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系统的类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7361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系统的类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电子商务系统的类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电子商务系统的类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电子商务系统的类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电子商务系统的类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系统的类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系统的类型.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电子商务技术第1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类型;理解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电子商务的功能和优势;了解电子商务的分类、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教学内容:什么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的关系电子商务的流程电子商务的发展教学重点: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分类教学难点: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法、提问法学时分配: 4学时第一节 电子商务概述1.1 什么是电子商务w 电子商务的案例和故事w 电子商务的定义w 电子商务的特征w 电子商务的基本类型w 电子商务系统w 电子商务的功能体系1.1.1 电子商务的定义w 电子商务的故事 生日礼物网上送花 老农迷上因特网

2、:北辰区北何庄村上网走上致富路 网上求职: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站, 网上触摸、网上试衣、网上闻香w 讨论:请你讲一个真实的电子商务的故事【案例】浙江农民上网卖虫子2000年7月29日晚7时,江山市石门镇琚家岗村农民毛顺福又收到了从内蒙古发来的电子邮件,要求购买黄粉虫种苗及养虫技术资料。自从毛顺福7月初上网后,像这样的网上订单和要求咨询的电子邮件已有200多个,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今年他家养的地鳖虫、黄粉虫已基本被订购一空。毛顺福深有体会地说:同样的东西,过去跑断腿也打不开市场,如今是千里买卖一线牵,因特网真是太神妙了。( 2000年08月04日17:23 浙江日报)【案例2】清华大学学生网上

3、家园“我们的家园”网站1999年底开通。在学校的任何一台联网计算机上,轻点清华主页上的“我们的家园”,学生可以查询相应的办公信息,参与宿舍和教学区的管理,还可获得各种服务。网站还提供12类专项服务项目:学习、运动、娱乐、餐饮、购物、旅游、交通、邮电、金融、医疗、维修、治安等。比如图书馆的借阅登记、自习教室资源查询、网上二手货交易等;通过网站链接服务,可以链接学校个部门、学生社团、班级和个人主页;点击虚拟“楼内服务台”,可以查留言、查邮件、查电话、反映意见 “我们的家园”日访问量3000以上,最高达10000以上。电子商务的定义w 多种定义。E-Commerce,EC w IBM的定义:EBus

4、iness在Internet的广阔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在互联网上展开的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w 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的定义:采用电子形式开展的商务活动,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化或结构化商务信息、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电子商务的要素w 以因特网为主要业务平台,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w 以电子信息传输实现各种商务信息(包括数字化商品和服务)的传递;w 包括各种行业、部门和组织以及各种形式商务活动的管理和运做。 1.1.2 电子商务的

5、特征q 交易的方式:由电子方式(信息化)完成任何形式的交易活动。q 交易的过程:网上广告、订货、电子支付、货物递交、服务、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生产安排等。q 交易的工具: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电子目录、电子合同、电子商品编码、信用卡、智能卡等。电子商务的特征q 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数据交换、数据获取、数据的统计处理技术等(信息技术)。q 交易的平台:因特网。q 交易的时空观:7*24、地球村。q 交易的环境: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环境下运作的贸易方式(与用户、上下游企业间)。1.1.3 电子商务的种类q 按交易的参与主体v 企业对消费者(B TO C,B2C) 企业对

6、企业(B TO B,B2B) 企业对政府(B TO G,B2G)v 消费者对政府(C TO G,C2G) 消费者对消费者(C TO C,C2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种类q 按交易电子化程度q 按交易过程的完整性q 按从事交易活动的企业或网站的类型q 网上企业:指生产或销售型企业利用因特网进行的管理和营销等活动。q 网上银行:指在网上进行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主要从事电子货币的发放,网上支付及认证等服务。q 网上商店和网上购物:主要指那些在网上从事零售业务的网上商店,及消费者在网上进行的购物活动。电子商务种类q 网上拍卖:向企业或个人提供在网上拍卖、竞拍商品的网站。q 网

7、上人才市场:帮助企业或个人在网上招聘、网上求职。q 网上服务:主要指利用因特网开展的信息服务,如网上旅游、网上娱乐等。q 网上教育:网上学校、网上课堂、网上培训等。q 按网络设备的接入方式q 固定电子商务q 移动电子商务充分理解电子商务的含义w 对不同的实体电子商务有不同的含义: 消费者 传统企业(水泥+鼠标) 网络公司 政府w 注意: ( 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误区 )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 电子商务网络公司 电子商务网页制作 全面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w 电子商务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基础和主导的作用。w 电子商务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内容。w 商务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8、活动。w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内容。w 在新经济时代没有哪个行业、哪个企业组织、哪个个人能够完全离开电子商务。w 所有企业现在都可以开展电子商务EC概念的发展w 最初电子商务就是B2C和B2B两种模式。之后,字母间的排列组合诞生一堆商业模式,C2B、C2C、B2C2B、G2G、P2P、X2X等等。w 电子商务的本质A2A (Any to Any):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的介入方式、针对任和的对象、可以获得任何所需的信息、可以享受任何相关的服务。 更大(全球)范围资源的整合可能引起企业、社会的变革。 客户需求的最方便、最大的满足。 新的沟通和交易模式。案例:P2P电子商务w 1999

9、年18岁的肖恩范宁(Shawn Fanning)建立了Napster,用P2P(Peer to Peer)这个“古老的”却又鲜为人知的技术创造出了奇迹。w 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因此,P2P可以理解为“伙伴到伙伴”,或称为对等联网。这里的P2P既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是利用这种技术创造的一种商业模式。 1.1.4 电子商务系统w 电子商务系统:是由各种交易实体通过数据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电子商务活动有效运行的复杂系统。w 系统组成:网络、各种交易实体、交易系统。 w 系统结构 :因特网、企业网、外联网、物流网。w 信息流:交易信息、资金信息、物流信

10、息。电子商务物理结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1.1.5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体系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体系w 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w 电子商务的支撑 技术标准 电子商务的环境保障w 电子商务技术w 电子商务的应用1.2 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的关系w 电子商务是传统商务的发展w 电子商务的优势w 电子商务的缺陷1.2.1 EC是传统商务的发展w 电子商务是在传统商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w 电子商务不是取代所有传统商务模式而是对传统商务的发展;w 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是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重点和主力;w 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基本观点w 电子商务是由传统商务发展而来;w 电子商务是未来的商务模式;w 电子商务不是

11、完美无缺;w 未来不会有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的概念,只有商务的概念。案例:乔希.哈里斯的失败2000年初,美国P公司的创始人乔希哈里斯站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的摄像机前明确地宣布:“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挤掉你们。我有可能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赶出这个行业这就是我们要挣大钱的原因。”当时,这种大话似乎并不是言过其实。因特网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破坏性的技术”。有些人赞许像P这样的新型公司,而把一些老牌公司看作是过时的公司,例如传统的零售公司和媒体公司。然而,结果并非如此。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依然在播音,而P公司却由于资不抵债于2000年9月倒闭了。 1.2.2 电子商务的优势w 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在

12、于它是建立在覆盖全世界的因特网基础上,可以快速便捷地实现信息传输。信息的快速流通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种优势最终体现在能够给企业、个人以至于国家和社会带来效益。 对于消费者 对于企业 对于社会 适合在网上销售的商品 案例:非典时的电子商务w 电子商务网站:生意红火 “非典”流行的日子里为降低感染几率,众多网民逐渐放弃了出门购物的传统方式,继而尝试网上购物。网上购物在非典时期迅速普及,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火爆趋势。几家知名、信誉好的电子商务网站业务量急速上升。w 外贸出口:靠网络一样做生意 对外贸出口企业来说,“非典”影响仿佛一道关卡,阻隔了多种商务往来的通道,但是全球范围内的需求与供给依

13、然十分活跃。在深圳就有一些专业的商业机构,通过手中掌握的丰富信息资源和先进、便捷的网络手段,在出口企业和买家之间架起贸易的金桥。 1.2.3 电子商务的缺陷w 电子商务的不利因素: 表现在不同的阶段和涉及不同类型的问题; 其中很多问题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逐渐消失。w 不适合网上销售的商品: 商品本身的特征; 是否在网上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具有相当规模的市场等方面分析。 1.3 电子商务的流程w 网上购物流程w 企业间网上交易的流程1.3.1 网上购物流程1.3.2 企业间网上交易流程企业采购流程的对比 1.4 电子商务的发展w 电子资金转账和EDIw 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w 中国

14、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w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1.4.1 电子资金转账w 电子资金交换(EFT):各银行间采用安全的专用网络进行资金交换和电子支付。w 家庭银行:客户通过电话查询帐户余额、划款、付帐等。w 电子数据交换(EDI):将组织内部及贸易伙伴之间的商业文档和信息,以直接读取的结构化的信息形式通过专用网络在计算机之间传输。1.4.2 国外电子商务发展w 六十年代末 美、欧提出EDI贸易方式w 1991年9月11日 美国国会批准关于“信息高速公路”法案w 1996年6月14日 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通过了电子商务规范法w 1997年4月 欧盟提出欧盟电子商务行动方案w 1997年7月1日 美国政

15、府发布全球电子商务框架w 1997年12月 美国和欧盟发布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宣言w 1998年2月 美国通过ITFA(Internet Tax Freedom Act)Internet税收特权法案w 1998年5月21日 WTO通过Internet免税法案w 2000年10月1日 电子签名法案起在美国正式生效美国积极发展电子商务w 美国政府积极倡导电子商务w 第一张电子支票的出现 1998年6月30日,世界上第一张电子支票在美国出现。当时IBM联合美国波士顿银行、美洲银行和美国金融服务技术联合会签发了这张支票。w 美国在线(AOL)独领风骚 美国在线(AOL)是当今世界最大的Internet服

16、务商。1998年11月宣布收购Netscape (网景)公司,并与Sun 公司结成伙伴关系;2000年1月更以190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传媒大王“时代华纳”公司的举动而轰动世界。美国在线(AOL)独领风骚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意图1.寻找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美国网上交易额是全球的1/3。1991年1月1日起,美国政府要求联邦政府所有对外采购均采用电子商务方式,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将美国电子商务推上了高速列车”。2. 谋求新世纪国际规则的主导权 美国1997 年 全球电子商务框架3. 借助全新手段获得全球性竞争优势 利用电子商务企业可构筑覆盖全球的营售体系实施全球性经营战略,加强全球范围行业合作,提

17、高全球竞争力。 1.4.3 国内电子商务发展w 1991年 建立中国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委员会w 1994年 电子部提出“金卡”工程发展计划w 1996年2月 成立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w 1997年10月 中国商品交易网正式开通w 1998年3月6日 中国第一笔网上交易w 1998年3月31日 信息产业部正式挂牌w 1998年5月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工作会议w 1998年11月 中国电信湖南电子商务CA安全认证系统投入运行w 1999年11月15日 中美达成入世协议w 2000年1月19日国内37家单位发起成立“中国企业上网服务联盟”。w 2000年10月1日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18、出台金字工程w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国家信息化建设。1994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协调建设中国的“三金”工程,即“金桥”“金卡”“金关”工程。后来又相继实施了“金税”“金企”“金农”等一系列“金字工程”。这些工程以及相继建成的覆盖全国的四大主干网络都为我国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促进了我国因特网用户和网站的快速增长。 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于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发往德国的。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十五天津信息港建

19、设目标w 十五期间天津将加速宽带城域网建设,提升、完善信息交换平台,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实施21项信息应用系统工程,初步实现城市信息化,即1网、2平台、2 1个系统的总目标。w 目标确定为:以建设因特网国际出入端口和电信、广电、计算机三网合一为主体的宽带城域网工程;以提升、扩容信息网络交换中心接入能力为主体的完善信息交换平台工程;以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和TJCA中心等示范项目为主体的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工程;以开发政务、经济信息、应急指挥、财税金融、企业信息化、科技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等21个应用项目为主体的信息化应用工程;并大力培育、发展信息资源产和信息制造业。计划十五期间天津信息港工程建设将投

20、资230亿元。仍然存在差距w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的不同造成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间信息化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财富和综合国力等的差距。w 王小东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w 2000、7、17美国法律工作者协会发表了一篇强调在互联网世界确立新国界的报告(Cyber- Borders)中央关于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面向消费者,提供多方位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

21、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外贸行业领先一步电子商务2000年交易达770亿元CNNIC统计数字w 2004年1月发布w 上网人数:7950万、世界第二w 上网计算机台数:3089万w WWW站点数(.cn、.com、net、.org):595550w 域名总数:340040国际出口带宽w 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27216M ,连接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 中国科技网(CSTNET):155M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16500M 中国教育和科研

22、计算机网(CERNET):447M 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1490M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网通控股)(CNCNET ):3592M 宽带中国CHINA169 网(网通集团):4475M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CIETNET):2M 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555M 建设中:中国长城互联网(CGWNET)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CSNET)我国IP地址数 w 我国大陆IPv4 地址总数为:41456128 个,折合2A+120B+146C;w 台湾地区IPv4 地址总数为:13033216 个,折合198B+223C;w 香港特区IPv4 地址总数为:5037312 个,折合76B

23、+221CC;w 澳门特区IPv4 地址总数为:45056 个,折合176C IPv4 地址按分配 网络购物原因的变化用户选择网络购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节省时间: 好奇、有趣: 操作方便: 节约费用: 查寻稀有商品:越来越多的人到网上购物主要不再单纯是为了省钱,而多数是为了节省时间和操作方便。这也是我国电子商务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之一。全球电子商务经济指数w 根据美国信息顾问公司Meta集团发表的全球新电子商务经济指数(GNEI)评比,前5名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芬兰。中国位于第37位。w GNEI采用了5个指标评价:知识型工作、科技创新、数字经济转化程度、经济动力、全球化。中国“电

24、子口岸”启动w 2001年由海关总署牵头、国家12个部委联合开发的“中国电子口岸”将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4个进出口岸试点。w 系统开通后,进出口企业只要与电信公网连接,通过电子口岸的公共数据中心,在网上可以直接向海关、国检、外贸、工商、税务等政府机关申办各种进出口和行政管理手续,实现了政府对企业“一站式”服务。w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数据中心获得运输、仓储、银行、保险等行业的中介服务。课后实践w 上网购物并记录购物过程(包括截取关键的网页): 选择网上商店; 选择商品; 会员注册; 下订单; 选择支付方式; 等待送货。w 写出自己的体会,在班上交流。电子商务技术第2章教学目标:w 通过本章

25、的学习,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关系:电子商务的工具、网络技术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孕育和催生了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关系密切的网络概念和技术:网络协议、域名、接入技术、无线网络w 教学内容:因特网和电子商务、TCP/IP协议、通用的应用层协议、IP地址、域名和DNS、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接入技术教学重点:TCP/IP协议、通用的应用层协议、IP地址、域名和DNS教学难点:因特网接入技术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法、提问法学时分配: 4学时第一节 因特网和电子商务w 因特网孕育了电子商务 w 伯纳斯-李和WWW w 因特网的特点 2.1.1因特网孕育了电子商务 基本观点电子商务和技术的关系基础 工具对传统

26、商务模式的冲击电子商务背景1850s:电报被用于商务,促进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1880s:电话用于联系客户和供应商;1920s:无线电广播成为强大的营销手段;1940s:电视成为新的营销工具;1970s: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了电子资金转账(EFT)和电子数据交换(EDI)。这个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但今天我们谈及电子商务就不能不谈因特网;同样,讨论因特网也不能不涉及其电子商务的应用。 EC发展的关键阶段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为冷战的需要建立的军用实验网络,ARPANET。 1983年ARPA网开始向民用化发展,才出现了现在意义的因特网。 1991年美国成立

27、了“商用Internet协会” 1993年发布了“美国国家信息基础建设行动计划书”(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 1993年推广使用的网络浏览技术WWW技术 。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

28、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1970年的ARPANET已初具雏形,并且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许多大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但是它只有四台主机联网运行,甚至连局域网(LAN)的技术也还没有出现。也许,当时的那种联网在今天看来实在是太初级了。当时用作

29、接口机的Honeywell DDP516型小型机的内存只有12K。 ARPANET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斯坦福大学、犹他州大学四所大学的4台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接口信号处理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为了把这四个不同型号、使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不同终端的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此煞费苦心、艰辛探索,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其中包括有“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

30、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

31、。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的商业化,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世界,很快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的无数企业纷纷涌入Internet,带来了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 Father of the Internet Vinton G. CerfVinton G. Cerf (温顿 G;瑟夫) 简介Vinton G. Cerf博士是互联网基础协议TCP/

32、IP协议和互联网架构的联合设计者之一,是当今互联网的先驱,被誉为互联网之父。Cerf博士出生于1943年,童年时期就酷爱算术和科学,并于1965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在毕业后的两年间,他曾就职于IBM公司,并随后考取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生院。求学期间,他潜心研究ARPANET协议,并取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1972,Cerf博士作为助理教授回到斯坦福大学,并任教至1976年。其间他与Robert Kahn一道领导TCP/IP协议的研发小组,为 ARPANET 成功开发了主机协议, 使ARPANET成为第一个大规模的数据包网络。Cerf博士与研发小组的成员因此也被誉为“互联

33、网之父”。 1997年12月,克林顿总统向Vinton G Cerf和他的合作者Robert E. Kahn授予了美国国家技术勋章,以表彰其为互联网的建立和发展所做的贡献。Cerf博士现正率领其团队的架构师和工程师从事先进的网络架构,包括基于互联网的多种解决方案的设计,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包括数据、语音和视频的综合服务。 2.1.2 伯纳斯-李和WWW w 1989年在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 )w 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 w 1991年超文本服务器(Hypertext Server) w World Wide Web(WWW) 2.1

34、.3 因特网的特点 w 和电子商务关系密切的特点:w 因特网是一个公共数字通信网络 w 因特网是网际网 w 因特网是完全开放式的网络结构 2.2 TCP/IP协议TCP/IP协议的结构包交换技术参考模型2.2.1 TCP/IP协议的结构 网络接口层和物理传输介质相连,负责将网络层的数据分组封装成适合在物理网络上传输的帧格式并发送出去,或将从物理网络接收到的帧卸装并取出数据分组传递给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分组(Packet,也称为数据包)独立地从信源网络的路由器传送到信宿网络的路由器,用以实现网络之间的连接。 传输层的功能是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用层

35、包括了所有的高层协议,这些应用协议向用户提供各种实际的因特网应用服务。 2.2.2 包交换技术w 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技术(又称为分组交换技术),它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 w PAD: 完成数据包的分解和组装的工作(Packet Assembler Disassembler )。w 分组交换技术每个数据分组独立传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道资源,提高传输效率。 2.3 通用的应用层协议 w HTTP协议 w 电子邮件协议w FTP协议 w TELNET协议 2.3.1 HTTP协议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议,采用客

36、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C/S) 2.3.2 电子邮件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电子邮件的收信人使用邮局协议POP(Post Office Protocol)从邮件服务器自己的邮箱中取出邮件。 因特网邮件存取协议IMAP4(Internet Mail Access Protocol)是一个功能更强的电子邮件协议。它除支持POP3协议的脱机操作模式外,还支持联机操作和断连接操作。 2.3.3文件传输协议w 文件传输协议 Protocol)的功能是实现从客户端向服务器上传文件,或从服务器下载文件到客户计算

37、机中的功能。FTP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利用TCP协议建立连接,并使用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w 基于Web的文件传输服务:网际快车FlashGetw 还有什么文件传输应用程序? 2.3.4 TELNET协议w TELNET:仿真终端协议。w 它可以将用户的计算机模拟成远程某台提供TELNET服务的主机的终端,通过因特网直接进入该主机,完成对该主机各种授权的操作。w 使用TELNET协议时,首先要通过IP地址或域名连接远程主机,然后再输入用户号ID和口令并核实无误后,TELNET便允许用户以该主机的终端用户的身份进入系统。这个过程称为远程登录。2.4 IP地址 IP地址的组

38、成与结构 IP地址分类 IPv6协议 2.4.1 IPv4的组成与结构w 在计算机中由(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应用编程接口所提供的函数来实现由十进制数字向二进制数字的转换,同时消去小数点,供有关的网络协议使用。 网络编号的规定w 网络编号必须惟一;w 网络编号不能以十进制127开头,127作为回绕地址,用于诊断;w 网络编号的第一个字节不能都设置为1,此数字留给广播地址使用,第一个字节不能都设置为0,全为表示本网络地址。 主机编号规定w 主机编号必须惟一;w 主机编号各位不能都设置为1,全为1的编号作为广播地址使用;w 主机编号各位也不能都

39、设置为0。 2.4.2 IP的分类w IPv6 128位的地址采用了将地址表示成由8个“:”分开的4位十六进制数。例如一个IPv6的地址为:2060:0000:0000:0000:0009:0A00:500D:826E。 2.4.3 IPv6协议 功能和特征:w 增加IP地址长度w 扩充相应功能 w 增强网络的安全性能 w 保持向下与IPv4协议兼容IPv6的位数w IPv6协议采用128位二进制(16字节)IP地址,理论上可有21281040个不同的IP地址。w 如果把所有的地址平均散布在整个地球表面,大约每平方米面积有1024个地址,几乎可以给每一粒沙子一个IP地址了。 世界上最大的IPv

40、6互联网 2004年3月19日世界上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CERNET2开通。 该网是目前达6000公里,该已于今年的1月15日与全球的8个主要的下一代互联网互连互通。 CERNET2上现在正在进行的应用有“计算网格和数据网格(大规模科学计算)”的应用;大规模个人到个人(点到点)的视频通信;无线/移动的应用,如智能交通;组播视频会议;大规模的虚拟现实环境(比如脑电图的内部模拟等)等等。 2.5 域名和DNS w 什么是DNS w 域名的格式w 域名的确定w 域名的管理w 域名的注册w 通用域名和中文域名的注册 2.5.1什么是DNS w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

41、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将易于记忆的域名与不容易记忆的 IP地址之间转换的系统,以便提供给网络层完成数据的传送。w 域名解析:通过域名并不能直接找到要访问的主机,需要执行一个从域名查找IP地址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域名解析。 域名系统.2.5.2域名的格式 w 因特网上的域名采用树型和分层命名的方法,每个域名分为几段,用点号分开。w 其格式为:主机名.机构名.机构类型.顶级域名 2.5.3企业域名确定的原则w 尽量和企业名称或商标一致,并与企业产品、服务有关联,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理念的域名; 如人民日报社的域名为; 另外要短小、独特、有吸引力、易记忆,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网站的域名为 2.5.4

42、 域名的管理w ICANN: 互联网络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 w InterNIC: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负责域名的注册和解析工作( ) 。w Network Solutions:网络解析公司负责日常的经营活动。w 国内域名则由中科院中国因特网信息中心CNNIC( )负责,同时负责维护和解析工作。 2.5.5 域名的注册w 通过CNNIC注册;w 通过CNNIC域名注册申请授权代理商来完成;w 通过国际域名管理机构(InterNIC)或国际域名注册申请代理商来进行。 国家域名 国际域名通用网址和中文域名注册主要的通用域名2.5.6通用网址和中文域名注册 w 中文网址:输入企业、产品的全称或简称即可

43、直达目标,如输入“联想集团”,可以直接到达联想集团公司的网站;w 英文网址:输入“IBM”即可访问IBM的网站;w 拼音网址:输入拼音、拼音字头如“QJD”,就可访问全聚德集团的网站;w 数字网址:输入企业的电话号码、股票代码即可直达相应的网站。2.6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专用网络 万兆以太网 下一代因特网 网格技术 2.6.1 VPNw 虚拟专用网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是指在公共网络中建立专用网络,数据通过这个安全的“加密通道”在公共网络中传播。 2.6.2 万兆以太网 w 2002年6月,IEEE正式通过了802.3ae:10Gbps以太网标准。 保留802.

44、3以太网的帧格式; 保留802.3以太网的最大帧长和最小帧长; 只使用全双工工作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以太网的半双工的广播工作方式; 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体(而不使用铜线); 使用点对点链路,支持星形结构的局域网; 数据率非常高,不直接和端用户相连; 创造了新的光物理媒体相关(PMD)子层。 2.6.3下一代因特网 w 因特网虽然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电子商务和其他网络应用的发展都在呼唤更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设备的产生。一系列新的网络技术正在开发和研制之中。 第2代因特网(Internet II) 下一代Internet(NGI) 2.6.4 网格技术w 网格(Great Global Grid,G

45、GG) 网格技术就是利用高速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其核心思想是“整个因特网就是一台计算机”。 网格的规模也可以根据需要建设,例如可以构造地区性的网格、企事业内部网格、局域网网格,甚至家庭网格和个人网格等等。 网格的关键技术(1)处理器、存储器、外部设备是什么样?它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体系结构? (2)什么是网格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它的进程和线程是什么?什么是它的地址空间?如何管理它的资源? (3)什么是网格的编程环境和使用环境?什么是网格的用户界面?什么是网格的程序设计语言? (4)网格的应用有什么样的模式和特征? (5)从用户的角度看,网格与当前的因特网和Web有什么不同?它能提供什么样的独特用途? 2.7 因特网接入技术w 拨号上网 w ISDN w xDSL w DDN w 其他接入技术 2.7.1 拨号接入技术 使用Modem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只能达到56Kbps,适合个人用户或小型企业使用。 2.7.2 ISDN接入技术w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俗称“一线通”) 2.7.3 xdsl接入技术 DSL是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