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7472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5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钢铁企业是能源与资源消耗大户,也是环境污染大户,在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环境下,应改变过去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运营模式,利用先进的绿色供应链技术,将可持续发展观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力求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品种多样化、质量高、环境友好型的钢铁产品,使钢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平衡。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在钢铁行业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以及改善钢铁企业的环境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此外绿色供应链管理还是中国钢铁企业获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2、本文从介绍绿色供应链的概念着手,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一般策略和实施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接着论述了绿色供应链的体系构建与运作分析,并将绿色供应链管理与我国钢铁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探讨了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分析了我国钢铁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和实施的挑战性后,又结合案例提出了优化措施和建议。关键词: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 目 录一、序言5(一)研究的背景5(二)研究目的和意义5(三)研究内容和方法6二、理论综述7(一)供应链管理71供应链管理72供应链管理的特征7(二)绿色供应链管理71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72绿色供应

3、链管理的基本思想83绿色供应链管理特征8(三)绿色供应链的体系构建与运作分析10 1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102绿色供应链的体系构建10三、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13(一)绿色供应链管理应用131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背景132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133. 模型14(二)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钢铁企业中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151企业内部存在制约因素162企业外部存在制约因素16(三)我国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分析171.我国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182我国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193我国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挑战21四、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4、措施和建议23(一)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应注意的因素231绿色供应链上的纵向布局232企业的运营环境233供应商的选择234. 物流系统的整合245. 物流配送246. 企业自身的管理24(二)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措施241打造绿色钢铁供应链252. 全面推进绿色制造253. 提供绿色专业服务254. 绿色回收再利用26(三)打造绿色钢铁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案例分析261城市钢厂环保先行272持续创新追求双赢273水气渣泥热全循环28(四)三钢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建议291. 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292. 局部和整体的协调293. 科技技术与企业管理并重

5、304. 实现供应链系统绿色物流30五、结论与展望31参考文献33谢词35一、序言(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也正日益关注对环境问题的研究。环境与资源问题是社会问题, 不是一个企业能够独立承担并完成的,需要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共同配合,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加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而绿色供应链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是资源和能源转化为产品、废品和污染物的代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输入各种资源和能源,输出各种产品、废品和污染物。不同的企业所消耗的资源、能源量是完全不同的,排放的废品和污染物也有很大差别,对环境

6、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在钢铁行业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以及改善钢铁企业的环境都是有很大帮助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完善,它要求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和强化环境因素; 就是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内部的沟通,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制造、产品的销售以及回收的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从而实现所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钢铁企业为了取得市场竞争力,在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环境下,必须实施先进

7、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对于企业而言,绿色供应链管理不应是一种强制性实施的环保策略,可以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相一致,它不仅是一个社会效益显著的行为,也是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当前的企业既注重其竞争能力也注重自身的社会形象。越来越多的重要客户已提出作为供应商应该拥有一整套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绿色供应链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和绿色产品的品牌形象,扩大产品市场。生产原料的节约降低了最终

8、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从而最终消费者只需付出更低廉的价格就能得到更安全、更环保的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将全面改善或美化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既可改善员工的健康状况和提高工作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又可使员工心情舒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效率,以创造出更大的利润;进一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社会形象,为企业增添无形资产。另外,企业的行为都是建立在所有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对话基础上的,是供应链系统最优的,供应链上游所取得的生产绿色化方面的成就可以在供应链后续过程中得到放大。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不仅自身更容易达到环保标准,而且还可以促进供应链上其它企业环保达标。绿色供应链通过建立长期的成员合作关

9、系来同时达到商业利润和环保的目的。(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供应过程、绿色生产及绿色销售、包装、运输和使用的整个过程。本论文首先通过展现供应链管理及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相关论点做铺垫,然后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的现状,然后对我国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作出相关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研究,来说明绿色供应链管理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的必要性,最后针对上面提到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中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建议。二、理论综述(一)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Extended Production)概念

10、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譬如,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协作方式中就将供应商的活动视为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加以控制和协调,这就是向前延伸。后延是指将生产活动延伸至产品的销售和服务阶段。因此,供应链就是通过计划(Plan)、获得(Obtain)、存储(Store)、分销(Distribute)、服务(Serve)等这样一些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Interface),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2供应链管理的特征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在核心企业协调下,本着共赢原则,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为商

11、业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形成一个极具争力的战略联盟。李东贤主编的采购与供应链案例一书中,给出了供应链的解释李东贤主编,2008年9月第一版,采购与供应链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抵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链结构模式。”(二)绿色供应链管理1绿色

12、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 (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它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确切定义,目前理论界对此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总的观点是指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把“无废无污”和“无任何不良成分”及“无任何副作用”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中,这就是绿色供应链管理。2绿色供应链管理基本思想供应链管理理论已提出20多年, 关于供应链的定义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内涵。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

13、过程, 概念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的自身资源利用。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重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 注重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 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而到了最近, 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绿色供应链是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的影响,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加工、包装、存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 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绿色供应链管理特征绿色供应链管理,即

14、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有其特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特征。掌握绿色供应链管理特征,是将绿色供应链管理运用于供应链的前提。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征有:(1)充分考虑环境问题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将供应链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的全过程集成化管理。它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将产品送达顾客,但它仅仅局限于供应链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没有充分考虑在供应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合理利用资源、是否节约能源、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与回收、环境影响是否做出评价等等, 而这些正是绿色供应链管理所应具备的

15、新功能。(2)强调供应商之间的数据共享据共享包含绿色材料的选取、产品设计、对供应商的评估和挑选、绿色生产、运输和分销、包装、销售和废物的回收等过程的数据。供应商、制造商和回收商以及执法部门和用户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Internet 网来实现的。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数据流动是双向互动的,并通过网络来支撑。(3)闭环运作绿色供应链中流动的物流不仅是普通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更是一种“绿色”的物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均须回收处理。当报废产品或其零部件经回收处理后可以再使用,或可作为原材料重复利用时,绿色供应链没有终止点,是

16、“从摇篮到再现”; 如经处理后可重新销售、可回到制造厂和可作为原材料使用。(4)体现并行工程的思想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从原材料生产、制造到回收处理,实际研究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并行工程要求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在设计一开始,就充分考虑设计下游有可能涉及的影响因素,并考虑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尽量避免在某一设计阶段完成后才意识到因工艺、制造等因素的制约造成该阶段甚至整个设计方案的更改。因此应用并行工程的思想,使材料的生产、产品制造过程和回收与再利用并行加以考虑。(5)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为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企业利用网络完成产品设计、制造,

17、寻找合适的产品生产合作伙伴,以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组合利用,减少加工任务、节约资源和全社会的产品库存; 通过电子商务搜寻产品的市场供求信息,减少销售渠道;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中资源配送,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三)绿色供应链的体系构建与运作分析1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涵至今虽无统一定义,但研究发展不断。Webb于1994年研究了一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同时注重再生利用,并提出了绿色采购的概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40万美元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于1996年提出了

18、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并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1997年,Min等人讨论了在选择供应商的决策中如何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以及绿色采购在减低废物中的作用。1999年,Beeman将一些环境因素引入供应链模型,提出了更广泛的供应链设计方式。Hock则研究了供应链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保持生态平衡。1999年,但斌等综合考虑了绿色供应链的目标(环境保护与资源优化利用)、对象(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用户)、技术基础(绿色制造、供应链管理)和内容(决策技术、运作与管理、制造过程、集成技术、再造工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绿色供应链的体系结构。2000年,武春友等人认为绿色供应链构建时要考虑公众、法律及环

19、境标准的压力。2001年,郑迎飞等谈到绿色供应链的成功运营离不开高层的重视。2003年,汪应洛等人也提出社会系统(包括规制、文化、伦理等)对绿色供应链管理有一定影响。2绿色供应链的体系构建从上述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绿色供应链的体系构建残缺不齐。绿色供应链管理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和绿色利益即环境利益双丰收,以致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的绿色效益包括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利用。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考虑的是各种影响因素。这是我们把影响因素分为驱动因素和障碍因素的两大类。(1)驱动因素包括四个方面a.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联盟来实施绿色供应链。在绿色供应链中可

20、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整个供应链带来更多效益。b.增加客户价值。绿色产品不仅保护环境,也为客户带来绿色收益,可赢得顾客的长远信任。c.提升企业绿色形象。实施绿色供应链的企业可以树立产品的安全可靠、重视社会责任的信息,赢得顾客青睐。d.可规避绿色技术贸易壁垒。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重视生态问题,并为此设立了相应的技术条款和环保法规。而企业要长久生存就必须使产品达到相应的绿色标准,而要达标就必须实施绿色供应链。(2)障碍因素包括五个方面a.实施绿色供应链会带来财务负效应。绿色供应链虽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但绿色回收和废弃物的处理却需要花费巨大的代

21、价,两者相抵可能会使财政入不敷出。b. 企业之间缺乏信任。企业在决策时总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而非整个供应链或社会效益最大化原则。企业希望自己的上下游企业实施更多的绿色工艺,这样就可为自己的产品达到绿色标准而花费最小的成本。c.实施绿色供应链的技术和知识欠缺。虽然绿色供应链在理论上可以建立,但相应的绿色产品的开发和废物的处理技术和手段有待建立和提高。d.环境标准与税费制度仍不完备。各个国家环境标准不同,尤其是我国环境制度不健全,执法监督不利。e.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同。企业文化是影响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的首要因素。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如果双方没有互相理解的文化理念,则很难合作

22、,即使合作,也会因管理成本过高而失败。(3)绿色供应链的运作分析这里以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GSC-MIS)为核心,它通过Internet与各地的供应链、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物流商相连接,互换信息。而供应商、制造商等又各自组建自己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即内部MIS)。零售商组建内部MIS与用户相联系。其它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物流商等与零售商同样道理。GSC-MIS又通过Intranet与环境管理系统(EMS)、知识管理系统(KM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财务管理系统(FMS)、质量管理系统(QMS)连接在一起。而决策支持系统(DSS)通过EMS、KMS、HRMS、FMS、QM

23、S反馈的信息,同时考虑社会系统的一些因素,并听取专家的建议后决定是否流程重组或改进,把最终的结果传递给GSC-MIS。整个绿色供应链就这样运行管理。社会系统是由绿色供应链运营的社会因素构成,具体包括政府或者国际性组织对供应链成员的规制、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与伦理道德等因素。绿色供应链要想环境管理系统(EMS)是区别于非绿色供应链的显著特征,主要职责是产品和工艺的绿色性指标的建立以及整个流程的监督与评估(包括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确定)。EMS是过程和实践的集合,它能使组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增加其运作效率,帮助组织系统地管理环境的“脚印”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对环境的影响。EMS不仅有助于组

24、织注意其法律法规上的责任,而且能够提供寻求比如像能源效率、资源保护等环境方面的工具。EMS是规范的管理系统,对供应链内部的管理、组织和环境绩效的改善负责,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创建环境策略;建立适当的目的和目标;帮助设计和实施针对这些目标的计划;监视和评估这些计划的效果;监视和评估公司内部一般环境管理活动的效果。b.知识管理系统(KMS)是关于绿色供应链的所有相关知识的收集与管理,以及知识产权的界定。主要包括供应和采购知识、设计和产品知识、生产运作和物流知识、渠道管理和分类知识、品牌和客户知识。c.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可以对整个绿色供应链的人力进行调配,使用使得整个供应链人的效率得

25、到最好的发挥。财务管理系统(FMS)和质量管理系统(QMS)分别对供应链的财务状况和产品质量进行监督。d.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整个供应链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四个小的数据库,分别是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和方法库。其中知识库不同于知识管理系统,它主要是关于供应链的业务流程知识、客户关系知识和战略联盟知识的存储以备决策支持系统的调用,稳定运行是离不开社会系统的。三、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一)绿色供应链管理应用1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背景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对繁衍问题的思考,其中最为引起关注的就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而产生对企业社会责任

26、的讨论。长久以来,处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我国对经济的促进过于关注,导致对环境问题的忽略,一些经济活动人为地导致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受到了破坏,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逐步恶化。特殊国情的现状使我国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绿色物流以减少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多余消耗,这些内容成为我国下阶段企业发展的重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发展同时向生态工业的文明跨越,为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而创造有理条件。2绿色供应

27、链管理的应用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的管理核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绿色”概念在可持续发展概念上对企业的要求,绿色供应链管理步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轨道。绿色生产,绿色运输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中绿色物流作为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在我国还处于萌芽上升阶段,在引起社会重视的情况下,还处于理论与实践、观察与借鉴的摸索阶段。这就意味着绿色概念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难处与障碍,如下:(1)思想不充足全社会与企业理念意识还比较淡薄,政府重视提倡程度不高,企业寻求短期发展注重片面经济效益发展的状况还属于企业发展的主要现存现象,忽略了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2)体制不完善在对我国传统物流添

28、加绿色概念上面临着多方的需要,其中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统筹规划,而事实上相关体制的建设却并不完善,绿色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法律法规也不健全,从而使社会化、集约话进程受到阻碍,照成环境的污染浪费。(3)设施不全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之下不难发现,我国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如网络的覆盖率、大型综合货运枢纽的缺乏等,严重影响运输流的集散和运作效率,不利于对供应链管理中的绿色物流管理的推行与发展。(4)技术不支持目前我国高端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都比较缺乏,这样就使供应链上物流技术开发面临着滞后的现状,缺乏整体的信息共享平台,不同合作供应链线上企业技术设备等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普遍,不利于企

29、业参与国际竞争。(5)人才不满足人才,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物流方面人才还比较匮乏,长久下去会成为制约我国绿色运输流发展的瓶颈,尤其缺乏的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相关的专业性质的培训规格还比较薄弱,制约着绿色管理的快速发展。3模型总体来说, 一般绿色供应链系统包括:采购和内向物流、生产、分发( 外向物流和营销) 和反向物流, 其主要环节见下图。图3.1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环节(二)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钢铁企业中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如我国企业界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我国企业关于供应链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普及率较低、当前我国第三方物

30、流服务商的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与“供应链管理”相比,我国企业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更为陌生,因此,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绿色管理意识相对淡薄,供应链上各种物流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以包装物同收率为例,我国就存在很大差距:纸包装回收率,美国为47.8%,日本为37.1%,我国为20.4%。玻璃包装回收率,西欧国家平均为30.5%,日本为49%,我国为20%。对塑料包装,西方国家主要采用回收利用、焚烧和深埋处理三种方式,达到100%的回收率。其中,西欧国家平均同收利用率为15%,焚烧率30%,深埋率55%;日本同收利用率5%,焚烧率

31、70%,深埋率25%;美国回收利用率为10%,焚烧率5%。深埋率85%;我国对于塑料包装的回收率仅10%(因为统计原因,该值可能偏小)。同时,在相应的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在我国,供应链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更高要求绿色供应链管理,其理论研究也为数不多,尤其是企业在实施绿色管理方面较国外先进企业有明显不足。下面通过简单的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钢铁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1企业内部存在制约因素(1)成本和收益的困扰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能投入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资产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物流成本,并且供应链上其他成员企业也必须为实现绿色供应链付出一定成本。这些成本的投入是否能为

32、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是很多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2)供应链其他成员企业关系的维持与环境管理的冲突与一般供应链管理相比,由于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引入了环境管理,所以绿色供应链企业之间对信息集成与共享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原材料产地、供应商信息、产品成份等重要商业信息都将为供应链上成员企业所共享,因此,企业必须考虑到道德风险和企业安全。如何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以有效的方式共享环境信息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和理论的不熟悉,多数企业在确立企业战略之初就排除了绿色管理这一指导思想。 2企业外部存在制约因素(1)供应链实施绿色管理思想没有得到普及从政府部门方面看

33、,大多数政府部门仍然关注供应链末端环境治理工作,不能积极引导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企业经营者方面看,由于缺乏相关法规和跟踪监督管理,企业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成本远小于实施绿色管理引起的管理成本,因此阻碍了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从消费者方面看,消费者片面追求产品是否绿色、是否安全,而对于企业供应链的物流环节是否绿色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不能给予企业足够的压力和动力去改变自身供应链上存在的环境问题。(2)我国在企业物流方面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物流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形成巨大的社会成本,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将这些成本内部化,从而推动企业采取环保措施。如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推行的废弃物处理预收费法

34、规定,只要达到一定的包装物回收利用水平,包装容器生产厂商即可申请免除废弃物税收,从而鼓励企业对包装物回收利用。相比之下,目前我国情况并不理想:很多重要的法律、法规在我国仍然缺失,相当一部分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如沱江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对肇事企业的罚款只有100万元,刑法规定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全国闪污染环境被追究刑事责任者却寥寥无几,从而带来门都有自己的标准,缺乏统一标准,有些方面虽然有国家标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后果是“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3)我国暂时没有形成成熟的物流标准目前我国各地各部的监督管理而没有得以普及应用。而我国对于物流活动环保方面的标准就更为缺乏,致使我国企业至

35、今没能形成绿色管理的观念。我国自1998年导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认证制度后,只有近百家企业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而对于该系列标准的实施,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也存在较大的距离。综上所述,认知程度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低是制约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三个闪素;此外,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还存在着制约绿色供应链管理发展的诸多问题。(三)中国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分析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钢铁年产量自1996年起连续蝉联世界第一,消费量也名列世界之首。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能源消费约束明显显现,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高

36、污染、高能耗的特点也使钢铁工业在防污减排、节能降耗等方面承受着一定的压力。毫无疑问,钢铁行业是高消耗、高污染的“大户”,而且是六大耗能行业中的“大户”。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全社会整体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2009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创出历史最好水平。2009年中国重点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总量2.382亿t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4%;吨钢综合能耗为619.43kg标准煤/t,比上年下降1.74%;吨钢可比能耗为595.38kg标准煤/t,比上年降低2.88%;吨钢电耗为466.73kWh/t,比上年下降1.25%;吨钢耗新水为4.4m3/t,比上年下降14.06%

37、。2010年国家进一步推动钢铁业节能减排进程,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与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钢铁企业在环境保护、能耗、生产规模等方面做了一系列规定,对改变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模式,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促进淘汰落后、推动兼并重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钢铁工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也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投资是成倍增长的,“七五”期间,投资476.42亿元,“八五”达到1306.57亿元,“九五”为3447.52亿元,“十五”突破7000亿元,“十一五”期间达到13750亿元,由此可见生态

38、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中国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我国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从我国钢铁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的现状来看,我国实施绿色供应链的必要性是毋庸质疑的,综合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中共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之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善型的工业化发展之路。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应该肩负起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任。绿色供应链正是从

39、节约企业的各项投入和资源入手,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做支撑,来实现绿色供应链整体最优化效益,进而达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2)解决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需要钢铁企业是能源消耗的重点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不断注意节能降耗,经历了单一节能到系统节能的转变过程,全行业的吨钢综合能源消耗和吨钢可比能源消耗不断降低,全国钢铁企业吨钢能耗的平均值已低于1100kgce/t钢。钢铁企业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除了直接危害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还将随着大气的扩散将污染带向周围地区,使更多的人受到影响。对于钢铁企业,各类型的燃烧设备燃烧排放的污染将是大气扩散的最初的数据基础。因此,节能降耗与改善能源管理的结合将

40、不仅仅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环境问题。(3)突破绿色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它的出现和推行已经给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化经营造成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欧盟WEEE指令和欧盟Rolls指令的实施,这两条指令所涉及到家用电器、电气电子工具、医疗设备类等10大类、近20万种产品,几乎涵盖了我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恰好是这些产品最主要的生产国,根据我国2005年与欧盟的贸易量估算,约有560亿美元的机电产品将受此指令影响。为此,我国制造业必须积极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行绿色管理,生产绿色精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才能突破绿色

41、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4)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的需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同时,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尤其面临着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挑战。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环境公约的缔约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使中国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在中国现有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既要履行公约,减少各种污染物排放,又要加快发展,协调难度很大。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增强在造纸企业生产和使用中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进而从根本上消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

42、段。2.我国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我国钢铁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符合时代的需求,工业化进展的需求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而我国钢铁行业现阶段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也是具有可行性的,归纳而言具有以下三个特性:(1)钢铁生产过程本身具有适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特性钢铁生产过程中在消耗大量燃料和矿物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如果让这些废弃物的任意排放,不但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能减排,所以应根据各冶金废物的性质和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回收利用,不断实现废物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我国钢铁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由于钢铁制造业本身特点,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

43、生一些废弃物,诸如:废水、冶金渣、工业废气等。我们将这些废物进行处理,使其能够得N次利用、多次利用,给企业创造新的财富。(2)其他传统供应链技术的支持现代钢铁企业供应管理有企业决策支持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平台、Internet/Intranet网络等技术作为支撑。同样,这些技术也可以运用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为绿色供应链提供数据传递,保证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与物流的有效与畅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决策支持。除此之外,现有的钢铁物流加工配送体系也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3)政策的支持与鼓励2009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其

44、总结了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有益经验,把鼓励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政策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一系列制度中,第一项是循环经济的规划制度。第二项制度是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第三项制度是循环经济的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循环经济的评价考核制度,有助于推动解决单纯以GDP指标来衡量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弊端。第四项制度是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传统上,产品的生产者主要对产品本身的质量承担责任。现代生产者的责任,已经从单纯的生产阶段、产品的使用阶段,逐步延伸到产品废弃后的

45、回收、利用和处置阶段。第五项制度是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设立的一项重要和重点的监管制度。第六项制度是强化经济措施。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政策、社会、人员、管理、技术、网络等各个方面都给予我国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以大力的支持,在这些支持下,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完全可行的。当然,可行并不意味着实施GSCM就是容易的,真正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依旧是一个比较复杂、具有难度的问题,所以还有待于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应用。3.我国钢铁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挑战钢铁行业在我国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基本已经确立,“横向一体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已初步具备了实行供应链管理的基础。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企业

46、没有供应链管理部门,供应链部门的职能仅仅限于管理物流,缺乏统一协调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能力,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做支撑。我国企业的计算机化集成生产、条码技术应用、库存自动化管理已经初具水平,但网络技术的应用还流于肤浅,实行EDI的企业为数不多,网上定购在我国远没有普及,整体环保技术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企业承担环保成本的能力有限。企业进行环保技术开发,装配先进环保设备,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将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这些都将成为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的因素。绿色供应链管理在我国还处在萌芽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障碍:(1)观念的障碍目前国际上绿色供

47、应链管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大部分的研究局限在概念提出阶段,实践先驱也局限在国际上一些知名大公司,所以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在我国推广的任务还很艰巨。同时,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还没有绿色生产观念,往往认为要发展经济,必须牺牲环境,先发展才能后治理。很多企业都广泛采用末端治理,就不可必免地把环境治理作为一项负担。(2)制度的障碍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较轻,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如现有排污费的收取标准远低于污染的综合治理费用,企业从成本考虑往往会选择直接交纳排污费,而不是治理其污染。这种制造成本外化是合法的,且有利于提高制造商的收益,使供应链成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

48、,其个体目标与绿色供应链整体目标存在冲突,环境相容的原则在各成员间往往得不到遵循。绿色供应链的“绿色”目标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而不是某一局部或阶段,若供应、制造、销售、消费中某一子系统没有达到与环境相容的要求,则不能实现绿色制造。(3)传统供应链模式造成的障碍绿色供应链模式强调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回收等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有效集成,这大大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与难度。其一,绿色供应链强调供应链成员实现知识创新。只有在供应链各环节不断利用新的知识、技术与新的资源,才能彻底抛弃传统的“末端”环境治理方式,而实施“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环境保护策略。因此,知识流成为继传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之后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供应链结构模型不能满足供应链内的知识创新:供应链成员创新收益往往不能完全内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