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英文缩写MicrosoftWord文档.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7116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英文缩写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汽车英文缩写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汽车英文缩写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汽车英文缩写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汽车英文缩写Microsoft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英文缩写Microsoft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英文缩写MicrosoftWord文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车殿堂 编辑: 日期:1970-01-01 08:00:00 发表评论(59) 汽车专业名词英文缩写解读Time:2009/07/10 15:23:04 摘要:汽车专业名词英文缩写解读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Tiptronic-轻触子-自动变速器Multitronic-多极子-无级自动变速器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D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TRC-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SR-加速防滑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DCS-车身动态控制系统E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DS-电子差速锁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HB

2、A-液压刹车辅助系统HDC-坡道控制系统HAC-坡道起车控制系统DAC-下坡行车辅助控制系统A-TRC-车身主动循迹控制系统SRS-双安全气囊SAHR-主动性头枕GPS-车载卫星定位导航系统i-Drive-智能集成化操作系统Dynamic.Drive-主动式稳定杆R-直列多缸排列发动机V-V型汽缸排列发动机B-水平对置式排列多缸发动机WA-汪克尔转子发动机W-W型汽缸排列发动机Fi-前置发动机(纵向)Fq-前置发动机(横向)Mi-中置发动机(纵向)Mq-中置发动机(横向)Hi-后置发动机(纵向)Hq-后置发动机(横向)OHV-顶置气门,侧置凸轮轴OHC-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DOHC-双顶置凸轮

3、轴CVTC-无级变速控制机构VVT-i-电控可变气门正时机构VVTL-i-电控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V-化油器ES-单点喷射汽油发动机EM-多点喷射汽油发动机SDi-自然吸气式超柴油发动机TDi-Turbo直喷式柴油发动机ED-缸内直喷式汽油发动机PD-泵喷嘴D-柴油发动机(共轨)DD-缸内直喷式柴油发动机缸内直喷式发动机(分层燃烧/均质燃烧)TA-Turbo(涡轮增压)NOS-氧化氮气增压系统MA-机械增压FF-前轮驱动FR-后轮驱动Ap-恒时全轮驱动Az-接通式全轮驱动ASM 动态稳定系统AYC主动偏行系统ST-无级自动变速器AS-转向臂QL-横向摆臂DQL-双横向摆臂LL-纵向摆臂SL-斜

4、置摆臂ML-多导向轴SA-整体式车桥DD-德迪戎式独立悬架后桥VL-复合稳定杆式悬架后桥FB-弹性支柱DB-减震器支柱BF-钢板弹簧悬挂SF-螺旋弹簧悬挂DS-扭力杆GF-橡胶弹簧悬挂LF-空气弹簧悬挂HP-液气悬架阻尼HF-液压悬架QS-横向稳定杆S-盘式制动Si-内通风盘式制动T-鼓式制动SFI-连续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FSI-直喷式汽油发动机PCM - 动力控制模块EGR -废气循环再利用BCM - 车身控制模块ICM - 点火控制模块MAP - 空气流量计ST-无级自动变速器FF-“前置引擎前轮驱动”FR-“前置引擎后轮驱动”RR-“后置引擎后轮驱动”。 本文主题词:维修 阅读内容 汽车

5、专业名词英文缩写解读日期:2008-09-24字体:大 中 小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Tiptronic-轻触子-自动变速器Multitronic-多极子-无级自动变速器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D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TRC-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SR-加速防滑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DCS-车身动态控制系统E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DS-电子差速锁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HBA-液压刹车辅助系统HDC-坡道控制系统HAC-坡道起车控制系统DAC-下坡行车辅助控制系统A-TRC-车身主动循迹控制系

6、统SRS-双安全气囊SAHR-主动性头枕GPS-车载卫星定位导航系统i-Drive-智能集成化操作系统Dynamic.Drive-主动式稳定杆R-直列多缸排列发动机V-V型汽缸排列发动机B-水平对置式排列多缸发动机WA-汪克尔转子发动机W-W型汽缸排列发动机Fi-前置发动机(纵向)Fq-前置发动机(横向)Mi-中置发动机(纵向)Mq-中置发动机(横向)Hi-后置发动机(纵向)Hq-后置发动机(横向)OHV-顶置气门,侧置凸轮轴OHC-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DOHC-双顶置凸轮轴CVTC-无级变速控制机构VVT-i-电控可变气门正时机构VVTL-i-电控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V-化油器ES-单点喷射

7、汽油发动机EM-多点喷射汽油发动机SDi-自然吸气式超柴油发动机TDi-Turbo直喷式柴油发动机ED-缸内直喷式汽油发动机PD-泵喷嘴D-柴油发动机(共轨)DD-缸内直喷式柴油发动机缸内直喷式发动机(分层燃烧/均质燃烧)TA-Turbo(涡轮增压)NOS-氧化氮气增压系统MA-机械增压FF-前轮驱动FR-后轮驱动Ap-恒时全轮驱动Az-接通式全轮驱动ASM 动态稳定系统AYC主动偏行系统ST-无级自动变速器AS-转向臂QL-横向摆臂DQL-双横向摆臂LL-纵向摆臂SL-斜置摆臂ML-多导向轴SA-整体式车桥DD-德迪戎式独立悬架后桥VL-复合稳定杆式悬架后桥FB-弹性支柱DB-减震器支柱BF

8、-钢板弹簧悬挂SF-螺旋弹簧悬挂DS-扭力杆GF-橡胶弹簧悬挂LF-空气弹簧悬挂HP-液气悬架阻尼HF-液压悬架QS-横向稳定杆S-盘式制动Si-内通风盘式制动T-鼓式制动SFI-连续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FSI-直喷式汽油发动机PCM - 动力控制模块EGR -废气循环再利用BCM - 车身控制模块ICM - 点火控制模块MAP - 空气流量计ST-无级自动变速器FF-“前置引擎前轮驱动”FR-“前置引擎后轮驱动”RR-“后置引擎后轮驱动”。 阅读:5 次录入:fanren16【 打印 】 上一篇:汽车技术数据解释下一篇:汽车音响常用英文词组及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

9、评论 窗体顶端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点评: 字数 姓名: 窗体底端内容查询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本周热门内容 东风雪铁龙故障诊断 索纳塔助力泵异响 丰田故障码自诊断系统 引擎外部清洗剂 别克机油保养归零 缘沐超洁无水洗车宝 电喷丰田排放控制系统检修 丰田排气管冒白烟故障 左后轮突然抱死 详细介绍汽车车灯关于中维 | 汇款方式 | 招贤纳士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站长统计 | 网

10、站搜索 | 简 繁 默电话:0300-7668688 传真:000-7668688-15 售前QQ:5685864 MSN:lzw0517 Email:abcCopyright 浙江方正印务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056592号iwms 4.6 汽车之家 试驾评测 汽车技术 正文 拒绝专业术语!奥迪quattro四驱揭秘汽车之家 类型:原创日期:2009/04/14 汽车之家 责任编辑:罗浩 汽车之家 汽车技术 四轮驱动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分时四驱、全时四驱和适时四驱等。而其中全时四驱技术可以说是最复杂最博大精深的一门学问。平时我们总说某某车使用了先进的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可是到底四轮驱动是怎么

11、实现“全时”的?全时四驱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我们多数人脑中的概念都很模糊。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拒绝专业术语”,与之前那篇差速器原理文章一样,力求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原理。我相信99%的读者不是汽车工程专业硕士,不需要用毕生精力研究汽车,而且其实本人是文科出身(大学学的国际贸易,成绩不甚理想),因此这篇文章不可能有什么深度可言,很多词汇的使用也可能不准确,在这里还请各位读者多包含,就当是娱乐帖子看吧!为什么要全时四轮驱动? 如果各位看过之前那篇拒绝专业术语!详解汽车差速器构造原理的文章,一定还记得在文章的最后提出的装备普通差速器的两轮驱动车的弊端:如果一侧驱动轮失去抓地车辆便无法前行。

12、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两轮驱动家用车其实是很“脆弱”的,只要路面铺装得不好或者带点泥泞的话就很有可能抛锚!这和车子的马力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发出四轮驱动装置。 要了解全时四驱技术首先要了解普通差速器的原理,关于普通差速器原理请看之前的文章: 多数专业越野车使用分时四轮驱动,在铺装良好的路面行驶时是一辆两轮驱动车,当车轮陷入泥泞时,驾驶员通过分动箱将前后轴刚性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动力在四个车轮间平均分配。这种装置的越野能力非常强,但缺点也很明显:在铺装平整的路面上完全不能使用,因为刚性连接的车轮在高速行驶时非常危险。而且有时候路况是很复杂的,道路面上的水坑或砂石使四个车轮的抓地

13、力随时都有可能变化,这时候分时四驱就显得很没效率了。于是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应运而生。 全时四驱是指车辆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四轮驱动状态。由于车辆在转弯时车辆不仅左右轮行驶轨迹不同,而且前后轮之间也会因行驶轨迹也不同而产生转速差,因此全时四驱车必须装有中央差速器用于补偿前桥与后桥之间的转速差,并将发动机动力分配给前后轴。动力从变速箱输出之后会先经过中央差速器,多数中央差速器都是限滑差速器,也可以是普通的差速器,在经过中央差速器后动力被分成两部分,分别通往前轴和后轴,经过前后轴的两个差速器分配到两侧的车轮。 奥迪quattro 提到全时四驱,相信很多人脑海里都会闪现一个词,那就是奥迪的quattro!

14、奥迪是最早将四轮驱动装置运用在拉力赛中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车厂。那么究竟什么是quattro? 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quattro还有其他含义。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托森差速器结构图 提到了quattro,很多人又会紧接着联想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Torsen差速器,在这里我们翻译成托森差速器。托森差速

15、器是一个扭矩感应式限滑差速器,在quattro系统中,它作为中央差速器安装在变速箱的输出端,动力从变速箱出来后会先经过托森差速器,之后再分配到前后桥。多数带有quattro标志的奥迪车都装备了托森差速器,对于这些车来说,托森差速器是实现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部件。 关于托森差速器的作用原理,我再次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 Torsen这个名字的由来取Torque-sensing Traction感觉扭矩牵引,Torsen的核心是蜗轮、蜗杆齿轮啮合系统,从Torsen差速器的结构视图中可以看到双蜗轮、蜗杆结构,正是它们的相互啮合互锁以及扭矩单向地从蜗轮传送到蜗杆齿轮的构造实现了差速器锁止功能,这一特性

16、限制了滑动。在在弯道正常行驶时,前、后差速器的作用是传统差速器,蜗杆齿轮不影响半轴输出速度的不同,如车向左转时,右侧车轮比差速器快,而左侧速度低,左右速度不同的蜗轮能够严密地匹配同步啮合齿轮。此时蜗轮蜗杆并没有锁止,因为扭矩是从蜗轮到蜗杆齿轮。而当一侧车轮打滑时,蜗轮蜗杆组件发挥作用,通过托森差速器或液压式多盘离合器,极为迅速地自动调整动力分配。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托森差速器是一套纯机械式的装置,其中没有任何电子设备介入,驾驶员也不能手动设定。这就意味着该装置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因此这套系统可以被装在拉力赛车等高性能车上,在复杂路况下提供无与伦比的抓地力。在奥迪产品序列里,装备qu

17、attro系统的车往往就意味着高性能! 不过由于在国内的普及度不高,人们对这套系统缺乏了解,而许多零零散散的介绍又不是很详细,渐渐的使人们对quattro产生了很多误解,误解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是一套纯机械的四驱系统; 该系统可以保证即使三个车轮全部失去抓地也会将100%的动力传递到没有失去抓地的车轮上; Torsen差速器是quattro系统的核心,而像奥迪TT和A3这种发动机横置的、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的车虽然名字里有quattro但实际上不是真正的quattro! 奥迪quattro能做什么? 要解释前两个误解,我们还是要从quattro的结构说起。目前我们

18、通常意义上讲的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所使用的中央差速器是一个托森差速器,然而我们总是在感叹托森差速器带给车辆的高性能,却忽略了这是一个系统,仅靠这一个差速器是不可能实现完美操控的。之前已经说过,要实现全时四轮驱动必须有三个差速器,作为中央差速器的托森差速器可以分配通往前后轴的扭矩,可是扭矩到了前后轴之后还要通过差速器分配到左右车轮。奥迪A4L 3.2 quattro 其实多数装备奥迪quattro系统的车(除了高性能RS和R8等)在前后轴上只配备了普通的开放式差速器,与普通家用两驱车差速器的构造没什么区别,根本不具备限滑功能。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假如车辆一侧的两个车轮全部因为陷入泥地而失去

19、抓地,即使有托森差速器分配前后扭矩,两个普通开放式差速器仍然会将动力传递到打滑的车轮。如果没有电子系统的辅助,岂不是奥迪四驱轿车就得抛锚?奥迪A8四驱系统结构图 奥迪当然不会允许如此尴尬的事情发生!为此,工程师们在quattro系统内集成了EDL,EDL的全称是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翻译成中文应该叫电子差速锁。这一装置会监测四个车轮的转速,当某个车轮因失去抓地而空转时,EDL便会通过ABS给空转的车轮单独施加制动力,使得扭矩通过开放式差速器传递到另一侧不打滑的车轮。 由于前后轴的两个差速器都是普通差速器,因而想把动力100%传递到某个不打滑的车轮几乎是不可能

20、的。首先托森差速器本身能达到的扭矩分配比例就有限,目前市面上的多数奥迪四驱车的托森差速器的扭矩分配比例只能达到2:1,也就是说顶多有三分之二的扭矩能被分配到一端。不过在中央差速器和电子差速锁的相互配合下使得奥迪车即使仅有一个车轮有抓地力时也能够行进,只是此时动力相对较弱罢了。 要实现全时四驱,需要Torsen差速器和EDL、ABS、ESP等电子系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所以说Torsen差速器是纯机械的这话没错,但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不是纯机械的。奥迪TT quattro和Torsen的关系 很多车迷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像奥迪TT和A3这种发动机横置的、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的车虽然名字里有qu

21、attro但实际上不是真正的quattro。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很正常,quattro和Torsen这两个词通常是捆绑在一起出现的,而在奥迪TT和A3上这两个词没有一起出现,难免会让很多人产生怀疑。1980年日内瓦车展亮相的quattro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往回翻,刚才已经提到了奥迪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是先研发出的quattro四轮驱动技术,之后是在1980年在日内瓦车展正式亮相的quattro,再往后的1983年,名为quattro的奥迪高性能部门成立。而Torsen差速器直到1987年才被运用到奥迪的quattro四驱

22、系统中。也就是说在1987年之前的奥迪quattro系统是不包括托森差速器的。奥迪quattro赛车 另一方面,为庆祝quattro技术诞生25周年,奥迪公司于2005年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说明奥迪官方承认的quattro技术诞生时间是1980年而不是1987年。如果说只有装备托森差速器的奥迪四驱系统才能叫quattro的话,早期的奥迪quattro系统和quattro汽车以及奥迪宣称的“25周年”岂不是成了大笑话?奥迪quattro技术25周年相关视频: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quattro是奥迪四轮驱动系统的总称,所有奥迪生产的装备四轮驱动系统的车都可以加上“quattro”后缀。这就

23、好像大众辉腾的四驱系统实际上完全移植了奥迪quattro,但在大众品牌下依然要叫“4motion”。如果从机械原理角度讲,奥迪TT和A3上的四驱系统确实没有装备托森差速器,而是采用大众4motion的结构。因此说奥迪TT和A3不是quattro这种说法不正确,但从结构原理上讲也有一定道理。(文/汽车之家 罗浩)查看罗浩的其他文章关键词:Quattro四驱限滑差速器我爱汽车我爱汽车 汽车构造 汽车技术 了解汽车汽车知识(说明:所有文章均为转载)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车身主动控制系统(ABC)2009年04月24日 星期五 下午 11:35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Active B

24、ody Control,ABC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用。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ABC,其英文全称为Active Body Control,即主动车身控制系统。我们都知道,当悬挂系统较硬时,可以获得很好的操控性,尤其在高速行驶时,有利于车身的稳定,但是当遇到较差的路面时,其舒适性就无法得到保证,而悬挂系统设定的较软时,虽然得到了较好的舒适性,但操控性又有

25、所下降,比如加速抬头、刹车点头等现象就比较明显。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传统的悬架系统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厚重的车身跳动,推压液压油,通过阻尼减振器抑制车身的振动,并由螺旋弹簧将跳动能量吸收,这种完全被动的方式有许多不足之处。而ABC系统则通过感应最轻微的车轮及车身动作,在任何大的车身振动之前及时对悬架系统作出调整,保持车身的平衡。ABC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

26、动作用。此外汽车的载重量无论如何变化,汽车始终能保持一定的车身高度,所以悬架的几何关系也可以确保不变。ABC系统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路面情况,即使在崎岖不平的地方,也能保持优越的操控性、舒适性及方向稳定性。最早提出主动车身控制理念的是LEXUS,事实上它只是仅仅是把普通悬挂用的螺旋弹簧换成了空气弹簧,增加了一套简单的自动控制单元,相对于复杂的路面情况,仍有它的局限性。之后法国人研发了一套适应性更强的悬挂,就是现在标致607,雪铁龙C5上使用的液压主动悬挂,他能分5段调节避震器的阻尼力(即软硬度),相对LEXUS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真正首先解决适应问题的还是奔驰的ABC,他是用空气泵调节空气压力来

27、调节悬挂阻尼力的,因此,他能无段级的调节悬挂软硬度,从而适应各种路面因素。ABC系统,由于其价格不菲,目前只应用在一些高级豪华轿车上,如奔驰S级、奥迪A8等。类别:默认分类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102) | 评论(0) 查看完整版本: - 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VSC,或称ESP,或称DSC) -力帆车友会 - 驾驶与保养 - 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VSC,或称ESP,或称DSC)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日新2007-04-16 18:20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VSC,或称ESP,或称DSC)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 VSC 、ESP、DSC 这个系统

28、是以ABS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系统主要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工况下工作,它利用左右两侧制动力之差产生的横摆力偶矩来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侧滑现象,如在弯道行驶中因前轴侧滑而失去路径跟踪能力的驶出现象及后轴侧滑甩尾而失去稳定性的激转现象等危险工况。日新2007-04-16 18:30锐志为何要安装VSC系统? 众所周知,在锐志是一款FR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车型,它独特的“后驱驾控乐趣”是该车的最大卖点。其实在国内销售的宝马3/5系、凯迪拉克CTS、皇冠等车型均是大马力的FR轿车,它们都标准配备车身稳定控制(ESP/DSC/VSC)系统,唯独锐志是个例外,仅仅在3.0上配备了VSC系统,2.5全

29、部车型根本没有提供。对于锐志2.5这样一辆拥有145kW(197马力)的大功率后驱车来说,如果对油门和横向位移不加以控制的话,很容易让没有经验的朋友出现一些问题,下面是几个实例:锐志开出40米出的车祸 车主(以下为第一人称“我”)驾驶锐志2.5V,上车-打火-松脚刹-挂挡,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平常之后噩梦发生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油门踩的太深还是别人说的是因为后轮驱动的原因,车子在行驶不到40米过弯时,车辆严重甩尾不受控制先是侧滑飞一样的侧面碰到两棵树,然后又正面碰了第三棵树前排气囊无一个打开,右前门和右后门报废右前翼子板右前大灯保险杠全都烂了,前机盖一个坑。我在驾驶席,头碰内后视镜并将其撞断,头

30、缝7针轻微脑震荡;我朋友副驾驶席紧紧抓住了门内上放的把手,右手和手臂受轻伤;后排的人左边那个和中间的那个没有事,右边的颅骨粉碎性骨折、肺炸裂死亡!车辆最后离起步的地方没有50米!锐志甩尾酿惨烈车祸 车主大难不死 7月12日,李先生驾车到江苏谈生意,行驶在回程高速公路上时,天下起了雨。因为视线不好,加之速度过快,李先生突然发现前方超车道有一辆货车,急忙打方向躲避,因处理不当,造成车子甩尾侧滑。车子在湿滑路面上连续转了几个圈,在左右护栏之间碰撞。车子停下时,排气管、前后保险杠、发动机和传动轴、轮胎等都散落在公路上,唯独驾驶舱没有大的变形,车内正副驾驶安全气囊打开,驾驶员膝部安全气囊也开启。李先生在

31、惊魂未定之时,轻松打开了驾驶舱门,竟然毫发无损。ESP与ESC的区别ESP是一种电子稳定系统,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减轻车辆侧滑这一造成致命车祸的主要威胁。ESP对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特别敏感,能够迅速识别出这种危险情况并且迅速做出反应,精确地干预制动方式,使车辆安全地行驶在正确的轨迹上并防止车辆侧滑。在紧急情况下,ESP可以自动对单个车轮进行刹车,并稳定轮胎以防止翻车,主动保护驾车人免受伤害。可以说ESP是目前最先进主动安全技术的代表,但是这种装置价格比较高,目前在国内生产的车辆中,只有高配置、高价位车才采用,中高端轿车都很少见。随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日益提高,ESP电子稳定系统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消

32、费者的重视。去年国内2.0L级别B级车中唯一全系装备博世ESP的凯旋上市以后,在ESP这个安全话题讨论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没有ESP?”成了关注新车的人们必问的问题之一。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包括很多有经验老车主也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是ESP,他们常容易把ESP和EPS混淆了。ESP是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而EPS是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关于这两种技术的区别网上已经有很多大侠出来讲解了,今天要讲解的是另一个比较容易与ESP电子稳定系统混淆的ESC电子稳定系统。用“混淆”两字说ESP与ESC应该不太恰当,因为其实ESP与ESC的基本原理和所起到的作用是一致的,可以说只是两个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基本

33、原理、相同功能的电子稳定系统的不同叫法而已。目前,能够为全球汽车匹配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零部件厂家只有博世和TRW两家,德国博世称这种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为Electronic Stabilty Program,也就是简称的ESP,而TRW按照美国联邦安全署说法称之为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即简称为ESC owis在丛林中,所有的生命,不论大小,第一位的要求都是生存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有啊店铺 查看文章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2009-04-02 14:14“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

34、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以前消费者买车,都把有没有ABS作为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轿车已经将ABS作为标准配置。但对于ABS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很多驾驶员还不是很清楚,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对ABS的误解。一些驾驶员认为ABS就是缩短制动距离的装置,装备ABS的车辆在任何路面的制动距离肯定比未装备ABS的制动距离要短,甚至有人错误地认

35、为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能与在沥青路面上的制动距离相当;还有一些驾驶员认为只要配备了ABS,即使在雨天或冰雪路面上高速行驶,也不会出现车辆失控现象。 ABS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大大提高汽车物理性能的极限。严格来说,ABS的功能主要在物理极限的性能内,保证制动时车辆本身的操纵性及稳定性。同时,在加速的时候,也能防止轮胎的纯滑移,提高了加速性能和操作稳定性。 ABS的应用ABS的全名是Anti-lock Brake System(防锁死制动系统)或Anti-skid Braking System(防滑移制动系统),它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提高制动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条件下的汽车制

36、动性能。ABS通过安装在各车轮或传动轴上的转速传感器不断检测各车轮的转速,由计算机算出当时的车轮滑移率,并与理想的滑移率相比较,做出增大或减小制动器制动压力的决定,命令执行机构及时调整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轮处于理想制动状态。1906年ABS首次被授予专利,1936年博世注册了一项防止机动车辆车轮抱死的“机械”专利。所有的早期设计都有着同样的问题:因过于复杂而容易导致失败,并且它们运作太慢。1947年世界上第一套ABS系统首次应用于B-47轰炸机上。Teldix公司在1964年开始研究这个项目,其ABS研究很快被博世全部接管。两年内,首批ABS测试车辆已具有缩短制动距离的功能。转弯时车辆转向性和稳

37、定性也被保证,但当时应用的大约1000个模拟部件和安全开关,这意味着被称为ABS 1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还不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需要改进。博世在电子发动机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技术,数字技术和集成电路(ICs)的到来使电子部件的数量降低到140个。1968年ABS开始研究应用于汽车上。1975年由于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121款的通过,许多重型卡车和公共汽车装备了ABS,但由于制动系统的许多技术问题和卡车行业的反对,在1978年撤消了这一标准。同年博世作为世界上首家推出电子控制功能的ABS系统的公司,将这套ABS 2的系统开始安装作为选配配置,并装配在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上

38、,然后很快又配备在了宝马7系列豪华轿车上。在这一时期之后美国对ABS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工作减少了,可是欧洲和日本的制造厂家继续精心研制ABS。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进口美国的汽车装备有ABS,美国汽车制造厂对美国汽车市场上的ABS显示出新的兴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行车安全的强烈要求,ABS装置在世界汽车行业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1987年美国大约3%的汽车装备有非常可靠的ABS。在随后的时间里,研发者集中于简化系统。在1989年,博世的工程师成功地将一个混合的控制单元直接附在了液压模块上。这样他们就无需连接控制单元和液压模块的线束,也无需接插件,所以显著地减轻了ABS

39、2E的整体重量。博世的工程师在1993年,使用新的电磁阀创造了ABS 5.0,并且在后来的几年研发了5.3 和5.7 版。新一代的ABS 8的主要特性是再次极大地减轻了重量、减少了体积、增大了内存,同时增加了更多功能,如电子分配制动压力,从而取代了减轻后轴制动压力的机械机构。当年有些汽车工业分析专家预言得到了证实: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市场上的大多数汽车和卡车将装备ABS。 ABS的功用ABS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整车的制动性能,提高行车安全性,防止在制动过程中车轮抱死(即停止滚动),从而保证驾驶员在制动时还能控制方向,并防止后轴侧滑。其工作原理为:紧急制动时,依靠装在各车轮上高灵敏度的车

40、轮转速传感器,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控制压力调节器使该轮的制动分泵泄压,使车轮恢复转动,达到防止车轮抱死的目的。ABS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有效克服紧急制动时由车轮抱死产生的车辆跑偏现象,防止车身失控等情况的发生。 ABS的种类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式ABS结构简单,主要利用其自身内部结构达到简单调节制动力的效果。该装置工作原理简单,没有传感器来反馈路面摩擦力和轮速等信号,完全依靠预先设定的数据来工作,不管是积水路面、结冰路面或是泥泞路面和良好的水泥沥青路面,它的工作方式都是一样的。严格地说,这种ABS只能叫

41、做 “高级制动系统(Advanced Brake System)”。目前,国内只有一些低端的皮卡等车型仍在使用机械式ABS。机械式ABS只是用部件的物理特性去机械的动作,而电子式ABS是运用电脑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运算从而得出结果的。电子式ABS由轮速传感器、线束、电脑、ABS液压泵、指示灯等部件构成。能根据每个车轮的轮速传感器的信号,电脑对每个车轮分别施加不同的制动力,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分配制动力的效果。最早的ABS系统为二轮系统。所谓二轮系统就是将ABS装在汽车的两个后轮上。由于两后轮公用一条制动液压管路和一个控制阀,所以又称做“单通道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是根据两个后车轮中附着力较小的车轮状态

42、来选定制动压力,这被称为“低选原则”。也就是说,采用低选原则的ABS车辆的一个后轮有抱死趋势时,系统只能给两个后轮同时泄压。又由于前轮没有防抱死功能,因而,二轮系统难以达到最佳制动效果。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后来出现了“三通道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在二轮系统基础上,将两前轮由两条单独的管路独立控制。虽然后轮还是采用“低选原则”,但由于实现了紧急制动时的转向功能及防止后轴侧滑的功能,所以这种系统具备了现代ABS的主要特点。至今,市面上还有车辆采用这种三通道控制的ABS系统。目前,装备在车辆上最常见的是四传感器四通道ABS系统,每个车轮都由独立的液压管路和电磁阀控制,可以对单个车轮实现独立控制。这种结

43、构能实现良好的防抱死功能。 走出ABS误区开篇中那些对ABS的误解,需要解释一下。如果汽车车轮在制动时抱死,汽车能得到的侧向附着力是最小的。这时,由于路面附着系数的不平衡、汽车本身制动力的不平衡、悬架的不平衡、汽车轮胎气压、路面弯度、颠簸或坡度等因素都可能会使汽车发生侧滑、甩尾或失控。另外,由于车辆前轮抱死,汽车会失去转向能力。一个性能优良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在制动时能够将汽车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20%30%之间,车轮在这种状态下,能兼顾相对最大的纵向制动力和横向抓地力,有效地保证车辆不会发生失控状况。另外,在前轮不抱死的情况下,由于有一定的抓地力,汽车还可以按照驾驶员的意愿进行转向,从而控制

44、车辆。为了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理想状态下,追求车辆的稳定性,可能会牺牲一些纵向的制动力。所以,ABS起作用时,不是在所有路面上制动距离都会缩短。在冰雪路面上,由于地面提供的附着力比一般路面要小很多。ABS只能在这种附着力的基础上调节汽车的制动力,不会产生外加的制动因素。所以,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只能说比车轮抱死时短一些,比在一般路面上的制动距离还是长很多。实际道路其实是很复杂的,诸如:路面附着系数不平衡、道路弯度或路面横向坡度、甚至汽车轮胎气压等汽车自身的原因,有很多因素能使汽车在制动时产生侧滑的运动趋势,这些因素都不是ABS本身能够克服的。所以,如果在冰雪路面上车速过快时紧急制动,遇到上述因

45、素之一,当车辆离心力大于地面能够提供的最大侧向力时,就会使车辆形成失控趋势,这是非常危险的。总之,任何装备都不是万能的,驾驶员必须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安全驾驶。即使是性能优良的ABS在工作状态下稳定车辆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尤其是行驶在砂石路或冰雪路面上,更应保持充分的车距,减速慢行,不要完全依赖ABS系统。 ABS使用常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乘用车都加装了ABS系统,对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若使用不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这里,我们对ABS的使用原则归纳为“四要、七不要”。四要1.要始终踩住制动踏板不放松,这样才能保证足够和持续的制动力,使ABS有效地发挥作用。2.要保持足够

46、的安全车距。一般情况下,最小车距不应低于50m,当车速超过50km/h时,最小车距与车速数值相同,如100km/h时最小车距为100m,120km/h时,最小车距为120m。3.要事先熟悉ABS,使自己对ABS工作时的制动踏板抖动有准备和适应能力。4.要事先阅读汽车驾驶员手册,从而进一步地理解安装ABS的汽车生产厂提供的各种操作说明。 七不要1.不要认为有了ABS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驶。ABS也不是绝对保险的,在车速过高和转弯过急的情况下,若车辆制动得过急过猛,则汽车仍然会产生侧滑。因此,即使你的汽车装有ABS,你也仍然需要谨慎驾驶。2.不要采用“点刹”制动。未装有ABS的车辆在湿滑路面及车速较高情况下实施制动时,需要采用“点刹”的办法达到安全制动的目的。而装上ABS后,由于ABS能自动调整制动力,因此在实施紧急制动时,可一脚将踏板踩到底而不松开,不要担心车轮抱死打滑,否则将大大延长制动距离。3.不要被ABS的抖动吓住。ABS在起作用时,会听到它发出的噪音,该噪音是由液压控制系统中的电磁阀和液压泵工作时产生的,不要以为制动系统出了毛病而惊慌失措,更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