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组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7158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产业组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村振兴产业组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村振兴产业组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乡村振兴产业组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乡村振兴产业组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产业组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产业组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卡若区2022年产业发展工作总结暨下一步工作计划今年以来,卡若区产业振兴组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有效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支撑和促进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举措,紧扣昌都市委提出的“五大养殖基地”、“七大种植基地”产业发展布局,按照“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和“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工作思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群众增收实际,稳步推进产业项目实施,聚焦高原特色种养产业,不断将产业发展向规模型、带动力强转变,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现将卡若区产业振兴组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全力抓好产业项目建设一是2022

2、年投资3380万元实施卡若区农畜产品中转总站二期、卡若区妥坝乡夏雅村奶牛养殖厂项目,截至目前,卡若区农畜产品中转总站二期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卡若区妥坝乡夏雅村奶牛养殖厂项目已取得概算批复,待资金到位组织实施。二是卡若区“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项目81项,已实施79个,2个项目正在实施。同时,开展项目资产清产核资、移交工作,其中:清产核资75个,已完成移交65个、市管和到户项目16个。(二)推进产业项目提档升级制定了卡若区“十三五”期间产业扶贫项目提档升级行动实施方案,按照“三个一批”工作要求,对我区“十三五”期间产业扶贫项目进行梳理分类:做大做强类63个、巩固提升类11个、及时止损类

3、7个。后续将按照相关要求有序推进提档升级工作。(三)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一是推进实施青贮玉米种植。建立“支部+党员+建档立卡户”、“企业+建档立卡户”等机制,将群众牢牢“粘”在产业链上。2022年,在俄洛镇、沙贡乡、日通乡等3个乡(镇)种植青贮玉米2000余亩,实现土地流转2000余亩,带动农牧民群众1500人次以上务工增收,兑现土地流转及务工费用400余万元。二是推进实施藏香猪养殖。2022年,俄洛镇曲尼村卡若香猪养殖基地出栏量245头、存栏量143头,沙贡乡多伏藏香猪养殖基地出栏量IOOO余头、存栏量1800余头。三是推进实施藏香鸡养殖。2022年,卡若区如意乡桑多村藏香鸡孵化中心及培育基

4、地肉鸡出栏量2500余羽、蛋鸡存栏量3000余羽。四是推进耗牛短期育肥。按照“1+4+15”的收购模式,以卡若镇左巴村耗牛育肥基地为依托,带动4个短期育肥基地和15个乡(镇)牲畜出栏,2022年以来,出栏量1500余头,带动周边12户群众实现增收。(四)优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制定卡若区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的长效机制,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持续增加收入。截至目前,通过劳务输出、土地流转、产业就业、产业分红等模式带动群众21100人次累计增收7524.82万元,实现人均增收3566.27元。二是推动“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工作,

5、以“卡若区内跨乡(镇)跨村(居)共享产业发展成果”的工作思路,依托卡若区蓝天圣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载体,2022年,为我区脱贫户及边缘贫困户3782户兑现“共享产业发展成果”资金517.62万元,实现户均增收1370元。三是推行“以奖代补”机制,按照卡若区产业项目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完成2021年实施“耗牛短期育肥、芫根种植、油菜种植、经济林种植、青贮玉米种植”等项目的个人和集体奖励资金兑现工作,累计兑现奖励资金177万余元。(五)大力推进农畜产品销售一是借助“中国昌都”等电商平台,打破市场局限,促使现有农畜产品“走出去”,形成“线上线下”循环互动,2022,通过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农畜产品、特产3

6、0余吨,销售额达52万余元。二是以卡若区蓝天圣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依托“农副产品配送公司”、卡若区特色产品销售中心、蓝天圣洁平价蔬菜直销店等,建立健全“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机制,2022年,实现线下销售各类农畜产品898余吨,销售额达1215.56万元。三是疫情期间,全力以赴做好物资保供工作,一方面通过产业项目累计向市场供应蔬菜130吨、将耙15吨、牛肉30吨、藏香猪肉9.75吨、鸡IOOO余羽、鸡蛋0.4万枚、山泉水3000箱。另一方面采取“隔空销售”等方式,有力有序开展蔬菜转运工作,帮助本地蔬菜种植户、蔬菜批发和零售商转运本地蔬菜228余吨、米面粮油143吨;累计帮助将耙加

7、工企业(合作社)调运青裸共计44.5吨,销售将把35余吨。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22年,区产业振兴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落实不到位,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效果不明显。二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监管不力等原因,部分产业项目设备处于闲置状态,部分产业项目效益不佳。三是因昌都疫情影响,个别产业项目推进较为缓慢。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区产业振兴组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一)着力在产业项目提档升级上下功夫。一是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禀赋

8、情况,确立特色产业、主打产品和主导品牌,形成规模集中,做好农畜产品的加工、储藏、营销,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最大化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二是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名、优、特、稀农畜产品,充分利用电商、展销会、推介会及各种媒体宣传推介农畜产品品牌,提高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度,实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保证农产品品牌质量,提升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规范产(商)品营销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趋势,借助电商平台,依托自有品牌,构建网上农产品营销市场,把乡(镇)、村(居)分散的商品集中统一推荐、销售到电商平台,拓宽流通渠道,打破市场局限,促使现有农畜产品“走出去”,形成“线

9、上、线下”循环互动,实现稳增稳收。.(二)着力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一是优化完善卡若区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实施方案,落实各项任务举措,建立部门支持产业发展机制,形成产业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实现农牧民群众增收。二是拓展“以奖代补”范围,优化卡若区产业项目以奖代补方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三是延续好“共享产业发展成果”经验做法,并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挂钩,助推村集体经济项目健康发展。(三)着力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大力推动种养业融合发展,顺应市场需求、差异性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结合到户产业、托管种植、合作社运作、资产收益、工资性收益等利益联结模式,将脱贫群众牢牢“粘”在产业项目上。通过产业带动增收,逐步降低脱贫群众政策性收入占比,促进产业发展提档次、上水平、见成效。卡若区乡村振兴指挥部产业振兴组2022年11月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