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昆虫概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6332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昆虫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医学昆虫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医学昆虫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医学昆虫概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医学昆虫概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昆虫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昆虫概论ppt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南通大学 医学院 病原生物学系 冯金荣jinrong532163,全世界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150万种,126万种,118万种有名有姓其实(100万种)全球昆虫約90%种类人们不认识,占动物总数的84%,占(节)总数的94%,概论,解放后,认新种 60种 / 年。全部识完中国昆虫须2000年,15万种,中国人命名,5%,4/5不认识,我国昆虫种类占 世界种类的1/10,中国昆虫,知名字的(有名有姓),文革后(粉碎四人帮后)加快认种速度按加快速度得600年,概论,概论,节肢动物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动物界中最大的门类,分布广泛,占动物总数的2

2、/3以上。医学节肢动物是指与医学有关的,即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其中昆虫占绝大多数。,医学节肢动物学医学昆虫学,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是研究医学节肢动物形态、分类、生活史、生态、地理分布、致病、传播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科学。由于与医学有关节肢动物绝大多数为昆虫纲种类,且医学节肢动物学发展早期是由研究医学昆虫开始,故医学节肢动物学通常又称医学昆虫学(medical entomology)。,一、节肢动物特征,1、虫体左右对称、分节。并具有对称分布的分节附肢(触角、触须和腿),故称节肢动物。2、体表骨骼化,由几丁质及醌单宁蛋白组成的坚硬的表皮称外骨骼。 外骨骼

3、:保护内部柔软组织器官及支撑虫体。3、循环系统开放式(有开放式血腔)。4、发育史大多经历蜕皮和变态。,倍足纲,马陆,唇足纲,蜈蚣,甲壳纲,石蟹、蝲蛄,蛛形纲,蜱、螨(疥螨、蠕形螨),昆虫纲,蚊、蜚蠊、蝇、虱,五口纲,啮齿舌形虫,二、节肢动物的分类,1.昆虫纲: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有翅或无翅,头部有1对触角,具感觉功能;足3对,具运动功能,故又称六足纲。如:蚊、蝇、虱、蚤、蟑螂、白蛉、臭虫等。,2.蛛形纲: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或头胸腹融合为躯体,无触角,足4对。如:蜱、螨、蜘蛛、蝎子等。,黑寡妇蜘蛛,蝎子 Scorpion,3.甲壳纲: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有触角2对,生在头胸部前方,步足5对生

4、于头胸部两侧。如:淡水蟹、淡水虾、蝲蛄等。,4.唇足纲: 虫体窄长,腹背扁平,通常10节以上,由头和若干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头部有触角一对,每一体节各有足一对。第一体节有毒爪一对,蛰人时毒腺排出有毒物质伤害人体。,唇足纲蜈蚣 Centipede,5.倍足纲:又称千足虫,体呈长管形,多节,由头和若干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头部有触角一对,除第一体节外,每一体节有足二对。,倍足纲(Diplopoda)马陆 Millipede,6.五口纲:体长形,头胸腹不能区分,口器简单,成虫无附肢,幼虫足2对。如舌形虫。,三、对人体的危害,(一)直接危害:医学节肢动物本身对人体的危害。1、骚扰和吸血,影响人的工作和睡

5、眠如:苍蝇骚扰,蚊虫吸血。,蚊,蝇,2、刺蛰和毒害:某些节肢动物具毒爪和毒腺,分泌毒液注入人体使局部产生 红/肿/痛/痒,甚至产生头晕/发热/呕吐等全身症状如:蜱吸血时可将毒液注入人体内导致蜱瘫痪。蜂类、毒蜘蛛、桑毛虫。,茶毛虫,松毛虫,毒隐翅虫引起皮炎。,3、过敏反应:分泌物/代谢产物/皮壳等对人体都是强烈的变应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尘螨,引起过敏性哮喘、寻麻疹、鼻炎、过敏性皮炎等,4、寄生:节肢动物成虫或幼虫时期可以直接寄生于人体,引起病变如:疥螨、蝇蛆等可寄生人体引起疾病。,寄生于人体表皮层内,人疥螨,蝇蛆,人 皮肤/眼/耳朵/消化道,蝇幼(蛆),蝇蛆病,眼蝇蛆病,(二)间接危害:

6、 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进行传播、扩散,造成疾病流行,称间接危害。能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媒介节肢动物。由节肢动物携带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引起的疾病,称虫媒病。,病原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原虫、蠕虫卵等。,1、机械性传播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仅起着携带、输送作用,病原体机械的从一个宿主被传给另一个宿主。病原体附在医学节肢动物的体表、口器或通过消化道散播,但其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如:蝇传播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重庆数万蟑螂袭居民 人虫大战4小时2009年09月13日 12:45:17来源:重庆商报,11日,大渡口九宫庙基建村,市民将捕获的部分蟑螂集中喷药处死 记者 钟志兵 实习生 肖鑫 摄

7、,2、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媒介节肢动物体内发育或/与繁殖阶段后,才能传播给新的宿主。病原体在适宜媒介昆虫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发育或繁殖后才有感染力。,(1)发育式: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完成生活史的发育阶段,但没有繁殖过程,即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仅有形态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等变化,在数量上没有增加。 如:丝虫在蚊体内只发育不繁殖,即:一条微丝蚴 一条腊肠期幼虫 一条丝状蚴,(2)繁殖式: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没有发育的阶段性,形态上没有明显变化。但经过繁殖后,其数量增多。如:鼠疫杆菌在蚤体内繁殖后蚤吸血传播给人。 黄热病毒、登革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3)发育繁殖式: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必须经

8、历发育和繁殖两个过程,它们不仅因有发育阶段而发生形态上的变化,而且在数量上也因繁殖而增加。如:疟原虫在按蚊体内发育和繁殖。,雌、雄配子体 雌雄配子 合子 动合子卵囊 子孢子,(成千上万),孢子增殖,配子生殖,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和繁殖,(蚊胃),(4)经卵传递式: 病原体不仅在节肢动物体内繁殖,而且侵入卵巢,经卵传递给下一代并使之具有感染性。如:恙虫病立克次体在恙螨体内,经成虫产卵传递给下一代幼虫并使之有感染性。 乙型脑炎病毒和登革病毒都可经卵传递。经卵传递产生众多感染后代具更大传播作用。,恙虫病患者,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危害?,病媒节肢动物的判断?一.生物学的证据:1.与人的关系密切。2.这种节

9、肢动物在疑传病的区域内必须有较大的数量,往往是当地的优势种,即在同类型的生物种中它在数量上占优势。3.这种节肢动物的个体必须有较长的寿命,以保证病原体完成发育和增殖所需要的时间,这主要是指生物性传病媒介的情况。,二.流行病学的证据:疑为传播媒介的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和季节消长应与虫媒病的流行地区及流行季节相一致或基本一致。三.病原学证据:实验室证据:应用人工感染的方法在实验室内证明病原体能够在某种节肢动物体内发育或增殖至具感染性并能感染易感的实验动物。四.自然感染证据: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采集可疑的节肢动物,在实验室分离到自然感染的病原体;对寄生原虫或蠕虫,还需查到感染期虫体。,四、节肢动物的生态

10、,昆虫生态学:是研究昆虫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内容包括地理、季节、温度、食物、宿主及天敌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1、孳生地(孳生场所):节肢动物成虫产卵及幼虫生长发育的场所。2、活动与栖息:节肢动物活动时间、范围和栖息场所等。,3、食性:节肢动物的取食特性,如杂食性和血食性。4、季节消长:节肢动物的数目随季节的变化而增减的现象。例如,蚊子传播疟疾,密度,月份,5、越冬:,温(寒)带地区冬天一到,气温急剧下降(10)对节肢体物生存不利,代谢降低,发育停滞,便寻找隐蔽场所不食不动。这时节肢动物采取某种适当形式渡过这寒冷冬天的现象叫“越冬” 越冬方式因种而异(成虫、卵、幼虫或蛹都可越冬)。,

11、卵,幼虫,蛹,成虫,6.变态: 节肢动物从卵发育到成虫要经过形态、生理和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改变,此过程称为变态。,全变态,不完全变态,全变态(完全变态):发育过程需经历蛹期。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各阶段形态及生活习性完全不同。 卵 幼虫蛹成虫,孵化,化蛹,羽化,半变态(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不需经过蛹期。生活史中有卵、若虫及成虫阶段。若虫与成虫形态相似,仅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虱、蟑螂等 卵 若虫 成虫,7.龄:昆虫发育过程中幼虫或若虫常需蜕皮数次。两次蜕皮之间虫态称为龄,它所对应的发育时间称龄期。8.化蛹:幼虫发育为蛹的过程称为化蛹。9.羽化:成虫从蛹中脱出过程称为

12、羽化。,五、防治原则,宜采用综合防制。1、环境治理2、物理防治3、化学防治 A:有机氯杀虫剂 B:有机磷杀虫剂 C:氨基甲酸杀虫剂 D:合成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E:昆虫生长调节剂 F:驱避剂,4、生物防治生物杀虫剂捕食性生物致病性生物5、遗传防治,理想杀虫剂:高效速杀,低剂量下即有强大杀虫作用,短时间内即可奏效。广谱多用,对各种医学昆虫的成虫、幼虫和农业害虫均有良好毒杀作用,不伤天敌。低毒无药害,对人畜低毒、安全,所使用的浓度和剂量不至污染环境,对鱼类和蜜蜂无毒,对作物、蔬菜、瓜果无药害。,目标节肢动物不易产生抗药性。低残毒,药物在外界一定时间能自然降解,不污染环境,不造成公害。原料易得,生产容易,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虫媒病变态、全变态、半变态孳生地季节消长越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