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讲义:基础货币的决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讲义:基础货币的决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基础货币的决定二、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贷款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或其他政权的业务。例:假定中央银行从公开市场上购入1000元的证券,那么基础货币的变化情况如何呢? 通过前面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一眼看出中央银行若买入1000元的证券,基础货币也会增加相同的数额。但若要了解详细的转化过程还需要通过下述分析: 从上述几种情形中可以看到,中央银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向银行或公众购入一定数额的证券,都会使基础货币增加相应的金额;反之同样成立。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来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2、贴现贷款 贴现贷款增加1
2、000元时,基础货币也同样增加1000元。T形账户表示为: 反之、中央银行若收回先前发放的贴现贷款,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因此、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贴现贷款来影响基础货币。三、影响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1、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首先、在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萎缩时,中央银行尽管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来刺激这种需求,但是由于整个社会对经济前景悲观,所以中央银行可能出现有钱无处贷放的现象。 其次、当银行面临资金困难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又很难坐视不救。因为它必须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2、政府预算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1)增加税收;2)发行债券,向公众融资;3)发行货币。 首先、
3、政府如果只依靠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弥补赤字,基础货币即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其次、政府可以向公众放行国债、这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债券的发行影响到了利率水平、从而使得中央银行必须干预时,财政赤字就会影响到基础货币。 第三种方式就是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币化。这种方式会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3、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目标中央银行的稳定汇率目标也可能与控制基础货币的目标相互冲突。不一致的三位一体: 资本自由流动、汇率固定、灵活的货币政策。 专栏10.1祥见教材货币银行学327页。 除上面提到的三方面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例如:在途资金、财政部存款等。第
4、十章要点回顾 重点:教材329页图10.2第十章作业题:教材货币银行学331页 1、2、3、5、10、11、12、15题。第11章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的两种研究角度:一种是假定货币仅仅是作为一种交易媒介而存在的,从而讨论要完成一定的交易量,需要多少货币来支撑的问题。例如: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另一种是从微观的个人出发,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说明:我们讲的货币需求,是指在财富总量给定的条件下,在财富总额中有多少愿意以货币的形式来持有。一、传统货币数量论两种形式: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1、交易数量说交易方程式:M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量;P 适当选定的一个价格平均数
5、;T 适当选定的一个数量指标;PT 该时期内商品或劳务交易的总价值。 货币数量论的两个基本假定: 首先、货币流动速度在一定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缓慢,在一段时间内可视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常数。货币数量论观点认为:名义国民收入完全取决于货币供应量。其次、假定实际国民收入Y在短期内也将保持不变。因而得出另一个重要的观点:货币的数量会与价格成同比例变化。 货币数量论的不足之处:货币不仅仅是一种交易媒介,人们持有它还可能是作为一种财富的组成形式。要是从后者出发,就不应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稳定的量,换言之、货币流通速度未必是常数。2、现金余额数量论该理论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它讨论的是在财
6、富总额给定的前提下人们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首先是个人的财富总额。其次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货币以外的各种资产的收益。最后是货币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等的预期。 尽管考虑到了多种影响因素,但他们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是财富总额,并认为货币需求同财富名义值成比例,财富又同国民收入成比例。所以有: 所以只要假定K是常数,那么在现金交易数量说中得出的关于货币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同样可以得出。第11章 第二节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论凯恩斯: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学生;皮古的同学。他继承了剑桥学派的分析方法,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需求。一、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人们
7、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1)交易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相应地货币需求也被分为三部分: 1)交易性需求; 2)预防性需求; 3)投机性需求。1、交易性需求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而愿意持有的一部分货币。 凯恩斯认为,虽然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受其他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但它主要还是取决于收入的大小。2、预防性需求 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或者捕捉一些突然出现的有利时机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 预防性需求也是同收入成正比的。3、投机性需求 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凯恩斯假定人们持有资产的两种类型:1)货币;2)生息资产。 他认为人
8、们的投机需求,实际就是在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选择的结果。影响货币与生息资产之间选择的两个因素:1)货币收益率与其他资产收益率的比较。2)生息资产的预期报酬率。生息资产收益包括资本利得和利息两部分。 资本利得和利息收入都取决于利率的高低。结论:人们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跟利率成反向关系。此外、人们对正常利率水平的估计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投资性货币需求的两个因素:1)当前的利率水平;2)人们对正常利率水平的估计。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同实际收入成正向关系,与利率成反向关系。注意: 名义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实际货币需求取决于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 由于凯恩斯理论中包
9、含了“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这一思想,从而得出了一系列与货币数量论不同的结论。凯恩斯对货币数量论的批判:首先、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它既受利率的影响又受人们对正常利率水平估计的影响;其次、在货币需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必然有较大的波动。 由此不难看出,当货币需求波动时货币流通速度必然产生波动。最后、在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很大的情况下,货币量M与名义收入PY之间就不具有稳定的关系,因而名义收入完全由货币量决定的货币数量论观点就不能成立。第三节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一、对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的发展表明,他们同样也受到利率影响。二、对投机性需求的发展,主要是解决了人们为什么会同时持
10、有货币和资产的问题。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1956年,在对货币数量论的一片反对声中,弗里德曼发表了他的名作货币数量学说新解说 ,从而标志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诞生。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想要持有的资产远远不止生息资产和货币两种。而是应该在更广泛的资产范围内进行选择。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首先是财富总量。 弗里德曼认为,利用一般的限期收入指标来衡量财富的指标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会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必须用持久性收入来作为财富的代表。持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得的平均收入。其次、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形式上的划分。 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对非人力财富的比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弗里德曼
11、认为,人力财富是流动性最差的财富。所以当人力资本占总财富的比重较大时,说明总财富的流动性就比较低,因此对流动性高的资本的需求就大。 所以说,人力资本在总财富中占的比例越大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非人力财富占的比例越大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小。第三、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 弗里德曼认为,持有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不能简单地看成一个常数,它会随着其它资产收益的变动而变动。第四、其它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即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它包括两部分:首先是任何当期支付的所得或所支。其次是各种资产项目价格的变动。 此外还有财富所有者的特殊偏好等其它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弗里德曼得出如下需求函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凯恩斯理论
12、的不同点:首先、凯恩斯考虑的仅仅是货币和生息资产之间的选择,而弗里德曼所考虑的资产选择范围要广泛得多。其次、凯恩斯把货币的预期报酬率视为零,而弗里德曼则把它当作一个随着其它资产预期报酬率变化而变化的量。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货币流通速度是比较稳定的,是可以预测的。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首先、再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暗含着货币需求对利率并不敏感这样一个意思。 因为弗里德曼在他的理论中假定货币收益并不始终恒等于零。 弗里德曼认为,事实上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往往是同向变化的,所以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性收入。 其次、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本身是相当稳定的。我们
13、假定货币需求: 那么、所谓的货币需求数量的稳定性,是指若b是绝对值很大的数,当利率i稍微变动就会引起实际需求很大的变化。 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是指系数a和b本身是稳定。 在弗里德曼的理论中,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货币需求也是稳定的。根据交易方程式得: 由此可知,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 那自然,货币跟名义收入之间的关系也是稳定的,可以预测的。这就是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核心观点。现代货币数量论和传统货币数量论的两个明显不同点:第一、货币流通速度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被认为是一个稳定的,可以预测的变量。第二、只复兴了传统货币数量论两个观点中的一个,之间稳定的,可预测的关系。
14、通过这些论证,弗里德曼成功地在凯恩斯的攻击下为货币数量论找到了现代的生存空间。直到今天,交易方程式仍然在宏观经济学中被广泛采用。关于货币需求的经验研究三种货币需求理论:1、传统货币数量论;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3、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分岐:1)货币需求对利率是否敏感?2)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如何?3)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如何?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前两个问题派生出来的。 理论上的争论必须通过经验研究和实际的对照来确定其正确性。在经济学中经验研究的两种方法: 1)案例研究; 2)计量研究。一、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 较早对这一问题进行经验研究的是詹姆
15、斯-托宾。他把货币分为交易余额和闲置余额,并利用1922年至1941年间美国经济资料证明,闲置余额确实和利率成明显的反向关系。 托宾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一定的问题,那就是交易余额与闲置余额实际上是很难划分开来的。所以要对其进行划分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但是,托宾的结论被大量的经济计量学研究所证实。例如货币主义者阿伦-梅尔泽和大卫-莱德勒的研究都证实了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也就是说利率对货币需求具有显著影响。显著影响 是计量经济学的专有名词。计量经学是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导整个总体的情况。 阿伦-梅尔泽研究发现,货币需求受到利率和非人力财富的显著影响;大卫-莱德勒也发现货币需求受到利率的显著影响,此外
16、在他的研究方程中还有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持久收入。 上述结果表明,凯恩斯将利率引入货币需求是对的。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水平极低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将比正常情况下高出许多,直至变得无限大。 这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理论上的假定。 但是从实际的经验数据来看,并没有与此相“核实”的例子。例如:大卫-莱德勒利用美国1892到1960年的资料所作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否定了流动性陷阱的假定。二 、关于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在1974年以前,实践证实货币需求函数是比较稳定的。 但是在1974年以后,根据以前的货币需求函数计算出的货币需求,持续地系统地出现预测错误,预测数值持续的高于实际数值。货币失踪现象: 就
17、是说在理论预测中应该有的货币,在实际中却观察不到。 从80年代初开始,根据以往的货币需求函数预测的货币需求又持续的低于实际的货币需求。 由此说明,从1974年以后货币需求函数就不够稳定了,可能是函数系数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函数本身形式发生了变化。两种可能导致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的情况:1)由于大量的金融创新,导致大量新的金融资产的出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货币的功能。2)原来的货币需求函数是错误的。 总之,自从70年代中期以来,传统的货币需求函数已经变得很不稳定了。三、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 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数据中都可以判定,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 此外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
18、,货币流通速度是顺周期变量。 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来看 ,货币需求和利率是反向关系,而利率的变动是顺周期的,根据交易方程式,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也成反向关系,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会表现出顺周期变化的特征。 从货币主义的观点来看,货币需求是受持久收入影响的,而持久收入是一个平均值,所以与当期收入相比它的波动要小得多。 根据货币主义的理论,通过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当经济高涨的时候流通速度上升;经济低谷的时候流通速度下降,即货币流通速度表现为顺周期。第11章作业题:教材369页第2、4、5、10、13题第12章利率的决定第一节 总体利率水平的决定,介绍几种利率理论第二节 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经济变量变动
19、对利率的影响第三节 各种金融工具之间利率差异的决定因素第一节 利率决定理论第一节 利率决定理论一、古典利率理论主要倡导者有: 庞巴维克;奥地利经济学家,曾对马克思的资本论提出过批评。 此外还有马歇尔和欧文*费雪。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从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利息是资金时间价值的补偿或是延期消费的补偿,这就是古典利率理论者的观点。他们认为人们本性是偏好于现在消费的,而不偏好于未来消费。 由于对未来消费评价低,为了保证交换的等价性,所以在贷款归还时必须加一定量的额外补偿,而利息就是这部分补偿。 那么当利率高的时候,减少当期消费所得到的补偿就多,所以人们就愿意减少当期的消费。 当减少当期消费
20、时就意味着储蓄增加,因此利率越高储蓄就越高,所以利率和储蓄成正向关系。 贷款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投资,而投资取决于投资预期报酬率和利率的比较,只有预期报酬率大于利率的投资才有利可图。 投资和储蓄分别都跟利率联系在一起,但一个是正向关系一个是反向关系。 如果利率水平高于均衡点,产品市场表现为供大于求。 如果利率水平低于均衡点,投资就会大于储蓄,促使利率上升直到投资和储蓄相等。 注意:在作投资和储蓄决策时所考虑的是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首先、凯恩斯认为,将利息看成是等待或者延期消费的报酬是根本错误的,因为等待或者延期消费本身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利息收入。 利息不是等待或者延期消
21、费的报酬,而是丧失周转灵活性或者流动性的报酬。其次、凯恩斯认为,根据储蓄和投资曲线并不能得出均衡的利率水平,因为它们都是和实际收入相关的,因而不可能独立地变动。 得出这样一个推论的原因是,经济中存在着非充分的就业。但是古典利率理论是以充分就业为前提的,在这一假设条件下,其结论是没有问题的。 凯恩斯认为,既然利息是牺牲流动性的报酬,那么利率便是人们对流动性偏好即不愿将货币贷放出去的程度的度量。 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 这就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基本思想。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式: 严格地说,货币供给和利率是成正向关系的。当利率水平低于均衡点利率时,利率将逐步上升趋于均衡点利率。 只有使得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的利率才是均衡利率。这就是凯恩斯的观点,他是从货币市场的角度来研究利率是如何决定的,而不是从产品市场的角度来研究的。 此外,凯恩斯研究的是一个存量,而古典利率理论研究的是一个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