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聚苯乙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7844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电器聚苯乙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电子电器聚苯乙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电子电器聚苯乙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电子电器聚苯乙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电子电器聚苯乙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电器聚苯乙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电器聚苯乙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电器聚苯乙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一、客户关系管理内涵与目标1、客户关系管理内涵客户关系管理指企业在既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为发现客户、获得客户、维系客户和提升客户价值而开展的所有活动。2、客户关系管理目标客户关系管理目标是在产品、管理与营销同质化的背景下运用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客户关系差异,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和帮助客户获利来留住客户,提升客户价值,使客户关系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且快速普及,同类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由于企业间在营销策略上相互模仿,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牌之间在营销策略上也难以形成显著差异,造成客户转换成本低,转换行为就会经常发生。企业仅仅凭借良好

2、的产品与服务以及同质化的营销策略并不能达到留住客户的目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是通过提高服务水准和质量信誉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实现相互信任和愉快合作,在诸多无形之处建立差异以构筑竞争者难以逾越的屏障。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提出是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理论的重大变革。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将客户看作是销售的对象而非管理的对象,是企业外部的组织而非内部的成员;传统的企业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人、财、物的管理,并不包括对企业外部客户的管理。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将外部的客户视同企业内部的成员,将“管理”对象从企业内部的人、财、物扩大到了外部的客户,要求客户关系管理人员要像了解企业内部的人、财、物资源一样了解客户资

3、源,像管理企业内部的人、财、物资源一样管理客户资源。二、聚苯乙烯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聚苯乙烯行业整体上工艺技术较成熟,但行业内企业通过对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创新、对产品配方进行改良或改性,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各自的研发体系和生产体系,构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准入门槛。聚苯乙烯的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关键环节较多,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技术人员的经验和工艺水平对于最终产品的品质特性具有重要作用。新进企业由于缺乏掌握关键工艺技术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难以正常、稳定地组织生产。此外,作为典型的化工行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不仅产生于实验室阶段,更重要的是在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中对工艺和流程的经验性控制与总结,这

4、种技术通常以非专利技术的形式存在于一线生产技术工人和研究人员的经验中。行业的技术发展主要依赖于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经验,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深厚的行业经验积累。因此,本行业现有企业已经积累起来的技术研发体系、创新能力、人才队伍以及生产工艺经验,给新进入者造成很大的技术壁垒。三、聚苯乙烯上游行业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苯乙烯(Styrene,C8H8)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扼,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醛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树脂、丙烯腌-

5、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苯乙烯-丙烯般共聚物(SAN).离子交换树脂、不饱和聚酯以及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等。目前,我国苯乙烯主要应用于聚苯乙烯(PS)、可发性聚苯乙烯(EPS)、ABS等化工产品,2019年三者的应用量约占苯乙烯销量的71%,其中PS的应用量约占24%、EPS应用量约占25%、ABS的应用量约占22%o(一)国内苯乙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销量齐增近年来伴随着下游市场的旺盛需求,国内苯乙烯消费量以及产量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苯乙烯生产及消费的重要市场,国内苯乙烯生产厂家的产量由2010年的380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794.3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4%;苯

6、乙烯的表观消费量由2010年的748.7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1,113.1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4.51%o与此同时,苯乙烯的进口量呈下降趋势,进口依赖度逐渐降低,进口量由2010年的368.70万吨下降至2019年的324.3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2%o随着未来国内苯乙烯的产能继续扩张,我国苯乙烯的自足率将进一步提升。国内苯乙烯的快速发展,充分保证了聚苯乙烯生产的原材料供应。(二)国内苯乙烯厂商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根据卓创咨询统计,国内苯乙烯装置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东北、华南地区。其中,45%的产能分布在华东地区,21%的产能分布在华北地区,10%的产能分布在华南地区。未来三

7、年内新增产能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华北等地。(S)苯乙烯的价格波动较大苯乙烯作为石化产品,其产业源头为原油,总体来看苯乙烯的价格走势与原油价格走势呈正相关关系,除受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外,苯乙烯的价格还受行业供给、下游厂家需求、反倾销政策、期货市场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内苯乙烯装置的陆续上马,苯乙烯的供给增长趋势明显。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未达成原油减产协议等影响,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国内苯乙烯价格显著下滑。下半年苯乙烯价格有所回升,但截至2020年12月31日,苯乙烯市场价格为6,603.10元/吨,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021年1-6月,苯乙烯市场价格波动上升

8、,截至2021年6月30日,苯乙烯市场价格为9,126.70元/吨。(四)苯乙烯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供需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过去几年,国产苯乙烯产能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货源紧张。尤其是2018年商务部对产自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地区的苯乙烯征收反倾销税后,市场上苯乙烯供不应求矛盾更为突出,国内苯乙烯厂家的盈利空间巨大。在此背景下,投产热潮推动及大型炼化一体项目的集中上马,苯乙烯产能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如中海壳牌、镇海石化、浙江荣盛等纷纷投资扩产。根据卓创资讯统计,2021年至2025年间,国内计划有1,370万吨新增产能投产运营,届时国内苯乙烯的产能将达到约2,567万吨,

9、彻底改变国内苯乙烯的供需格局,苯乙烯市场也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下游PS工厂议价能力逐步增强。同时苯乙烯行业的竞争加剧,亦将促使苯乙烯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开拓国外市场。四、聚苯乙烯行业特点自聚苯乙烯进入我国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加之聚苯乙烯因其轻量化特点,在替代钢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越性,聚苯乙烯的产量及需求量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与国外的聚苯乙烯生产商如巴斯夫、陶氏化学或者外资厂家如中国台湾奇美相比,我国的聚苯乙烯无论是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品种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生产管理、研发体系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聚苯乙烯的发展现状呈现以下特点。(一

10、)产需持续增长,但尚不能完全自足近年来,我国聚苯乙烯的产量、需求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国内的供需尚不平衡,每年依然需要大量进口。我国聚苯乙烯的进口量分别为106.09万吨、124.58万吨、132.28万吨和59.55万吨。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废塑料的禁止进口以及下游产业的自然需求增长,国产PS的缺口不断扩大,至2020年时国内PS产能、产量均大幅低于PS的表观消费量。据金联创数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聚苯乙烯的国内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70%,表观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28%o金联创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2022年国内预计7家PS工厂有新建、扩建计划,PS新增产能总计为23

11、6万吨。结合未来3年(即2021年至2023年)国内PS新建、扩建计划以及下游消费趋势,2023年国内聚苯乙烯产能将达到612万吨,表观消费量则将增长至560万吨。(二)低端产品竞争激烈、高端产品不足,存在结构性问题总体而言,由于国内PS生产装置主要通过引进国外生产工艺进行消化吸收并优化,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国产厂家在产品研发投入方面不断加强,生产工艺也不断改进,管理经验不断丰富,但在产品性能、质量档次、生产成本管理方面较国外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产品结构呈现出低端产品供给充分、竞争激烈,高端产品不足的局面。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终端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产品质量、环保性能要求更高,行业

12、内产品结构性问题愈加凸显。2010年以来,部分民营企业陆续进入PS行业。这部分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推广,通过逐步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市场中形成了主要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参与竞争的格局,并在部分区域内获得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三)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世界级PS生产厂商相继在国内投资建厂带来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生产工艺,对国内的生产和技术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国内的生产和技术水平由此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但总体而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技术开发能力方面来说,陶氏化学、巴斯夫和雪佛龙等国外化工巨头,其在吸引技术人才和研发投入方面优势明显,研发体系更加完善,且建立了完整的塑料工业链,而

13、国内这方面投入较为薄弱,鲜有建立起从通用合成树脂到改性合成树脂再到特种塑料的完整研发体系与生产体系。五、我国聚苯乙烯发展概况我国聚苯乙烯的生产经历了起步、扩张和规模化三个阶段。苯乙烯系列树脂发展初期,我国仅能生产GPPS,因其质地硬而脆、机械强度不高、耐热性较差,而且易燃,生产厂家也开展了改性工作,逐步形成了现在以HIPS、GPPS、EPS、ABS等为代表的庞大的苯乙烯产业链。20世纪90年代以前,PS树脂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即本体聚合法和悬浮聚合法。其中HlPS和GPPS基本上采用本体法,EPS用悬浮聚合法。我国早期主要采用老式本体法生产工艺和悬浮聚合工艺,这两种技术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较高

14、。20世纪90年代初,PS树脂工业的发展进入了扩张阶段,但工业化规模仍较小,通过引进当时世界上较先进的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并消化吸收,我国对PS生产技术有了较深的理解,对国内PS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运用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生产企业大量增加。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PS工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在此阶段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对PS的需求增长迅速,市场缺口很大,PS的装置也快速上马。除中石油、中石化增产外,国外知名大厂商(如美国陶氏化学、雪佛龙、巴斯夫)纷纷进入中国建厂,所采用的技术都为各厂家先进的技术,国内PS生产技术水平也达到一个新阶段,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21世纪以来,因下游市场缺口巨大

15、,原有的厂家不断新增产能,同时也吸引了部分新进入者。在此阶段,国内的厂家在引进国外工艺的技术上进一步消化吸收,并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对工艺进行改进。同时,在产品质量上也有大幅提升,产品的品种不断丰富,既可生产通用级聚苯乙烯,也有厂家不断拓展到高抗冲聚苯乙烯领域,产品品质与外资厂家或国外厂家的差距不断缩小。近年来,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大力倡导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等战略。海关总署于2013年开展绿篱专项行动,2015年再生塑料受到严格审查,2018年禁废时代开始,进口废塑料再生市场几无流通。我国PS产业正面临着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环保型新材料替代传统低端、低环保性能材料的历史变革中。随着

16、绿色中国的不断推进深入和生产制造行业的持续兴旺,为了满足产业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升级需要,聚苯乙烯产业今后将迎来行业的蓬勃发展。六、聚苯乙烯资质及准入壁垒聚苯乙烯的主要原材料为苯乙烯,而苯乙烯属于危险化学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从事聚苯乙烯的生产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等诸多资质。同时,建设聚苯乙烯工厂需要履行包括环评、消防、安监等多部门严格的审批、验收程序,建设周期较长,具有很高的准入门槛。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2019年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于年产10万吨以下的聚苯乙烯项目纳入限制类。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化工企业的

17、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近年来国家要求化工企业入园,2014年3月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危险品生产和储运等环境风险较大的搬迁企业,必须迁入依法设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产业园区。2016年7月,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启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和环境敏感区域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或转产关闭工作。新建炼化项目全部进入石化基地,新建化工项目全部进入化工园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化工园区。新进入者必须于贴近市场或毗邻主要苯乙烯厂商的化工园区建设,这无疑具有较高的选址建设难度,提高了准入门槛。因此,本行业新进入者面临较高

18、的审批准入门槛以及资质门槛。七、价值链建立高度的顾客满意、顾客忠诚,要求企业创造更多的顾客感知价值。为此,企业必须系统协调其创造、传播和交付价值的各分工部门即企业价值链以及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供销价值链的工作,达到顾客与企业利益最大化。(一)企业价值链所谓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其中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可分为两大部分:下部为企业基本增值活动,即“生产经营环节”,包括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五个环节。上部列出的是企业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基础结构与组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和

19、采购管理四个方面。辅助活动发生在所有基本活动的全过程中。其中,科学技术开发既包括生产技术,也包括非生产性技术,如决策技术、信息技术、计划技术等;采购管理既包括原材料投入,也包括其他资源,如外聘的咨询、广告策划、市场调研、信息系统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存在于所有部门;企业基础结构涵盖了管理、计划、财务、会计、法律等事务。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但每一个环节对其他环节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一般地说,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创造产品价值,与产品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创造顾客价值,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服务。企业必须依据顾客价

20、值和竞争要求,检查每项价值创造活动的成本和经营状况,寻求改进措施,并做好不同部门之间的系统协调工作。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各部门都有强调本部门利益最大化倾向。如企业财务部门可能会设计一个复杂的程序,花很长时间审核潜在顾客的信用,以免发生坏账,其结果是顾客等待,企业销售部门绩效受到影响。各个部门高筑壁垒,是影响优质顾客服务和高度顾客满意的主要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加强核心业务流程管理,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尽力投入和合作。核心业务流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新产品实现流程。包括识别、研究、开发和成功推出新产品等各种活动,要求这些活动必须快速、高质并达到成本预定控制目标。(2)存货管理流程。包括开发

21、和管理合理储存的所有活动,以使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制成品实现充分供给,避免因库存量过大而导致成本增大。(3)订单一付款流程。包括接受订单、核准销售、按时送货以及收取货款所涉及的全部活动。(4)顾客服务流程。包括使顾客能顺利地找到本公司的适当当事人(部门),并得到迅速而满意的服务、答复以及解决问题的所有活动。(二)供销价值链将企业价值链向外延伸,就会形成一个由供应商、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组成的价值链,我们将之称为供销价值链。要创造顾客高度满意,需要供销价值链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许多企业致力于与其供销链上的其他成员合作,以改善整个系统的绩效,提高竞争力。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企业之间的合作正

22、在不断加强。过去,企业总是将供应商、经销商视为导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对象;现在,它们开始仔细选择伙伴,制定互利战略,锻造更加高效的供销价值链,以形成更强的团队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S)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在一个企业价值链的诸多“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往往集中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经济学垄断优势原理表明:在充分竞争市场,竞争者只能得到平均利润;如果超额利润能长期存在,则一定存在某种由垄断优势引起的“进入壁垒”,阻止其他企业进入。价值链理论认为,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该行业某些特定环节

23、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即战略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是人事管理等,视不同行业而异。一般地说,高档时装行业的战略环节是设计能力,餐饮业是地点选择,烟草业则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保持企业的垄断优势,关键在于保持其价值链战略环节的垄断优势,而无须将之普及到所有的价值活动。精明的企业家总是将战略环节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而将一些非战略性活动通过合作外包出去。这样,企业既能将有限资源“聚焦”于战略环节,增强垄断优势,又利用市场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和顾客满意程度。加强与供销价值链其他成员合作,相互“借力”,共同锻造高绩效的顾客

24、价值网络,也是对上述“聚焦”战略的精妙运用。例如,人们涌向全球24500家麦当劳餐馆,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喜欢其汉堡包,而更多的是喜欢麦当劳系统。麦当劳的成功,在于它提供了被称之为QSCV(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高标准,并出色地协调了整个系统,使它不仅有效地与其特许经销商、供应商成功合作,而且与它们共同传递卓越的顾客价值。对战略环节的垄断有多种形式,既可以垄断关键性原材料、关键性人才,也可以垄断关键销售渠道、关键市场等。如在依靠特殊技能竞争的行业(广告业、表演业、体育专业,等),需要垄断若干关键人才;在依靠产品特色竞争的行业,其垄断优势来自关键技术或原料配方(如可口可乐的原浆配方,麦当劳“巨

25、无霸”汉堡包的专用配料配方);在高科,技行业,垄断优势通常来自对若干关键性生产技术的垄断。八、年度计划控制主要用于检查营销效果是否达到年度计划预期,对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费用等指标进行控制,确保年度计划所规定的销售、利润和其他目标能够实现。(一)销售分析销售分析衡量并评估实际销售额与计划销售额的差距。具体有两种方法:1、销售差距分析主要用来衡量造成销售差距的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当中既有售价下降的原因,也有销量减少的原因。没有完成计划销售量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企业还要进一步分析销售量减少的原因。2、地区销售量分析用来衡量导致销售差距的具体产品和地区。有必要进一步查明原因,加强该地区的营销管理。

26、(二)市场占有率分析销售分析一般不反映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还要分析市场占有率或市场份额,揭示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比如一家企业销售额的增长,可能是它的绩效较竞争者有所提高,也可能是整个宏观环境得到改善,市场上所有的企业都从中受益,而这家企业和对手之间的相对关系并无实质变化。企业和营销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市场占有率的变化情况。造成市场占有率波动的原因很多,需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1)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有可能出于企业战略的考虑。有时候企业调整其经营战略、营销战略,主动减少一些不能盈利的产品,导致总销售额下降,影响了市场占有率。如果利润反而有所增长,这种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就是可接受的。(2)市

27、场占有率的下降,也可能是新竞争者的进入所致。通常新竞争者的加入,会引发其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一定程度下降。(3)外界环境因素对参与竞争的各个企业,影响方式和程度往往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如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同一行业各个企业都发生影响,但不一定所有企业及同类产品都受到同样程度的影响。有些企业推出创新的产品设计,在市场上争取到较多的客户,市场占有率反而可能上升。(4)分析市场占有率,要结合营销机会。机会好的企业,市场占有率一般应高于机会程度低的竞争者,否则其效率就有问题。正常情况下,市场占有率上升表示绩效提高,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反之,说明在竞争中不利。(三)营销费用率分析年度计划控制还要确保企

28、业在完成计划指标时,费用没有超支。因此要分析各项费用率,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如果费用率变化不大,在安全范围内,可暂不采取任何的措施;如果变化幅度太大,上升速度过快,接近或超出上限,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年度计划控制的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确定年度计划中的月份目标或季度目标;监督营销计划的实施;如果营销计划执行中出现不可接受的偏差,一定要找出原因;采取补救或调整措施,以缩小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计划指标,使之更切合实际;或调整营销战略,以利于计划指标实现。如果指标和战略、措施等没有问题,那就要从营销计划的实施查找原因。九、市场需求测量(一)不同层次的市场市场作为营销领域的范畴,是

29、指某一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总和,是对该产品有兴趣的顾客群体,也称潜在市场。潜在市场的规模,取决于现实顾客与潜在顾客人数的多少。购买者身份的确认,一般依据三个特性,即兴趣、收入和购买途径。兴趣指购买需求和欲望,是采取购买行为的基础。收入决定支付能力,是采取购买行为的条件。市场规模是兴趣与收入两者的函数。购买途径决定购买者能否买到所需产品。有效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感兴趣、有支付能力并能获得该产品的顾客群体。同样的产品,往往因购买者必须具备某一特定条件才能获取,如规定到一定年龄者才能购买汽车。有效市场中具备这种条件的顾客群体,构成该产品的合格的有效市场。企业可将营销努力集中于合格有效市场的某

30、一细分部分,这便成为企业的目标市场。企业及竞争者的营销努力,必能售出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购买该产品的顾客群体,便形成渗透市场。(二)市场需求某一产品的市场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营销努力水平下,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区、特定营销环境中,特定顾客群体可能购买的该种产品总量。对需求的概念,可从八个方面考察。(1)产品。首先确定所要测量的产品类别及范围。(2)总量。可用数量和金额的绝对数值来表述,也可用相对数值来表述。(3)购买。指订购量、装运量、收货量、付款数量或消费数量。(4)顾客群。要明确总市场的顾客群、某一层次市场的顾客群、目标市场或某一细分市场的顾客群。(5)地理区域。根据非常明确的地理界线测量一

31、定的地理区域内的需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区域,测定各自的市场需求。(6)时期。市场需求测量具有时间性,如年度、5年、10年的市场需求。由于未来环境和营销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预测时间越长,测量的准确性就越差。(7)营销环境。测量市场需求必须确切掌握宏观环境中人口、经济、政治、法律、技术、文化诸因素的变化及其对需求的影响。(8)营销努力。市场需求也受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受产品改良、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方式等的影响,一般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弹性,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因此,市场需求也称为市场需求函数。随着行业营销费用的增加,刺激消费的力度加大,市场需求一般会随之增大,但报酬率由递增转入递减。

32、当营销费用超过一定水平后,就不能进一步促进需求,市场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值,称为市场潜量。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市场需求的规模、结构和时间等,所以也会深刻地影响着市场潜量。在基本销售量与市场潜量之间,显示了不同类型市场整体需求的营销敏感度。受产业营销支出水平影响明显者为可扩张市场,如保健品市场;受产业营销支出水平影响不大者为非扩张市场,如食盐市场。(S)企业需求企业需求指在市场需求总量中企业所占的份额。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其营销努力成正比。此外,如果营销费用分配于广告、促销、分销等方面,它们有不同的效率及弹性。(四)企业预测与企业潜量企业预测指企业销售预测,是与企业选定的营销计划

33、和假定的营销环境相对应的销售额,即预期的企业销售水平。这里,销售预测不是为确定营销计划或营销努力水平提供基础,而是由营销计划所决定的,它是既定的营销赛用计划产生的结果。与销售预测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销售定额,即公司为产品线、事业部和推销员确定的销售目标,是一种规范和激励销售队伍的管理手段,分配的销售定额之和,一般应略高于销售预测。另一个是销售预算,主要是为当前采购、生产和现金流量做决策。销售预算一般略低于销售预测,以避免过高的风险。企业潜量即企业销售潜量,指公司的营销努力相对于竞争者不断增大时,企业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当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00%时,企业潜量也就是市场潜量,但这只是一种少见

34、的极端情况。十、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企业之所以要大力开发新产品,主要是由于:(一)产品生命周期的现实要求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企业同产品一样也存在着生命周期。如果不开发新产品,当产品走向衰落时,企业也同样走到了生命周期的终点。相反,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就可以在原有产品退出市场时,利用新产品占领市场。(二)消费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方便、健康、轻巧、快捷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消费结构的变化加快,消费选择更加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威胁,不得不淘汰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老产品,另一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开发新产品适应市

35、场变化的机会。(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许多高科技新型产品的出现,并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科技的进步有利于企业淘汰过时的产品,生产性能更优越的产品,并把新产品推向市场。企业只有不断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改造自己的产品,开发新产品,才不至于被排挤出市场。(四)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现代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才能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竞争中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定期推出新产品,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和地位,提高竞争力,并扩大市场份额。十一、营销环境的特征(一)客观性环境作为企业外在的不

36、以营销者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一般说来,企业无法摆脱和控制营销环境,特别是宏观环境,难以按企业自身的要求和意愿随意改变它,如企业不能改变人口因素、政治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但企业可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制定并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二)差异性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宏观环境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不同的企业之间,微观环境也千差万别。正因为营销环境的差异,企业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及其变化,必须采用各有特点和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环境的差异性也表现为同一环境的变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不同。例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很多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性较量

37、”,而这一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不同行业与企业的影响并不相同。(S)多变性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构成营销环境的诸因素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20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短缺几乎成为社会经济的常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曾遭遇“过剩”经济,不论这种“过剩”的性质如何,仅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言,市场营销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营销环境的变化,既会给企业提供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威胁,虽然企业难以准确无误地预见未来环境的变化,但可以通过设立预警系统,追踪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四)相关性营销环境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带动其他因素的连锁变化,

38、形成新的营销环境,新的环境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与威胁。例如,竞争者是企业重要的微观环境因素之一,而宏观环境中的政治法律因素或经济政策的变动,均能影响一个行业竞争者加入的多少,从而形成不同的竞争格局。又如,市场需求不仅受消费者收入水平、爱好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政治法律因素的变化,往往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十二、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操作思路(I)以整合为中心。着重以消费者为中心并把企业所有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营销。(2)强调协调、统一,系统化管理。企业营销活动的协调性,不仅强调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整体配置所有资源,

39、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整合营销目标。(二)影响整合营销传播执行的技能1、营销贯彻技能为使营销传播计划贯彻执行快捷有效,必须运用分配、监控、组织和配合等技能。分配技能指营销各层面负责人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在营销活动中优化配置的能力。监控技能指在各职能、规划和政策层面建立系统的营销计划结果的反馈系统并形成控制机制。组织技能指开发和利用可以依赖的有效的工作组织。配合技能指营销活动中各部门及成员要善于借助其他部门以至企业外部的力量有效实施预期的战略。2、营销诊断技能营销传播执行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或是执行中遇到较大阻力时,需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对策。(1)问题评估技能。营销执行中的问题,可能产生于

40、营销决策,即营销政策的规定;可能产生于营销规划,即营销功能与资源的组合;也可能产生于行使营销功能方面,如广告代理、经销商。问题发现后,应评定问题所处的层面及解决问题所涉及的范围。(2)评价执行结果技能。将营销活动整体的目标,分解成各阶段和各部门的目标,并对各分目标完成结果和进度及时进行评价,这是对营销活动实施有效控制和调整的前提。(S)整合营销传播执行过程在整合营销传播执行中,涉及资源、人员、组织与管理等方面。(1)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再生。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既要利用内部资源运用主体的竞争,力求实现资源使用的最佳效益,又要利用最高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组织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2)人员的选择、激

41、励。人是实现整合营销目标的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要组成有较高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非正式团队小组,保证圆满完成目标;通过激励措施不断增强人员信心,调动积极性,促使创造性变革的产生。(3)学习型组织。整合营销团队具有动态性特点,而组织又要求具有稳定性。要建立组织中人们的共同愿景,保持个人与团队目标和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并强化团队学习,创造出比个人能力总和更高的团队,形成开放思维,实现自我超越。(4)监督管理机制。高层管理力求使各种监管目标内在化,通过共同愿景培养各成员、各团队自觉服务精神,通过激励、培养塑造企业文化,通过团队中人员、职能设置强化团队自我管理能力。团队自身也承担了原有监管应承担的大量工作,在最高层的终端控制下,自觉为实现企业营销目标努力协调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