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具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7570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行器具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助行器具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助行器具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助行器具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助行器具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助行器具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行器具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助行器具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助行器具,包括哪些?如何挑选合适的助行器具?助行器具的合适高度?,主要内容,助行器具的概念助行器具的功能助行器具的分类体系助行器具的选择要素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单臂操作的助行器,概念,助行器具: 辅助使用者行走的支撑器具,单臂或双臂操作,单个或成对使用。,功能,支撑体重保持平衡辅助行走增加肌力,助行器选择的三要素,站立能力独立站立,用单点协助,还是多点或他人协助平衡能力站立稳定,须单点支撑,还是多点宽底面支撑上肢控制能力有正常的肌力,有抓握能力,还是控制异常本人的身体机能,护理者的能力,使用环境,其他辅助器具,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作用:减少下肢承重特点:支撑面积小,稳定性

2、差,结构简单,使用广泛,行进速度快适用人群:平衡能力较好者,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单脚手杖,单脚手杖(即手杖)特点:一个支撑点,减少患侧下肢重量的20%30%适用人群: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单侧下肢轻度功能障碍 (如偏瘫患者、老年人等)直(T)形弯形:着力点不同,有力量缓冲,腕部更舒适 S形:方便起坐位置变换,穿常用鞋老年人及偏瘫患者健侧使用高度:股骨大转子位置上下楼梯顺序 (上:杖健患) (下:杖患健),行走步态:两点步态:杖+患-健(速度快,要求偏瘫程度轻、平衡好)三点步态:杖-患-健(更稳定),两点步态,三点步态,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三脚带凳手杖,三脚带凳手杖性能同单脚手杖座椅面积小,底部

3、不稳定高度不可调节使用方法:,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多脚手杖,多脚手杖特点:接触面大,稳定性增加适用人群:平衡能力欠佳,单脚手杖不能满足者。如:偏瘫康复初期、老年人注意事项:行走步伐相对较慢,适用较平路面,高度可调,有方向之分,单臂操作助行器具-肘拐,肘拐特点:有支撑前臂的固定托架或活动臂套,减轻患肢负重的40-50%,轻便、灵活,不必成对使用注意事项:主要受力点:腕关节前臂辅助支撑高度:肘关节下3-4cm,握把在股骨大转子,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前臂支撑拐,前臂支撑拐特点:有水平前臂支撑架适用人群:手关节损害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部有严重外伤/病变、手肘屈曲挛缩不宜负重者注意事项:前臂负重

4、,把手用来掌握方向,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腋拐,腋拐:木质、铝合金、不锈钢等特点:提高身体平衡性及侧向稳定性减轻下肢负重的70-80%注意事项:需要足够的握力通过腕部和胸廓承重,腋托把握方向和胸廓的辅助支撑,成对使用适用人群:下肢不能负重者高度调节及顺序体重70kg,建议不锈钢腋拐,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单臂助行架,单臂助行架特点:宽大的支撑面积,高稳定性适用人群:站立和行走需要稳定支持者,偏瘫多用,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支撑力量比较,单脚手杖、三脚带凳手杖、四脚手杖 -20-30%肘拐 -40-50%腋拐 -70-80%,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稳定性比较,由小到大: 单脚手杖 多脚手杖前臂支撑拐肘拐腋拐

5、单臂助行架稳定性越小,速度越快,所需站立平衡和肌肉力量要求越大,注意事项,1. 掌握相应的持杖要领、步行方法,及注意事项;2. 使用腋拐时,上臂夹紧以控制重心,防止身体外倾,保持身体直立;通过把手负重;3. 借助杖行走注意保持平衡,前、旁15cm;4. 初期使用不易保持平衡,注意重心和身体在支撑面内,放慢脚步;5. 护理者站在患者持杖另一侧;,6. 上台阶时,杖在台阶中部位置,太靠前容易摔倒,腿要用力抬起平稳落地;如身体状况不佳,不要勉强上台阶,下台阶更要谨慎;7. 腋拐需成对使用,长期单支使用,会产生肌力不均,甚至造成功能性脊柱侧弯和背痛;如只需单侧支撑,应选择肘拐。,问题?,如果某患者下肢

6、50%负重,应该选择什么单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四脚框式,阶梯框式,差动框式,框式两轮,框式四轮,后置四轮,四轮,两轮,前臂支撑式,特点,双臂操作,灵活性差支撑面积大,稳定性好,对路面要求高借助上肢力量支撑体重、减轻下肢负重保持身体平衡,训练行走,增强肌力行进速度慢,多用于室内和训练,适用人群,上肢具有一定肌力(无轮有轮)双手具有抓握能力下肢肌力减弱,具有部分支撑能力平衡能力减弱,具有瞬间平衡能力,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框式助行架,四脚框式助行架特点:框架结构,很强的稳定性适用人群:上肢功能健全,良好肌力,下肢损伤或骨折不能负重者,有一定站立平衡能力注意事项:高度调节,重心不可

7、过分向前(尽量靠近),需要抬起助行架前行,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框式助行架,差动框式助行架特点:框架结构,装有铰链,两侧可交替行进,速度快,稳定性最差,行进时接近正常步态,多用于康复训练,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框式助行架,阶梯框式助行架特点:有低位支撑扶手可借助低位支撑扶手, 有助起和助坐功能,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框式助行架,框式两轮助行架特点:有两个前轮,使用时身体重心靠近助行架,需有一定站立平衡能力;可用于脊髓损伤步行训练,不建议改为差动(降低稳定性),能改差动只是为了折叠,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框式助行架,框式四轮助行架特点:有四个脚轮,身体重心靠近助行架,适用于室内和训练,室内使用、多步行训

8、练用重心:尽量靠近助行架高度:把手在股骨大转子,四脚框式,框式两轮,差动框式,阶梯框式,框式四轮,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轮式助行架,两轮助行架特点:有两个前脚轮,无制动装置,后支脚垫有摩擦和防滑功能,容易推进,有很好的方向性,可推行前移适用于上肢肌力不足,无法抬起时使用以上特点也为与框式两轮助行架的相同点,框式两轮助行架和两轮助行架的不同点,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轮式助行架,四轮助行架特点:有四个脚轮,有制动装置,移动灵活,行进快,推动前移,多带座位适用于:上肢肌力不足,无法抬起时;稳定性较低,要求使用者平衡能力较好以上特点也为与框式四轮助行架的相同点,框式四轮助行架和四轮助行架的不同点,多室外行

9、走使用重心:稍远离助行架高度:把手在肚脐位置,四轮助行架,两轮助行架,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轮式助行架,后置四轮助行架使用方法:使用者位于助行器前方,拉动前行;可促进身体挺直;对于平衡控制较差,身体易于后倾者,可提供相应支撑,利于跨步和活动;特点:后轮有防倒退功能,部分前轮为万向轮适用人群:身体姿势不良者,尤其是脑瘫患者,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座式助行架,座式助行架固定座位辅助支撑座位承重,辅助行走重症患者使用,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台式助行架,前臂支撑台式助行架特点:有前臂支撑平台,不需抓握,将手部置于平台上适用人群:关节炎,手部握力不足者,双臂操作的助行器具-台式助行架,特点:有支撑平台,支撑面

10、积大承重能力增加,可通过上肢支撑,利用助行架带动身体前移六轮更易于转弯,双臂操作助行架的稳定性比较,由大到小 四脚框式助行架框式两轮助行架框式四轮助行架差动框式助行架 ,四脚框式,框式四轮,框式两轮,差动框式,注意事项,1. 使用前先调整高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查;2. 站立时注意身体重心位置;3. 行走前站立片刻以便达到平衡;如有头晕等不适,不要急于行进;4. 使用时,防止身体过分前倾或后仰,防止身体重心偏离支撑面;5. 速度不宜过快。,安全检查,支脚(或脚轮)是否平稳接触地面;握把是否松动;表面有无毛刺;脚轮转动是否灵活;定位销是否固定;是否可顺利收纳等。,知识要点,1. 手杖、肘拐、腋拐的承重能力;2. 每种助行架适用高度的确定方法,并会调节;3. 多脚手杖的注意事项;4. 手杖、肘拐、腋拐的着力点,腋托的作用;5. 上下楼梯的方法。,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