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6112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338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8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8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8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8页
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ppt课件.ppt(3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卫生事业管理学概述,一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一)任务:,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中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保证和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学科。,卫生事业管理学有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和特殊的研究对象;引进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引进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医学科研方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是应用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研究卫生管理活动的组织结构、基本特点,运行机制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管理科

2、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的学科。,(二)研究对象:,1社会卫生活动的宏观管理规律卫生方针、政策的研究;卫生组织和卫生管理体制的特点;卫生规划制定原则及意义;卫生服务体制及服务机制;医疗保健制度研究;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法制与卫生管理的关系研究。,2社会卫生活动的微观管理规律医院管理规律;卫生防疫管理的基本规律;中医管理的基本特点;药品、器械、保健品管理的规律。,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性质,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为知识体系,既有综合性又有交叉性。综合性:需要应用管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知识。交叉性:该学科

3、是管理学与医学、社会学、哲学等各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学科。,2社会卫生活动的微观管理规律医院管理规律;卫生防疫管理的基本规律;中医管理的基本特点;药品、器械、保健品管理的规律。,1卫生事业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管理学是基础,管理学的原则以及管理职能所包括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个方面都可得到应用,如卫生规划、目标管理、组织层次、控制与评价均是制定卫生政策的基础。,2与社会医学的关系,卫生事业管理中对人群社会卫生状况的了解和卫生服务的主人都是建立在社会医学研究的基础上。,3与卫生经济学的关系,卫生事业管理学需要研究卫生事业的经济问题,研究卫生系统投资比例、投资的技术经济效果、医疗卫生设施

4、管理和组织管理等都需要卫生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4与卫生法学的关系,通过卫生法学的研究,有助于卫生事业管理借助法律手段、为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服务。法制管理是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之一,对搞好卫生事业管理具有重要作用。,3与卫生经济学的关系,卫生事业管理学需要研究卫生事业的经济问题,研究卫生系统投资比例、投资的技术经济效果、医疗卫生设施管理和组织管理等都需要卫生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三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调查研究法,了解、掌握信息,了解事物发展规律,从中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典型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总结经验,关键是选好典型。抽样调查,可获各种类型的资料,成功关键样本要有

5、代表性、样本量恰当及数据的可靠。,(二)试验研究法,创设一定环境,严格控制条件,观察某项管理决策方案实施情况,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的一切方法。单项实验研究,主要对一项或几项管理决策进行社会研究,如农村医疗保险改革试点研究。,综合性试验研究法,要结合一定的社会经济和一定人口的社区,多因素参与的综合性研究。如城市初级卫生保健的研究。,(三)比较研究法,有计划地收集国内外各种信息资料与调查研究和试验研究得到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关键是资料丰富、可靠、注意可比性,同时选用先进的比较研究手段。,第二节 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一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理解卫生事

6、业性质,对正确制定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合理利用和配置卫生资源有着重要意义。,(一)福利性是指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投入,1医疗保障中的福利政策。2财政投入的福利政策。3医疗卫生服务性收费的福利性。4对预防保健服务免费或适当收费。5基本医疗服务收成本,非基本可等于或高于,特殊则接供求关系自主确定。,(二)公益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卫生事业是使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受益的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1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2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权。3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义务。4政府对卫生工作进行政策干预和法律管理,以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

7、。5卫生公益事业可以实行福利政策,也可以保本经营,但基本特征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群体,让公众受益。,总之,卫生事业是一项对公众有益的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国家、集体和个人对其发展都应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二影响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主要因素,卫生事业发展受社会制度、社会经济、人口状况与教育结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制度、科技发展与管理水平的影响。由于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在我国主要受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一)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一定福利政策”的属性,是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经济利益出

8、发,通过政府提供一定的福利政策形式,承担社会人口基本卫生保健方面的照顾与优待。体现了制度的优越性,又和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受社会制度、社会经济、人口状况与教育结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科技发展与管理水平的影响。由于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在我国主要受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二)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的性质,“一定福利政策”是指既有差别又有一定限度的卫生保健福利。差别表现在政府给社会成员的卫生保健有一定的差别,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限度是指保障社会人口基本卫生保健方面的福利,而不是卫生保健的所有方面。,公

9、益性属性也是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家对卫生事业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但是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筹集发展卫生事业的资金,公民个人也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地增加对医疗保健的投入。,第三节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一卫生工作方针的含义及依据,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卫生方针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以农村为重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是各级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初级卫生保健是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龙头工程”。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巩

10、固与提高农村基层卫生队伍。高度重视和做好贫困地区的卫生工作。,2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我国控制疾病形势的需要。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要全面负责。认真做好“五大卫生”工作。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健康。,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都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卫生宣传、开展健康教育,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措施。,3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和独具的特色与优势。,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根据中医药发展需要,多种形式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努力造就新一代名中医。改革、完善中药材生产组织管理形式。,4依靠科技与教育,加强医学科学技术研

11、究。深化卫生科技体制改革。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卫生专业队伍。,5动员全社会参与,各级党政领导重视。社会各部门协作配合。人民群众积极参与。,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中医药三个战略重点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基本策略,实现根本宗旨,明确了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依靠力量、工作宗旨,同时也指明了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南。要实现总目的,需建立可以考核评价的具体目标。,1994年WTO提出卫生事业的目的:公平、质量,效率。2000年,平均的健康状况、健

12、康状况的公平性,卫生工作反应性的平均状况,卫生工作反应的公平性,卫生筹资的公平性。这五项可以作为我们确立考核评价的参考。建立符合国情的评价指标。,二卫生发展战略,卫生发展战略是根据卫生政策的需要,对卫生事业在预定时间内可能达到的发展程度进行科学预测,据此确定卫生战略和战略目标。,(一)内容,农村卫生 预防保健 中医中药,(二)确定战略发展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原则低收入人口优先受益原则供方竞争原则,(三)卫生战略的改革方向,1改革卫生投放方向,有效地分配卫生资源提高基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2实现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减少贫富所致的健康差距。3坚持低水平、广覆盖

13、、高效率。4建立社会及个人多元化的卫生投资机制。,第四节 卫生事业的环境,一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是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数不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它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生产力、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二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基本矛盾,1国际范围内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我国落后经济状况的矛盾;2城乡矛盾;二元经济结构,乡村的经济、文化低于城市。3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矛盾;,经济差的地区不

14、能自我解决卫生问题;适应所有地区的政策难以出台;分级决策的体制尚未完全形成,基层领导的知识和决策水平也比较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低。,4工农群众人数众多与自身资源缺的矛盾。80%的人口,(经济资源、知识资源、组织资源、权力资源)比较少,处于相对弱势地位。,5问题的复杂性与智力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人口众多,情况差异大,需解决问题复杂,科学教育事业落后,人才缺乏。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公共事物的程度比较低,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6卫生事业管理者的社会目标与自身利益的矛盾。管理者的社会目标是争取卫生事业取得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管理者有自身利益,部门、行业利益交织。部门、行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

15、使管理者处于两难状况。,三我国卫生事业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1卫生服务适应市场需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使人们富裕起来了,但财富的占有明显分化,对卫生的需求出现了不同的层次和有差异的服务。,卫生管理者需研究社会需求,分析所在地区、城市、社区的卫生需求,从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偏好提供服务转变为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提供卫生服务。,2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新一代卫生管理者,市场经济促进了决

16、策机制的改革。由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逐渐转向分级决策的体制转变。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快速推进。,卫生管理干部越来不适应新形势。卫生事业外环境的变化,使得培养一大批有知识、善思维、肯负责管理者的迫切性日益突出。,3用活用足政策、除弊兴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许多卫生政策都会影响卫生机构的行为。如医院由统收统支的事业单位转变为自收自支定额补贴单位会对医院行为方式造成什么影响。,按照服务项目付费的方法会对医院行为产生什么作用。都需要管理者去调查研究,对其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得出清醒的认识,并研究兴利除弊的办法。,4懂法律、法规,懂卫生法律,不能做触范国家法律的事。学习市场经济运作规则其它法律法

17、规,避免在经济交往中陷于被动。,5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人力资源配置的规律,社会成员追求自己经济利益具有合理性,经济收入的差异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单位人”逐渐向“社会人”转变。,许多卫生政策会通过影响卫生人力的经济收入进而影响卫生人力配置。卫生管理者要学会认识各种卫生政策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要预见和驾驭事物的发展,就要学会用新的理论眼镜去观察事物。,6学习组织文化,促进单位健康发展,重新协调劳动者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使大家处理好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组织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7与时俱进,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新事物,社会变革会

18、传递许多新信息。新事物、新信息不可避免地要对卫生管理者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产生影响。如企业承包制,产权制度改革,医院是否效仿,国有医院一统天下是否合理。卫生管理者要观察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具有新观念。,要不断学习有关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要不断学习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伦理学等一切与卫生事业发展有关的学科知识。要不断学习现代医学的新进展和新成果,要不断地学习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新知识和新理论。,四职业化卫生管理队伍建设,卫生管理者职业化是顺应卫生改革发展历史潮流的律动。知识经济的高科技角逐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态势把医药卫生推向前沿,成为世界医药卫生的一部份。,计划

19、经济体制已转轨为市场经济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卫生机构要以独立法人的地位面对社会压力,参与市场竞争,加大了卫生管理者的责任,拓展了卫生管理者的任务。,(一)改善卫生管理队伍人才结构,卫生行政部门要独立解决许多复杂的内部和外部问题,专家型管理才已不适应现代卫生管理的发展。,应拓展选拔卫生管理人才的视野,干部专业化的概念不应局限于卫生技术专业化,而应扩展到卫生管理相关的各个专业,尤其重视学习管理科学的人才。引进跨行业、高层次人才担任管理岗位职务。,(二)重视管理人才培养,管理是重要的生产力卫生机构将参加市场竞争,管理队伍将可能成为改革的“短边效用”。,措施

20、:1给现有管理层干部补课;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知识;摒弃经验管理的做法;学会用科学方法管理医药卫生机构。2加强院校教育加强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3建立管理专业职称系列和评价体系。,卫生规划,卫生规划定义:卫生组织或系统进行某项卫生活动的目标,制定全局性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结合全局战略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一卫生规划应坚持的理念,协调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系统的理念目标和过程的理念,二卫生规划过程,确定目标分析环境分析资源修正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监测评估,第一节 区域卫生规划,一充分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1区域卫生规划的定义:,“区域卫生规划是区域内国民

21、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护与增进健康为目的,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和经费等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其实质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疾病负担、主要卫生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平、有效卫生服务的过程。,二我国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有效的、经济的、公平的中国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

22、和资源利用效率。,三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1区域卫生规划是国家对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将逐步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卫生事业管理体制,将国家的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确保卫生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各区域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当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健康需求相协调。,(2)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卫生机构按部门、地方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多部门管

23、理。区域卫生规划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卫生计划模式,使卫生事业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3)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卫生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这就要求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对卫生工作实行宏观调控,由过去的“直接办卫生”过渡到“管卫生”,通过法制、行政和经济的手段,实现卫生事业的全行业管理和法制化管理。,2区域卫生规划是卫生事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卫生事业必须适应其转变。由于过去卫生机构的重复建设,而导致医疗服务量长期不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差。因此,必须以共建、联办、兼并、撤销或压缩规模建制等各种方式进行调整。,(2)卫生机构内减员增效,优化内部结构,激活卫生机构

24、的效率,使其按照“优质、高效、低耗”的原则运行。合理分流富余人员,部分下岗人员经培训后转岗到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难以安置的下岗人员,可参照企业改革的有关规定,实行再就业。,(3)卫生机构间引人竞争机制。竞争的主题是质量和效率;评定标准是社会需求和群众满意度。,3区域内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1)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是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其原则是“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原有的卫生体制形成了我国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局面,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平衡,走注重质量和效益、以内涵建设为主的发展道路。,对

25、不合理的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在供大于求地区,严格控制增量、遏制增长势头、将存量从结构和空间分布上向短缺地方调整;在供小于求地区,采取适宜政策促进发展。,(3)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着眼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明确各层次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地位、功能及相互关系,形成功能互补的、整体的、综合的卫生服务体系。,四充分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1)区域卫生规划从区域和人群出发,以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为规划依据,以居民健康指标为目标。,(2)引导卫生资源向预防保健、社区和农村流动。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综合服务能力、贴近和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以居民、家庭为服务对象,负责

26、辖区内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转诊等工作。,在农村,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建设,根据所承担的任务,确定布局和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3)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人们的卫生服务需求也不尽相同,国家卫生规划很难适合各地卫生发展的需要。,区域卫生规划的范围比较局限,在一定的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内,其社会经济状况比较相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也比较相似,据此配置卫生资源能充分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五区域卫生规划的基本原则,(1)从国情出发,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2)优

27、先发展和基本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重视和发挥传统医药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3)符合成本效益,提倡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改革,认真解决资源浪费与不足并存的矛盾。,(4)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行全行业管理。(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敢于冲破现有条条框框的约束,边规划,边调整。,第二节 区域卫生规划编制及实施,一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内容,(1)分析社会经济、居民健康和卫生资源状况;(2)确定主要卫生问题;(3)制定规划目标和资源配置标准;(4)实施监督评价。,二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程序,形势分析确定卫生

28、问题与优先领域制定综合目标选择策略(确定项目活动)制定实施计划监测计划的实施评价与计划的调整,三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1)国家建立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牵头,财政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国家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小组,负责全国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实施和监督评价。,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制定本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并规划跨市(地)级卫生资源的配置,指导市(地)级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3)各市(地)级人民政府建立由政府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参加的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在地方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区域卫生

29、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4)各市(地)、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区域卫生规划,需报经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直辖市政府要将制定的区域卫生规划报国家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小组备案;省政府要将本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报国家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小组备案并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5)各级政府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将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推开。,(1)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一般为5年。(2)区域卫生规划以市(地)行政区域为基本规划单位。考虑到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为特殊的规划单位。(3)区域卫生规划的组织管理。,四区域卫生规划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加强领导,区域卫

30、生规划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应切实加强对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领导,将其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克服畏难情绪、等待观望情绪、求稳怕乱情绪,凡关系到本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重大问题,都要由政府主持研究和部署。通过政策导向、舆论影响使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二)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1)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实行竞争上岗;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2)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和方式,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对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实行分类补助,向预防保健和基层卫生服务倾斜。,(3)完善价格政策,适当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服务过高的价格,增设并提高部分

31、反映劳务技术的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对基本医疗、非基本医疗及特需服务制定不同的作价原则。不同层次医疗机构的价格水平应合理拉开档次,引导病人合理就医。,(4)在深化卫生改革和区域卫生规划基础上,规划和完善卫生机构等级评审制度。不同层次卫生机构的设置应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消除卫生机构争上等级和设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三)规划与实施调整并进,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新举措,区域卫生规划也会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各区域要抓住有利时机尽早启动,做到规划与实施调整并进。,(四)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监督评价,(1)对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实行公开评议、公平竞争

32、、依法行政,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规范、管理和保障区域卫生规划的健康开展和有效运行。,(2)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并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年度、期中和期末的规划监督、评价工作,定期完成规划执行报告,及时反馈,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及年度计划,使规划达到预期目的。(3)建立健全区域卫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第三节 区域卫生规划的资源配置,一卫生资源配置概述,(一)卫生资源,卫生资源是指用于卫生服务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包括:卫生人力、费用、设施、装备、药品、信息和知识技术等资源。卫生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集体、

33、个人对卫生保健综合投入的客观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7国12区指标 我国常用指标 每万人口医师数每万人口临床医师数每千人口病床数每 千人口病床数每千人口观察床数 每万人口护士数每万人口药剂师数 每万人口药剂师数每万人口卫生保健人员数个人投资占居民卫生保健支出的%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每万人口医生(医师)数,卫生资源指标,(二)卫生资源配置,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对相对稀缺的卫生资源在各种可以性的用途之间进行选择、安排和搭配,以获得最佳效益的过程。卫生资源的配置手段有两种:市场配置(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配置卫生资源)和行政调节(通过政策来配置卫生资源)。,(三)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1)卫生资源

34、优化配置就是卫生服务机构以合理的价格、优良的质量提供有效的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一个是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即具有同样卫生服务需要的人应当得到同样的卫生服务;另一个是卫生服务筹资的公平性,即不同支付能力的人群应当有不同的筹资水平。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率较低,收入水平往往决定了对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我国卫生服务价格的制定没有系统地考虑价格减免机制,同时,在筹资方面也没有考虑到人群支付能力的差别。,2)卫生服务质量是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命线。现代质量观的特点是强调质量成本,重视质量的经济性,将制量和成本有机地结合起来。医疗服务的质量不仅有医疗费用合理

35、的质量内涵,而且在贯彻质量成本的原则,就是在质量管理中以较低的费用投入管理中以较低的费用取得较好的医疗质量。,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也会日益增大。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等都会增加卫生服务的需求量。而卫生资源的相对不足,必然加剧医疗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只有对卫生资源实行优化配置才能较好解决这一矛盾。,(2)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对医疗质量、诊疗技术方法、服务内容建立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实行标准化管理。对每项医疗卫生服务进行评估,对效益好和效率高的项目和做法予以推广,对效益差和效率低的服务项目提出整改或者取消。,(3)我国医

36、疗工作的原则是“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这也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原则,体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劳动含量、技术经济性和质量保证等特点。,医疗卫生机构只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进技术,投入低于社会平均成本的资源来获得一定的收益,通过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以赢得尽可能多的卫生服务市场份额,从而在服务和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4)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制定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二卫生资源配置在区域卫生规划中的地位,(1)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是区域规划的重点。(2)区域卫生规划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深入调研、摸清底数,进行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对所有新增卫生资源,特点是城市医院

37、的设置和改扩建、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无论何种资金渠道,必须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和管理程序,严格审批。,(3)卫生资源的合配置不仅要满足人群得到基本医疗需求,同时,也要使优先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效益。,三制定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要求,(1)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资源的配置标准做出量化规定。在制定配置标准时,要根据本省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指导。,(2)卫生机构的设置,首先要满足社区层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充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性。在此基础上,规划社区以上卫生机构,不要求层层对口。要明确各层次卫生机构

38、的功能和职责,逐步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引导卫生资源向基层流动。,(3)卫生人力和医院床位要改革传统的配置方法,根据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居民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及变化趋势确定配置标准,最高限额不得超过居民卫生服务实际需要量。在确定结构和比例时,优化考虑区域内主要卫生问题。,(4)卫生设备的配置必须与卫生机构层次、功能相适应,提倡应用适宜技术和常规设备。大型医用设备要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管理理论,第一节 管理学基本理论,一 科学管理,(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原理最大特点是指提高生产率而又不增加雇主和工人的劳动量,从而使双方受益。科学的含义:建立一种

39、新的管理体制,能实现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作用,保证每个人发挥自身最大潜力去工作,并确保报酬与劳动成果紧密联系。,泰勒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要求人们按正确的方法工作,不断学习一些新东西,并改变他们的工作,作为报偿,他们可以从高效率工作所带来的更多的物质利益和成就感获到满足。,泰勒认为: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使劳资双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科学管理是建立在劳资双方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1总结以验,编为规则,科学代替经验和个人判断,每个工作动作必须有严格的规则,所有工具和操作条件的完善和标准化,使工人的活动统一化,规范化。,2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掌握每个员工的性格,发现其优点。为每个员工制订合理的发展计划并通

40、过各种帮助完成其计划。可使员工成长,为单位带来效益,减少浪费。,3科学选择,科学培养,为每一个员工选择发展计划并按计划培养。使全体员工成为采用新方法的,适应新的管理制度。,4上下协作,按章办事,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亲密协作,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制度去办。实施作业和组织职能管理。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工作和职责上要有分工,各自承担最适合的工作。,泰勒科学管理实质上将科学化、标准化引入管理。所倡导的革命精神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事业使他们联系在一起,事业发展给双方带来利益,能发挥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二)韦伯的组织理论,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

41、任何组织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只有法定的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法理型权力可以作为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基础。,1所有管理人员不能有偏见和私人感情行事,对所有的人员一律看待。2一切权力归于法规,位居管理职位的人拥有行使权力的合法手段。3每个管理人员都是经过挑选的,能够胜任其职责。4每个管理人员的权力都是按照完成任务的需要加以划分的,并且有明确的规定范围。,只有法理型权力能够保证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管理的高效率。管理体制具有下列特征:,1建立明确的职能分工对组织的全部活动进行专业化的职能分工,按分工确定管理职位,规定权力和职责范围。2建立明确的等级制度按等级原则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42、并其同服从于一个指挥决策中心,形成严密的管理等级。,3建立有关职权和职责的法规和规章,把组织各项业务的运行都纳入这些法规和规章之中,并要求组织成员都必须按法规和规章从事职务活动,都必须受统一的法规和规章的约束。达到职务行为规范化,保证各项业务处理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保证在不同时间、地点处理业务的一贯性。,4业务的处理和传递均以书面文件为准。业务活动必须通过指示、申请、报告等各种符合规范的书面文件形式处理,保证业务处理的准确性,防止个人处理业务时可能出现的随意性和模楞两可的态度,保证组织的各项业务活动的规范性。,5组织内的所有职务的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担任。选拔提升也均以技术能力为依据。组织有

43、了明确、合理的分工,并配备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各司其职,从而保证组织的各项业务活动都能准确地、高效率地、持续协调地运行。,6一切职务的管理人员都是根据一定标准聘用的。组织发给他们固定的薪金,保障他们应得的权益,同时也有解雇他们的权力。这样,有利于激励他们尽心尽力地工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促进他们为集体的发展和组织的利益作出贡献。管理人员的升迁和报酬应有明文规定,以工作业绩和工作年限为标准。,7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必须恪尽职守,以主人的态度忘我工作。必须排除个人情感的干扰,以超脱冷静的态度处事,保证组织内的人与人之间都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人与人之间都只是职务关系,而不是个人之间的私人关系)。

44、达到组织成员的一切行为都服从一个统一的理性准则,以便客观的、合理地判断是非,决定问题。,韦伯所创立的行政管理体制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效率,能够保证对人实行最合理的控制,能够实现最优的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三)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注重生产作业的科学理论研究,他侧重于从中高层管理者的角度去剖析具有一般性的管理。,法约尔将企业职能活动分为六部份: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并从其中将管理活动单列出来,计划、组织、协调等方面活动。,1职位高低与技术能力的要求的高低成反比。职位高低与管理能力的要求的高低成正比。2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

45、程。3管理的十四项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公平、等级制度、集权与分权相适应、良好秩序、公平合理、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队精神。法约尔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了上述经验,对管理学的发展功不可没。,二行为科学,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的重点是研究组织管理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一)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awthorne experi menfs),通过霍桑实验形成了较完整的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hip)。其主要论点如下:,1员工是社会人人重要的是同别人合作;个人是为保护其集团的地位而行

46、动的;人的思想行为更多地是由情感来引导的。,2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并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非正式组织以情感逻辑为重要标准,可以认为是“员工的逻辑”。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重要标准,组织内各成员保持形式上的协作,可以认为是“管理者的逻辑”。,3新的领导方式,提高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主要是指为获得安全的感觉和归属的感觉这些社会需求的满足度而言。,员工满足度高、士气就高,劳动生产率就高。新的领导方式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倾听和沟通员工的意见,满足员工的个人社会需求。,4操作建议人才是单位发展的动力源对员工做到有必要的物质需求满足,还要有更深层次的社会需

47、求的满足(受到尊重、受到重视,能够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有效沟通是管理中的艺术方法训练管理人员,学会了解人们的思想行为,学会通过同员工交谈来了解其感情的技能、技巧,并提高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组织文化是寻求效率逻辑与感情逻辑之间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创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是协调好组织内部各利益群体关系,发挥组织协同和增加单位的最有效途径。,(二)勒温的领导风格类型理论,勒温研究了领导风格,提出了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的领导风格对团队氛围和工作效率的影响。领导者的不同风格,对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1职位高低与技术能力的要求的高低成反比。

48、职位高低与管理能力的要求的高低成正比。2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3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三种领导风格的特征,(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把人类的各种需要分成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需要层次(Hierarchy of Needs)理论基于四个基本假设:,1一种需要如果已得满足,就会被另一种需要代替,原来的需要将不再是激励因素;2大多数人的需要都是复杂的,因此,在任何时刻都有许多需要在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3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较低层次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激励人们去从事某种行为;,4满足较高

49、层次需要的途径,比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途径多。马斯洛关于人的个性,动机和需要的理论起到激励员工潜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员工的士气,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四)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麦格雷戈提出X理论Y理论。他把传统的管理观点称作X理论,认为科学管理是“强硬的”X理论,而人际关系学说则是“温和的”X理论,两者都不能恰当地认识人的特性和人的行为动机,因此,他提出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Y理论。这一理论对管理理论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X理论是对人性的传统假设构成的:1管理部门为了经济的目的要负责把生产性企业的各项要素组织起来,如货币、物资、设备和人员。2就人员而言,管理就是一个

50、指挥他们的工作,激励和控制他们的活动、调整他们的行为以满足组织需要的过程。,3如果不通过管理部门的积极干预,人们会对组织需要采取消极的,甚至对抗的态度。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劝说、奖励、惩罚、控制,即必须指挥他们的活动。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事情。,4一般人生性懒惰,尽可能地减少工作。5他们缺乏雄心壮志,宁愿被人领导,不愿承担责任。6他们天生就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需要漠不关心。7他们的本性就是反对改革。8他们轻信而不明智,易于被骗子和野心家蒙蔽。,从上述人性假设出发,产生了传统管理的以处罚为手段的严格的管理,以奖赏为手段的温和的管理,以及两者折中为特征的“严格而公平”的管理。,这些管理方法和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