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文言整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6417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赤壁赋文言整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后赤壁赋文言整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后赤壁赋文言整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后赤壁赋文言整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后赤壁赋文言整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赤壁赋文言整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赤壁赋文言整理ppt课件.ppt(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后赤壁赋文 言 知 识 梳 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过黄泥之坂 过:走过。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既:已经。 脱:脱落、凋零。 行歌相答 行歌:边走边吟唱。 今者薄暮 薄:迫近,接近。顾安所得酒乎 安所:哪里,什么地方。 归而谋诸妇 诸:兼词,之于。 以待子不时之须 不时:随时。,曾日月之几何 曾:曾经。 予乃摄衣而上 乃:于是,就。披蒙茸 披:分开。攀栖鹘之危巢 危:高。 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听其所止而休焉 听:听凭。 适有孤鹤 适:恰好,刚好。开户视之 户:门。,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以待子不时之须 须 同 需 ,

2、 需要 。反而登舟 反 同 返 , 返回 。,3、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的用法并解释:,步自雪堂 名词活用为动词,步行。顾而乐之 意动用法,以为乐。予乃摄衣而上 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履巉岩 名词活用为动词,登上。横江东来 名词活用为状语,从东边,掠予舟而西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向西飞。羽衣翩跹 名词活用为状语,穿着羽衣。,4、解释下列句中“顾”的含义:,顾而乐之 看道士顾笑 回头看顾安所得酒乎 只是,不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问,拜访 大行不顾细谨 考虑念父母,顾妻子 顾惜,顾念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反而,难道,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步自雪堂 (状语后置句)复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

3、),6、翻译下列句子:,(1)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将要回到临皋去。两位客人跟随我,走过黄泥坡。 (2)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我于是提起衣裙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形如虎豹的山石上,登上象虬龙一样弯曲的树木,攀登鹘鸟栖宿的高巢,俯视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我了。,7、文化常识:,1、雪堂:苏轼谪居黄州,于元丰五年在东坡旁边筑屋五间,是为雪堂。苏轼雪堂记说,此堂是在大雪中筑成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名。2、前后赤壁赋比较:(1)两文的相似点前后赤壁赋都属于赋体,而且都采用了“以文为赋”的形式;两篇赋都以游乐为主题,一游后再游,都表现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都是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主要体现在景、情、理的高度融合,诗情到哲理的升华和凝聚,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2)两文的不同点苏轼于元丰五年七月游览黄州赤壁,写下前赤壁赋,三月后重游写下后赤壁赋;前赤壁赋开头便描绘出一幅安谧、宁静的自然画面,接着以主客问答的手法,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怀,后赤壁赋写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前赤壁赋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纵情山的思想情绪和生活态度,后赤壁赋略为虚无缥缈,更多流露出遗弃尘世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