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汉字的识字策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7746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汉字的识字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汉字的识字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汉字的识字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汉字的识字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论文:汉字的识字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汉字的识字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汉字的识字策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论文:汉字的识字策略识字教学一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无论教材怎么改,方法怎么变,识字教学最终的目标不外乎两个:一是让学生喜欢中国汉字,二是让学生具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记录语言、传播文化的同时,蕴含着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精华。每一个汉字都有其起源、故事和相应的定义,而这些起源、故事和相应的定义则是汉字的本来面貌,亦是汉字的文化所在。回归汉字的“本真”,是识字教学该有的策略。一、溯源:开始识字的启蒙37岁是学生形状知觉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他们的记忆以形象记忆为主。恰巧的是,汉字的创造就是从象形、指事、会意开始,大多数汉字最初的形态就是一幅图画。遵循学生这一认知特点,追根

2、溯源,从汉字最初的一幅幅图画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图与义的联系,为他们搭起形象记忆的桥梁,引领开启汉字的学习启蒙。天地人一课,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篇识字课,承载着汉字启蒙的重要作用。教学时,可以从“人”字入手,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绝妙。先出示“人”的甲骨文引导学生发现甲骨文的“人”字表现的是一个侧着身子站立的人,两只手抱在一起,像是古时候的人在鞠躬作揖,从而进一步引领学生明白,能直立行走,能进行劳作,同时还有礼貌,这就是我们“人”的最初本义,也是人该有的本质特点。随着汉字的演变,现在“人”字由一撇一捺写成,这一撇一捺写的就是我们堂堂正正、知书达理的人。学习了“人”字,接着依次出示“大”“天”“

3、夫”三字的甲骨文发现“大”字显示的是一个人手和脚张开着的样子,“天”字表现的是人头顶的天空,“夫”字则像人的头顶加了一横,这一横代表成年男子束发用的发簪,表示已成年。人是世间万物的精灵。一个“人”字的不同形态变成了“大”“天”“夫”,这些便是一个汉字一幅画的象形字。说文解字中共有360余个这样的象形字,这些汉字,学生可能学前有所认识,但为什么这些字是这个样子的,则是我们识字启蒙该做的事。通过这样的启蒙教学,让学生从这小小的一方天地中看到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体会祖先的伟大、睿智。识字教学教的是文化,启迪的是智慧O二、猜认:提升识字的能力同样的汉字,同样的课堂,为什么不同学生掌握的

4、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几次照面后,就能牢牢地记住汉字的读音和字形,而有的学生哪怕反复读写十几遍,在新的语境中照样形同陌路,到了运用时更是稀里糊涂,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张冠李戴。这里涉及学生对文字敏感性的一个问题,即对汉字字形、字义、字音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敏锐感知能力的问题,姑且称这种能力为字感。字感强的学生,初次看到一个汉字,就能下意识地根据字形揣摩字义,猜测读音,并能自觉地与已有知识架起桥梁,主动识记;字感弱的学生,眼前的汉字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个机械符号,根本找不到识记它们的钥匙。这需要我们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揭开汉字的秘密,找到这把识字的钥匙,切实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敏锐性。汉字中,占

5、比最大的便是形声字。这一个个形声字,字音是依声而定的,字义则是以象示意的。很显然,每个汉字读音都融于形义之中,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引领学生去辨析探究,形、义结合,发现汉字这一造字秘密,潜移默化地将这一秘密的发现过程转变为识字的能力。这一过程的实施,最好的策略便是对汉字的猜认。比如,雾在哪里一课中“淘”是要认的生字,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组词,引出“淘米”“淘金”等词,发现“淘”字用“3”的意义所在。在此基础上,出示“萄”“陶”“啕”三个声旁相同的字,告诉学生,这三个字也念“td。”,让学生根据形旁,猜认这三个字。学生通过这一猜字游戏发现了形声字的秘密声旁表音,

6、形旁表义。又如,端午粽一课中“粽”字的教学,在学生发现粽子与米的关系之后,引导学生拓展猜认“踪”“棕”两字,发现“踪”与足迹有关,“棕”表示树木。同样,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的“盯”字时,可以拓展猜认“钉”“叮”“酊”三字;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中的“注”字时,可以拓展猜认“住”“蛀”“珠等字;教学荷叶圆圆一课中的“停”字时,可以拓展猜认“拿”“淳”“婷”等字。每课的识字教学如果都能就其中一个形声字开展猜认游戏,让学生边玩边发现,那么,学生的识字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升。三、勾连:建构识字的系统汉字按结构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类,其中独体字占比很小,而大量的合体字中偏旁是最为重要的部件单位。相同偏旁

7、的一组字,往往在意义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或相关性。至于偏旁的表义有的一看就明了,比如,木字旁、单人旁、三点水等,有的却好像与表示的意思八竿子打不着,比如,月字旁、王字旁、四点底等。对于这一类表义不明了的偏旁,教学时更需要回归其本真,勾连偏旁的本义,编写汉字小故事。通过一个个汉字小故事,一方面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另一方面让识字变得系统而科学。比如,教学端午粽这一课的“肉”字时,我们可以通过讲“肉”字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月字旁的字都和身体有关。大家好,我是“肉”字,最早的时候,我长这个样子,就是一块肉。后来,慢慢地,我又依次变成了和。这时候的我和“月”()字长得特别像,所以后来凡是我做偏旁时就写成

8、“月”字,准确的叫法应该叫肉月旁。再如“贝”的故事这一课,当学生读懂“贝”的故事后,接着让学生拓展阅读“玉”的故事。玉是一种石头。甲骨文中的“玉”字,画的就是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的样子。古时候,人们喜欢把玉石雕琢成各式各样精美的饰品,这些被雕琢过的玉石细腻、圆润、有光泽,是珍宝。古代“玉”字的样子和“王”字一样,所以,现在“玉”字做偏旁时,就写成了“无正确的叫法是斜玉旁。可见,带的字大多与玉有关,如“珠“珍”等。同样,带双人旁的字为什么多与行走、道路有关,带走之的字为什么多与道路、距离或脚的动作有关,带两点水的字为什么多与冰、冷有关,带四点底的字为什么多与火有关,带国字框的字为什么多与边界、国

9、境和围绕有关,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勾连偏旁的本义,为学生编制出一个个有趣且浅显易懂的小故事,让学生从内心接受这些部件所表达的意思。一个个汉字小故事便是汉字文化的浸润,也是汉字系统的建构。四、探究:发现识字的秘密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识字教学,同样需要这种思辨性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由旁观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进行合作探讨,从而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品质。这样的探究过程,是学生亲自经历学习实践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实践探究过程,学生才能学有所思,识字方能“深入人心”。“贝”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

10、、购、贫、货”。这句话既要让学生明白“贝”字作偏旁的意义,又要学习“赚”“赔”“购”“贫”四个新字。教学中,可以通过安排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读懂这句话,并自觉进行偏旁的意义建构,达到既轻松又有效的识字效果。教学片段如下:师:读读句子,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生:我知道“贝”字可以作为汉字的偏旁。生:贝字旁的字大多数和钱财有关。生:因为古人曾经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贝”字作偏旁就和钱有一定关系了。师:大家再读读句子中出现的四个生字,你又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这四个字都是贝字旁。生:我知道“赔”表示赔钱、赔东西,“赚”表示赚钱。我妈妈开了一家水果店,每天都能赚到不少钱。所以,“赔”和“赚”都和

11、钱财有关,还是一对反义词。师:真了不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生字是一种很有效的识字方法。我们再来看看“赔”字,有了贝字旁,它表示赔钱、赔东西。师:“贫”字又表示什么呢?生:“贫”表示没钱,很穷。生:“贫”表示贫穷。师:对呀,“贫”字下面的“贝”告诉我们“贫”和钱财有关,有意思的是这个字就在告诉我们“贫”表示钱财少。谁发现了?生:我知道,“贫”字上面是个“分”,下面是个“贝”,表示把钱分光了,没钱了,那就穷了。师:好聪明的发现!你看,我们的汉字真的挺有意思的,一个字的两部分合在一起,就告诉我们这个字的意思。虽然是低年级的学生,但依然不能小看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既发现了“贝”字做偏旁的表义功能,更了不起的是发现汉字的一些构字规律,为自主识字打开了一扇有捷径的大门。课堂中注重探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见解,这样的过程便是思辨能力培养的过程。只有经过深入思考,学习的过程才能走心。正因为我们的汉字是会说话的文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文字,是有故事的文字,有着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故而我们识字教学要从儿童出发,回归汉字的本真,为儿童开启汉字的启蒙教学,引导儿童发现汉字的识字规律,培养儿童自主识字的能力。人生聪明识字始。只有为儿童着想,回归汉字本真,识字教学才能智慧、大气、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