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市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6952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我市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关我市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关我市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关我市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关我市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我市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我市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我市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一、全市信息化建设现状(一)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时期,我市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铺设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355公里,其中长途光缆线路长度2618公里,光纤覆盖至79%的乡镇和行政村。全市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0075路端,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68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68万户。全市城镇人口家庭电脑普及率达到80%以上,互联网用户达到30万户以上。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完成,电视用户达到10万户。搭建了一个支撑全市各部门、直属机构、县(市、区)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127家单位实现了与该平台的光纤接入。(二)政务信息化建设。(1)信

2、息化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调查的44家市直机关中,目前有25家单位建立了专门的信息中心或相应机构,占调查总数的57%。据统计,已建的25个信息中心,人均配置均达到2人以上,都为从事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的人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所占比例高于60%。其中,公安、税务、漳河工程管理局等单位拥有专业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都在10人以上。(2)网络基础工程建设。调查的44个单位中,已经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的有27个,占调查总数的61%以上;26个单位建立了自己的机房,占59%;42个单位建立了网站或者网页,比例达95%以上;28个单位购置或定制开发了办公及业务应用系统,占总数的63%。(3)信息

3、化建设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全市在信息化建设项目方面投入的总资金在18600万元以上(银行、保险、电信企业等垂直单位未计入),其中硬件投入达到9800万元以上,软件投入在4000万元左右,其他的为运行维护经费和线路租赁费等。投入较大的几个主要单位为教育系统10300万元,公安机关2317万元,国税系统520万元,地税系统550万元等。(4)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市已经建成了“中国荆门”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公务员电子邮件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网上信访综合平台、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金保工程)、综合征管(CTAIS)和防伪税控系统(金税工

4、程)等共22个信息化应用系统,大部分系统目前已经投入运行,且效果良好。二、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一)政务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目前,我市电子政务已经完成了中心平台的建设,建成了电子政务邮件系统、“中国荆门”门户网站、数据交换系统、办公业务内网(非涉密)系统等相关的应用系统,网络平台已实现省、市、县三级覆盖,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入。“中国荆门”基本实现了:权威信息载体、重要宣传阵地、联系群众纽带、政务服务平台。目前,网站设有一二三级栏目2464个,发布各类信息近25万条,网站容量已超过20G,首页点击量由当初的每天150次上升为每天35000次左右。市信访平台整合12345市长热线形成统一的信访平台,

5、实现“网上信访”事项省、市、县三级网上直接流转。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建成并有效利用,以财、税、库横向联网为基础接入260个单位。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信息系统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相继上线运行。实现“五险”(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登记、申报、核定、征收、账户配置统一办理。同时,以“网上政务、公共服务、效能建设”为主线,建设了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开始实施网上审批和电子监管。(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增长迅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1000多家大、中、小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中小企业在线信息服务平台作为

6、政府公益性信息服务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互联网信息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平台中有10000多家企业加入,每年通过网络产生的交易额超过5000万元。“中国荆门”网站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信息作为重点,实现了包括住房公积金、交通违章、价格查询、人事信息等20个大类121项服务的在线查询。网站整合了市民、企业网上服务内容37大类143小类办事类别,设立了办事指南、表格下载、政策法规、网上申报等栏目,全市42家部门264项办事表格下项目全部实现网上公开。建立了“百件实事网上办”专题栏目,为公众提供了教育、医疗卫生等9个大类共131项服务事项信息,使得政府网站的服务内容更加贴近公众、易于接受。大

7、部分广场、车站、宾馆、社区设立了电子信息屏及查询电脑,在天鹅广场、中天街等人员密集地段建设了大型户外显示屏,及时为广大市民提供各类服务信息。(三)农村信息化扶农惠农成效明显。作为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市,已建成荆门农业信息网站,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了农技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四个一”工程,投资70万元为全市57个乡镇每个信息员配备了一台电脑、一台传真机、一台打印机、一部手机。电信运营商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移动信息乡”、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农业信息服务站等工程;市农业部门分别与移动和联通公司打造了分属不同网络的“农业短信平台”,农业短信覆盖了全市1/3农户。目前,全市农村有线电话

8、、有线电视、信息机已实现村村通,行政村通话率达到100%,宽带入村率达到79%。(四)社会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手段逐步丰富。现代远程教育渐成体系,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已成规模。通过实行“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已经建成了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教育网络平台、多媒体平台和优质的远程教育系统,网上招生、网上考试也逐步应用。全市8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够上网,并建立了“校校通”网站;全市268所学校实施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市实验小学进行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市竹园小学、金象学校、金虾路小学、石化三小、宏图等学校开展“班班通”工程建设,全市319个班级教室终端均能访问学校资源服务器资源和荆门教育信息网

9、资源,实现网上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全市医院积极开展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保证了医疗业务的顺利开展,为我市市民就医带来一定的便利。市一医、市二医、石化等医院目前都已建成基本成型的数字化医院, HIS、CIS、PACS、LIS、OA等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覆盖全院的每个部门,涵盖病人来院就诊的各个环节。公安机关以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治安卡口建设等工程为重点,打造“平安城市”,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五)信息化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我们先后制定了荆门市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见、荆门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并和政府采购办积极协

10、调,使信息化工程建设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全市信息化项目建设形成了一套方案报批、专家评审、招标采购、实施监理、项目验收的标准化程序。通过对2005年以来立项、竣工和在建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调查统计,我们先后30多次组织专家120余人次对市直部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方案进行评审,项目金额超过5000万元。(六)网站建设的数量和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各级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府部门网站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几年来,网站建设的数量大幅提升,网站建设方面的投入也进一步加大,同时各级政府网站建设质量与运行维护也得到了保障。我市80%以上的政府部门、所有县(市)区政府都建立了政务网站。全市政务网站

11、总计投入超过500万元,其中硬件投入超过300万元,软件投入达到200万元左右。三、存在的问题(一)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宣传力度不足。目前,无论是政企单位还是社会大众,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依然不足,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阻碍了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同时,由于对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不足,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宣传不够深入,在信息化工作深层次应用上乏力。(二)建管体系不健全。我市信息化工作机构设置还存在职能缺失和不够完善的问题。一是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监督上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以电子政务建设为例,由于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为非常设机构,而市经信委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又没有强力推动电子政务发

12、展的手段,建管方式、权责关系、考评制度的不明确阻碍了我市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二是在各县(市、区),由于刚明确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责,存在无内设机构、无专门人员、无协调机制等问题。(三)基础建设薄弱。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在偏远农村的网络建设上和城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到“十一五”末,全市网络覆盖率达到了79%以上,但偏远乡村(如仙居乡网络覆盖率15%、栗溪镇网络覆盖率32%、漳河镇网络覆盖率45%,)和全市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异。二是在市直各部门的基础信息化建设上也参差不齐,调查的44个部门,已经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的有27个,占调查总数的61%;26个单位建立了自己的机房,占5

13、9%,才过半数,对进一步加大电子政务的应用和推广是不利的因素。(四)政务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在电子政务建设上统一规划不够,没有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造成机房装修、软硬件设备采购、网络信息系统等重复建设。以网站建设为例,市直有20个单位是独立自建的网站,建设经费超过150万元,每年的运行维护经费在25万元以上。而整合到“中国荆门”子网页的30个市直部门网站总体建设经费不超过30万元,每年的运维经费合计不超过10万元。此外,网上办公和公文流转等应用工作还有待提高。据调查,我市目前仅有工商、税务、审计、教育等部门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OA)开展业务办公;公安、民政、财政、农业、房产、住房公积金等18个

14、单位开发和使用业务应用系统辅助办公,其他部门基本上没有业务应用,政务应用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深化应用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四、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一)以宣传和培训为手段,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思想认识和应用水平是关键。大力宣传并贯彻实施湖北省信息化条例,通过市内各种媒体对我市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一是采取各种措施,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信息化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学习培训长效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业务知识培训,以举办封闭式培训班、研讨会、考察活动等方式,组织市直有关单位信息中心主管和技术人员进行学习交流。在

15、全市逐步形成一支既熟悉政府业务又懂技术的稳定的人才技术队伍。(二)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快推进工业信息化进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级领域中的倍增、牵动和提升作用,不断完善工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努力降低产品能耗和物耗,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推动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使荆门传统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取得突破性进展。(三)以统筹规划为主导,协调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努力促使全市信息化和电子政务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建设管理,达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标、统一

16、监理、统一验收”的局面。一是严格按照湖北省信息化条例有关规定来管理我市的信息化工程建设,特别是加强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二是按照荆纪发201117号荆门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向社会公开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四)以电子政务应用为重点,加快信息资源整合。一是以“中国荆门”网站为基础,充分发挥荆门政务网站群的优势,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并及时关注网络民意,推行网络问政,提高政府创新力和公信力。二是以市政府协同办公平台作为应用突破口,以市政府办和市经信委作为试点单位,做好系统的调研开发准备工作,做好政府系统内公务员的普及培训,尽快完成系统的部署,逐步扩大政府O

17、A使用的范围。三是推进数据共享和网上审批。依托市电子政务平台,以市行政服务中心为汇聚点,根据实际需求继续优化和完善网上审批系统方案,实现可控范围内的网上审批、提供全面的表单下载等功能。四是推动县(市、区)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推广掇刀区电子政务工作经验,加强对县(市、区)电子政务工作的指导。(五)以绩效评估为突破,加强项目管理和常态考核。要研究建立全市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体系,加强考核考评。要逐步将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及部门信息化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并对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相关工作进行考核,特别是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建设绩效进行考核评定。12.13.202218:5818:58:5422.12.136时58分6时58分54秒12月. 13, 2213 十二月 20226:58:54 下午18:58:542022年12月13日星期二18:58: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