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2018100-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DOC38页).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6290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4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Z-2018100-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DOC3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GZ-2018100-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DOC3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GZ-2018100-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DOC38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GZ-2018100-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DOC38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GZ-2018100-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DOC38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Z-2018100-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DOC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Z-2018100-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DOC38页).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书赛项名称: 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 赛项类别: 常规赛项 行业特色赛项 赛项组别: 中职组 高职组 涉及的专业大类/类: 电子信息大类(61) 方案设计专家组组长: 手机号码: 方案申报单位(盖章): 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 教学指导委员会 方案申报负责人: 方案申报单位联络人: 联系人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 2017年9月1日 38目录一、赛项名称2二、赛项申报专家组3三、赛项目的3四、赛项设计原则5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8六、竞赛内容简介9七、竞赛方式11八、竞赛时间安排与流程11九、竞赛试题13十、评分标准

2、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16十一、奖项设置22十二、技术规范23十三、建议使用的比赛器材、技术平台和场地要求24十四、安全保障29十五、经费概算30十六、比赛组织与管理31十七、教学资源转化建设方案33十八、筹备工作进度时间表35十九、裁判人员建议35二十、其他37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申报方案一、赛项名称(一)赛项名称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二)压题彩照图1 压题彩照(三)赛项归属产业类型电子信息产业类(四)赛项归属专业大类/类电子信息大类(61)计算机类(6102):计算机应用技术(610201)、软件技术(610205)、动漫制作技术(610207)、数字展示技术(6

3、10209)、数字媒体应用技术(610210)、移动应用开发(610212)。二、赛项申报专家组三、赛项目的自2014年以来,虚拟现实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热点,拥有着庞大的潜在应用领域及巨大的市场前景。据工信部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5.0的预测,至2020年我国国内市场虚拟现实的产业规划将超过550亿元。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力量,于2016年正式被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将大力推进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VR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与多个行业领域的融合态势,带动了VR产业

4、链中人才需求的井喷,衍生了新型人才培养需求。2016年6月,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领英)发布的全球虚拟现实(VR)人才报告中数据显示:美国VR人才占全球总数40%,中国VR人才数量占全球2%;从VR职位需求量来看,美国独占近半,中国则约占18%,人才需求量位居全球第二,高质量VR人才的匮乏成为中国VR产业发展的核心症结。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作为培养高技能虚拟现实技能人才的赛项,将贯彻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进一步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源

5、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更好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促进实体经济迈向中高端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次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将根据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教育部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基本要求,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产业、行业、企业深度结合,在深入总结2017年首届虚拟现实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在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引领和帮助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师生虚拟现实技能,通过竞赛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而引领VR专业建设,提升学

6、生职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综合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学生就业和“双创”,服务虚拟现实产业大发展。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引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目前,经过首届虚拟现实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与推广,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已陆续开展面向虚拟现实技术的专业课程改革,主要基于数字媒体技术、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引擎及编辑器制作虚拟现实资源等课程,开展VR技术与技能的教学,但部分院校仍然未系统的开展VR专业建设。通过本次大赛,将进一步加强VR这一新兴专业在高职院校的普及,引导高职VR专业设置,促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VR教学平台和资源平台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

7、设等,培养国家战略和社会急需的新型专业人才,提升学生服务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能力。以本次大赛为抓手,让已经开设虚拟现实二级学院或专业的职业院校成为示范,引领并支持更多职业院校建设虚拟现实相关专业。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发展第一,本次大赛将围绕虚拟现实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加强产学研合作,面向全国广大高职院校提供VR技术领域的普及通道,将VR企业中成熟应用的虚拟现实关键技术进行教学化转化,促进产教融合,建设基于岗位的VR实训、实验、体验、教学、培训、展示环境,开展项目实战式“双师型”队伍建设。第二,本次大赛将进一步探索高技能虚拟现实人才输送机制,组织企业与高职院校对接合作,订单式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

8、才,为VR产业发展输送人才,解决学生就业和创业问题。第三,促进资源成果转换,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产教合作赛事创新。第四,联合政府部门、职业院校、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建设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和研发机构,提供VR产品、技术、服务等综合解决方案。展示职教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本次大赛将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如虚拟现实专业研讨会、虚拟现实项目交流会、虚拟现实众创项目扶持、科学合理的大赛设置、国际化的办赛的方式、丰富多彩有的同期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示职教改革成果以及师生精神面貌。四、赛项设计原则(一)赛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本赛项严格遵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坚持公开、公平、

9、公正的原则,以开放的理念贯穿赛事设计,赛项筹备与竞赛过程充分体现虚拟现实的特点和优势。(二)赛项关联职业岗位面广、人才需求量大,能够促进职业院校VR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201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厂商、互联网公司、教育资源和平台公司、电影制作公司、数字传媒公司以及游戏厂商纷纷进军虚拟现实领域,并形成诸如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中国现代职业众创空间联盟、VREIA等多个产业联盟共同推进国内VR关键技术的标准制定、VR软硬件的研发迭代,从提供硬件逐渐转向提供内容和服务的商业模式,并融合渗透到教育、医疗、游戏、娱乐、数媒、军事、汽车、建筑、职业培训等多个行业领域,从而衍生出

10、爆发式的VR技术人才需求。目前,国内一些院校如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虚拟现实方向、开设相关的课程、建立虚拟现实实训室,在持续开展VR技术的研究、开发的基础上,结合电子信息类学科资源,开展专业应用。本次技能大赛设计以虚拟现实专业及人才需求为导向,赛项设计以人才培养为本,以技能竞赛为平台,赛项设计、开发、实施、反馈的全过程都会为VR专业教学服务,形成具体的教材、案例、视频、习题、拓展资料、平台等教学资源,为学校专业课、实训课教学,及行业内企业用人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引导高职相关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三)赛

11、项内容涵盖VR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匹配多行业、多岗位,为行业输送优秀技能人才竞赛内容选题取材于VR技术的真实应用需求及案例,经过职业教育专家与用人单位的充分论证,提取VR技术涉及到的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确保竞赛工作任务与行业应用相吻合。VR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本次竞赛内容对应的就业方向包含:职业教育双创人才培育、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教学产品研发、原画设计、美术设计、三维建模、游戏造型、动作设计、影视特效、交互设计、虚拟现实设计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多方向岗位。(四)赛项根据行业特点,选择相对先进、通用性强、社会保有量高的设备与软件,促进VR关键技术及应用突破本次竞赛平台将采用虚拟

12、现实行业成熟、广泛应用的技术。如用于VR颗粒资源制作的3DMax建模软件,用于实现资源交互的虚拟现实引擎与编辑器,如101VR编辑器/U3D/UE4。在硬件方面将充分考虑产业在行业的通用性以及技术的全面性。所选用的产品均是行业应用级别产品,通过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优异的产品及服务质量,在同行业领域中建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和良好的服务品牌。同时,依托各地的VR产业基地、VR双创园、VR产业联盟等平台,对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事进行宣传及推广。五、赛项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大赛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结合虚拟现实的特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组织。本赛项具有以下特色与创新点:(一)竞赛内容以VR“中国元素”为

13、主题大赛将继续以国家战略方向“一带一路”为主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所特有的方式,再现历史事件,弘扬中华文化,以完全沉浸的创新方式呈现历史,展望未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有利于大赛的宣传与推广。(二)注重考核学生对VR技术的创新设计与实际应用能力第一,考核虚拟现实的创新设计能力,建立面向“互联网+”现代教育服务业的创新设计方法体系。第二,考核VR资源建模、VR引擎使用、VR设计软件使用、虚拟现实产品制作能力。大赛内容将专业知识与实操技能融合在一起,围绕真实工作过程、任务和要求,考查选手的实际动手能力、规范操作水平、创新创意水平,检验参赛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三)通过“互

14、联网+”方式,促进竞赛资源转化,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及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大赛产生的赛项试题库、优秀作品、典型案例等资源可转换为资源库基础素材,为高职院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行业实训基地提供样例;配套编纂面向高职学校的VR专业实践教材和课程资源,为VR专业建设服务;大赛成果可制作成科普案例,通过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和体验中心等公共场所来展示,促进建设学习型社会;大赛选用的VR设计软件、VR展示平台、VR体验设备、VR学习平台等可以在职业院校推广应用,助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建设网上VR交流社区、云平台和MOOC平台,持续宣传、推广大赛和VR技术与产品,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服务VR产业发展。六、竞赛内

15、容简介竞赛内容围绕虚拟现实技术,以“一带一路”为背景,选择相关主题进行VR设计与制作。竞赛内容分为VR设计与VR制作两个部分。VR设计部分:紧扣竞赛所选主题,根据任务书要求及所提供的参考资料,编写相关VR作品设计部分的策划文档,使用101 VR编辑器软件,并采用合适的素材资源实现任务书及策划文档中要求的表现形式、功能等,在指定的VR设备上运行。VR制作:紧扣竞赛所选主题,根据任务书要求及所提供的参考资料,使用三维建模软件3D Max完成指定三维模型的创建工作,利用Unity3D或UE4引擎完成VR作品的制作,并打包发布到指定的VR设备上运行。竞赛考核的知识点以VR作品设计与制作的相关岗位要求为

16、基础,从VR作品策划文档制作、VR编辑器设计VR作品、VR模型素材3D建模、VR引擎制作VR作品以及职业素养五个方面考查参赛选手的相关技能。英文翻译The competition focuses on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using the VR application based the topic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competition consists of VR Designing and VR Producing.VR Designing: According to thetop

17、ic and reference material, thecompetitor should write the planning scheme of the VR application, then use the 101 VR Editor to make the VR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right material resource. The VR application should be able to run at the specified VR device.VR Producing: According to thetopic and ref

18、erence material, the competitor should use the 3ds max to model the 3D VR matter firstly. Then the competitor uses the Unity3D or UE4 to produce the VR application and deploy the VR application on the specified VR device.Thekey knowledge of this competitor is all based on the actual VR related posit

19、ion. The knowledge consists of writing VR planning scheme, editing VR application, modeling 3D matter, usingVR engine to produce VR application and professionalism of the competitor.七、竞赛方式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报名办法执行:(一)根据VR设计与制作大赛特点(任务量重,技能广泛等),采取团体比赛形式,大赛需要采取组队的形式进行,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二)不得跨校组队

20、,同一学校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在籍学生,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当年);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三)3名选手在竞赛现场按照竞赛任务要求,相互配合完成比赛任务,协作进行设计、建模、交互工作。(四)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得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五)本赛拟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代表队参赛。八、竞赛时间安排与流程(一)时间安排表2 时间安排表日期内容描述第一天准备日比赛选手入住赛场酒店,现场设备调试第二天竞赛日竞赛时长:6小时第三天颁奖日公布竞赛结果、颁奖典礼、大赛总结(二)竞赛流程及安排图2 竞赛流程及安排示意图(三)参赛选手入场和就

21、位1竞赛当天,选手入场时,由检录及一二级加密裁判依次对参赛队进行加密抽签,抽取工位号,工位号相应信息由一二级加密裁判保管。2参赛选手进入到对应的竞技工位,等待竞赛开始,比赛前5分钟由现场裁判分发赛题,参赛选手于裁判监督下检查赛题密封情况。3裁判长宣布竞赛开始,各组选手才可以打开赛题开始比赛。(四)竞赛过程1参赛选手打开赛题包后,检查赛题包内物品是否完整,在确认赛题包无误后可开始进行比赛。2竞赛总时长为6个小时共一场比完。(五)竞赛结束1系统会显示时间倒计时,在竞赛每个小节规定时间到达前五分钟,着重提示选手进行作品保存。2在最后一个小节规定时间到达时,参赛选手提交队伍作品结果。3评委对作品进行封

22、闭评分,评分结束后公布最终结果。九、竞赛试题竞赛任务书(样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古诗词原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而利用VR技术,将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诗词场景全方位的呈现出来,以完全沉浸的创新方式呈现历史,弘扬中华文化,是“一带一路”相关区域、国家在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任务主题:“静夜思”古诗VR项目设计与制作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

23、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 VR设计部分1. 编写策划文档打开U盘指定目录下的“静夜思”视频文件,仔细观看视频文件并结合任务书要求,编写策划文档(Excel)。策划文档中需要包括如下内容:(1)策划文档必须包含分镜编号、分镜内容、示意图、字幕和配音、镜头、交互和备注这几部分的描述,且包含对“可触发交互物品”的详细描述;(2)文档中应包含适当的插图(自制、截图),有对交互内容、文字信息等的详细描述,供研发人员使用;(3)所编写策划文档应使研发人员可以顺利读懂,通过对文档的阅读能对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可以实现相应功能;(4)策

24、划文档中的示意图必须自行截图,不得使用U盘中提供的截图。(5)将编写完成的策划文档保存U盘的对应提交目录中。2. 设计制作VR项目根据所提供的视频文件使用101 VR编辑器软件创建项目、添加素材、调整素材、编辑时间轴和逻辑轴、设置事件、预览作品,最终完成任务书要求的VR项目,并能在VR设备上运行。(二) VR制作部分1. 制作指定模型找到U盘指定目录所提供的场景素材,参考U盘指定目录下对应的三视图,按任务书要求制作VR项目中缺失的模型。模型的具体要求如下:(1)需要完成三视图体现的模型效果(2)需要达到VR文件运行时显示的模型的效果(3)模型面数不大于5000面(4)模型比例正确(5)模型布线

25、合理2. 开发VR项目观察示例文件的运行效果(场景、所有素材及交互的效果)、“VR项目需求分析”的结果,使用Unity 3D(或UE4)软件新建工程、创建场景、导入素材(相关素材U盘中已提供)、调整素材、完成功能、导出指定的VR的硬件设备中,最终完成本任务指定目录下的示例文件的运行效果。备注:十、评分标准制定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一)评分标准制定原则竞赛评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分标准注重对参赛选手价值观与态度、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及组织与管理能力的考察。以技能考核为主,兼顾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综合评定。表3 各技能点分数分布表序号名称占比考核内容1VR作品策划

26、文档制作10%考核参赛选手在特定主题下进行VR作品策划能力,结合VR项目开发的理论知识、相关技术标准与项目开发实践知识制作符合行业标准的规范化策划文档2VR编辑器设计VR作品30%根据策划文档从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场景与素材资源,或从外部导入特定的素材资源到101 VR编辑器中,并按要求进行场景与素材资源调整,从时间轴及逻辑轴两个维度进行交互事件的设计,生成运行流畅、符合策划文档要求的VR作品。3VR模型素材3D建模17%根据要求对VR模型素材进行三维建模,掌握3D建模规则、模型贴图、材质调整、灯光使用、3D动画等建模技术。4VR引擎制作VR作品40%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指定VR硬件设备环境上的V

27、R作品制作,考核Unity3D或UE4引擎的基本使用、图形系统与组件的使用、物理引擎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光影效果使用、着色器开发使用、地形系统、寻路技术、脚本代码开发、常用性能优化技术、常见VR硬件SDK使用等5职业素养3%考核参赛选手在职业规范、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工作计划、团队风貌等方面的职业素养。(二)评分方法1. 采取分步得分、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分别计算各子项得分。按规定比例计入总分。2. 各竞赛项目和竞赛总分均按照百分制计分。3. 当出现参赛队总分一样的情况,以VR引擎制作VR作品分数高排前。4. 在比赛时段,参赛选手如出现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和监考正常工作等不文明行为的,由裁判

28、长扣减该专项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该专项任务成绩为0分。参赛选手有作弊行为的,取消比赛资格,该专项成绩为0分。5. 参赛选手不得在比赛结果上标注含有本参赛队信息的记号,如有发现,取消奖项评比资格。(三)评分细则竞赛评分将采用以客观评分为主,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客观公正地评出各赛项任务的分数,根据评分标准精确打分。 为了确保赛事评判的客观性,评分的重点在于能客观评价的功能实现上,减少对于项目外观、美感的评分。并且,针对每一套竞赛试题,针对该赛题需要实现的功能,提供赛题评分标准,将评分项细化到每一个可客观评价的细节,减少主观判断的比例,确保赛事的客观公正。表4 赛项评分细则表(举例)

29、序号考核内容配分得分备注X. VR作品策划文档制作(10分)X.1策划文档要求2分1、需要保存1个策划文档文件,文件未保存的,本大项总分扣10分2、文档格式错误的,扣1分;3、未按规定命名文档的,扣1分;4、未在指定位置存放文档的,扣1分;5、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2策划文档撰写8分1、参照策划文档,每缺少一个分镜编号内容,扣1分;每一个分镜编号内容描述不正确的,扣0.5分;2、参照策划文档,每缺少一个“可触发的物品交互”,扣1分;每一个“可触发的物品交互” 描述不正确的,扣0.5分;3、文档出现错别字或描述不清等情况的,每出现1次,扣0.5分;4、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 VR编辑器设计VR作

30、品(30分)X.1创建项目、添加素材4分1、每遗漏一个素材,扣1分;2、未按任务书要求设置镜头位置或角度,扣1分;3、添加的文字出现错别字或描述不清等情况的,每出现1次,扣0.5分;4、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2调整素材2分1、未按任务书要求设置素材的位置、大小和方向,任意一个素材未达到要求的,扣0.5分;2、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3环境表现2分1、环境(项目的周围场景)和背景(含光源、色彩等效果)选择符合项目要求,选择错误的,扣1-2分;2、(举例)未按任务书要求摆放房屋位置或角度,通过房屋的窗口可以看到月亮,看不到月亮的,扣1分;3、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4完成功能20分1、每遗漏一个事件,

31、扣1-3分(具体每个事件会明确具体分值,保证客观);2、事件添加错误或未实现预期事件效果的,每一个事件,扣1分;3、各事件的前后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每出现一次,扣1分;4、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5运行效果2分1、运行效果:整体运行效果好的(20%,不扣分),整体效果中等的(50%,扣1分),整体效果较差的(30%,扣2分)裁判按参赛队比例扣分,裁判将从素材、交互、环境表现以及任务书所要求的运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判;2、未按规定命名项目的,扣1分;3、未在指定位置存放项目目录的,扣1分;4、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 VR模型素材3D建模(17分)X.1资源制作要求2分1、需要保存1个模型文件(含贴图)

32、,文档未保存的,本大项总分扣17分;2、未按规定命名文档的,扣1分;3、未在指定位置存放文档的,扣1分;4、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2模型完成效果15分1、裁判根据模型文件,依据下面标准进行评价:1)根据任务中所提供的三视图或其它参考文件完成3D模型的建模。2)所建模型的各部比例需按任务书要求的比例进行建模;3)所建模型的面数不大于任务要求的指定面数;4)所建模型的布线需要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以及所建模型的特点进行布线;5)需按任务书中的需求进行贴图的处理;6)模型需要达到任务书中要求的VR文件运行时显示的模型效果。备注:针对不同的模型,会有具体的要求,未完成一个要求,扣1-3分(具体每个要求会

33、明确具体分值,保证客观);X. VR引擎制作VR作品(40分)X.1创建项目、添加素材5分1、每遗漏一个素材,扣1分;2、镜头位置或角度未按要求设置,扣1分;3、添加的文字出现错别字或描述不清等情况的,每出现1次,扣0.5分;4、本项分数扣完即止。 X.2调整素材3分1、素材位置、大小、方向未按要求设置,任意一个素材未达到要求的,扣0.5分;2、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3环境表现2分1、环境(项目的周围场景)和背景(含光源、色彩等效果)选择符合项目要求,选择错误的,扣1-2分;2、(举例)未按要求摆放房屋位置或角度,通过房屋的窗口可以看到月亮,看不到月亮的,扣1分;3、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4完

34、成功能28分1、每遗漏一个事件,扣1-5分(具体每个事件会明确具体分值,保证客观);2、事件添加错误或未实现预期事件效果的,每一个事件,扣1分;3、各事件的前后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每出现一次,扣1分;4、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5运行效果2分1、运行效果:整体运行效果好的(20%,不扣分),整体效果中等的(50%,扣1分),整体效果较差的(30%,扣2分)裁判按参赛队比例扣分,裁判将从素材、交互、环境表现以及任务书所要求的运行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判2、未按规定命名项目的,扣1分;3、未在指定位置存放项目目录的,扣1分;4、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 职业素养(3分)X.1工位整洁3分1、工位不整洁的,扣1

35、分;2、参赛选手须将原档案袋中物品放回档案袋,其他设备放置到初始位置。每发现1物品未按要求放置的,扣0.5分;3、本项分数扣完即止。X.2考场环境1、遵守纪律,迟到的,扣1分;2、考场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团队答题的,每出现1次,扣1.5分;3、本项分数扣完即止。十一、奖项设置竞赛设参赛选手团体奖,以赛项实际参赛队总数为基数,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团体赛参赛选手,授予相应荣誉证书;获得一等奖的团体赛参赛队,授予奖杯。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授予荣誉证书。大赛所有荣誉证书、奖杯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制作颁发。十二

36、、技术规范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企业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需求,并参照表中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制定。表5 赛项技术标准表序号标准号中文标准名称1LD/T81.1-2006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技术规范2ISO/IEC8806-4-1991信息技术 计算机图形 三维图形核心系统(GKS-3D)语言联编3GB/T 28170.1-2011信息技术 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处理 可扩展三维组件(X3D)4ISO/IEC14496-5-2001/Amd 36-2015信息技术 音频可视对象的编码5ISO/IEC14496-27-2009/Amd 6-2015信息技术 视听对象编码 第27部分:3D图形的一致性6ISO/I

37、EC 23003-2-2010/Amd1-2015信息技术 MPEG音频技术 第2部分:三维空间音频对象编码(SAOC)7ISO 15076-1-2010图象技术色彩管理 软件设计、文件格式和数据结构8GB/T 22270.3-2015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测试应用的服务接口 第3部分:虚拟设备服务接口9GB/T 26101-2010机械产品虚拟装配通用技术要求(一)竞赛现场环境标准竞赛现场设置竞赛区、裁判区、服务区、技术支持区。竞赛区为参赛队提供标准竞赛设备;竞赛区的每个比赛工位上标明编号;每个比赛间配置若干工作台,用于摆放计算机、显示器,以及其他VR相关设备等。裁判区配置计算机等统计工具,

38、配置大屏幕,用于放映竞赛实时的进程;配置摄像机,记录各参赛队的比赛全过程。服务区提供医疗等服务保障。技术支持区为参赛选手提供PC、VR头显等竞赛相关设备。竞赛现场各个工作区配备单相220V/3A以上交流电源。(二)竞赛技术平台标准赛项组委会提供竞赛平台、工作台和计算机及相关工具软件。赛场采用网络安全控制,严禁场内外信息交互。基本要求:1.平台满足ISO14443、ISO15693及ISO18000标准及国内CCC标准;2.终端通过国际认证:FCC Part15 Class B,CE EMC Class B,CCC;3.外壳防护IP65,达到GB/T 4208-1993标准要求十三、建议使用的比

39、赛器材、技术平台和场地要求为了保证比赛公开、公平、公正,在选择比赛器材、软件、技术平台和比赛场地均经过严格的筛选,所有指标均符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设备与设施管理办法的相关标准,确保赛事顺利进行。(一)建议使用的比赛器材和技术平台大赛所有软件均为正版软件,建议使用的技术平台的成熟性、可靠性、通用性、兼容性均良好。主要涉及的软件有:操作系统、VR建模软件、VR引擎、VR设计软件和支撑软件。表6 赛项硬件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101虚拟现实设计开发实训平台套1含交互式HMD套件1套、便携式VR套件1套、智能交互系统1套、101VR编辑器(含资源)3套、VR设计工作站1套2计算机台23

40、工作台张3表7 计算机最低配置表CPUI5以上处理器内存8G以上显卡GTX750以上端口至少2个USB接口表8 赛项使用软件表软件类型软件名称软件版本说明操作系统Windows64位 Win10VR资源制作软件3D Max2014版PHOTOSHOP CC2015版VR引擎Unity3D5.4.0f3版二选一UnrealEngine44.15.1版VR设计软件101VR编辑器(含素材资源)2017版支撑软件JDK8u121版Android SDKAPI23Oculus SDK1.0.4版Steam + SteamVRMicrosoft Office2016版MicrosoftVisualStu

41、dio2015版本次赛项使用的主体竞赛平台是由VR应用硬件支撑框架与资源开发软件支撑平台组成。整合了虚拟现实光学定位技术、手势识别交互技术、头部跟踪技术、广角立体显示技术、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立体声技术、实时三维处理与展示技术等核心技能与核心知识,配套了细致全面的实训教程和技术资源,重点培养学生在虚拟现实资源三维处理(3DMax)、虚拟现实项目制作(U3D/UE4)、交互技术、虚拟现实项目快速制作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虚拟现实应用设计与制作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更系统化、全面地对接到虚拟现实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101虚拟现实设计开发实训平台主要由交互式HMD套件、便携式VR套件、智能交互系统

42、、101VR编辑器(含资源)、VR设计工作站等部分组成。交互式HMD套件是个基于图形工作站处理的VR显示头盔(即PC VR),实现VR资源的沉浸式显示。交互式HMD套件与图形工作站相配合,VR项目经过图形工作站的计算与渲染后输出到交互式HMD套件进行显示。交互式HMD套件内置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计、激光定位传感器等,能在两个轴线方向上精确捕捉头部动作反馈给工作站,从而实现自然地观看VR资源。便携式VR套件是一个能够不依赖于PC机而独立处理虚拟现实资源显示的VR头盔,由高性能手机与VR眼镜组成。虚拟现实资源通过高性能手机进行渲染后,经过与手机相配套的VR眼镜转换成为沉浸式虚拟现实场景。便携式VR

43、套件外观简洁时尚,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理念,各功能参数达到行业高端水准,通过便携式VR套件可直接播放用VR引擎打包生成的apk格式VR资源。智能交互系统结合了光学定位以及手势分析技术,通过智能交互系统实现VR用户的位置交互、动作识别以及手势分析,从而实现用户与虚拟现实场景的交互。101VR编辑器是一款VR事件编辑软件,它是基于自主研发的VR引擎开发的,依托云端海量3D颗粒素材,以所见即所得的编辑交互形式,打造简单实用的VR内容编辑方式,帮助用户在短时间内创造令人惊叹的VR场景。101VR编辑器搭载强大自有资源平台,可直接使用自有的资源库资源。资源类型丰富,包括场景、角色、动物、建筑、视频、音频等

44、,超过40类,数十万个的素材资源,无需从零开始构建3D素材。101VR编辑器支持标准模型格式的导入,使101VR编辑器能广泛使用现有模型资源;同时在线版101VR编辑器已开放更多的资源,方便用户使用。为了更好展示VR的制作成品,101VR编辑器正陆续支持VR作品的视频、EXE格式的输出,进一步拓展使用范围。 VR设计工作站是进行VR场景设计与制作的工作平台。VR设计工作站提了高性能的CPU(Xeon E5-1620)与图像处理GPU(GTX 1070)模块,可以满足学生3D建模(3DMax)、VR引擎操作(U3D/UE4)、101VR编辑器使用、VR场景运作及渲染等高性需求。(二)竞赛场地和环

45、境标准1. 竞赛场地应为地面平整、明亮、通风的室内场地,场地净高应不低于3.5m。2. 每个团队在一个独立的房间或隔断里进行竞赛,房间或隔断面积应不小于12,包含3个工位,每个工位桌长不低于1.2m,宽不低于0.6m。3. 每个竞赛工位应能够提供独立的电源,其供电负荷不小于2kw,且含安全的接地保护。4. 每个竞赛工位应提供性能完好的竞赛平台、相关工具和电脑1套,安装竞赛所需的相关软件。(三)安全防范措施1. 参赛选手根据规定确认竞赛设备、工具是否安全完好,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2. 参赛选手如遇设备故障,请及时示意现场裁判,保证竞赛的正常进行。3. 根据参赛小组情况,冗余准备5%-10%硬件设备,防止比赛现场因硬件设备故障影响赛项进行的情况。4. 为避免现场突然断电的情况,准备发电机,保障赛事正常进行。十四、安全保障(一)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本赛项筹备和比赛期间的各项安全工作,赛项执委会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二)制定安全管理的相应规范、流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