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6161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ppt课件.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这里所指的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是指可燃气体、可燃与易燃液体以及有毒气体或蒸气的泄漏。近几年来,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持续高发,到了危机四伏,“谈漏色变”的状况,危险化学品泄漏的规模、程度和危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境地。,随着化学工业迅速发展,我国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频率不断增大。较为严 重的化学灾害事故逐年增加,特别是 近几年不断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也为我们消防部队处置此类事故的灭火抢险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致9人死亡、三人受伤,波及范围半径达

2、一公里,疏散居民15万,甚至动用军队先后发射21发枪、炮,坦克炮(枪)弹消除危险源。,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高桥镇罗家16号井发生的特大井喷事故,剧毒气体硫化氢的扩散,致234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波及范围80万平方公里,疏散群众40000余人。,2004年7月17日,开封石油化工厂反应釜发生泄漏,白色的氯化氢气体随风飘散,致使376人中毒,经观察治疗,两天后仍有20人继续留院治疗。,2005年3月29日18时50分,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103km处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导致肇事车辆槽罐内大量液氯泄漏。淮安市消防支队闻警后,艰苦奋战近65个小时,成功处置了这起液氯槽车泄漏事故,事故造成2

3、8个村民中毒死亡,350人住院治疗,270人留院观察,疏散15000余人。这是近10年来国内最多人员死亡的氯气泄漏事故。,近几年我区也发生了一些因化学危险物品泄漏引发的事故。 如:2007年4月4日发生在314国道甘沟路段的液化气槽车泄漏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314国道甘沟段70公里全 程封闭约96个小时。 2008年3月10日22时13分,乌市九家湾新兴陶瓷建材综合批发市场一地下库房内二甲苯泄漏发生爆燃引发火灾,造成4人死亡,2人受伤 。,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及危害,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危害,是酿成爆炸、火灾事故,致使人员和其它生命中毒,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损害生态环境,

4、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一)、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看危害性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在消防部队参加各类抢险救援活动中,风险最大,难度最大,它具有独特的处置特点。,(1)受灾范围广。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受泄漏处开口大小、泄漏速度、泄漏总量、泄漏途径及气象条件的影响而导致的波及范围不同。但一般比其它灾害事故扩散的范围广、面积大。如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5”氯气泄漏中,有毒气体大量扩散,致使警戒范围扩大至半径1000米,组织了15万居民疏散。,(2)伤害人员多。有毒气体的大量扩散,使众多的人员中毒伤亡。如“3.29”,京沪高速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造成28个村民中毒死亡,350人住院治

5、疗,270人留院观察,疏散15000余人。,(3)连锁危害严重。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并非像建筑倒塌或交通事故那样,灾情基本定格,规模基本形成,而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仅仅是灾害事故的开始。有毒物质的泄漏随着范围的不断扩大,泄漏量的不断增加,会危害更多人员的生命安全,危及家禽家畜和自然界某些生命;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影响人民生活。可燃气体与液体的泄漏,还会引起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发生严重的灾害事故,造成惨重的损失和后果。,(4)处置难度大。一是灾害现场险情的潜在隐蔽性。泄漏现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恶性事故,诱发因素防不胜防。可燃气体与液体蒸气泄漏具有爆炸性,有的还附有毒性;大部分有毒物质

6、以毒害为主,但同时也具有爆炸燃烧性。在泄漏环境处置事故,进行堵漏、关阀、稀释、驱散时,都冒着很大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可谓是生死一线。,二是处置程序复杂,指挥难度大。泄漏处置现场,指挥员要考虑现场警戒、浓度检测、禁止火源、道路管制、送电限制、疏散群众、抢救人命、稀释驱散、冷却保护、堵漏关阀、化学中和、倒罐输转以及选择指挥部位置、选择停车位置、选择进攻阵地,确定处置方案、确定使用装备、确定小分队行动须知等问题,在部署和实施过程中,稍有不慎或失误,就会危害全局,酿成大祸。,三是对周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难以控制。在泄漏事故处置中,特别是可燃气体与液体蒸气的泄漏,能否对处置区域内人员的服装、使用电器

7、严格管制,显得十分重要,往往会有漏洞;周边环境中,人员容易发现,也好疏散,但火源、电源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做到一个不漏,而往往是由于死角引发恶性事故。,四是社会联动要求高。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需要消防、公安、武警、医疗救护、市政公用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环保以至防化部队等共同参与,联动作战,才能完善处置。,五是个人防护要求高。在大部分泄漏现场,消防人员必须配戴空(氧)气呼吸器,穿着简易防化服或重型防化服,并要穿防静电内衣。氯气泄漏场所必须佩戴正压式防毒面具,氨气泄漏场所要尽量穿着纯棉衣裤等。,(二)、从危险品的理化特性看泄漏的危害性根据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的概率和消防部队经常处置的频率来看

8、,所涉及的泄漏危险品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含丙烯)、氯气、氨气、硫化氢、氰化氢、氯化氢等。这些都较为典型。,(1)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烃类化合物,包括丙烷、丙烯、异丁烷、丁二烯、异丁烯等;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储存和运输,液体的密度约为水的一半,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吸入后会造成恶心或头痛,吸入过多有麻醉性。,液化石油气泄漏后,体积迅速扩大,波及范围广。液化石油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由气态变成液态。当泄漏或释放时,在常温下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体积能迅速扩大250350倍。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浓度极限为2%10%,1L液化石油

9、气与空气混合后浓度达到2%时,能形成体积为12.5m3的爆炸性混合物。 在事故现场,压力容器都以喷射状泄漏出来,迅速气化、扩散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平方米大范围爆炸性混合物。而且这种区域不可避免存有火源,恶性爆炸的后果可想而知。,液化石油气泄漏后蒸气积沉聚集,难以喷水驱散。液化石油气相对密度大,为空气的1.52倍。泄漏后沉积飘浮于地面,白茫茫的一片气雾,气雾高度按泄漏量不同形成几十厘米或110米不等,其中2米以下较多,而且火源大多在这一空间,极容易引起爆炸。即使及时发现,也难以使用喷雾水枪向周边地区和空中驱散,罐区有围堤的更是容易积聚。(国外已有人建议不设防护堤,而建斜坡导向安全

10、储容场),(2)氯气(Cl2)液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氯气有剧毒,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在肺中发生淤血和水肿,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mg/L,超过2.5k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液氯泄漏后,由液相变气相,体积迅速扩大。绝对压力为1个大气压的纯氯气体,在35时成为液态,其由液相变气相时体积扩大约400倍。氯气比空气重约2.5倍,在空气中随风飘移但不易很快扩散。,氯气本身不燃,但能助燃;能溶解于水,但溶解度不大;氯气是强氧化剂,能与绝大多数有机物发生激烈反应,如果在钢瓶等装氯容器中混入有机化合物,一定条件下,引起激烈反应而导致爆炸。氯气污染环境,洗消困难。大

11、量氯气泄漏,严重污染空气、水体及地面生物,并易滞留在下水道、沟渠、低洼等处,在长时间内危害生态环境。,(3)氨气 氨气为中等毒性,又属可燃气体。氨气的主要危害: 一是对人体的毒害性,特别是人体出汗后氨气对人体暴露部分的强烈刺激性; 二是它的爆炸性,氨气有爆炸浓度极限,在15.727.4%,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区间。,(3)其他泄漏物(见表一)表一某些泄漏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上述表中资料摘于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和公安部消防局联合于2002年10月出版的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速查手册。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各种泄漏物颜色、气味等直观特征的描述,便于到场时识别泄漏物;对毒性程度的交待,便于消防指战员在处置中防范

12、;共同特点是都溶于水或微溶于水,说明大多处置场合可用喷雾水稀释、驱散;相对密度、闪点及爆炸极限则提醒我们用水后要注意水流混合液的去向及后果,加强防范或有效处置。,二、掌握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的基本程序 危险化学品从泄漏到发生灾害有其基本的发展规律,消防部队在处置中当然也要有针对性地按基本程序操作,这些程序已被消防部队在处置事故时大量应用并经实践证明已取得了良好成果,必须进一步明确、巩固、掌握、深化,基本程序不能少,不能错,否则要酿成灾害。,(1)控制扩散现场 消防部队是控制并消除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危害的专业队伍,当消防队接警后赶赴现场,到达泄漏物扩散的边缘地带,这种控制功能就开始实施。,我们

13、所说的控制:一是控制泄漏量和扩散范围。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要使泄漏量减弱,泄漏范围缓慢扩展,并最后停止泄漏,缩小扩散区直至泄漏停止。二是控制现场事态。就是消防部队到场后,要尽力使发生的危害控制在原有的程度,不再恶化,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处置环境,不能因为我们控制不力,出现漏洞而使事态突变如发生爆炸等。,三是控制泄漏物对人员生命的威胁。 受侵害的人员要及时救治,受威胁的人员要及时疏散转移,现场有可能产生爆炸、中毒的,要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其危险源。,消防部队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控制行动的基本程序是:现场警戒。一般事故的警戒由消防部队负责,重大事故的警戒由政府及相关部门调动公安和武警为主进行。警戒范围

14、一般根据危险品泄漏量、泄漏物危害程度、当时气候风向风力情况和周边地域环境特点确定。警戒实施要严格,除处置及指挥人员可按规定进入外,其余人员一律“只出不进”,任何特殊情况进入的人员都必须报经批准。,交通管制。 交通管制属于警戒的范畴,是警戒的延续和保障。在警戒区范围以内,所有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火车乃至自行车都禁止通行,以免带入人员,带入火种和其他不稳定因素(处置车除外)。,禁绝火源。 泄漏品无论是易燃可燃气体或液体,还是有毒物质,其大多具有燃烧爆炸性,禁绝火源是控制现场危害的重要措施。要禁止并熄灭火源,包括抽烟、灶火、锅炉等,切断电源,禁止使用电话、手机,禁止穿着能产生静电的服装和穿带铁钉的鞋

15、子进入处置区域。 要通过广播或贴出告示广为人知,必要时派出警力并发动保安,社区工作人员四处奔走,挨家挨户落实禁火断电措施。,抢救人命。 泄漏现场有人员伤亡时,应全力组织抢救。一般说来,在消防指挥中心闻警时就应同步通知医疗救护中心,派出一定数量的救护车前往现场。医务人员缺乏个人防护,可由消防队员将人员抬送至泄漏区边缘交与救护人员送往医院;救护车没到达时,应组织一定数量的消防车或者其它运输车辆运送伤员,如出现需要洗消的泄漏物,必须在现场洗消后再送医院,以防二次污染。,疏散群众。泄漏区域警戒范围内的人员都须疏散,以防增加危害。当警戒范围大,疏散人员多时,应由政府出面组织,通过行政区划分如街、村等来做

16、工作,辅以警察等有关人员的说服动员,将人员分批有序地疏散出去,并安置好临时生活场所及供给保障,年龄大、有病、惊吓过度等行动不便的人员,应组织人员运送至安全地点。,喷雾水行动。 除了遇水反应物质外,一般危险化学品泄漏场合都应首先布置喷雾水枪,稀释驱散,降低浓度,减轻毒性,预防热能作用,掩护救援行动,建立相对安全的局部区域等,所以使用喷雾水枪对控制现场气体扩散具有良好的效果,对及时控制灾害事故能够发挥极其重要作用。,(2)查明事故危害情况查明情况是正确决策,有效处置的前提条件。在这里,我们引用毛泽东的一段名言:“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

17、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现场检测。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的现场,指挥员要在实施警戒的同时,组织人员对泄漏物质进行检测,以便确定扩散区域。现场检测的关键是要专业,即有特勤专业小组或其他专业检测人员进行:要精确,从收集到读数不要出差错,能准确反应扩散物质在不同区位的浓度;要熟练操作,平时训练有素,专业知识到位,操作准确精练,能把真实情况快速提供给现场指挥员。,询问知情者。一是要询问从泄漏中心跑出来,亲眼目睹泄漏发生,能说清楚泄漏情况的人员;二是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能提供泄漏物质正确的品名和理化特性、储存总量、泄漏流量及有关技术情况的人员;三是要询问了解泄漏区域及其周边环境

18、特征,人口及单位分布情况,以便心中有数,辅助决策。,借助辅助决策系统。整个指挥网络要启动预先制定的灾害事故处置预案,指导参战指战员实施正确的行动,明确注意事项;参照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决策辅助系统,科学划定泄漏物扩散范围;咨询专家,听取高层次专家意见,必要时在现场召开专家论证会。,(3)调集有生处置力量 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消防部队调兵,并非多多益善,或者说是搞人海战术,而是要根据联动、精干、够用、有防备的基本原则来确定。,启动城市灾害事故应急体系。 一个城市或地区发生灾害事故,必须有政府组织指挥,全社会共同面对,消防部队积极参与。 或者说消防部队是前沿处置的拳头、尖刀或主力。当启动了城市灾害

19、事故应急体系,相关领导或单位就会进入角色,承担既定的责任和义务。,实现责任区消防中队与特勤大(中)队的最佳搭配。 责任区消防中队仍然是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第一出动力量,因为情况熟悉,又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能较好地实施控制措施,然后再调特勤大(中)队力量到场作为主力增援,一般是可以解决问题。,及时调动联动力量。 在消防部队闻警出动的同时,要及早调动社会联动力量。 包括公安、武警、医疗卫生、环保检疫、供电供水,交通运输等单位力量,以便完善救援功能,增强救援力量。,组织必要的二道防线。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容易引发爆炸燃烧灾害,消防指挥员在组织泄漏处置时,一定要调集相应数量的兵力在现场附近待命

20、,一旦出现爆炸燃烧等突变,立即投入作战,控制局面。,(4)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有效处置事故,消除泄漏危害,是消防部队出动抢险救援现场之目的。当然,也是领导的要求,全社会的希望,是众望所归。 消防部队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探讨处置对策,要每战必胜,屡战屡胜。,确立指挥体系。 消防法明确规定,遇有灾害事故救助,当地人民政府负总责,公安部门是总体行动的指挥者、组织者,消防部队指挥员是总指挥部成员,负责一线的处置指挥,当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授权消防指挥员全面负责处置时,消防指挥员要不辱使命,敢挑重担。,研究确定对策。 处置重大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消防指挥员必须在分析,判断,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明

21、确、具体、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处置方案应该体现消防部队的专业特性,体现消防装备的优势性能,体现消防作战的技战术水平。 确定的处置方案在实施前须报经总指挥部或上级领导审核批准(只有消防在场指挥的除外),说明行动方案的可行性,操作行动的安全性,处置措施的优化性,以取得领导的支持,听取领导的指示,使处置方案更全面、更完善、更有力。,注意攻防并举。在处置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时,消防指挥员决策的总体思路要立足于攻防并举。首先是防护,因为防护是进攻的前提,基础和保障,防护到位进攻才有战斗力。在处置全局上,要蹦紧预防这根弦,防爆炸、防中毒、防事态扩大,防灾情突变。进攻的思路,主要考虑能制止泄漏猛烈扩散,能控制

22、灾害发展范围,能抢救和保护人民群众,能封堵处理泄漏的危险源,能消除已经泄漏扩散的危险品作用,能使每一作战部署付之实施,能使每一个处置措施取得成效,能使每一步决策指挥被证明成功正确。,三、熟悉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的技术措施说起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的技术措施,我们仍然以液化石油气和氯气的泄漏处置为主要对象。在灭火救援业务培训教材消防灭火救援一书“抢险救援行动”篇中,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措施和氯气泄漏处置措施都列出了十三条,这很值得一学。,在消防部队灭火指挥员资质考试中,很多人被这两个同样的处置措施搞得头昏。我们时常说,能记住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记住。这两个处置对象的技术措施,只要

23、能较好地理解,就会记得更准确、更牢固。,表六 液化石油气、氯气泄漏处置措施,在两类处置措施中,各有4条不尽相同的。那就是液化石油气的禁绝火源、注水排险,引火点燃及选准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氯气的倒罐转移,化学中和,浸泡水解及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其中液化石油气的禁绝火源和引火点燃,氯气的化学中和和浸泡水解是由泄漏物质的理化性质不同而采取的有针对性,各不相同的措施。有的是说法不同,但采用时有共同之处,如氯气的倒罐转移,液化气也通常会采用倒罐的方法,只是转移的距离有远有近而已;再如液化石油气的注水排险,注水此处指灌入罐内,但注水的词义可以理解为出水、打水、喷水、灌水等,在氯气处理中也会用到。,两个

24、对象处理措施的重点、难点、注意点,重点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中禁绝火源,关阀断源及选择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是重点,把握住这几点,就抓住了对付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关键,就能控制局面,不至于发生大的灾害。 有效防护,疏散人员与关阀断源同样是氯气处置的重要关键之处,抓住这几条并工作到位,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两个对象泄漏处置中的难点,就是器具堵漏。 近几年来,消防特勤队员的堵漏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但还有很大的难题没有攻克。 受泄漏物品的特性、泄漏部位、泄漏口形状、泄漏环境及堵漏工具局限性的影响,很多场合的器具堵漏相当艰难。,氯气泄漏处置中的注意点是化学中和侵泡水解。消防指挥员要注意应用中的具体环节,做到准确

25、把握、咨询专家、适量配比和注意善后环境的处理。如吉首市糖果厂氯气泄漏处置中,用棉被打湿,撒上石灰,覆盖废旧氯气钢瓶;赣州市362医院氯气泄漏处置中,用碱水喷射中和,挖深池将废旧钢瓶放入碱水池中浸泡,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要注意用碱量要适度。用碱过量,不仅劳命伤财,还会造成新的污染源。,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的注意点是引火点燃。 这是需要严谨的科学论证,风险巨大,一般说来是玩不得的事。 在消防理论界“凡是两个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就应点火引爆”的观点还需探讨, 正确的概念应该是:凡是液化石油气泄漏没有得到控制,现场有大量爆炸性混合气,或者说某个部位点燃会引发爆炸等情况下,都不能实施引火点燃的措施。,引火点

26、燃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情形下可以实施:一是吉林模式.1979年的吉林球罐裂口燃烧,经长时间冷却控制,周边气体浓度很低,球罐内气体逐渐烧剩无几,有两次喷射的冷却水把裂口的火焰冲灭,指挥员考虑不能让剩余的气体跑出来积聚,就决定再次点燃,让其完全烧光,先后点燃两次。,二是重庆开县井喷处置模式。 井喷后大量剧毒气体硫化氢随天然气喷出井口,扩散后给人民群众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井喷17小时后(已经迟了),点燃井架旁120米处放喷管,口径75毫米,压力18兆帕,日放气量400立方米以上,大大缓解了毒气扩散危害。,三是大庆模式。 大庆在一次液化石油气火灾中,冷却控制以后,为加快燃烧速度,打开排污阀,用管道将液

27、化石油气排到附近,架空点燃,以加速处置过程。,除了上述三种模式,或其他条件成熟,类似的情况可以点燃外,切忌随意在把握不大时在液化石油气泄漏现场引火点燃。没有绝对把握的引火点燃等于放火。,在实际应用中,真正成功点燃引爆的案例有一个: 那是美国卡罗拉多州大章克申西面约64km处,一辆30吨的液化石油气槽车翻车,槽车前端焊缝破裂液化气泄漏被汽车发动机引燃。这里是一个极为偏僻的地方,最近的建筑物在32km之处,消防队分别距离48km 和112km以外,附近没有水源,每小时堵车500至700辆,迂回绕道要走400km,储罐烧完要3至15天。,根据这种情况,指挥部决定使用炸药.两名通晓炸药的消防队员,把8

28、根雷管插入一只装有20公斤炸药的桶里,两人先向储槽铺设了一条长1650m的金属线,然后拿着炸药从背面接近槽车储槽,把炸药放在储槽下方、后悬装置的前部。然后,消防队员在1.6km之外引爆。爆炸后,一股蘑菇状的烟雾腾空而起,火球引燃了半径为300m的草地,10分钟后,消防队控制了草地火灾,往东方的道路开通了;又过了10分钟,路上残片收拾干净,往西边的道路也开放了。,四、强调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的几个重要问题(1)关于液化石油气的爆炸问题无论是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还是起火燃烧,火场指挥员的第一要素,就是防爆炸。因为爆炸是现场最大的威胁,最大的危险,最严重的灾害,最惨重的后果。防爆炸是消防指挥的重中

29、之重。前面已经说过,液化石油气泄漏往往是压力喷射、体积扩大、迅速扩散,加之火源难以控制,爆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燃烧火焰温度高,热值大,易反作用于储罐本身。液化石油气燃烧温度高达1000-1800因此,无论是储罐裂口燃烧,还是阀门、放散管等泄漏燃烧;无论是在储罐上部、下部或根部燃烧,猛烈的火焰所反映出的高温度、大热值的特性,首先就反作用于燃烧罐本身,并严重危及临近罐,成为火场二次灾难的强烈催化剂。,泄漏、爆燃、连锁爆炸,这是液化石油气泄漏成灾的三步曲。液化石油气泄漏后扩散、气化、形成一定范围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后形成可燃气体爆炸,这个时间最快的1分钟,4分钟,有17分钟,27分钟,稍长的也有

30、40分钟。 泄漏形成爆炸后,火焰烧烤成辐射热再作用于燃烧罐和临近罐,造成更为猛烈的储罐爆炸,如某市液化气储配站11号罐泄漏引爆后,12号罐受连鍞反应,爆炸的时间仅相隔10分钟。,消防指挥员要充分认识这一规律,在指挥作战时心中有数,掌握主动。如泄漏后半小时,是气体爆炸危险期,消防到场时没有炸,证明气体泄漏边缘以内没有火源,应立即控制外围火源,出喷雾水控制,形成相对稳定扩散区域。如消防队到场扩散气体刚发生爆燃,证明已从爆燃进入稳定燃烧期,这是个相对短暂的灭火进攻安全期,消防部队要果断出击,用大流量(最好用车炮、移动炮、自动摇摆炮)冷却燃烧罐和临近储罐,以控制局面,先使它不再爆。如若优柔寡断,动作迟

31、缓,那么向储罐进攻时,往往是储罐爆炸之时。,(2)关于泄漏事故处置中的堵漏问题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中,堵漏是最为关键的一招。当特勤队员实施器具堵漏时,全场关注,指挥员的心也提到嗓子眼,犹如当年打仗指挥员用望远镜看着战士抱着炸药包冲上去炸碉堡一样。处置泄漏,能关阀是上策,堵漏是无法关阀处理,实属无奈之举,但不堵不行,能堵住则胜,堵不住则意味着“重兵压境”。,一般管道泄漏或罐体孔洞泄漏,可使用专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堵漏;法兰泄漏,可利用法兰专用夹具夹卡法兰,并注射高压密封胶堵漏;罐体裂缝可利用专用的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塞加压充气器具堵漏。总之,现在堵漏的器具比较多,但尚不

32、能说所有堵漏问题都能解决。 总队在特勤比武中,制作了有泄漏口的模拟化工装置,用消防车来注水,喷射后组织堵漏,实战性、模拟性加强,训练导向明确了,但水压控制3kg/cm2,压力大了也难以操作。,在对付危险化学品泄漏封堵方面,全国消防部队在处置实践中运用了各种方法,积累了不少经验,有的直接用木楔插入用铜锤或砖头敲打堵漏,有的用毛巾缠在木楔上堵,还有众多的战士抱着湿棉被在水枪掩护下一拥而上堵住阀门的。 河北定县在处置液化气槽车泄漏时,还采用了“石棉线绳缠绕法”、“橡胶皮捆绑法”等堵漏方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对有些泄漏事故,特别是泄漏量不很大的,压力较小的,这些传统的方法可照常使用。,部队在

33、实施堵漏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泄漏口,特别是液化石油气泄漏处因泄压扩散大量吸热而把冷却控制水结成冰块,影响堵漏操作。 对于这个问题,指挥员可视情掌握,如果堵漏方案周密,堵漏器具有效,堵漏准备工作就绪,就应果断地冲水化掉冰块,实施堵漏,如果冰块缩小了泄漏孔缝,有减少泄漏量的作用,可维持冰块,甚至加大冰块,或加上毛巾、棉纱之类再行冰冻,以减缓泄漏危害 。,(3)关于实施科学指挥,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问题首先指挥员要科学划定警戒范围。 警戒圈的设定,部队涉及到指挥部设立,作战力量集结,进攻路线选择,器材装备投入等问题,地方涉及疏散人员多少及其安置,停产、停业、禁火、禁电,封闭道路,管制交通等范围大小,公安

34、涉及投入警力多少,治安巡逻范围及交通管制力量等问题。警戒范围的划定原则应该是科学合理,留有余地。,其次是指挥员要树立进攻、防护、撤退三位一体的指挥员意识.在组织进攻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指战员的防护,以及发生问题的撤退问题,如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更应有这种指挥艺术。要努力培养专家型、攻防兼备意识强的优秀指挥员,尤其是善于并准确运用撤退战术,在关键的危难之时,冷静果断指挥,避免消防队员重大伤亡的优秀指挥员。,消防指挥员在组织火灾扑救或灾害救援时,要考虑作战阵地的可靠性,作战行动的安全性,发生突变时部队撤退的可行性。对有些险情发生机率大的现场,撤退战术比进攻战术更难掌握和运用,撤退战术对指挥员的

35、素质要求更高。防护和撤退是为了有效地进攻;科学指挥,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我国吉林、天津液化气罐爆炸,上海氯气瓶爆炸,都因指挥员科学决策,果断撤退而避免了伤亡。,再次是指挥员要慎密考虑处置环节,科学制定处置方案。防止因我们考虑不周、知识面不够、安排不细出现漏洞,酿成不必要的损失。,近几年来,全区消防部队加强特勤装备和消防队员个人防护装备建设,开展大练兵活动,部队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能力大有提高。但是决不能说类似事故处置我们已经有十分把握。近几年之所以没有出大事,只能说四分把握、四分勇气加两分运气。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各类隐患依然存在,发生大量泄漏后难以堵控的险情依然存在,火源难以禁绝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发生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伤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所以各级指战员务必充分重视、枕戈待旦,时刻备战,强化训练;一旦出现重大事故,快速出击,科学决策,谨慎操作、成功处置。,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