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某地跟班学习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8248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某地跟班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赴某地跟班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赴某地跟班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赴某地跟班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赴某地跟班学习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某地跟班学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某地跟班学习心得体会.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赴某地跟班学习心得体会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我于202*年5月13日至*月16日,在*省*县*镇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挂职跟班学习锻炼。该镇没有安排具体工作,主要根据我在*镇的工作情况,对口安排在“村镇建设办公室”跟班学习全域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工作Q两个月来,自觉服从安排,积极争取主动,不断总结别人好的经验,学习好的做法,接受新的观念,较好完成了挂职锻炼任务。一、*镇基本情况*镇因金沙溪(乌溪)同环城港相夹而汇入太湖得名,北邻*、东临*,是*的北大门。镇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居委会,有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个,常住人口*人,耕地面积*万亩、林地*万亩、水面*万亩,盛产杨梅

2、、葡萄、茶叶和“太湖三珍”。形成以纺织、耐火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拥有*个工业平台,各类工业企业*家,规模企业*家,其中纺织行业作为全县纺织行业的发源地,纺织产量占全县*%以上,全镇*%的家庭从事轻纺及其配套的产业链,是全国家纺面料、服装辅料、窗帘布主要供应地之一,2020年,*镇完成财政收入*亿元,规上工业产值*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固定资产投入*亿元,自营出口*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2018年通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技术评估,先后获评“中国长丝织造名镇”“全国纺织创新示范集群”“国家级生态镇”“全国千强镇”“*省文明镇”“*省卫生镇”“*省教育强镇”“*省东海文化明珠”“*省体育强

3、镇”等荣誉称号。二、工作完成情况认真翻阅镇情资料、各类方案办法、浏览当地网络新闻。克服语言障碍,加强和当地镇村干部交流并融恰感情,深入到各个行政村,全方位了解全域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党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成功经验。利用双休日到相邻全域旅游发展先进镇和县内其他多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走访。做到一方面对*镇地域文化和发展理念进行感受,另一方面对*县内各地全域环境整治和乡村旅游发展经验进行学习,获得了许多新信息、新思想、新观念。利用各种机会,广泛向*镇的各级领导和部门,宣传*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风土人情,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镇的各级领导干部增进了对*的认知和了解。三、体会与收

4、获两个月来,充分感受到“大气开放、实干争先”的*精神无处不在,从与镇上党委书记到一般工作人员的交流中,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镇很忙”,但那种透着自豪感的表述,让我看到的是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工作态度,是敢于主动作为、敢于迎难而上的积极氛围,体现了誓当标杆、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镇为纺织工业重镇,环保压力大、登记在册外来人口近*万人,占全镇常住人口的*%。镇域内没有星级农家乐,没有民宿、没有景区等旅游业态,全域旅游和环境整治提升一直是其弱点。但*镇围绕省、市、县决策部署,围绕“江南布艺小镇”建设定位,通过克难攻坚稳步实施,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导向,以争创3A级景区镇为契机,以小城镇环境综

5、合整治成果为基础,全镇上下真抓实干,以长效管理为支撑点,在整治上下力气,在综合上做文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平坦整洁的道路,整齐划一的立面,生机盎然的沿路绿化,明亮温暖的路灯,充分展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擦亮了城市窗口,为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文旅结合,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3A级景区镇创建为依托,充分融入*历史和现代文化元素,以浙派水乡建筑风格为主基调,加强规划设计引领,科学多规合一的高标准设计施工,镇聘“驻镇规划师”专业团队专业人员全程跟踪精准施策,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先解决了民生问题,优先解决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环境矛盾最突出、群众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全面推进全镇全域环境

6、整治,使整个集镇呈现出“宁静、祥和、柔美”的江南水乡韵味。同时,充分保留、修缮历史遗迹,挖掘集镇底蕴,通过“美丽街巷”、“美丽街道”等创建活动,疏通了城市的“毛细血管”,让集镇人文底蕴更加丰富,展现了文明城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突出城市的特色,提升城市吸引力。(二)创新机制,立足长治长管。一是整治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明确整治内容和重点,积极组织动员广大群众投资投劳参与环境整治,增强群众对人居环境治理的认同感和自觉性,群众主体作用在整治过程中得到有力体现。二是党建引领,充分运用好“智慧党建平台”、党员积分制管理、网格化将人员分包到每条小巷,每个村。通过党员干部每周“一小时”劳动制典型促导,常态化

7、对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居民楼前后开展地毯式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有效改善了集镇和农村面貌Q做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引导群众彻底摒弃各类生活陋习,因地制宜开展“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开展党员示范户、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三是经营美丽乡村,让全域旅游从中得到补充。由争创村党组织书记围绕“总体思路、规划设计、文化特色、筹资渠道、经营管理、组织保障”6方面36项指标开展竞标答辩,经县乡村三轮比选,最终确定。串点成线大小景区和美丽乡村,结合农事,如杨梅节、葡萄节、银杏节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乡村休闲游、休闲农业观光游等发展格局。让旅游经营主体主

8、动参与美丽乡村维护,促进了美丽乡村的长效管理和维护,解决镇村两级的维护投入,让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始终得以保持。四是堵疏结合,充分利用镇综合执法中队力量,对集镇区域内各类违规占道现象进行动态巡查和及时整治,成立志愿者队伍,由城管进行培训上岗,对辖区内“道乱占”、“摊乱摆”行为进行劝导,刚柔并济,查处并制止劝阻不文明行为。全面整治“房乱建”,实施农村建房待审批和“四到场”制度,从严审批和管理农村私人建房。重点推进“四边三化”专项行动,很好的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提升。同时不搞大拆大建,对具有开发和研究价值的建筑资源统筹规划,合理修缮利用,将其融入乡村背景的同时,彰显地方特色、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五

9、是细化小城镇整治管护清单,建立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常态化管理和分片包干机制,实现“条块分割,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确保整治创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定期不定期开展相关检查评比活动,形成“天天有人管理、周周有人巡视、月月有人检视”的长效监督机制。形成城市与乡村的互动、景区内外的互动,做到处处见景、处处可观、处处可玩、处处可留的环境氛围。(三)完善基础,配套提升旅游服务体系。一是借小城镇整治契机,对集镇主道路进行改造、绿化提升,对通景道路网络进行完善和规划,同步打造通景公路沿线的观景点、停靠点、骑行道、人行道、慢行绿道等基础配套。同时对雨水、污水给水等管网进行重新铺设,并对上行电线、网线等

10、进行下埋,增设人行道、路灯,完善配套道路和旅游标识标牌,做到了旅游环线互联互通。二是通过新增旅游停车场,增划路边公共停车位,配齐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咨询服务台、二维码智慧旅游,以及旅游导览图等基础体系,让游客进得来知道怎么走,走多少路,大致在哪里,里面有什么,做到全域全信息展示,全信息获得。三是建立快速的旅游投诉信息受理机制。通过旅游大数据采集、分析、运用,形成旅游信息的互联与共享,在明确测算旅游目的地景区的接待容量与环境承载量的基础上,做到数据信息的共享与即时服务。环境美了,配套全了,极大地推动了当地薄弱的旅游产业提升。当前,*镇正利用整治带来的成果,全力打造“滨湖时尚

11、纺织新镇、绿色产业崛起新镇”,充分挖掘北川香山独特的自然资源,通过招商引资、返乡创业、村级合作等形式发展全域旅游。已初步形成北川古道、轻纺工业、盛家漾湿地、张玉帆故居等特色景点。四、下一步工作和建议经过二个月的挂职学习,自己既感受到了与先进县的差距,也看到了期望,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启迪了思维、深化了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L建议实行“驻镇规划师”机制,助力城镇发展乡村振兴。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必须遵

12、循规划先行,推进“多规合一”。驻镇规划师能快速的填补了基层技术人才的空白,使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驻镇规划师”制度能快速推进镇村规划服务常态化,解决基层反映的规划设计问题,提高镇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破解影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乡村发展工作推进中的规划难点。对建设成果初审把关,改变“拍脑袋决策”的习惯,避免项目整治过程的随意化,避免“千村一律,千镇一面”。协助镇村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环境综合整治、美好乡村建设等在规划报批、审查、验收等各个环节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主动参与项目设计全过程,对项目设计提出意见与建议,同时协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其他规划问题。对具体项目的方案设计提出专业指导意见,协助镇村对项

13、目规划审查中有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参与小城镇发展定位、村落规划与保护、国土空间布局、规划思路及实施策略等,为镇村发展出谋划策,高质量推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乡村振兴上的引领作用Q2 .建议推进个人文明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推动村民自治。文明诚信体系建设可以让一些法律够不着的,只能停留在道德劝说层面,真正能落地、能衡量、能约束行为的办法不多的“小事琐事”得到较好解决。从而通过自我约束来提高个人文明素养,推动文明社会体系建设,形成民事民议、民管、民办的长效自治格局。(1)建立健全文明诚信体系考核系统。以文明诚信档案推动村民自治,将公民思想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事项纳入文明诚信考评

14、,实行一户一档,量化考核运用。赋予每项指标一定的分数,正向指标加分,反向指标扣分,每季度进行一次统计,确定家庭的“诚信分数”。(2)加大诚信指数的运用。充分利用微信群、公开栏、宣传车等媒介进行宣传造势,依托文明诚信指数定期通过“红黑榜”等媒介曝光脏、乱、差、散等不良现象,每户的诚信分数在各村(社区)显著位置张榜公示。示范户依据诚信指数,能享受县内景区免费、商超购物打折、优先就医、免费体检、诚信贷款、评先评优、入党提干等实惠,形成“全民参与,全域推进”的创建氛围。(3)加强诚信文化宣传与教育。组织开展“诚信”主题活动,大力发掘、宣传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评选的诚信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等诚信典型,形成

15、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3 .建议实施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实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我县形象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形象,直观地讲,就是城市给人的印象和感受。城市形象不仅体现着城市管理的水平,体现着市民的素质,而且是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的标志。*位于南京、合肥等大中城市都市圈内,怎么能让游客都乐意到*来旅游、观光、购物、投资,关键就取决于城市形象有没有亲和力、吸引力。同时,还影响着在*工作生活的人们对这个县城的信心,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干事的劲头。因此,营造良好的城镇环境,通过“净化、亮化、美化”,形成“一镇一品”的*特色,提升*的城市形象,达到景区与城市的互补,真正实现“非常之观、就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