇总利润的税收抵免。(2)间接抵免法居住国政府对其母公司来自国外子公司股息的相应利润所缴纳的外国政府所得税,允许母公司在应缴本国政府所得税内进行抵免。适用于跨国母子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抵免限额:不超过国外应税所得额按照本国税法的规定计算的应缴税额为限度。多不退,少要补!【例1单选题】(2004年)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的所得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0%,两国均

41、行使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在抵免法下甲国应对该笔所得征收所得税( )A.0B.10万元C.20万元D.30万元答案B解析抵免限额=10030%=30万元国外实际已纳税额=10020%=20万元,因为实际已纳税额小于抵免限额,因此按实际已纳税额抵免,抵免20万元甲国应对这笔所得征收所得税=10030%-20=10万元。抵免限额的计算:(1)分国抵免限额分国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某一外国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2)分项抵免限额分项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某一单项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3)综合抵免限额综合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应税所得额

42、/国内外应税所得额)在综合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例1单选题】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纳税人的全部外国来源所得,不分国别、项目汇总在一起计算抵免限额是对( )方法的解释A.综合抵免法B.全面抵免法C.分国抵免法D.分项抵免法答案A【例2单选题】(2004年)下列关于税收抵免限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分国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B.在综合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C.在分项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D.在分国不分项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答案B【例3案例题】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所得100万元、丙国所得40万元,甲、乙、丙三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40%、50%、30%。(1)在分国抵免法下,甲国应对上述所得征收所得税为( )A.56万元B.4万元C.0万元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