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原理之实例讲解.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63600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RP原理之实例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MRP原理之实例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MRP原理之实例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MRP原理之实例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MRP原理之实例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RP原理之实例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P原理之实例讲解.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RP原理之实例讲解搞企业管理,不管是人事、行政,还是财务、物流,都应该对MRP有所了解,进而对企业管理有个完整的,尽管某些方面可能是肤浅的认识。但这种虽肤浅但完整的认识,对开展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下MRP,然后自己假想了一个实例,用手工进行MRP计算;然后找了几家软件公司的ERP产品,包括用友、金蝶、神数的(SAP和ORACLE没提供DEMO),把我假想的实例用软件实现了一次。运算结果完全一致(不同的软件一致,软件与手工一致)。本文通过MRP实例,对MRP运算的逻辑进行介绍。几个软件比较了一下,金蝶的界面做得相对简洁。下面我就用金蝶K3V10.4,对MRP运算进行一次

2、实例演示。MRP运算包括5步:1、确认外部需求2、计算毛需求3、计算净需求4、计算计划订单量5、投放产生三大任务单先讲第1步:确认外部需求。外部需求有两个来源:一是销售订单,一是产品预测单。销售订单是客观的、实实在在;产品预测单是主观的、真真假假。那外部需求怎么确认呢?以销售订单为准,还是以产品预测单为准?可能有人会说,当然以实实在在的销售订单为准,哪能以真真假假的产品预测单为准?这个不尽然。以销售订单为准,企业有订单就干,没有订单就闲,导致生产不均衡,资源浪费大;而且订单如果交期紧,临时抱佛脚,是否来得及生产都是问题。那以产品预测单为准呢?也不行。预测多了,生产出的东西积压;预测少了,生产出

3、的东西短缺。谁又敢说自己的预测100%准确呢?那怎么办?丰田发动机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去广州南沙的丰田发动机调研信息化建设情况,顺路去天后宫游玩。站在“千里眼”和“顺风耳”两尊神像之间,面对泠汀,背靠妈祖,久久回味。可能有人不相信,本田发动机用的是金蝶K3软件,包括计划、生产、财务等模块。(这不算做广告吧?我可不是金蝶的呀。版主置顶的“警告广告贴发贴者”,后面三个感叹号,尽管尚不清楚感叹号的数量是否代表严重级别,但也足够让人哆嗦的。)他们是这样处理的:根据自己的产品预测单初步确认需求,然后将客户的销售订单与产品预测单进行冲销。即结合销售订单和产品预测单确认外部需求。例如:1月20日有销售订单

4、,数量200;而对2月至4月的产品预测,数量是120。那么,年初就根据120先进行生产,然后将订单与预测单数量进行冲销(200-120=80),外部需求就是120+80=200。在进行冲销时,有这么一个问题:销售订单是一个时点的概念,而产品预测是一个期间概念。这时,就需要将产品预测单的期间转化为时点,通常以期初作为其时点(下图中的2月1号)。在进行冲销时,还有这么一个问题:就是销售订单冲销产品预测单的范围。这个由用户指定。例如,向前冲销N天;向后冲销N天;先向前冲N天,再向后冲N天;或先向后冲N天,再向前冲N天。意思就是在什么范围的产品预测单,需要用销售订单冲销掉。如图:选择向后冲销15天,则

5、外部需求=120+(200-120)=200销售订单日期为1月20日,向后15天就是2月5号,所以就选择2月1号,作为冲销时点。这样,产品预测单一下子全被销售订单冲销光了,包括3月和4月的。难道3月和4月就没有需求吗?当然不是。这就产生了一个均化的概念。我们将预测单进行均化(均化可选择月均化、周均化、日均化)。我们选择月均化,2月1日的数量120,就变成了2/1、3/1、4/1分别数量为40、40、40。如图:这样,如果再冲销,仍然选择向后冲销15天,则外部需求=40+(200-40)+40+40=280。将销售订单与产品预测单进行冲销,是将主观的真真假假的模糊的东西用客观的实实在在的清晰的东

6、西替代,用户可选择替代范围。这是一种方法,类似于火拼。还有一种方法,类似于分治。在分治前,要有分治的标志。分治的标志,就是时界。例如,宝马汽车厂,生产宝马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发动机等零件)都做好了,这时一声哨响,开始装配宝马。这个装配宝马的时间,就是总装提前期(假设是15天)。而发动机等零件不会伸手就来,它的采购是需要时间的,这就是采购提前期(假设是25天)。宝马的总装提前期加上发动机等零件的采购提前期,就是宝马的累计提前期(15+25=40天)。我们将总装提前期,大概算做需求时界;我们将累计提前期,大概算做计划时界。需求时界与计划时界,就是分治标志。在需求时界(15天)以内的,我们取销售订单做

7、为外部需求。它说明发动机等零件已经到位,宝马已开始总装,这时的计划不得更改。所以需求时界又称为冻结时栅。在需求时界与计划时界之间(15至40天)的,我们取订单与预测单大的那个作为外部需求。它说明虽然宝马还没有开始装配,但发动机等零件已经开始采购,这时计划的更改应该慎重。所以计划时界又称为协议时栅。在计划时界(40天)以外的,我们取预测单做为外部需求。它说明不仅宝马还没有开始装配,连发动机等零件还没有开始采购,这时的计划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这样的分治,体现出计划的准确性随时间不同而不同,一般是越近越准确。当我们以销售订单和产品预测单作为外部需求来源,并考虑需求时界和计划时界时:外部需求=0(15天

8、以内的订单)+200(15至40天之间取订单与预测单孰大)+0(40天以外的预测单)=200当预测单均化后,如图:外部需求=0+200+40+40=280好了。到此为止,MRP的第1步,确认外部需求讲完了。第2步,计算毛需求,就是一个跑BOM的过程。假如外部需求仅考虑销售订单:1月1日接到订单,以下配置的宝马数量分别为80、50、10辆,要求于1月31日交货。计划开始日期为1月1日,计划展望期为6个时区,每个时区5天。在ERP中录入BOM前,先要建物料档案。物料的各种期量标准,各种属性也由此拉开大幕。本人反过来,先讲订单,再讲BOM,再讲物料,原因就是应用导向。所谓先有事实,各有概念,先碰到了

9、问题,然后为解决问题,产生了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又形成了概念。大学教授们相反,先讲概念,再讲方法,再讲应用。完全颠倒了。包括线性代数、矩阵计算,很多数学高手得心应手,但矩阵的业务意义,相加相乘相除,与诸葛亮变换八卦阵的相通之处,却不理会(当然,我也不能体会。其境界身不能至,心向往之)。难怪有人说,大学教育,是往学生脑子里灌屎。物料档案如下:名称物料属性计划 策略订货策略固定 提前期变动 提前期订货 间隔期再订 货点固定/经济 批量变动提前 期批量宝马配置类MRP批对批500001发动机特征类MRP批对批000001发动机80W自制MRP批对批713.750001000发动机100W自制MRP批

10、对批716.0830001000发动机120W委外加工MRP批对批500001零件1外购MRP批对批500001零件2外购MRP批对批500001车身特征类MRP批对批000001钢车身外购MRP固定批量50001001铝车身外购MRP固定批量50001001空调特征类MRP批对批000001美的外购MRP期间订货5010001海尔外购MRP再订货点5001001001物料属性,参照金蝶K3V10.4(之所以强调版本,是因为金蝶不同的版本在计划和生产方面差异较大,其进步神速),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自制:自己能够生产2、采购:自己不能或不愿生产3、委外:介于自制和采购之间。即可以自制,但又需要

11、外协。这三种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属性。4、规划:例如DELL做计划,估计电脑销量100万,由70%的笔记本和30%的台式机组成。这里的电脑,就是规划类物料。5、配置:例如上面用组织结构图展现的宝马,其装配,需要发动机、车身、空调。而发动机、车身、空调有不同的型号,相应的,宝马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配置。这时的宝马,就是配置类物料。6、特征:同上例,发动机有各种型号、车身有各种材质、空调有各种品牌。这时的发动机、车身、空调,就是特征类物料。7、虚拟:例如DELL给你发货,随身附有发票、保修单等。为了防止发货时忘了附带发票,他们可以做一个BOM,这个BOM由电脑、发票构成。这个BOM的母件,就是虚拟的。8

12、、组装:组装是在仓库而不是车间完成的。例如组装家具等,它的实质就是几个沙发加茶机。组装家具就是组装类物料。计划策略,包括MPS、MRP、无。特别重要的物料就用MPS,即主生产计划。目的,就是别花几个小时运算MRP,到头来发现最重要的物料却因生产能力制约无法完成。所以先对最重要的物料进行MPS运算。一般重要的物料就用MRP,即物料需求计划。MPS和MRP的关系如图:MPS和MRP仅仅运算对象不同,运算逻辑完全相同。不重要物料就用无,即不做计划。订货策略包括:1、批对批:就是随时需要随时提供,需要多少提供多少。2、固定批量:例如你去买一个螺丝,别人不卖。他说,要买就买100个。这个100,就是固定

13、批量。3、期间订货:例如采购部门很有规律,对某一物料,总是间隔10天去采购。或者供应商很强势,你平时上门找他订货,他懒得理你,要你每隔10天才能去采购一次,这就是期间订货。10天,就是订货间隔期。4、再订货点:例如库存到了50,就去订货。50,就是再订货点。固定提前期和变动提前期,类似于财务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概念。如果物料设置了工艺路线,那它的固定提前期和变动提前期是可以计算得出的。例如:实例中的工艺路线如下:实例中的工作中心如下:实例中的班制如下:固定提前期(工艺路线上各个工序的固定提前期) 固定提前期该工序准备时间(该工序对应的工作中心的班制日工作时间*利用率*效率)(该工序的排队时间

14、该工序的移动时间)该工序对应的工作中心的班制日工作时间变动提前期(工艺路线上各个工序的变动提前期) 变动提前期(该工序的运行时间*物料的变动提前期批量/该工序的加工批量)工序的可供能力工序可供能力该工序上设定的资源数*工序所在工作中心的班制日工作时间*效率*利用率这样,我们可以计算出:发动机80W的固定提前期=10/(8*100%*100%)+(10+6)/8+5/(8*100%*100%)+(5+5)/8+5/(8*100%*100%)+(5+5)/8=10/8+16/8+5/8+10/8+5/8+10/8=56/8=7同理,将实例中的数据代入公式 ,计算发动机80W变动提前期=13.75发

15、动机100W的固定提前期=7;变动提前期=16.083物料的属性很多,往往ERP实施首先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物料档案的整理,之后才谈得上BOM、工艺路线。物料有很多重要的数量和时间属性,可称之为期量标准。如:最低存量、最高存量、安全库存量:略固定提前期、变动提前期、变动提前期批量、累计提前期:这四个概念需要放在一起解释。生产10000个零件和生产1个零件,其提前期肯定不一样。不随数量变动而变动的提前期,就是固定提前期;随数量变动而变动的提前期,就是变动提前期。随多少数量的变动而变动呢?这个数量就是变动提前期批量。累计提前期=固定提前期+(生产或采购数量/变动提前期批量)*变动提前期订货间隔期:

16、在订货策略为期间订货法时需要指定。最小订货量、最大订货量:略固定批量、经济批量:你需要1个螺丝,别人不卖,要买就买100个。这个100就是固定批量;跑那么远,就需要1个螺丝,成本上不划算,干脆一买就是10个。这个考虑成本的10个,就是经济批量。批量增量:你需要1个螺丝,不行,要买就是100个;那如果需要101个螺丝,就只有买200个了。这个过分不?过分!好,现在产生了批量增量的概念。你需要100个以下,就必须买100个;需要100个以上,则一次最小买20个。这个20,就是批量增量。也就是,你如果需要101个螺丝,不用买200个了,可以买120个。再订货点:订货策略为再订货点时需要指定。再订货点

17、和安全库存不同:1、任何物料都可以设安全库存;而只有采购类物料才设再订货点。2、采用再订货点,库存到了50你去订货,而订货是有时间的,在订货后2天,货还没到,很有可能库存就已经用完了,只好停工待料;而安全库存不同,安全库存是计划出今后每一天的库存,发现今后的哪一天缺货,就会倒推计算应该在哪一天采购,并在可能缺货的那一天正好入库,不会停工待料。需求时界、计划时界:需求时界类似于总装提前期;计划时界类似于累计提前期。是MRP计划时可供选择的参数。有两个时间概念不是物料属性,不过MRP用到,放在这一起讲。计划展望期:进行MRP计划的时间范围。时区:做过计划(不一定是MRP计划,包括资金计划啥的)的人

18、都知道,进行计划,时间越近的粒度越细、越准确。例如我们可以这样计划,30天以内,可以制定每天的资金计划;这之后,6周以内,可以制定每周的的资金计划;这之后,3个月以内,可以制定每月的资金计划。资金计划这样的搞法,同样适用于MRP计划,且起了个概念,叫时区。如图:这里只是介绍时区的概念。我们的实例比较简单,就是1个序列,6个时区,各时区天数为5天。物料档案完成后,可以录入BOM了。BOM单的内容很丰富,采用类似组织结构图那样的形式是无法负荷其重的,所以要用表单的形式来建立。宝马的BOM:发动机的BOM:车身的BOM:空调的BOM:发动机80W的BOM:发动机100W的BOM:发动机120W的BO

19、M:BOM单层录入,可多层展开查询。宝马BOM多层展开如图:当然,BOM查询方法还有很多,正查、反查、单级查、多级查、综合查、树型查、差异比较等,就不一一介绍了。反正都是录入BOM后的不同展现形式。这里又产生了一个概念:提前期偏置。MRP就是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什么时候生产的,时间观念特别强,所以期量标准特别多。这些期量标准,需要我们头脑清晰时认真体会。多看几遍就熟悉了。如果把畅享网的文章当成门户网站的贴子进行浅阅读,指望很轻松的学习,那是不可能有效果的。什么是提前期偏置呢?现在1月1日,要造航母,1年完成,12月31日交货。航母需要1000吨钢,那是不是1月1日就要把1000吨钢准备好呢

20、?不见得。1000吨钢是需要,但并不是1月1日一次投入,而是1月1日需要300吨;3月1日需要200吨;5月1日需要500吨。那么,在航母的BOM中,子项“钢”有300吨,偏置期是0;有200吨,偏置期是2个月;有500吨,偏置期是4个月。宝马有各种配置。宝马只有在进行配置后才能做为向市场销售的产品。这就需要在宝马的BOM上,指明发动机的具体功率,车身的具体材质,空调的具体品牌,从而产生客户BOM。根据销售订单,客户BOM配置分别如下:关于客户BOM的配置,ERP软件还提供配置规则进行控制。例如你选择了某一功率的发动机,那么必须选择海尔空调;或者你选择了钢车身,就必须选择某一功率的发动机。即建

21、立子项的互斥关系或关联关系。有了客户BOM,我们可以录入销售订单了。如图;对有些公司,如果它的子项物料自由组合,那可以产生的客户BOM会不会太多呢?例如象DELL这样的公司,他号称电脑配置是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的。假设有50种硬盘,50种内存,50种CPU,50种显卡,50种键盘,50种声卡.那可以形成的配置,将多达506=15625000000种了。即156亿!为了满目各种可能的客户需求,难道DELL需要预先建156亿个客户BOM单?假设有50种硬盘,50种内存,50种CPU,50种显卡,50种键盘,50种声卡.,我们并不需要建立相应的156亿个BOM,相反,我们只需要一个BOM就行了。处理这个

22、问题的思路是:组合是无限的,但组合的元素却是有限的。内存种类再多,也就几十种吧?CPU种类再多,也就几十种吧?.就我们的实例,我们建一个BOM,把所有的元素包括进来。如图:注:此时的子项物料应指明特性及具体的特性值,从而在BOM单和特性档案间建立关联关系。我们建立特性档案,如图:再建立物料与特性的对应关系,如图:这样,当用户录入2-121时,就自动形成了一个物料。形成了一个什么物料呢?我们看:2代表宝马。“-”是一个连接符。排位第一(代表功率)的数字是1(代表80W);排位第二(代表材质)的数字是2(代表铝);排位第三(代表品牌)的数字是1(代表美的);这样,2-121的意思就是:配置为发动机

23、80W、铝车身、美的空调的宝马。我估计(没证实),DELL在网站界面提供各种配件让用户自由挑选组合,其后台就是这样的工作原理。根据前端用户的选择,后台形成新的物料(如果还从没有过这种配置),并根据用户在已经预置的最大BOM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知道新物料的具体产品结构(不用产生新的具体的BOM)。我们介绍了配置类BOM建立的两种场景:一是基于基本BOM配置出很多客户BOM,涵盖了所有可能的配置。一是建立一个最大的通用BOM,涵盖了所有的子项,并指定子项特性。在用户选配时才自动形成一个新物料,并在不产生相应的具体BOM的情况下知道其产品结构。计算毛需求,就是跑BOM。这个乘和加(一个物料在同一BO

24、M出现多次)的具体过程,就不用讲了。MRP的第2步,就讲完了。MRP运算的第3步,计算净需求。净需求=毛需求/(1-损耗率)-现有库存+安全库存-预计入库量+已分配量什么是预计入?什么是已分配?不同的ERP软件有不同的范围,我们参照金蝶K3的。预计入单据包括以下类型:1、生产任务单、重复生产任务单和委外加工生产任务单(总计划生产数-已完工入库)2、采购申请单(数量-审核的采购订单数)3、采购订单(总的订单数-已入库数量)4、重复生产计划单(总的计划数- 已执行数)5、计划订单(建议订单量)6、物料替代清单(被替代料的实际需求量)已分配单据包括以下类型:1、拖期的销售订单(订单剩余数量);2、生

25、产任务、委外加工任务、重复生产计划单、重复生产任务单相关联的投料单中没有领用物料的数量3、物料替代清单中替代料的实际替代量我们的实例,为简化起见,没有考虑损耗率、成品率、现有库存、安全库存,也没有考虑预计入和已分配。这样,MRP的第3步就介绍完了。MRP运算的第4步,计算计划订单量。不同的订货策略,计划订单量有不同的算法。批对批:计划订单量 = 最小订货量+取大整数(净需求-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批量增量固定批量:计划订单量=固定/经济批量+取大整数(净需求-固定/经济批量)/固定经济批量*固定/经济批量再订货点:计划订单量 = 固定/经济批量。期间订货:计划订单量 = 最小订货量+取大整数

26、(净需求-最小订货量)/批量增量*批量增量确定了计划订单的数量,下面就是计划订单的时间了。我们在前面,计算毛需求、净需求时都不用考虑时间,到计划订单的计算时,就应该同时计算计划订单的时间。不同的订货策略,计划订单的时间有不同的算法。批对批: 提前期向上取整固定提前期变动提前期(建议订单量变动提前期批量)固定批量:提前期向上取整固定提前期变动提前期(建议订单量变动提前期批量)再订货点:提前期固定提前期 期间订货:提前期订货间隔期零件1计算明细:零件2计算明细:发动机80W的计算明细:发动机100W的计算明细:发动机120W的计算明细:钢车身的计算明细:铝车身的计算明细:美的的计算明细:海尔的计算明细:MRP横式报表: MRP计划订单:这样,MRP第4步,计算计划订单量,就完成了。MRP第5步,投放产生三大任务单,直接点“投放”就完成了,不用讲了。为什么投放肯定会生成采购、委外、生产三大任务单呢?因为BOM的最未级物料的属性,只会是这三种,而不会是规划类、虚拟类、组装类等其他类型。非采购、委外、生产属性的物料,不会是BOM的末级物料,否则BOM完整性检查会不通过,MRP计算就无法进行。至此,MRP就介绍完了。我这个实例,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即使如此,手工做也够麻烦的。如果有几百个订单,几千种物料,考虑各种预计入和已分配等参数.可以说,手工做就不可能了。这就是MRP的价值。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