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5952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学前教育史:第十六章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学前教育史,2013-09-19,2,第十六章 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第二节,杜威的幼儿教育理论,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第三节,2013-09-19,3,第二节 杜威的幼儿教育理论,1859-1952,2013-09-19,4,一、生平活动与著作,教育著作:1897年我的教育信条1899年学校和社会1902年儿童与课程1915年明日之学校1916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38年经验与教育,2013-09-19,5,二、实用主义经验论,“经验”是人的主动尝试行为与环境的反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结合。这样,行动和结果之间的连续不断的联系和结合就形成了经验。,2013-09-19,6,教育的定义: 教育就

2、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原来经验进程的能力。,2013-09-19,7,三、儿童观,儿童是具有独特生理和心理结构的人。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都建立在他的原始本能之上,儿童心理活动实质上就是他本能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促使儿童本身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那么儿童就不可能获得生长发展。,2013-09-19,8,儿童的四种本能:1.语言和社交的本能2.制作的本能(最重要)3.研究和探索的本能4.艺术的本能,2013-09-19,9,儿童能力的主要特征:一是“依赖性”,即依赖周围环境而生长;二是“可塑性”,即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2013-09-1

3、9,10,儿童生长的过程:一是游戏期(48岁)。这是儿童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二是自发的注意时期(812岁)。该阶段儿童能力逐渐增强,并能控制自己的行动。三是反射的注意时期(12岁以后)。该阶段儿童开始学习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学科知识,并掌握学科的思维方法。,2013-09-19,11,四、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2013-09-19,12,“学校即社会”他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

4、,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2013-09-19,13,五、思维与教学,(一)思维五步与教学五步骤他强调,教学活动应该要能激起儿童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思维五步:(1)联想(或译为“暗示”、“建议”),即心灵趋向一种可能的解决。(2)问题,将所曾觉察到的困难或疑虑理论化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必须得出答案的问题。(3)假设(或译为“臆说”);使用一个又一个的建议,作为解决此问题的观念或假设并通过观察与其他工作,搜集解决此问题的事实材料。(4)推理,对作为观念或假设的心理操作(推理乃推论之一部分,而非全部)。(5)以外表或想

5、象的活动试验此假设。,2013-09-19,14,杜威“五步教学法”:1.教师给儿童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2.在这个情境中产生真实的问题;3.通过各种途径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4.儿童一步步地展开他所设想去解决问题的方法;5.儿童通过应用检验他的想法,验证假设的价值。,2013-09-19,15,(二)“从做中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他认为,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2013-09-19,16,教学不应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儿童全身心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以迂回的方式无意识地获取经验和知识,于是就应“从做

6、中学”。做是根本;没有做,儿童的学习就没有依托。杜威提出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游戏本能,让他们以活动为媒介间接学到知识。“从做中学”强调的是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要为儿童设想,以儿童心理为根据。,2013-09-19,17,六、儿童与教师,杜威批判了传统教育的做法,他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一切必要的措施都应该是为了促进儿童的生长。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2013-09-19,18,第三节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2013-09-19,19,一、生平活动和“儿童之家”的创立1896年 26岁 获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罗马大学和

7、意大利的第一位女医学博士。随即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诊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童,开始对低能儿童的研究发生了兴趣。 1898年 在都灵(Turin)的教育会议上讲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引起了医学界和教育界的强烈反响。1899年 被任命为罗马国立精神治疗学院的院长1901年 再次进入罗马大学哲学系深造,研究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 1907年1月 在罗马圣罗伦佐区贫民窟创办第一所“儿童之家”,接纳3至7岁儿童,将自己改进后的教育法运用于正常儿童的教育。,2013-09-19,20,代表作:

8、蒙台梭利方法(1909年)蒙台梭利手册(1914年)童年的秘密(1936年)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年),2013-09-19,21,二、儿童观,1.心理胚胎期,即婴儿都有一种创造本能,一种积极潜力,他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2.吸收心理,即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积极地和有选择地从外部世界中进行吸收,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3.发展的敏感期,包括秩序的敏感期、细节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4.心理畸变,即当幼儿遇到不和谐环境的干扰和影响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畸变。,2013-09-19,22,三、幼儿教育的原则及环境1、原则 (1)自由的原则 (2)工作的原则2、环境,2013-09-19,23,四、教育内容和方法(一)肌肉训练(二)感官训练(三)实际生活练习(四)初步知识教育,2013-09-19,24,五、论教师1.“教师”改称为“指导员”,教师教得少而观察得多,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儿童的心理活动和他们的身体发展。2.教师的儿童观的变革3.教师要了解和认识儿童4.教师的任务5.教师应该接受专门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