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教学标准宣贯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6462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教学标准宣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教学标准宣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教学标准宣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教学标准宣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教学标准宣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教学标准宣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4个专业教学标准宣贯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四个专业教学标准,刘建平2015.9,专业教学标准制订过程调研报告专业教学标准几点思考,一、专业教学标准制订过程,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 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通知交通行指委函20132号其中汽车技术类: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美容与装潢和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四个专业由交通行指委组建的行业工作组(汽车专指委中职分指委核心成员为主)负责工作计划制订、开展调研、起草标准和根据审定意见修改标准等工作。,根据专家组的审定意见,组织工作组成员对送审稿进行最后的修改,报领导小组审批后发布。,二、调研报告(一)调研方法与

2、范围(二)调研内容(三)调研结果分析,(一)调研方法与范围调研方法:现场问卷调研、网络问卷调研、文献资料调研调研范围:北京、广东、四川等18个省、市、自治区 ,收回有效调研问卷105份,其中学校组41份,企业组64份,全国各地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教学指导方案)20个。,调研学校分布图,调研企业分布图,(二)调研内容行业:汽车维修行业及行业人才结构调研,中职教育供求调研、行业文化调研。学校:专业开设现状调研、专业课程开设现状调研、学生生源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顶岗实习单位类型及岗位分布调研、毕业生升学情况调研。企业:汽车维修企业总体调研、生产组织调研、毕业生期望值调研。,汽修类专

3、业在校生规模分布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单位类型分布图,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单位类型分布图,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单位类型分布图,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单位类型分布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分布图,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分布图,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分布图,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分布图,企业各岗位招收新员工意向分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期望值调研,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期望值调查,企业认为专业基础的重要性,企业认为应考取的证书,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期望值调研,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期望值调查

4、,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期望值调研(钣金),汽车车身修复专业期望值调研(喷漆),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期望值调查,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期望值调研,企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期望值调查,(三)调研结果分析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专业培养目标方面: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行业企业,从事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维修接待等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专业技术方面能够胜任汽车维护、总成修理等维修工作,能对汽车单个系统的简单故障进行诊断并排除;(注:高职生在中职基础上,还应具备简单的综合故障和单个系统的复杂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 2)职业范围方面 :汽车机械及电控系统维修、汽车电器维修、汽车维修质量

5、检验、车辆技术评估、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岗位。急需考取汽车维修工证和汽车维修电工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考取的证书有汽车驾驶证、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资格证。,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定位主要培养面向珠三角地区的丰田、通用、大众等中级及经济型轿车为主的汽车维修服务站所需的: 、 、汽车钣金工和喷涂工; 、汽车商务类(维修前台接待、整车及零配件销售等),专业定位(确定专业培养目标),3)课程设置方面 (1)基础课 :侧重语文知识的教学,适当降低数学、英语的难度,建议加入物理课程。 (2)专业基础课 :汽车构造、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发动机与底盘构造拆装应该是重点开设的课程,而机械制图课

6、程应适当弱化。 (3)专业核心课 :常规维护、发动机机械故障维修、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维修、车身电器系统维护及修理、转向系统维护及修理、空调系统维护及修理应该是重点。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的维修应予以弱化,尤其是自动变速器维修。应注重培养规范使用汽车通用工具与专用工具,收集、查阅技术资料和记录整理的能力 。(4)专业拓展课 :汽车配件及仓库管理、就业指导、汽车使用性能检测、汽车保险与评估、汽车精品应成为重要的拓展课程 。,4)教学时间安排方面 (1)专业课前移至第一学期,重塑学生的学习信心。 (2)基础课延伸至第五学期,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 (3)实习单位分散,私营企业社会责任感稍弱 ,不利于工

7、学交替,适宜集中顶岗实习。,5)教学方法方面 企业看重通用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学方法应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环境和培养解决综合技术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非常必要。 6)教学评价方面 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加入对学生服务意识、学习能力、工作服从性、工作责任感、吃苦耐劳的品质、工作态度、工作执行力等关键能力的考评,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工作过程知识、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考评。,7)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方面 本专业难以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需要在学校内就要接受到足够多的实操训练。因此: 一是要适应行动导向教学的需要,构建起集理论与实践一体的

8、一体化技能教室,教室内应尽可能模拟企业生产情境配备相应的各种常用工具设备,确保学生能够在学校内模拟完成一些常见的工作任务。 二是要对企业中常用的设备予以配套,比如四轮定位仪、轮胎动平衡、手持式诊断电脑、冷媒回收加注机等,以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充分接触和使用这些设备,缩短学生今后进入企业的适应期。,8)专业师资培养方面 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 。,2.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1)专业培养目标方面:应培养从事汽车整车营销、汽车零部件营销、二手汽车营销和汽车保险代理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2)职业范围方面 :(1)汽车销售岗位如销售顾问助

9、理、销售顾问、二手车销售顾问等;(2)汽车配件服务岗位如汽车配件销售顾问、零配件管理等 ;(3)汽车保险代理岗位如汽车保险代理员等。,3)课程设置方面 (1)基础课 :应以基本人文素质为主。(2)专业基础课 :汽车文化、汽车销售流程、汽车零配件知识、客户关系管理、汽车配件管理是重点开设的课程。 (3)专业核心课 :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专业技能方向构建教学整体方案,以模块化方式构筑新的课程体系,并积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4)专业拓展课 :汽车专业资料检索、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驾驶基础、汽车维修服务接待应成为重要的拓展课程 。,3.汽车车身修复专业1)专业培养目标方面:面向汽车维

10、修企业,培养从事车身维修钣金、喷涂、事故汽车定损等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 2)职业范围方面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汽车碰撞后的钣金修理、涂装修复、碰撞车辆的损伤评估与理赔等岗位的工作,专业学生急需考取的技能等级证书包括汽车维修钣金工和汽车维修漆工。,3)课程设置方面 (1)基础课 :本专业学生须具备化工涂料等相关知识,建议开设化学课程。(2)专业基础课 :汽车构造与汽车电气、汽车车身与附属设备、汽车材料、钣金工艺和涂装基本操作等应该是重点开设的课程。建议开设力学基础课程。 (3)专业核心课 :汽车车身构件及其附属设备的拆装与调整、汽车外覆板件损伤修理、汽车碰撞拉伸校正、涂装

11、前的底材处理(包括底材的防腐、原子灰的施工与打磨等)、贴护、修补喷涂、面漆颜色调色、抛光处理等应该是重点开设的课程内容。汽车碰撞损伤的鉴定评估和保险理赔也是重点需要开设的课程。 (4)专业拓展课 :汽车精品应成为重要的拓展课程,而对于汽车改装等课程因目前国家法律法规管理方面的因素建议暂不开设。,1.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1)专业培养目标方面:面向汽车后市场,从事汽车美容、汽车装潢、销售、业务接待等工作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职业范围方面 :汽车外部、内部清洁;汽车美容业务接待;汽车外饰、内饰、漆面美容;汽车漆面修补;汽车内部、外部装饰;汽车电器改装。,3)课程设置方面 (1)基

12、础课 :应以基本人文素质为主,适当侧重语文教学,降低数学、英语的难度,建议加入化学、物理等课程。(2)专业技能课 :汽车基础知识、汽车结构与附件拆装、汽车涂装基础、汽车美容与装潢经营等技能课程。汽车美容和汽车装潢两个专业方向,汽车清洁作为基本技能课程。(3)专业拓展课 :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消费者心理学等与本专业发展有关的课程可适当安排。,4)教学时间安排方面 (1)专业技能课程安排应侧重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喷涂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安排为2个学期,其他专业技能课程安排为1个学期。(2)技能方向课程,确定美容或装潢两个方向课程。,三、专业教学标准(一)培养目标(二)

13、专业方向(三)课程结构设置(四)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五)专业实训标准(六)专业师资建设标准(七)教学评价,(一)培养目标汽车运用与维修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维修接待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面向汽车整车销售与服务、汽车零部件供应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汽车整车营销、汽车零部件营销、二手汽车营销和汽车保险代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一)培养目标汽车车身修复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面向汽车维修企业,培养从事车身维修钣金、喷涂和

14、事故汽车定损等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汽车美容与装潢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面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培养从事汽车美容与装潢的技术服务与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二) 专业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机修 侧重发动机、底盘机械及其电控的维修汽车电器侧重车身电器、汽车空调、油电混合动 力的维修汽车性能检测 侧重汽车性能检测、检测设备的调整和维护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侧重面向客户的接待能力的培养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汽车整车营销、汽车零部件营销、二手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代理,(二) 专业方向汽车车身修复汽车钣金、汽车喷漆、汽车定损;汽车美容与

15、装潢汽车美容、汽车装潢;取消了汽车内外清洁专业方向(汽车内外清洁岗位技能要求相对简单 、汽车内外清洁是汽车美容与装潢的基础工作 、行业专家认为调整可行 )。,(三)课程结构设置1.公共基础课按教育部要求设定;2.公共选修课旨提高学生基本修养;3.专业核心课以汽车维修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搭建较为全面的专业平台;4.专业方向课以提升和补充为主;5.专业选修课注重补充行业技术发展新知识;6.专业课前移至第一学期;7.基础课分散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三学年;8.增加专业核心课程课时。,(四)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1.来源于典型工作任务;2. 发动机、底盘、电器三门核心课程,拆解为:汽车发

16、动机机械维修 、汽车传动系统维修 、汽车悬挂、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 、汽车发动机电器与控制系统检修 、汽车车身电气设备检修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 。3.汽车传动系单独设定,自动变速器内容融入传动系,不做重点学习,发动机电器和控制系统合并;4. 上述6门课程之间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对于每个年级本专业教学班较多(3个以上)的学校,可以按照模块式灵活安排教学。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和实现一体化教学。,(五)专业实训标准1.按大班教学设置,台套数为8组,理想分组率为5人/组;2.强化了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的建设。3.参考国赛成果制定汽车整车实训场设备标准。(六)专业师资建设标准建立双师教学团队,聘请行业企业

17、兼职教师。(七)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过程与终结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自评、他评与师评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企业)、评价指标多维度(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综合评价)。,四、几点思考1.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15年7月23日经第10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8月8日起施行。 【维修点规定】车主可以自由选择修车的地点。 【配件规定】托修方、维修经营者可以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机动车。同质配件是指,产品质量等同或者高于装车零部件标准要求,且具有良好装车性能的配件。”,【信息公开】机动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型投放市场后六个月内,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其维修技术

18、信息和工时定额。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关于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的规定执行。2015年2月份发布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如果汽车生产者没有按照规定时限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会责令其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将被通报,并提请国家质检部门和相关指定认证机构撤销相关车型CCC认证证书。,2. 互联网+汽车维修行业运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对机动车维修业务、整车及配件营销方式、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培养及使用所带来的影响。3. 各地行业发展与职业学校专业教育资源差异较大。4、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对策:,目标企业群,学校现有及未来可预见资源,该专业学生现状及就业和升学期望,区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区域内同层次学校该专业办学情状,目标企业对应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学校现有及未来可预见资源,该专业学生素质及就业和升学期望,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学校和系部的培养愿景,1、开发区域特色和校本特色选修课;2、对应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化处理;3、开发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平台,善用网络资源等;4、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谢谢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