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5672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知诗人、解诗题,2、了 解 写 作 背 景,3、 明诗意 、悟诗情,4、 赏 析 、 抓字眼,学习步骤,知诗人,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和唐朝诗人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

2、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解诗题,“闻”就是听说的意思。,“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是杜甫在历经安史之乱之后,一家人流落到蜀地避难。听说朝廷收复失地,打败叛军,天下就要平定,百姓即将重新获得平定的生活而感到喜悦的心情,所以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听说唐王朝的军队收复了河南、河北两地,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不久,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

3、杀。郭子仪得回纥之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灭,究泄,史思明遂反叛。 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史思明与李光弼相持年余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降唐,史朝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写作背景,明诗意,剑外 忽传 收蓟北,初闻 涕泪 满衣裳。却看 妻子 愁何在,漫卷 诗书 喜欲狂。白日 放歌 须纵酒,青春 作伴 好还乡。即从 巴峡 穿巫峡,便下 襄阳 向洛阳。,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忽然间从剑外传来了收复蓟北的消息,我刚

4、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里还有一丝忧伤。我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白 日 放 歌 须 纵酒,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就一直奔向洛阳。,四川,河南,河北,(剑外),剑外,蓟北,四川,河南,河北,剑外,巫峡,巴峡,襄阳,洛阳,蓟北,四川,河南,河北,长,江,东海,忽然间从剑外传来了收复蓟北的消息,我刚刚听到这个喜讯,眼泪就洒满了衣裳。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里

5、还有一丝忧伤。我胡乱地把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了。在大晴天里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乡。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就一直奔向洛阳。,仔细品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两个地名,表明相隔数千里之远,表明消息来得突然,又极为迅速,是刚一听到之意,尽写悲喜交加,酸甜共涌之态,首联:写听到消息惊喜的情形。,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他们高兴得好像有些癫狂了,生动得表现了诗人一家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阳光灿烂,美好的春天,颔联、颈联

6、: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尾联: 写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联 捷报传来喜泪沾裳(盼望已久),颔联 妻子一扫往日愁云(欣喜若狂),颈联 纵酒欢唱作伴还乡(多年愿望),尾联 想象中飞驰到洛阳(归心似箭),欢庆胜利喜还乡,主题思想: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地书写了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理解诗歌感情(主旨),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三个字?,2、诗中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漫卷诗书 放歌纵酒

7、,喜欲狂,3、概括诗歌主旨,诗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形象地书写了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欣喜若狂和迫切还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想一想,巴峡、巫峡在四川,襄阳在湖南,洛阳在河南,跨越了三个省,本应是很累的,而诗人却觉得非常轻松地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们可以看出什么?,诗人心情高兴,赏析,“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又不禁悲从中来,无

8、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

9、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日”,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

10、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忽闻喜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书写了一个喜字.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得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刻喜不自禁的感情.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即将启程还乡时内心的无比喜悦.D.便下襄阳向洛阳,一个下字.一个向字,生动地表现了战乱平息后,诗人终于得以还乡,一路游山玩水的闲适情调.,D,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