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信息化项目培训综合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区信息化项目培训综合讲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区信息化项目培训综合讲义目录第 1 章项目建设概述31.1山区信息化建设背景3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3总体建设目标和思路51.3.1建设目标51.3.2建设思路61.4项目建设原则61.5总体实施计划81.5.1项目实施准备期81.5.2第二期建设安排81.5.3第三期建设安排81.5.4第四期建设安排9第 2 章项目建设范围10第 3 章项目相关各方关系12第 4 章项目建设内容134.1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134.1.1项目实施目标134.1.2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134.2通用应用软件开发144.2.1项目目标144.2.2项目建设内容144.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154.3
2、.1项目实施目标154.3.2项目的业务范围164.3.3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164.4旅游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174.4.1项目目标和要求174.4.2项目的业务范围174.4.3项目的主要内容184.5商贸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194.5.1项目建设目标194.5.2职责和业务范围194.5.3项目的主要内容204.6软硬件采购与系统集成204.6.1项目目标204.6.2项目建设内容204.7业务规范建设214.7.1业务规范建设目标214.7.2项目建设内容和职责224.7.3业务规范建设实施思路244.8培训体系建设264.8.1项目目标264.8.2项目建设内容264.9建设和运营捆绑模式
3、274.10项目之间的范围和相互关系29第 5 章项目进展情况介绍32第 1 章 项目建设概述1.1 山区信息化建设背景为贯彻实施广东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开创山区工作新局面,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就加快我省山区信息化建设作出如下决定:“加快山区信息化步伐。从2003年至2007年,省每年安排3500万元,用于扶持山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山区信息不畅的状况,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五年内全部山区镇配备计算机并实现终端设备上网,基本建立起村级信息发布点。在搞好以镇为中心的山区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山区各行业信息推广应用工作,建立健全各市县的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提高以行政
4、村为单位的“五通”(通路、通电、通讯、通邮、通广播电视)成果。” 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前期的调研了解到山区由于地理环境、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对山区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严重影响的不利因素,因此信息化对山区的脱贫奔康意义重大。全省山区地区经济还在发展中,现在遇到了信息化这个机遇,这就可以使得广东省山区不必像其他地区那样经历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而是把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和工业化,以产业化促进信息化,使经济发展与信息化互为依托,融为一体,整体推进。导致山区经济条件落后的原因较多,其中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是一个重要因素。山区的资源十
5、分丰富,满山遍野都是宝,但是山区的生产规模小,产品销售滞后,因此在山区更加需要信息,而且山区需要的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信息,跟城市、平原地区以及发达地区一样需要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结合山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差距,面向广大山区人民的服务,提高山区人民的素质,增加山区人民的收入,将山区资源进行整合,以服务“三农”为基础,以推动“两化”为方向的信息化,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所以需要通过建设山区信息化来实现。通过山区信息化建设项目,可以解决如下的问题:l 解决政府管理的问题l 解决农民的问题l 解决企业的问题下表为山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山区信息化项目建设所起到的作用:经
6、济方面问题信息化方面的问题信息化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管理1、山区资金不足、人才匮乏;2、各项基础设施薄弱;3、经济基础落、后,亟待加强;4、山区信息闭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1、领导的信息化认识问题;2、信息化的用途问题;3、客观条件限制;4、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低;未能及时建立统一应用平台,现有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5、各部门分头建设,缺乏整合,形成信息孤岛;工农业生产信息技术的提供与开发失去了市场导向,不能为工农业提供实用性服务;6、山区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比较落后,准确性不足;信息传播和交流不畅;7、山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低下,利用率低,山区信息资源的稀缺、浪费
7、并存;8、异构数据库的并存;数据结构不统一;数据不一致。1、宏观领导,统筹规划,增强领导的信息化意识;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信息服务职能;3、建立信息动态监测与速报系统;4、建立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5、加强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6、加强山区信息网建设;7、建立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县镇;8、加快培养信息化人才。企业工业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1、信息服务分布不合理;信息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电子商务给农产品销售、旅游推广带来的作用尚未较好发挥。1、大力推进全省山区行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行业信息化的发展;2、研制和开发行业信息化应用软件,提高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农户1、农产品特色不浓,
8、缺乏品牌;2、经济大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结构仍然很不合理;1、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1、府加大投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通讯费用。1.3 总体建设目标和思路1.3.1 建设目标山区信息化的建设目标是从2003年至2007年,省每年安排3500万元,在山区县一级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信息网络服务中心,在镇一级全部配上计算机并能连上互联网,在村一级基本建立起信息采集、发布点,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建立和健全县、镇、村三级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信息技术在山区各行业的应用,改变山区信息不畅的现状。山区信息化总体上是定位于农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信息化,是以服务“三农”为基础,以推
9、动“两化”为方向的信息化。所谓服务“三农”就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宗旨,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优势资源开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推动“两化”指的是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促进乡镇工业的发展,推动山区城镇化、工业化。1.3.2 建设思路我省山区信息化的总体定位是:以服务“三农”为基础,以推动“三化”为方向的信息化。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宗旨,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优势资源开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促
10、进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 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促进乡镇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山区城镇化、工业化。为加快山区发展,抢抓信息化发展的机遇,解决山区信息不畅的状况,提高山区自我积累和发展的能力,改善山区投资环境。山区信息化建设应主要依托互联网,重点建设具有良好自我发展能力的信息服务体系及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山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大致上可以归纳为: 统一组织、分级落实; 整合资源、政企互动; 应用主导、培训先行; 注重特色、手段多样。1.4 项目建设原则广东省山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技术难度高、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为了确保项目实施的有序高效进
11、行,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共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分步实施、注重效益;实用先进、安全可靠的总体原则。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就是统一制定广东省山区信息化总体建设方案。参与建设的各单位要在总体建设方案的统一指导下,在总结各单位的系统建设经验教训、规范流程、做好详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山区信息化建设,各地各部门的建设方案不得与总体建设方案发生冲突。统一标准,就是全省山区信息化建设必须采用统一的业务标准规范、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利于实现全省山区信息化各组成部分之间互联互通。在总体建设方案中提出的标准和规范是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广东省标准的基础之上制订的全省山区信息
12、化建设的统一标准,必须得到认真地贯彻和执行。2、联合共建、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各参与建设的单位要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的原则,在分工负责建设好各自子项目的同时,还要密切配合,共同建设好各子项目的公共部分和互相联系的接口。整个系统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和系统成果,充分利用已有的公共通信网络资源,包括各地、各部门现有的通信网络、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系统、信息资源和各电信网络平台。3、分步实施、注重效益要建设好这样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要切实做好系统的需求调研和总体建设方案设计,避免片面追求进度和仓促上马,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风险,消除隐患。在总体建设方案的指导下
13、,采取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建设模式。根据省政府和各地的需求,确定阶段性建设目标和工作计划,分类、分期、分批进行山区信息化建设。切实做好系统整合和衔接工作。争取做到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边见效益。4、实用先进、安全可靠系统建设必须坚持实用先进、安全可靠的原则。在保证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直观灵活、高效快速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开放、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伸缩性,以适应山区信息化发展和变化的需要。整个山区信息化建设必须始终遵循国家和广东省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规定,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和持续运行。1.5 总体实施计划
14、山区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分类推进的建设原则以及省财政5年的资金安排,在5年内分四期实现。各阶段工作安排如下:1.5.1 项目实施准备期从2003年4月到2003年8月,为建设实施准备阶段,主要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和12个试点的建设。完成立项、前期准备工作、试点建设、前期调研、前期培训、总体建设方案,在建设前做好系统的规划工作。1.5.2 第二期建设安排从2003年9月到2004年3月,为建设实施试点阶段。综合各地的经济基础、信息化基础、产业特色,领导重视程度,组织实施能力,地区分布,应用需求的紧迫程度等因素,建设不同应用需求类型的试点。完成省级、6个市级、15个县级、50个镇级、2
15、00个村级的山区信息化建设任务,积累经验,形成一套可以推广的建设成果,积极开展信息采集和发布及配套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和发布的机制。完成各类公共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试运行,完成全省资源规划标准设计,制定信息服务体系的工作规范和制度,制定培训大纲、课程设计和考核标准。进行第一批试点的实施建设,省级和各试点市、县的信息资源库、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培训中心基本建成并运行,进行信息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初步探索,全省山区信息化建设的全面铺开打下坚实的基础。1.5.3 第三期建设安排第三期建设大致为2004年4月到2005年8月,为建设实施推广阶段。各类公共应用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并形成产品化推广;
16、 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初见雏形,形成了若干区域特色信息资源库;在部分地区建成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县、镇、村三级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各种方便、快捷的个性化的信息定制服务; 6个市、51个山区县全部建立信息培训中心,信息培训广泛开展,山区人民信息化意识得到普遍提高; 山区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1.5.4 第四期建设安排第四期大致为2005年8月到2007年12月,为建设实施全面推广阶段。全面铺开各县、镇、村的实施建设。建成各类信息丰富的特色信息资源库;全省各山区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大部分信息服务体系运作良好,具有自我良性发展能力;信息技术较普及,山区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17、建立了顺畅、开放的山区信息流通网,促进和活跃山区经济商贸活动、促进科技信息交流利用为应用重点,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第 2 章 项目建设范围广东省山区信息化项目建设共涉及到山区14个地级市、12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2个市辖区、13个乡、7个民族乡、882个镇、2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2003年度(第一期)建设共涉及6市、16县和66个镇。广东省山区涉及的市县如下表所示:地市县(县级市)广州市从化县汕头市南澳县韶关市仁化县南雄市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曲江县乳源县乐昌市河源市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东源县梅州市梅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兴宁市平远县梅江区惠州市惠东县龙门县汕尾市海丰县
18、陆河县阳江市阳春市茂名市高州市信宜市肇庆市高要市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清远市清新县英德市佛冈县连山县连南县连州市阳山县潮州市饶平县潮安县揭阳市普宁市揭西县云浮市新兴县罗定市郁南县云安县云城区其中,第一期建设单位如下:粤西地区肇庆市德庆县德城、新圩、官圩、莫村、凤村封开县江口、杏花、河儿口高要市蛟塘、活道、禄步、河台云浮市郁南县连滩、平台高州市根子、镇江、石鼓、荷花、金山街道阳春市合水、春湾、石望粤北地区从化市桃园、吕田、太平、鳖头、新增一个镇(共五个)清远市清新县山塘、三坑、太平英德市英城、沙口、大镇、九龙、含光、连江口韶关市曲江县马坝、沙溪、乌石、犁市、大坑口乐昌县乐城、北乡、九峰、长来、
19、坪石、白石粤东地区河源市和平县阳明、下车、彭寨、东水梅州市兴宁市宁中镇、蕉岭县三圳镇、大埔县高陂镇、丰顺县汤坑镇、梅江区金山街道办事处、平原县大柘镇、五华县华城镇梅县畲江五华县潮安县庵埠、凤凰、彩塘、金石、赤凤、古巷普宁市流沙北、洪阳第 3 章 项目相关各方关系山区信息化建设项目主要涉及业主方、用户方、承建方和监理方,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业主方:省信息产业厅用户方:山区信息化涉及到的各个市县监理方:长城计算机软件与系统有限公司项目承建商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广东省信息网络有限公司通用应用软件广州华工信息软件有限公司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广东省农科院彩田科农业技信息中心旅游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广州广
20、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商贸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深圳市中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软硬件采购广东荣晖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培训体系建设广东新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业务规范广东省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广州市越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第 4 章 项目建设内容山区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用应用软件开发、旅游、商贸、农业等省级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培训体系建设、业务规范建设等内容。其中,省级服务平台和业务相分离,分别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山区资源的整合,利用提供山区资源和平台服务产生盈利,形成山区信息服务的品牌;业务运营按资源分类划分为农业、旅游和商贸三大类运营,主要依托省级综合信息
21、服务平台的整合资源,各自进行行业资源开发和利用,通过开展信息增值服务实现盈利。培训体系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培训服务业务,通过培训体系的市场化运作,带动省、市、县多级培训工作的良性开展。4.1 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4.1.1 项目实施目标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目标是在3年内,建设平台运行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并在协助山区各地市、县政府负责建设适合本地实际的山区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收集建设范围内的山区县所产生和积累的山区信息资源,建立全省山区信息资源库,实现山区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以及增值;完成省级山区门户网站的建设,使之成为山区信息用户与山区外部环境进行经济、科技、产品等双向的信息
22、交换的枢纽,为各类用户提供及时、广泛、有效的信息资源服务;与其它信息服务商的合作扩大山区信息化的品牌知名度,并在实际的运作当中逐步探索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运营模式,为省级平台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4.1.2 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4.1.2.1 软硬件和交换平台建设 依据山区信息化总体建设方案,综合考虑平台运营的需求,提出省级平台整体技术方案; 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在内的相关软硬件的采购与集成; 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平台,实现从各县级资源库的信息抽取与日常维护;提供与其他行业资源承建商进行数据交换所需技术条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 负责省级平台合同期内以及首期结束、二期启动期间
23、的日常运行、维护。4.1.2.2 山区信息资源建设 规划山区信息资源,提出省级平台自身建设的信息的业务规范; 分类、加工、整合山区信息资源,在省级积累信息资源,建设各类基础性信息资源库; 利用三大行业资源承建商提供的信息资源,在“合作不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山区信息化省级门户网站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 向山区内外用户提供除三大行业外的公益性为主的信息服务; 与其他的综合信息服务商和采购电子商务服务商合作,合作拓展山区信息的应用范围,提供增值服务。4.1.2.3 山区信息化门户网站建设 建设山区信息化门户网站以及省级平台搜索引擎; 向各类团体和个人用户发布信息,促进山区内外信息互通; 进行山区信息化
24、的宣传和推广,打造提升山区信息化的品牌形象。4.2 通用应用软件开发4.2.1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开发出适合于山区信息化特点的通用应用软件,为山区市、县、镇各级信息服务中心以及山区内的各类服务对象提供基本的通用信息处理和应用工具,实现信息服务体系内部管理和山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4.2.2 项目建设内容通用应用软件开发可分为相对独立的几期进行建设。第一期建设内容主要是: 开发出适合于山区信息化特点的通用应用软件(一期);即:通过抽取信息服务需求的共性点,支持信息服务体系的运作,实现对山区的各类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处理、发布、共享、交换等操作,以及开发完成网上专业市场定制功能、提供网站构建子
25、系统等基础应用软件。 根据山区各地的特色需求为首批15个山区县信息服务中心进行相关应用的定制工作; 在首批15个山区县的通用应用软件安装和集成。以后几期建设主要是在整合山区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山区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利用,辅助山区各行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经营活动。通用应用软件(第一期)要求提供以下主要功能: 信息采集; 信息发布; 信息加工; 目录体系; 消息平台; 系统维护; 网上专业市场; 网站构建子系统。4.3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4.3.1 项目实施目标该项目立足于山区农业发展现状与农业资源状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整合、开发和利用山区的各类农业信息资源;通过建立完善农村信息服务
26、体系,形成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山区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开发、传输和利用的机制。项目实施将有效推动信息技术在山区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强山区与外界的农业信息交换,打破山区信息封闭的瓶颈,以改造传统农业、推动山区特色农业形成,促进山区农业跨跃式发展。项目实施将按照业主方的要求,重点建设山区特色农业信息资源库,向山区提供多种媒体、多种渠道互联互通的个性化农业信息及农业科技咨询服务。4.3.2 项目的业务范围根据项目建设要求,本项目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 山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针对性、个性化的农业信息服务 山区信息服务中心业务开展咨询 山区农业科技咨询与培训 农业信息工程服务(有偿增值服务)4.3.3 项目
27、实施的主要内容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调研与分析 山区农业信息资源规划 省级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平台建设(平台增强与扩建) 协助山区信息服务中心进行信息环境建设 协助山区地方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山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提供以公益性为主、包含增值性的山区农业信息服务 山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运营规划4.4 旅游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4.4.1 项目目标和要求省级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的目标是在3年内,统一组织山区旅游信息资源,激活山区资源禀赋,规划山区旅游信息资源库,实现山区旅游信息资源的整合,为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指导,为广大用户提供及时、广泛、有效的旅游信息服务,为山区信
28、息资源的深层次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统一推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逐步建立自我发展的模式,为山区旅游提供新的发展机遇。项目要求: 在信息产业厅的指导下,开展对整个山区行业内的信息服务统筹和实施,统一对外进行旅游业务运营,为各用户群体提供分类信息服务; 对山区旅游信息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并统筹指导各区域旅游信息资源库的实施; 向山区各市县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山区所需的旅游行业信息; 中标承建商应充分利用原有系统平台,为山区信息化旅游平台建设提供支持。如相互链接,在中标承建商原有专网醒目地方放置链或专栏等。 利用山区旅游信息资源,开展其它增值服务。4.4.2 项目的业务范围旅
29、游资源承建商的职责和业务范围主要包括: 旅游信息资源开发,包括旅游,酒店、景点、租车、旅游顾问等旅游业务范围。 负责整个山区行业内的信息服务统筹与实施,统一对外进行旅游业务运营,为各用户群体提供分类信息服务; 对山区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并统筹指导各区域旅游信息资源库的实施 为全省山区市县统筹省内外旅游资源(专家、技术、市场等); 向山区各市县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山区所需的行业科技、经济商贸等信息; 利用山区旅游信息资源,开展其它增值服务。4.4.3 项目的主要内容山区信息化是一个大型项目,涉及旅游、商贸、农业、培训等行业,整个山区信息化项目,将由信息厅建设一个集中的山区信息化平台。但是由于各行业
30、差异性很大,建议各具体行业建立独立的运作平台,同时与主平台保持紧密的联系。山区旅游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而非一个单纯的技术开发项目。我们认为,山区旅游信息化项目应该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1、山区旅游信息化的工作调研、整体规划、市场策划及启动运作;2、山区旅游的网上销售和网络营销;3、山区旅游企业的内部信息化建设;4、建立山区旅游营销体系的电子结算系统及相应的服务保障系统。本项目将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协助山区通过信息化,促进旅游业务的发展,吸引大量的旅游消费者来山区旅游消费、促进当地的招商引资并进而提升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项目将按照信息产业厅的战略部署,分批建设、分片启动,充分调动各方工
31、作积极性,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确保启动一个,成功一个,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项目将遵循信息产业厅的总体方向,重点在于运用本企业的旅游信息化经验,帮助山区相关旅游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可持续发展的业务运营模式,使之从中获利并坚持下去。促进山区旅游企业的运营产业化、管理信息化,扶上马送一程。作为实现山区自强自立、深化改革,与沿海城市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的一部分。4.5 商贸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4.5.1 项目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规划、信息资源利用和共享的规划等;还要组织协调平台承建商和各级信息服务中心,依据商贸发展需要统筹组织51个山区县的农产品商贸信息资源
32、的收集、整合、共享和利用,建成商贸信息资源库,促进山区内外信息交流;综合利用省级农产品商贸信息资源,推动山区农产品商贸的发展。项目将按照业主方的要求,重点在农产品商贸资源整合、山区商贸平台搭建、山区农产品产销渠道的建立方面提供服务。4.5.2 职责和业务范围商贸资源承建商的职责和业务范围主要包括: 负责整个山区行业内的信息服务统筹与实施,统一对外进行以农产品商贸为主的业务运营,为各用户群体提供分类信息服务; 对山区商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并统筹指导各区域商贸信息资源库的实施; 为全省山区市县统筹省内外商贸资源(专家、技术、市场等); 向山区各市县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山区所需的以农产品商贸为主的信息资
33、源; 利用山区商贸信息资源,开展其它增值服务。4.5.3 项目的主要内容该项目以广东省山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信息资源为突破口,充分结合中农网公司成熟的农产品行业优势和业务基础,建设符合山区农业产业特色的农产品网上商贸平台,结合传统批发市场,力争改变山区各县市农业产销大户固有观念,将山区各县市的优质农产品打入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并形成一定品牌效应。4.6 软硬件采购与系统集成4.6.1 项目目标依托广东省内的互联网基础架构,建设县级服务中心内部的网络系统、镇级信息服务站和村级信息服务点,实现各级信息服务中心的互联互通,使得山区信息化服务网络化,提高办事效率,为山区提供方
34、便快捷的服务;同时,建设6个市、16个县的培训中心,培养一批技术和业务骨干,提供山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4.6.2 项目建设内容市、县级软硬件采购(2003年度)项目属于广东省山区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县级信息服务中心、镇级信息服务站、村级信息服务点和市、县级培训中心,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级信息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的工作,需要配备一批软硬件设备,搭建山区信息化的硬件基础平台。在2003年度(第一期)软硬件采购项目中,共涉及6市、16县和66个镇,其中:需要建设信息服务中心的有15个县:曲江县、乐昌市、和平县、梅县、高要市、德庆县、封开县、清新县、英德市、郁南县、从化县、阳春市、高州市、
35、潮安县、普宁市;需要建设信息服务站的镇为66个。需要建设培训中心的有6个市:韶关市、河源市、梅州市、肇庆市、清远市和云浮市;需要建设培训中心的有16个县:曲江县、乐昌市、和平县、梅县、高要市、德庆县、封开县、清新县、英德市、郁南县、从化县、阳春市、高州市、潮安县、普宁市、五华县。建设信息服务中心、信息服务站和培训中心,并为信息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所需的网络设备进行配置设计、选型、购置、安装、调试和系统集成,各类应用软件运行所必需的信息设备进行硬件选型、购置、安装和测试,包括如下建设内容: 路由器 交换机 防火墙 主机系统 相关软件 周边设备4.7 业务规范建设4.7.1 业务规范建设目标业务规范
36、建设项目总体实施目标是:在山区信息化建设整个大项目中,从信息服务业务角度总体统领项目建设,协调各承建商和运营商一起分析山区信息化的特色需求、甄别和确认需求,以及综合(汇总)需求,促进山区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各市县和各承建商、运营商的积极提出山区信息资源省级、区域和县级的资源库建设的业务需求的基础上,业务规范承建商经过统筹协调,综合汇总山区信息资源规划;在总体设计和建设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尽快推动山区信息化业务服务体系中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清晰细化、可操作化和规范化;对市县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及信息服务业务的开展进行咨询、指导,力求在2004年内建成一批“会建设、会管理、会运作、会服务”的市县服
37、务中心。以上目标是业务规范建设各期项目的总体目标。第一期项目建设也以此作为指导。4.7.2 项目建设内容和职责业务规范承建商的角色和职责是山区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服务业务方面的总体统领、统筹、协调、指导单位,在业主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的授权下对其他省级行业资源承建商、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承建商和通用软件开发承建商在业务模式、业务需求和数据资源规划等方面的建设和开发工作有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责,对各市县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中心的建设运作有指导、培训和建议的职责。本期业务规范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包括如下内容:4.7.2.1 设计山区信息化建设的信息服务体系模式和业务规范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业务规范承建商
38、要进一步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全国和省内信息服务成功模式;仔细分析案例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山区信息化的特点。在目前行业运营-综合平台-服务中心的总体框架基础上,着重设计市县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业务模式、服务模式,研究行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县信息服务中心之间的合作模式;在信息服务体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各省级行业资源承建商和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承建商提出的业务运营要求,制定市县服务中心的业务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业务服务规范包括:l 基本的业务模式省级平台运营、各行业信息资源运营、各级信息服务中心运营开展业务合作的模式;各市县信息服务中心如何建立起县、镇、村三级的信息服务体系;l 基本的
39、服务模式确定山区信息化各层不同的服务对象;各市县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哪些信息服务项目。确定省级信息服务平台以及市、县服务中心对各层不同服务对象的服务方式。管理规范包括:l 运营管理规范统一山区信息化各级信息服务中心的标识形象、品牌运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各级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流程运营变更管理等l 系统管理规范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规范;系统和网络的管理规范;信息安全管理规范;4.7.2.2 统筹和协调特业务需求以及数据资源规划在总体设计阶段的调研基础上,各省级行业资源承建商、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承建商和通用软件开发商会进一步进行调研,并且提出各行业资源开发的业务需求、综合信息服务的业务需求;同时各市县也会
40、提出各自本地的特色应用需求。大量的业务需求可能存在不一致、重复交叉、接口不清楚等问题。业务规范承建商是业务需求的统筹协调单位,要主持对业务需求进行梳理规范和甄别,组织各家承建商共同整理出统一的、接口清晰的业务需求。只有经过业务规范承建商的甄别确认的需求,方可视为有效的需求,并付诸开发。各省级行业资源承建商和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承建商、通用软件开发商将提出建设省级综合、行业数据资源规划,并整理集成区域、县级的数据资源规划要求,业务规范承建商将进行分析、统筹和协调,消除其中的不规范、重复、不一致的内容,最终整理出区域和县级数据资源规划,交付通用软件开发商进行技术实现,设计成通用软件资源数据库。省级
41、通用数据资源库的设计和技术实现由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承建商负责,行业数据资源库的设计和技术实现由行业资源承建商负责。4.7.2.3 指导各级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与信息服务业务的开展根据山区不同的区域特色,为市、县、镇、村信息服务中心(镇点)建设及信息服务业务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重点放在县级信息服务中心,镇、村级的业务开展管理可通过县级信息服务中心进行指导。指导和咨询工作并非业务规范承建商独立承担的工作,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及行业资源服务承建商亦应该开展各自业务范围内的业务指导工作,但是需与业务规范承建商协作,在统一的组织安排下进行。在本期业务规范建设周期内,根据各地的建设积极性、特色需求
42、特点和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因素,从首批的15个县和第二批建设候选县中选择若干个县进行重点调研、重点分析和重点指导,力求在短期内取得建设的成效和形成若干个成功的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县。业务规范承建商有对重点县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中心的建设运作进行指导、培训和建议的职责。指导是向各县主管县长和信息服务中心的领导层进一步宣传山区信息化的建设总体思路、各市县的具体职责等内容,建议是指在选择本地的特色应用需求、业务切入点和信息服务模式方面给予建议,介绍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等;培训是指业务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方面的培训,但业务规范承建商将只负责提供这些培训内容开发,而具体培训组织和实施将由业主组织。4.7.2.
43、4 推动行业资源运营商和市县信息服务中心的合作与行业资源运营商的合作是各市县信息服务中心尽快启动信息服务业务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加强推动它们之间尽快开展合作。但实际上合作各方都缺乏合作的经验,对于合作的实际操作问题,例如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协议条款、利益如何共享和分配、如何对行业资源运营商的服务质量进行考核目前急需深入细化,甚至要进行规范化,否则最后各种合作方式五花八门,形成不了山区信息化的统一服务体系。业务规范承建商将在设计总体山区信息化服务体系时,将行业资源运营商和市县信息服务中心的合作作为一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推动和促进双方的合作,在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协议条款等方面进行协调和监督,
44、改变市县服务中心在于行业资源运营商合作过程中可能相对处于劣势和信息不对称的地方,提倡公平诚信规范的合作。4.7.2.5 设计山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标识,推广山区信息化服务品牌由业务规范承建商统一设计全省山区信息化建设项目的CI标识,包括在方案、计划等文档中对山区信息化项目的各种项目术语、省市县各级服务机构的统一标识样本、各类山区信息化推广活动的标识要求等,对山区信息化的标识和品牌的管理措施向业主提出建议,协助省级行业资源承建商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山区信息化服务品牌。4.7.3 业务规范建设实施思路根据整个山区信息化的总体建设思路(四句话32个字):“统一组织、分级落实;整合资源、政企互动;应用
45、主导、培训先行;注重特色、手段多样”的要求,业务规范项目的立项出发点是加强山区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挖掘和统筹山区市县的特色应用以及统筹整合信息和数据资源。因此业务规范建设的实施思路是: 在山区信息服务建设的业务体系方面成为省级项目建设的牵头和统领单位,使各省级项目建设有更清晰的业务目标、更清晰系统的业务需求。在业务体系建设和数据资源库建设方面成为项目前进的火车头,改变目前省级各项目承建商思路各异、衔接混乱的局面。 紧密联系各市县,成为各市县在山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咨询指导中心,发挥孵化器作用,力所能及地给各市县提供各种帮助,重点是帮助市县理清建设实施思路。更要成为省级承建商和各市县在业务体系建
46、设、应用需求和数据资源库建设方面的沟通桥梁。 遵循业务驱动原则和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从信息服务业务体系业务建设着手,重点理清信息服务市场需求、特色应用和数据资源库三方面的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得特色应用符合市场需求,数据资源能产生商业和社会价值。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以点带面,同时信息服务内容则是不断深化,山区信息化的需求要不断成熟和提升需求。 但是循序渐进的方式不等于摸着石头过河,而是在完成省内外的充分调研基础上,要求或与其他承建商一起进行周密和分层次的设计,形成较完整的业务体系、特色应用和数据资源库建设三方面的建设指南,建立业务需求模型和数据资源规划模型,使之成为开放式的架构。在这些架构的范围内不断的充实内容和应用不断深化。 业务规范承建商要面对全省6个市、51个县(首批试点15个县),以及4-5个省级项目承建商,在如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