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解题技巧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6484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1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解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中考历史解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中考历史解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中考历史解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中考历史解题技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解题技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解题技巧ppt课件.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历史解题技巧,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华夏之祖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6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9、10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二)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1课“秦王扫六合” 第12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3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4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7、18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二)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

2、21、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二),理清线索 教材目录中的历史线索梳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约开始于170万年夏奴隶社会形成商奴隶社会发展西周奴隶社会强盛 东周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 战国封建社会形成秦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宋 辽 夏 金 元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清(1840年以前),【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和大统一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分裂时期, 之后秦朝结束这一局面,出现秦汉的大一统。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大

3、分裂 时期,出现过西晋的短期统一,之后,隋朝结束 分裂割据局面,出现隋唐的大一统。3、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第三个大分裂时期, 之后,元朝统一全国,出现明清的大一统。,【中国古代历代政权统治的基本特征 】,1、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2、春秋战国:社会变革,诸侯争霸称雄。3、秦汉时期: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5、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6、辽、宋、夏、金、元: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7、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

4、族融合 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理清线索 教材目录中的阶段特征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图说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你能将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准确地对号入座吗?,魏,蜀,吴,西晋,十六国(前秦),东晋,北朝,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想一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过哪几次统一局面?,对号入座,西夏,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地图类,1、借用地图考察地理方位或朝代疆域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

5、定了基础。读右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A. B. C. D.,下列形势示意图中,再现了公元三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政局的是,A B,C D,2、借地图考察旅行或行军的路线观察下面地图,由哥伦布首先开辟的航路是A B C D,重点地图归纳,表示地理方位或疆域的地图,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地图,原始农耕遗址地图,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秦朝疆域图,西汉疆域图,三国鼎立,金、南宋对峙形势,辽、北宋、西夏形势,清前期疆域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秦长城,明长城,隋朝大运河,元朝大运河,元朝的运河,隋朝大运河,会通河,通惠河,大都,杭州,余杭,涿郡,洛阳,古埃及与尼罗河,新月沃地与

6、两河流域,古希腊雅典与爱琴海,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北约与华约军事政治集团,非洲独立进程图,二战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秦末农民起义,表示旅行或行军路线的地图,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佛教传播路线图,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新航路开辟路线图,鸦片战争形势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胜利进军形势图,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工农革命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935年,1936年,左宗棠1878年打败阿古柏收复除伊犁外新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八路军抗日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最大规模,1937

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公元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东征地图,罗马帝国扩张2世纪达到最大,从丝绸之路到新航路开辟地图,三角贸易示意图,BACK,(奴隶制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利益),西周等级示意图,古印度种姓制度,其他类,(封建制等级制度),日本,法国,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人、物、场景类,1、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2、物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作家德莱塞仿佛在一片繁荣中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创作发表了一本控诉资本主义制度黑暗

8、的著作。该著作是,A B C D,下列属于古代西方文明成就的是 A B C D,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原子弹爆炸 B.蒸汽机C.蒸汽机车 D.螺旋桨飞机,3、场景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从下列图片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反抗列强的侵略 B中国近代化的起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国共合作与斗争的历程,五四运动中商界声援学生 中共一大部分代表,行军中的

9、叶挺独立团 (标语)“没有饭吃的穷人快来赶上红军”,C,解题技巧:如何归纳图片主题?1、关注题干,寻找主题2、关注图片信息(文字提示),找出相同点3、辨析选项,建议用排除法选择 C,重要的历史人物,黄帝,老子石像,孔子,汉武帝,秦始皇,唐太宗,成吉思汗,忽必烈,宋太祖,女真 金,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白居易,杜甫,毕升,蔡伦,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瓦德西,华尔,戊戌变法,康有为,谭嗣同就义,严复,梁启超,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民族资产阶级,张謇,侯德榜,新中国时期模范人物,王进喜,邓稼先,袁隆平,历史性的握手,尼克松访华,汪辜会谈,古希腊荷马,古希腊阿基米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10、,意大利但丁,法国伏尔泰,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人物,华盛顿,拿破仑,林肯,罗斯福,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玻利瓦尔,章西女王,中东和平进程关键人物,拉宾、佩雷斯、阿拉法特,骨、石质农具,青铜器,铁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大泽乡起义,张骞通西域,科举制度,近代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甲午中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近代化探索,海国图志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雄鸡一声天下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一大,吴起镇会师,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七七事变,西安事变,日本投降,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重庆谈判,人民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挺

11、进大别山,新中国成立和巩固,开国大典,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4年宪法,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文化大革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南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古代文化,巴黎圣母院,楔形字,象形字,麦加大清真寺,资产阶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处死查理一世,波士顿倾茶事件,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日本“黑船”事件,无产阶级革命,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水晶之夜”,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慕尼黑阴谋,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向英国挑战,原子弹爆炸,日本投降,诺曼底登陆,冷战下的两极格局,美苏

12、争霸,经济全球化,BACK,中美合作生产的飞机,表格、数轴类,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右图是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引起甲点(1959年)前后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事件和引起乙点(1979年)之后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文化大革命”,863计划纲要的实施,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几个不同的

13、发展阶段。对图示中第二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A发展速度放慢,出现严重经济危机 B开始复苏和繁荣 C经济实力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 D进入知识经济时代,1、曲线变化2、变化原因(关注时期,一战期间)3、说明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增长,外因、内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及原因,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19241929年失业率低,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一时,19291933年失业率高, 原因:经济大危机,1933年以后降低,原因:罗斯福新政,1、曲线变化2、变化原因3、说明结论,说明了:罗斯

14、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先例。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敢于创新。,BACK,引用材料类,1、名人名言初三某班的黑板报以名人格言的形式介绍历史人物及成就,其中对应错误的是A.“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国画愚公移山的作者徐悲鸿 B.“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 C.“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 D.“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微积分的创建者牛顿,2、其它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

15、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发表演说根据材料,德国为了“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与英法等国对抗,致使欧洲形成了哪两大军事对抗集团?1914年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爆发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常见的名人名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师夷长技以制夷我办了一辈子事都是纸糊的老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 “一幢裂开

16、的房子是不能持久站立的”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滑落” ,列宁,BACK,名词解释类,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A.兰亭序B.九成宫碑 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1921年中共的诞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中共历史上的遵义会议A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为井冈山会师创造

17、了条件C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A.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组合选择题,1、时间类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诺曼底登陆德国进攻波兰慕尼黑阴谋日本偷袭珍珠港A. B. C. D.,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 B. C. D.,2、归纳类以下对拿破仑的评价正确的是 颁布法典,

18、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军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后期的对外战争都维护了当地人民的利益 A B C D,3、图表类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战争是人类的浩劫 两次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剧烈震荡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A B C D,分析1700年至1973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均GDP变化的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中国与英、德、日三国人均GDP增长趋势相比,呈现何种明显差别?,英、德、日的人均GDP快速上升,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缓慢。,分析1700年至1973年世界部分国

19、家人均GDP变化的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2)促使日本在1870年至1913年期间,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哪一历史事件?,日本明治维新,分析1700年至1973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均GDP变化的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3)与1913年相比,1950年德、日两国人均GDP增长缓慢的主要共同原因是什么?,德、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战败。,分析1700年至1973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均GDP变化的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4)从1950年到1973年,日、英、德三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共同外部因素是什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欧洲逐渐走向联合,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经济体名称是什么?,美国

20、的援助(或美国的扶持);欧盟(欧洲联盟),分析1700年至1973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均GDP变化的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5)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为改变落后的局面,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六.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昌盛的秦汉文化,三.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四.辉煌的隋唐文化,五.灿烂的宋元文化,突出重点难点:课标要求的重点难点,(2008南京)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吸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图一海国图志,图二天演论,图三民报,图四新青年,图五共产党宣言,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的基本线索:

21、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1分)他编写此书的目的是什么?(1分)(2)图二译著提出了哪些进步观点?(2分)(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1分)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1分)(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2分)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1分)(5)图五著作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1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2、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哪一重要理论成果?(1分),(2008扬州)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了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它与下列哪一字体相同( ),A,(2009连云港)今年我们参加的“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将采用网上阅卷,这一举措得益于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中国的“一五计划”,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 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D,(2008汕头学业)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 ( )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

23、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2008 衢州学业)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这则名言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2008安徽)小华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A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B资治通鉴与“阳光体育活动” C五禽戏与“京剧进校园” D北京人遗址与西部大开发,A,(2008四川资阳)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他是思想家,四处宣

24、传自已的政治主张。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ABCD,B,突出重点难点:考试说明中的重点内容,(2009杭州)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 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 B. C. D. ,(2009泰安)公元前后,在图中这条要道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 ( ) A.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 B.西周王朝和罗马共和国 C.大汉帝国和古代希腊 D.东周王朝和雅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