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7314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全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 报 书 实 验 区 名 称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实 验 区 负 责 人 赵 应 丁 推 荐 学 校 江西农业大学 申 报 日 期 2011年6月4日 江西省教育厅制二一一年三月填 写 要 求1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2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3规范填写“实验区名称”,命名应突出其独特性,避免命名过于宽泛,如“中国语言文学系”、“电子工程学院”等;避免使用抽象名称命名实验区,如“艺术教育”等。4. “所属类

2、别”填写:艺术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跨学科门类;申报跨学科门类项目,请注明具体所跨学科名称。5. 著作、教材、论文须已刊登在正式期刊上或为正式出版物,截止时间为2011年7月31日。1、实验区基本情况实验区名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所属类别管理学建立时间2005年实验区负责人姓名赵应丁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1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院长联系电话(手机)13879109265电子邮箱zhaoyingding传真0791-3828022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邮 编330045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

3、江西农业大学在1984年成立计算机教研室,承担全校所有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1992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科生,1995年计算机教研室并入我校工程技术学院,成立计算机系,1997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2002年以原计算机系为基础,成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有4个本科专业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和网络工程,2004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还承担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所有计算机类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20

4、06年我院实验室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院于2005年开始招收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2009年具有了首届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毕业生,该专业的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就业率名列我院各专业前列。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配置了电子商务教学软件,该实验室配置了足够计算机,保证实验课能够1人1机,除此之外,我校还建立了ERP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等教学条件。在校外与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中鸿网略教育技术公司、深圳科利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等企业建立校外合作实训基地。为改革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跨专业的教师队伍形成了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实验区教师团队,学科背景包

5、含了商务、信息技术、管理学科等,另聘请了电子商务应用及开发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外聘专家,共同制定、完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参与教学以及学生课外科研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从2007年开始,我院在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了学生竞赛团队、学生创业团队、学生科研团队、学生创新实验室等。如图1为我院2011届电子商务专业陈琦老师所指导由兀剑同学所组成的团队获奖作品。图1 竞赛作品之一:江西高校同城易物网1.自2007年我院以电子商务教研室为基础成立了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多年来,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建立电子商务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

6、、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既懂技术又懂商务的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每年均组织3支以上的学生团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如:“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新应用大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大赛等,获得过全国一等奖1次,多次省级一、二、三等奖。近年来的部分获奖情况如下:1)课题组成员彭军、鲁燕飞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获2011年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新应用大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全国一等奖;2)课题组成员陈琦老师、赵应丁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获2011年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新应用大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3)由本课题组成员陈琦老师、赵应丁老师指导的兀剑等5人组成的团

7、队获2010年 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新应用大赛, 全国综合类一等奖;4)由本课题组成员陈琦老师指导的兀剑等5人组成的团队获2010年 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新应用大赛, 江西省赛区一等奖;5)由本课题组成员涂传清老师指导的兀剑等5人组成的团队获2010年 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新应用大赛, 江西省赛区一等奖;6)由本课题组成员彭芳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获2010年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江西省赛区二等奖;7)由本课题组成员彭芳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获2009年用友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江西省赛区二等奖;8)由本课题组成员涂传清老师指导

8、的兀剑等5人组成的团队获2008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江西地区半决赛本科组一等奖;3.近年来,该实验区教师队伍初具规模,建立了一支高学历、动手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科研课题或教改课题,发表了近30篇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近年来所发表的论文:(1)乔宪遐, Excel在制订企业总体计划中的应用,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7年4月;(2)乔宪遐, 农业类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第18期;(3) Qiao Xianxia Tu Chuanqing, Excel-Based Simulation

9、 on Problems of Two-Stage Assembly Line Queuing,BCGIN 2011-8-22(4) Xianxia QIAO Yingding ZHAO, Research on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Ab initio,ISIC 2011(5)涂传清,季节性产品的商业促销时机策略研究,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4;(6)涂传清,基于Excel的库存管理仿真模型,科技广场,2007.1;(7)涂传清,江西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企业经济,2007.2;(8)涂传清,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企业促销策

10、略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年7月;(9)涂传清,基于Excel的两阶段装配线排队问题仿真模型,科技广场,2007.9;(10) 涂传清,基于服务水平非完全信息下第三方物流契约设计,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2;(11)涂传清,关于加强江西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科技广场,2008.4;(12)涂传清, 国家标准GB/T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中国流通经济, 2010年10月;(13)涂传清,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机化研究, 2011年1月;(14)涂传清,黄海燕,国家标准GB/T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

11、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2月;(15)涂传清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机化研究,2011年3月(16)涂传清,张莉萍,彭媛.利用“项目核算”功能提取及归集企业物流成本信息的方法研究,财会通讯;(17) 彭媛, 我国第三方支付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科技广场,2007年6月(18) 彭媛, 江西创业型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科技广场,2008年2月(19) 彭芳 周水平,构筑良好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广场,2007年12月 (20) 陈琦 凌林;基于VB树种图像管理信息系统, 科技广场, 2007年11月(21) 陈琦; 涂传清,基

12、于服务水平非完全信息下的第三方物流契约设计, 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 2007年12月(22) 陈琦等,浅谈移动银行,科技广场,2007年9月(23) 陈琦; 农林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和对策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5期课题负责人:赵应丁教授199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分配在江西农业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在2000年9月至2002年9月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2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回学校工作,2005年11月开始担任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13、,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研究。 近年来,完成了近10门本科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还担任了多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较好,受到同事和广大同学的好评。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骨干教师。目前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有多篇发表在被EI收录的刊物上,出版教材7部。主要业绩材料如下: 1.主持了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传输技术研究(2008); 2.主持了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对等网络的智能搜索引擎模型研究(2008年); 3.主持了江西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研究(2007); 4.参加86

14、3课题空间多点检测虚拟实时动态系统(合同号:863-306-2001AA114201)研究。(2002.9-2003.12); 5.参加了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与并行算法研究(2008); 6.参加教育部课题研究,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2),获江西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11)。 7.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获优秀学位论文二等奖。(2001.6) 8.基于USB接口的指纹检测模块设计实现(第一作者,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已发表,2005年第22卷第3期); 9.基于遗传算法的指纹图像二值化算法研究(第一作者,计算机工程,2006年第4期,该刊物被EI收录); 1

15、0.基于嵌入式应用的指纹处理模块板的设计与实现(第一作者,计算机工程, 2006年第4期,该刊物被EI收录);11.基于灰度图像的指纹特征提取算法研究(第一作者,系统仿真学报,该刊物被EI收录,2006年第 期)12.zhao yingding,Research on optimal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Accession number: 20104913459670),icee, pp.5500-5505,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 2010;13. Ying

16、ding ZHAO Xianxia QIAO , Research on 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method of threading,ICISE 2011 14. (独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9,ISBN 7-5084-1646-5/TP704); 15. (独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1,ISBN 7-5084-1816-6/TP773)16. (独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0,ISBN ISBN: 7-5084-3248-7/TP773)2、指导思想2-1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2-

17、1-1教育理念电子商务专业是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主要科学基础,由多学科支撑的、知识结构新颖的交叉性学科,与传统的专业培养模式相比具有“注重与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实际保持密切联系、强化实验和实习两大教学环节、既有专业针对性又强调专业复合型”的特点。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商务为本、技术为辅”。电子商务应该是“电子*商务”,而不是“电子+商务”的简单模式。为此,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提出了“先创业、后毕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学长制”的教学组织模式、“实践四级制”的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并使用了“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以“体验、分享、实践”为特色,在教学思想

18、、教学方式和具体实践上与传统教学相互结合。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多次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组织教师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在教研室形成了浓厚的教育思想研究氛围,提出并确立了一系列与人才培养模式有关的教育理念:(1)遵循三个规律的理念。这三个规律就是市场经济规律、办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都是教育的内部规律。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教学、科研互动,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根本,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建设浓郁的育人氛围和环境,都是办学规律的重要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

19、切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又能够充分张扬个性,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相互作用,选择既适应社会需求、又符合自己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是人才成长规律。市场经济规律是教育的外部规律。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给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选择与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规律,也体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检验着毕业生的规格与质量。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发展高等教育既要遵循内部规律,又要遵循外部规律。(2)注重两个接口的理念。一是注重学校和社会的接口,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关系。当前,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

20、的表现在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就业难,毕业即待业,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求贤若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状的存在,既有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结构失调问题,又有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问题,更有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二是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接口,解决教与学的关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够和教师对学生关心不够,影响力不足的问题,因此,解决好两个接口,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注重的问题,也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办学要注重的问题。(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学校、专业定位相一致的理念。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多模式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应该是明确分工、合

21、理定位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是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的。2-1-2改革思路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为先导,以现代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为支撑,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注重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革效果与研究水平并重,体现改革的系统性和配套性,搭建由网络环境和实践基地相互支撑的统一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模拟体验式和真实项目实践等多层面的教学实践活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导师导向作用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相关知识学习相结合、理论升华与理论应用相结合”的目的,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2、如图2所示)三个支撑现代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手段统一平台实践4年制导师制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六个层面课程单项性模拟实验课程综合性模拟实验专业综合性模拟实验专业综合性真实实验校内模拟实习校外项目实践教学实现目标学生自主学习与导师导向作用相结合专业知识学习与相关知识学习相结合理论升华与理论应用相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培养方向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应用型复合型图2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框架具体改革思路是:(1)继续完善“创建学生团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完善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确立的“创建学生团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学生创建学生科研团

23、队、学生竞赛团队和学生创业团队等,全面了解社会需求和企业电子商务工作流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迅速适应用人企业工作环境的应用型合格人才;坚持帮助企业解决岗前适应性培训工作,力争实现与用人企业的“零”对接,节省社会成本。(2)坚持强化“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从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认知、思考开始,通过一系列的网上、网下实践活动及体验式分享,使学生深刻感悟“学习、创业、就业”之间的关系。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循环(见图3)中,理论、经验和人文精神始终贯彻到循环的整个过程。认知体验感受分享总结应用图3 “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探究式学习循环示意图(3)拓展“零适应期”的教学观念。针对电

24、子商务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导师学长制和实践四级制的要求,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实现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实际“零距离”接触,与就业岗位实现“零适应期”介入,完成学生与员工的角色转换。图4 创业教学框架图(4)坚持三个课堂的结合,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坚持三个课堂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按照不同的需求及实际使用层次为学生塔建了实践和创业能力训练的“导师学长制”实践平台、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三个部分。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调研分析、方案设计、结题答辩等环节,既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团结协

25、作精神;既开阔视野,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业教学如图4所示。2-1-3人才培养定位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应考虑如下的因素:学校的类型、层次与人才规格定位; 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及特点;本专业发展态势及特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一方面与该专业所在学校的整体建设目标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电子商务的现实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就一所高等院校的整体建设目标看,通常包括研究型、应用型、研究应用型等建设目标;就电子商务的现实发展阶段来看,一般分为初级电子商务、中级电子商务和高级电子商务三个阶段。一般而言,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既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又全面掌握电子

26、商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外语等知识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教育的一个基本现实是专业定位多元化、办学层次多样化。总体上,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重点高校多定位于研究型或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普通高校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侧重于操作型人才的培养。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定位是:以服务吉林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积极开拓省外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空间优势,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为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目标定位: “一个头脑、四种能力

27、”。“一个头脑”指具有敏锐的商业头脑;“四种能力”就是能想、能说、能写和能做;基本规格定位:专业运用“为用而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经济理论与现代管理学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以复合型为主流模式,同时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知识创造财富,知识服务社会”为目标,运用“学为所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方法,秉着“携手打造未来,共同创业发展”的团队精神,通过“先创业、后毕业”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一个头脑、四种

28、能力”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无论哪种模式,都应加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人才的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和适应性。2-2理论研究(社会调研情况,对本领域人才培养规律的独特认识,承担与实验区相关的教学改革项目情况,关于实验区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著作等)1)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专业定位不清,方向不明。电子商务是个既宽又广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专业的建设有很多问题。(2)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的理解,再加上电子商务专业的覆盖而过于宽泛,因此如何科学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全面了解与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能体现

29、专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而现在的电子商务的课程设置就是个大拼盘,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3)师资力量薄弱。师资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最活跃的因素。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各高校对于电子商务的研究时间很短。高校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从别的专业改行,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深入,且现有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学生难以学到真止意义上的来自实践的教学经验。(4)实践环节欠缺。缺乏电子商务应用的实践是各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培养与就业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江西农业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为江西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其人

30、才培养首先要适应吉林省的社会需求。这种适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适应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二是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江西省新型工业化的需求。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其人才需求。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要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既了解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懂计算机信息技术;既掌握了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现代商务运作流程的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本实验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对现有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一套能体现专业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体系;实现学科专业、专业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有机结合,打造校企联合培

31、养模式一体化;建立学生科研团队、学生创业团队、学生竞赛团队和学生创新实验室,参加各级各类电子商务竞赛项目,以实践带动学生的主动学习。 3、培养方案3-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熟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的技术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事现代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体系如图5所示。图5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体系3-2方案设计及可行性(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和梯队;经过5年的建设,使得该创新实验区专

32、职教师队伍达到15人以上,其中博士学位教师超过30%,将进一步聘请电子商务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每年至少选派1名教师赴相关企业进行实训,每年至少邀请两名电子商务企业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来校给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举行讲座。(2)改革课程体系,修订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是改革基础和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类实验和学生自主创新型的实验,以及实验课程的考核方法;对国内同类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培养计划进行调研,对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制订具有我校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重点对所涉及的实践教学部分进行改革,增加能培

33、养学生主动型的创新型实验,借助于我校教务处提出的“千门课程上网计划”,将该专业所有的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程按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将所有教学内容上网; 3-2方案设计及可行性(续)争取打造一门以上的省级精品课程;(3)根据本专业特点、结合社会需求,提出本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生科研团队、学生竞赛团队和学生创业团队;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和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创新制作活动,为开辟学生第二课堂搭建了实践平台。通过此创新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了很大提高。1.组建学生竞赛团队,由专业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目标是参加各级各类电子商务竞赛,主要目标是

34、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动手能力,这一类的竞赛主要有: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等,我们主要研究如何组建团队,指导教师如何发挥作用等; 2.组建学生科研团队,以项目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软件开发能力培养,拟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设计与开发为目标项目。先期进行ASP.Net、SQL Server 2003、Photoshop和Flash等内容进行培训,对目标项目进行需求分析,明确每个模块的相应结构功能,如网络零售模块、基于公用平台上的网络零售模块、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块、网上拍卖功能和网络支付功能。分析系统的安全需求,设计相应的安全控制模块,保证交易系统的安全运行。

35、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不仅能清楚电子商务全流程,并且极大提高了其变成能力。 3.组建学生创业实践团队。创业型电子商务实践研究,结合电子商务特点,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进行创业型实践教育,拟主要分3个步骤:a)组建创业团队。每个团队由5-6名学生组成,指定1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b)创业教育。对所有参与网上创业实践的学生系统地进行创业之初的培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创业计划,认真设计创业模式;c)选定电子商务创业平台。如通过淘宝、易趣、拍拍网等网站开设网店;d)选定商品。选定部分面向高校学生为销售对象商品,如电脑配件、二手教材等;e)最后对创业型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4)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院与

36、中鸿网略教育技术公司、用友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深圳科利浦光电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公司等单位合作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根据每个公司的不同情况,制订校外实训基地培训目标,根据社会需求情况,确定实训教学内容,制订培训实施方案,学生在实训基地根据教学方案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最后对学生实训效果进行评价。(5)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建设;改进电子商务软件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建设;(6)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将所有电子商务主干课程上网,使学生能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将部分课堂上无法涉及到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发布,建立学习交流论坛,

37、建立网上考试系统。附件一:江西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电子商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能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经济贸易理论和管理方法,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网络营销的策划与实施及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门化人才。二、专业培养规格和要求通过系统地学习,学生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具有扎实的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经济贸易、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外语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能熟练应用电子商务技术、信

38、息系统工程等知识和方法,独立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开发、管理和评价;具有较强的创业精神、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三、学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学、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Internet技术应用的基本能力;3、掌握电子商务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技能;4、具备电子商务业务的一定实践经验;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6、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四、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EB系统开发与设

39、计、JAVA语言编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国际贸易与实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网络营销与策划、条码技术与应用、网上支付与结算。五、学制与学位本专业学制四年,符合规定条件者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六、学时学分分配及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520学时,其中必修课1764学时,占总学时70%,选修课学时占总学时数30%;在课内学数中,理论学时数占86.4%,实验学时数占13.6%;实践教学36周,实践课程占总学分数的31%。本专业学生毕业应取得最低学分数176学分,其中必修课为98学分,选修课最低为42学分,实践环节为36学分。在选修课学分中,人文社科类和经济管理类公共

40、选修课不低于8学分,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专业类选修课不低于30学分。七、必修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八、选修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九、实践教学计划安排表附件二: 电子商务 专业学时学分分配表类别周数学时学分占课内总学时的比例(%)必修课公共课6303525.0基础课7744330.7专业课3602014.3合计17649870选修课公共选修课216128.6专业选修课5403021.4合计7564230课内理论教学总学时(学分)217713186.4课内实验教学总学时(学分)3431913.6课内总学时(学分)2520140100%类别周数学时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入学教育1周不计入总学

41、分毕业教育1周不计入总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4周4其他课程实践教学8周8创新实践学分2周2专业实习4周4毕业实习8周8毕业论文8周8课外实践教学总学分38周36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总学分5531课内总学分与课外实践教学总学分合计176100%附件三: 电子商务 专业必修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公共课)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中文)课程名称(英文)学分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合计理论实验军事理论1.527271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36361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2.036362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054543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54544考试形势与政策

42、I1.018182考查形势与政策 II1.018183考查大学体育 I1.527271考查大学体育 II1.527272考查大学体育 III1.527273考查大学体育 IV1.527274考查大学英语 I3.054541考试大学英语 II3.054542考试大学英语 III3.054543考试大学英语 IV3.054544考试大学语文1.527272考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1.018182考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II)1.018187考查公共课学分(学时)合计35630630附件四: 电子商务 专业必修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基础课)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中文)课程名称(英文)学分学

43、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合计理论实验高等数学(上)4.072721考试高等数学(下)4.072722考试线性代数1.527273考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054543考试计算机引论Introduction to computer3.05436181考试C语言程序设计C Programming4.58145362考试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4.07254183考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含SQL Server)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including SQL)5.59972273考试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2.545454考试运筹学Opsearch3.5635495考试管理学原理Principle of management2.545451考试基础会计学Basic accounting3.0544592考试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2.545451考试基础课学分(学时)合计43774669105附件五: 电子商务 专业必修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表(专业课)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中文)课程名称(英文)学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