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管领域的信息化趋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6812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监管领域的信息化趋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安全监管领域的信息化趋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安全监管领域的信息化趋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安全监管领域的信息化趋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安全监管领域的信息化趋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监管领域的信息化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监管领域的信息化趋势.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监管领域的信息化趋势一、 信息化技术简介1 信息化的定义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信息化 英文名称:informationalization 定义: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普及应用导致的信息传递时空阻碍性的消失,在信息基础设施到达的地方信息可获得性趋同。也被理解为与此相伴随的社会组织之形式及其属性。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

2、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一般性定义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向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

3、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2 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

4、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3 信息化的层次(1) 产品信息化。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含两层意思:一是产品所含各类信息比重日益增大、物质比重日益降低,产品日益由物质产品的特征向信

5、息产品的特征迈进;二是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嵌入了智能化元器件,使产品具有越来越强的信息处理功能。(2)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并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完善信息服务,加速建设企业信息系统。 (3) 产业信息化。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 (4) 国民经济信息化。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金融、贸易、投资、计划、通关、营销等组成一个信息大系统,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

6、等经济的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各国急需实现的近期目标。 (5) 社会生活信息化。指包括经济、科技、教育、军事、政务、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各种信息网络,大力开发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内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等社会生活极大程度信息化以后,我们也就进入了信息社会。 4 信息化的重要作用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尝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论述:一种是将信息化的作用概括为支柱作用与改造作用两个方面;另一种是将信息化的作用概括为先导作用、软化作用、替代作用、增值作用与优化作用

7、等五个方面。这些观点对我们充分认识信息化的经济功能(或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不可忽视。信息化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产业的经济作用予以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的支柱作用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支柱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信息产业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不断提高,间接贡献率稳步提高。(2)信息产业将发展成为最大的产业。到2005年年底,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将超过30 ,其在国家外贸出口中的支柱地位将得到

8、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位居前列,将发展成为最大的产业。 (2)信息产业的基础作用信息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通信网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强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是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2)信息技术和装备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科技、经济、军事主导权和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 (3)信息产业的先导作用信息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先导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4个方面:(1)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2)信息

9、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龙头产业。(3)信息产业的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将创造出新的产业门类。(4)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极大提高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 (4)信息产业的核心作用信息产业是推进国家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3个方面:(1)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装备是国家信息化的物资基础和主要动力。(2)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3)信息产业的发展大量降低物资消耗和交易成本,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

10、型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5 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过程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等“金”字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总的说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1)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的内部信息办公网络。1992年,为了推进政府机关的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国务院办公室下发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

11、(1992)25)。该文件下发以后,在国务院办公厅统一指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近十年的积极努力,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 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末)1993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要求当时的电子部与有关部委大力协调,抓好几项重大的信息工程。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度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雏形。“金桥”工程又称经济信息通信

12、网工程,它是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这项工程的建设,对于提高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水平以及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关”工程又称为海关联网工程,其目标是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朮,以实现货物通关自动化、国际贸易无纸化。“金卡”工程又称电子货币工程,它是借以实现金融电子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在部分“金”字工程推动下,部分政府部门的网络建设,电子化的的深度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3) 发展阶段(1999年-2001年)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丁“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

13、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通过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及相关的一系列工程,实现我国迈入“网络社会”,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公自动化连通,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使政府站点演变为便民服务的窗口,实现人们足不出户完成与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利用政府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程,如“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等,实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联入网络,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多种社会功能,形成“网络社会”。2000年1月,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中国邮电总局联合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百家城市政府上网推进交流大会召

14、开。 来自全国13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主管科技、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各个参会城市电信部门政府上网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70%以上的地市级在网上建立了办事窗口,政府网站也已经多达3000多个。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建设获得了长足的进展,政府信息化的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4) 高速发展阶段(2002-至今)国家不断培育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环境。2002年是政府信息化逐渐由“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清晰”的一年。从“割据”向“统一”发展。2001年12月26日,国家信息府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中国建设信息化要政府先行”的重要决策。2002年7说

15、3日,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组织了上百位专家对国家电子政务进行研究,在所发布的十七号文件重,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以及发展战略框架,将政府信息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规划、整体发展阶段;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2年12月10日,由中科院、中国贸促会、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2002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该会为我国电子政务提速助力。国家对政府信息

16、化的空前重视,开辟了未来一段时间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空间,为政府和企业搭起了共同发展的舞台。我国政府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各类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备,网络建设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如税务、工商、海关、公安等部门都已建成了覆盖全系统的专网。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辅助领导科学决策需求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初具规模。70%以上的地市级在网上建立了办事窗口,政府网站也已经多达3000多个。早期启动“金”字工程已经发挥作用,其他“金”字工程也已陆续启动。“金税工程”二期在遏制骗税和税

17、款流失上取得了显著的收效。2001年由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督办了57起虚开发票案件,57起虚开发票案件共涉及113户企业。其中,属于2000年金税工程开通以前虚开的有40户,2001年上半年虚开的有68户,2001年7月1日金税工程全面开通后,下半年虚开的只有5户。可见,金税工程实施后,案件数量明显下降。“金财”工程、“金盾”工程也已经陆续启动;“金水”工程、“金质”工程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十二各业务系统之一。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开放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的概念,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些地方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电子政

18、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提出电子政务具体目标是:力争用两年时间,到2002底初步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年时间,到2005年底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二、 我省安全监管领域信息化发展现状1、进行了网络和硬件环境建设各地纷纷从网络基础建设抓起,完成了数据服务器、网站服务器和防病毒服务器以及机柜、等相关配套设备,配置相应的系统软件;配置防火墙和防病毒系统以及PC机等办公设备。搭建了一套先进的、安全的、可靠的网络系统

19、平台,有力地支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网上审批系统的开展2、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第一, 无纸化办公。无纸化办公是现阶段办公系统程序开发所追求的较高境界,但是要真正实施无纸化办公,关键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工作的思想意识和能否有与之相配合的管理制度。目前省局和部分市、县已经在开展无纸化办公。第二, 部门之间的相互通联。根据以往的办公习惯,各业务部门之间没有很多的业务联系。如果我们简单地将这种状况转移到网络程序的开发上,就会得到很多相互不能够共享的业务办公系统,这是与网络的原则相违背的。对于网络来说,它的使用者越多,网络的整体效率和每个使用者的收益越高,就越应该在每一个业务系统之间尽可能地实现信息共享

20、。这里要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以往只是将业务部门中明确规定了可以共享的内容公开,现在网络中应该是除了明确规定不能够公开的以外,其他内容都要互联共享。这种公开可能对一些部门的某些权力有影响,但它是我们整个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发展所需要的。试想如果我们连内部都做不到信息共享,又如何能够对外实施管理呢。3、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办公系统党政网、电子政务内网等内部网络系统的建立完善了已有的内部办公系统。内部办公系统主要是提供办公支持、决策支持、公文流转等服务。主要的应用有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政务办公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这是政府互联互通最重要的应用。政务信息发布系统,包括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批和发布流程,网

21、上刊物的编辑和发布,政府部门间的政务信息交换。4、 初步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主要包括网上行政审批和统计系统。行政审批是政府机关的重要职能,网上审批系统使传统手工办理的审批业务在网上实现,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并增加政府办公的透明度。网上审批系统的最终对象是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目前武汉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对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正在尝试进行网上审批。5、门户网站得到完善省安监局门户网站经过重新改版后成为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优秀网站;进一步推进了我省安监局政务公开,确保网上政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实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省安监局政务网站的在线办事能力,拓展信息交互与事务处理深度

22、,完善各种企业、公众参与渠道。同时各个市/州安监局也开始建立了各种门户类网站。6、建立了部分网络监管系统网上监管不是指在网上受理投诉、举报,也不是指浏览网页进行监督,而是通过高科技,利用网络实现对管理对象的自动管理。在这方面可以进行两个方面的尝试:一是通过安全生产监控及电子台帐软件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电子管理,统计报表、资料及时进行网上传输;二是利用网络程序和现场监视设备,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实现网络远程跟踪、监测和控制。三、 安全监管领域对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信息化在安全监管领域的发展趋势1、 信息化在安全监管领域的作用近十年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

23、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化工作正在逐步由局部的技术辅助性工作发展成为全局性工作,并成为我们在新世纪搞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管理水平,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信息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 通过信息化加大监管力度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拥有较广的监管领域和监管权限,但在实际监管上,有限的管理力量在广泛的管理领域和数量庞大的管理对象面前,无法进行有效深入的管理。如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法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个违法当事人可能被

24、当地的安全监管部门查处过,但由于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不够畅通或信息没有公开,可能他又到另外一个地区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从而没有体现出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2) 增加监管手段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相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针对安全生产数据信息的急剧增加,管理工作日益复杂的特点,可考虑研究和开发关于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安全生产监控及电子台帐软件。这样有利

25、于安全生产的现场监督,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重心下移,有利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经营者科学管理,有利于把重特大事故和重大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全面动态的点对点管理,就是信息化工作对管理的深入。(3) 扩大安全监管部门服务范围目前,国家局提出积极探索建立高危行业生产安全许可制度,安全生产部门也要监管与服务并重。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管理方法。信息化可以使管理方法更加丰富,如武汉市目前正在推广实施的“前置互联审批”工作,对新注册登记的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企业,实行“一网式服务”,即:“互联审批”办法。这样可以让企业足不出户地申请、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和其他

26、政务工作。(4) 扩大安全培训教育面通过信息化,在安全培训中采取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扩大培训面,提高培训效率。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成为现实,它能模拟实际生产系统的环境,对于有效预防事故发挥作用。2、 安全生产监察信息管理统计与分析信息化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监察信息管理统计与分析信息化将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系统地搜集、整理、储存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2)利用已掌握的丰富的信息资源,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的统计模型及叠表模型,根据需要生

27、成各种分析表以及各种柱状、饼状和趋势图,实现分析预测的目的。 (3)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模型方案库,帮助决策者解决高度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的问题。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情况和咨询建议。 (4)利用统计与分析信息,对安全监察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揭示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提出矫正意见,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促使安全监察工作的健康发展。3、 信息化对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第一, 提高干部素质,为监管手段创新打下基础当务之争是加强对安监人员网络应用知识和使用技能的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与新的岗位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并学会利用这些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协作和信息处理能力。第二, 规

28、范监管程序保证依法监管,杜绝不作为、乱作为,防止内部的各种暗箱操作,是执法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网络的特点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的。它严格按照规定好的程序运行,这就给我们利用计算机程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创造了条件,要充分利用这种条件规范监管程序。第三, 接受社会监督法治社会的推进要求安全生产监管要实行管理行为的公开化、透明化,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在这一点上,仅仅依靠橱窗、板报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是一个新途径。现在很多部门都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将所有与办公有关的政务文件全部公开。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建立网站的却不是很多,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公开的社会监督机制。4、 安全监管领域

29、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 对信息化认识和应用存在差距在对安全监管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上,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办公自动化、信息上网阶段,也有一些地方开展了专项业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鲜有对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系统性信息化开发的成功案例,主要表现在对协同办公和对外信息化服务的认识尚不到位。这与安监部门信息化起步晚,基层信息化人才缺乏不无关系。但是安监部门信息化起步晚也可视为一种优势,可以充分借鉴其他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少走弯路,也有利于更全面系统的认识安全监管信息化。考虑安全监管业务特点和电子政务的要求,安全监管信息化至少是包括以下内容的整合:向公众的Internet信息发布网站、OA(办公自动化),M

30、IS(管理信息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2) 原有信息化系统缺陷对信息化发展影响较大业务系统对功能扩展考虑不到位。省、市级安监部门开发的一些业务信息化系统,如事故报告分析系统、行政审批系统、隐患排查系统等等,这些系统都需要县(区)安监部门提供(录入)基础数据。但在开发时只考虑本级业务的需求,未考虑县区安监部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让这些信息化系统在基层失去了信息化的本意,成了基层的额外工作量。同时,不少系统在开发时,并未给下一步发展预留接口,给信息化建设带来障碍。急用先行但缺少统筹规划。存在先后开发的多个业务系统信息不共享,造成单位或安监系统内部的“信息孤岛”,部门内部的协同办公功能不强。包

31、办基层信息化工作,实用性打折。安监系统的信息化,在总体上应该形成金字塔形的结构。塔基(基础)应该在县(区)基层,这是由县(区)安监部门的实际工作决定的,基层安监业务的信息化,首先是大量一手安全生产资料的数据化,部分经过县区信息化系统加工的数据才能成为上级安监部门有用的信息。同时各地管理机制、方法的不同,也决定了各县(区)信息化内容差异的必然性。如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结构特色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企业进行安全信用评估等等,但划分和评估的标准并不可能一样。基层安监信息化相对市、省上级部门有其特有的需求和现实要求。省市级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时若不考虑各级需求的差别和地方的差异性,包办基层信息化,基层部门

32、在录入大量基础数据之后就要“守着粮仓喊饿”。安全生产数据采集和更新方式不科学。目前基层已经历了三种方式:一种情况是前述未考虑基层需求的信息化系统,额外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一种是普查,需要短期内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但数据的准确度和质量是最低的,有些情况下甚至没有分析利用价值,数据的更新更是一大问题。另一种是期待生产经营单位直接提供数据,这在大多数地方(特别是私营经济发达的地区)是行不通的,一方面,企业没有法律义务报送相关数据;另外,企业若主动向监管部门报告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就是愿意“投案自首”,那又何不自查自纠呢?(3) 与本地安全监管实情的结合不够主要是监管系统建设没有体现或整合当地安全监管

33、机制、理念和方法。各地安全生产情况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各地安监部门监管理念、方式、机制的差异。如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基层安监部门监管的重点和方法。信息化建设若只考虑标准业务流程,将大大削弱信息化项目的实用性和成效。如实行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企业信用评价等,没有信息化支撑或开发成单项系统,最后都会成为空架子。在信息化与安全监管机制的结合上,也存在缺少综合、全局观点的问题,没有考虑其他职能部门、乡镇街道等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在信息化方面的需要,或仅局限于本单位基础业务需求,这样就会与基层安监部门使用一些不成熟的上级安监信息化系统一样遇到尴尬,如数据采集更新遇阻、增加其他单位工作量等。(4) 与

34、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整合不够各安监还存在部门信息化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建设的思路。安全监管信息资源与其他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度低。安监部门有大量的基础数据可以通过交互与其他部门共享,如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应急管理数据、GIS数据等等。当前政府信息资源孤岛问题突出,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个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不一致导致各个部门之间、各应用系统之间相互不能连通、信息不能共享。这一问题已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障碍。在目前电子政务建设信息资源整合趋势已经明晰的情况下,应引起尚处在信息化起步阶段的基层安监部门足够的重视,在项目设计时就应为“共享”“整合”做好准备,避免重

35、复建设。5、 安全监管领域信息化建设发展思路(1) 在信息化建设中贯彻科学的安全监管思路信息化系统可以处理海量的数据,但是并不表明作为政府监管部门需要或者能够掌握所有安全生产数据,要立足于落实安监部门依法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来认清安全监管信息化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比如说我们的信息化系统并不需要记录辖区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每一家是否存在或存在多少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政府监管部门不可能也没有能力为辖区所有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或是违法行为负责。各部门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要以依法落实监管责任为基础,而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监管的水平和效率,促进生产经营单位主动的遵守安全生产法规,不

36、能越疱代俎。(实际上,也有一些在用的隐患排查系统,要求每家生产经营单位定期上报隐患情况,对这类系统数据的分析结果将是非常不准确的:一是不知道哪个数据和多少数据是准确的,分析结果的科学性没有保证;若对数据进行核实,成本将是巨大的;二是若生产经营单位大都瞒报了,那监管部门就是“掩耳盗铃”;若生产经营单位都如实报告了,那说明安全生产法治意识已经非常高了,政府安全监管的方法和重点就不该是排查隐患了)。(2) 在信息化建设中要体现综合监管和全局意识作为地方政府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决定了安监部门的安监信息系统不会是仅仅处理本部门数据的。要从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出发设计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也就是说一个

37、从总体考虑的符合电子政务需求的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一般不会是安监局的信息化系统。(3) 坚持业务主导和以监管对象为基础的总体建设思路安监部门各项具体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是安全监管系统的实现基础。这里的业务不光包括安监部门本身的业务,还包括在安监部门综合协调下,各其他部门、乡镇街道甚至村(社区)的安全生产工作业务。如行政执法、行政许可、安全培训、各有关单位安全检查等等。这些具体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效率之源,也是信息化系统的数据之源,即系统处理的是政府的安全监管数据,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效率优势与数据的有效采集和更新方法取得有机统一。安全生产的监管对象生产经营单位几乎是安全监管部门所

38、有业务工作的中心,这是安全生产的本质决定的。这就为信息化系统中执法、许可、检查、培训等各项业务数据找到了维系点,通过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将所有的信息联系、综合起来,解决专项业务系统信息孤立的问题。(4) 注重整合的建设思路在当前电子政务发展形势下,安监信息化应把注重整合与注重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上下左右”的协调和整合。即:加强与上级安监部门和乡镇街道的信息化需求的协调和整合;加强与本级其他部门信息化系统的互联和共享。在当前各地都在推进政府信息化资源整合(建立数据中心)的大好形势下,安监部门信息化可以在地方信息化管理部门统一协调下,充分利用各部门已建立的各信息化系统,通过共享和互联取得事半

39、功倍的效果。(5) 上级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安监部门信息化的统筹和指导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安全生产信息化的统筹和规划,根据国家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的要求:“做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应用、分步实施、技术服务、应用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并注重为全系统安全运行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组织建立合理的安全生产信息采集和共享机制。”“根据法律规定和履行职能的需要,明确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实现国家、省、地(市)、县四级机构安全生产信息互通互联和资源共享,并和其它部门实现资源共享接口。”同时上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基层信息化工作的指导,保护基层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基层安监部门创造良好的

40、信息化建设环境。6、 下一步信息化工作发展的重点经过近年的建设,安监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已逐步进入资源整合、深化应用、规范建设和有序发展的新阶段,横向的跨部门联合与纵向的基层延伸是市安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下一步工作重点是规范安监信息化建设,形成安监综合库,并依托数据整合达到有序设计、开发业务应用的新阶段。(1)完善门户网站管理,提高政务效能。为了进一步推进安监系统政务公开,确保网上政务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实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各级安监局政务网站的在线办事能力,拓展信息交互与事务处理深度,完善各种企业、公众参与渠道,努力将安监局门户网站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优秀网站,不断提高

41、公共服务水平。(2)整合业务数据、建设安监综合库由于目前各级安监局的数据库系统是相对独立运作的,业务数据独立,缺乏一致性,各数据库的数据无法直接进行交换和共享,这样势必造成大量数据的重复存储,既浪费了资源,又难以保证数据同步,使得数据可用率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原有的业务系统开发方式缺乏规划与协调,业务数据的可靠性是难以保障的,独立开发的业务系统极少考虑其他系统和决策的需要,数据通常是不完整的,因而需要从不同领域、行业、部门取得相关数据,并且从这些数据中搜取、分析才能得到决策支持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因此,在完成了“安监信息平台”建设后,急需建设安监综合库,对整合接入平台的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

42、合,以保证数据的权威性、一致性和完整性,这也是接数据中心,共享安监业务数据的前提条件。(3)平台升级改造、提高平台安全性“安监信息平台”是安监系统体系的核心枢纽,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安监信息平台”的安全防护性能。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高效、安全、机密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支撑体系。构建上联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安监局,下至各市各区(县级市)安监局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共用共享的系统支撑平台。具体建设内容如下:一是基于“安监信息平台”构建安监局数字证书认证体系;二是为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性能增加入侵检测系统、存储备份、安全审计系统、相应服务器及软件系统;三是信息安全相关法规建设。(4)规范、有

43、序地建设综合应用系统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大势所趋,也是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水平的必由之路。例如:渡船渡口管理、危化企业信息共享、视频监控、信用体系等。这些应用的建设都不是单个部门、单个处室或单个系统能完成的,都依赖于各个处室之间、各个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综合应用系统是基于“安监信息平台”和安监综合库,针对具体业务应用进行顶层设计和优化设计后开发的综合应用系统。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一是面向安监领域设计基于“安监信息平台”和安监综合库的综合监管、主动监管、事前监管、全过程监管和部门协同监管模型,提供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方案;二是针对管理重心下移和属地监管,提出利用“安监信息

44、平台”将安监业务接入市、社区平台的方案;三是基于“安监信息平台”和安监综合库实现的具体业务应用包括:企业安全预警与告知业务,乙种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登记、审批业务,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业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设立、批准、三同时业务),非药品类易制毒管理业务,烟花爆竹管理业务,剧毒物、农药等重大危化品危险源管理业务,包装容器监管业务,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执法业务,非煤矿山业务,重大危险源管理业务,安全检查及行政执法业务。(5)加强信息化机构及队伍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有大局观、有规划,才能统领全局,更需要有专门的信息化机构作为建设管理和协调部门。目前,安监系统信息

45、化建设应设立局信息化领导小组,具体业务上归口到局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设立专门的信息化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以统筹负责安监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为安全科技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四、 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监管领域中的应用 1、 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46、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要有数据传输通路;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要有CPU;要有操作系统;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要有数据发送器;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

47、“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互联网。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传感网是基于感知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

48、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根据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 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然而,ITU的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 虽然目前国内对物联网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