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概况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433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文学概况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宋代文学概况,一 简 介,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位置,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雅” 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俗” 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传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 法,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我们应该充分评价元明清诗文词的成就,但其未能超宋越唐,则可断言。,如果说,宋代诗文词(特别是文和词)是元明清作家们不断追怀、仰慕的昨天,那么,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就是宋代刚刚发展起来的白话小说和戏曲的灿烂明天了。,宋代继唐代以后出现了又一个诗歌高潮。虽

2、然至今还没有一部全宋诗,但其总量超出全唐诗好几倍则是无疑的。,宋代诗人大都一生勤奋写作,作品众多,如现存苏轼诗二千七百多首,杨万里四千多首,陆游近万首,远比唐代李、杜为多(李诗近千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充分说明宋诗繁荣的盛况。,宋代诗人大都一生勤奋写作,作品众多,如现存苏轼诗二千七百多首,杨万里四千多首,陆游近万首,远比唐代李、杜为多(李诗近千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充分说明宋诗繁荣的盛况。,二 宋代文学概述,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1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一举夺取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此后近二十年中,宋朝统治者通过军事征伐和外交活动,消除了南北的一些较大的割据势力,逐渐实现

3、了统一,从而结束了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使动荡不安的社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2 北宋初年,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1)农业农民获得了喘息机会,广大农村从劳乏困疲中解脱出来,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稻穗登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的富裕景象,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2)手工业和商业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和商业也呈现为与之相应的兴盛 。(3)冶矿、纺织、瓷器、印刷业也都迅速发达起来.并逐渐地出现了一些新的繁华都市。,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大量书籍得以迅速刊行于世,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扩展了文人学者的视野.提高了他们著书立说的兴趣,以致私家著述纷纷问世,

4、其规模和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4)市井文化的发展开封、杭州、成都、扬州等大城市的日益繁盛,这为宋词的创作扩充了题材,丰富了内容。并由于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促成了民间说唱技艺的高度发展,使话本小说等通俗文学迅速兴盛起来。,3 宋代思想界提倡“道学”或“理学”,讲究“推理以存义”。,这种学术空气弥漫开来,就使宋代诗文创作带有较浓厚的说教色彩,文意刻露。“唐诗主情,故多蕴籍。宋诗主气,故多径露”。宋代诗文的这一特殊风貌,与多为言情的唐代诗文比较,恰成鲜明的对照。,三 宋代文学的特征,1 爱国主义精神早在苏舜钦的诗里,就有庆州败一类的诗。稍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里,有“射天狼”的豪情。,

5、到南宋陆游、辛弃疾等多数作家的大量作品里,更充满着爱国忧国之情。而到南宋灭亡前后,文天祥、谢翱等作家的诗文里,这种感情就更加强烈。,这一特色,是宋以前文学所没有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感染着后来的读者,成为宋代文学的重要特色。,2 词的兴盛北宋晁补之说词是“当行家语”;李清照称词“别是一家”,除了词要合乐外,主要指词的内容和风格都与诗不同。,到了苏轼手里,以诗为词;到了辛弃疾手里,以文为词,打破了词和诗文的界线,扩大了词所反映的生活领域,从而使词成为宋代最重要的文学形式。,3 “说话”、“讲史书”的出现“说话” 以小说、讲史最受人欢迎。“讲史书” 讲历代史传战争兴废之事。,说话的底本称话本。说

6、话在唐代已经出现,到宋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宋代的话本反映市民生活,使小市民成为话本的主角。话本由说话人用当时的口语和浅近的文言词语来讲说,形成了一种新的文体。它刻画人物,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胜于过去文言小说里记述的语言。,4 北宋提倡古文,继承韩愈原道的道统说。 韩愈论文是文道合一的 ;韩愈的古文,有提倡“文从字顺”的一面,又有主张“沉浸浓郁”、追求词藻、用险难字的一面。,欧阳修领导古文革新运动,所讲的道,不限于以儒家的仁义为道,他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认为应从关心百事中求道;欧阳修的古文,避难取易,力求平易畅达,开一代风气,加上追随者的响应,就使宋代散文的发展不同于唐代散文,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

7、远。,四 宋代各个时期文学,(一)北宋前期文学1 诗歌“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梅尧臣,他的诗用思深远,风格平淡,虽作近体,而存古意,“意新语工”,苏舜钦跟他并称。,苏舜钦的诗,笔力豪俊、超迈横绝,好作古体,内容多结合当时现实。欧阳修学韩愈的以文为诗,又受李白诗的影响。但韩诗矫健,欧诗舒畅,风格不同,这时开始显出宋诗的特色。,2 散文北宋初期的散文,仍袭五代浮靡的文风。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对“道”与“文”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文“纡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平易畅达,有情韵之美,开创了一代文风”。他奖引后进,在他周围,团结了曾巩、王安石及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8、等人,使宋代散文有了空前的发展。,3 词北宋前期的词,代表作家有晏殊、欧阳修、柳永等。晏、欧的词主要是小令,多写闲情逸致,词风则承袭五代,受南唐冯延巳影响尤深,但基调有所变化。,晏词趋向雍容淡逸,和雅温婉;欧词较为疏宕俊朗,深挚清丽。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长于铺叙,不避俚俗,以白描的手法,极写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尤工于羁旅行役”,且多以同情态度描写伶工乐妓的生活和愿望,发展了词体,扩大了词境。但也时有下笔率易、迹近淫靡之病。,晏几道是晏殊的幼子,与其父合称“二晏”。所作多数是对往事的低回追忆,感伤惆怅,委婉深沉。这一时期的慢词作家还有张先。其词与柳永齐名,但才力稍逊,

9、长于炼句而短于炼意,词风偏于纤巧冶艳,意境不高。,就北宋前期的文学说,在欧阳修领导下的诗文革新运动已取得成功,宋代的诗歌和散文,已开始呈现出不同于唐代诗歌和散文的风貌。北宋前期的词,以柳永的创作长调最为突出,显示宋词比唐五代词有了新的发展。,(二)北宋后期文学1 苏轼北宋后期继欧阳修领导古文革新的运动,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苏轼,在诗歌的创作上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是苏轼,在词的创作上,打破诗词的界限,以诗为词,开辟了词的境界的也是苏轼,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大作家。,(1)苏轼的“道”苏轼的所谓“道”,在概念上和儒家道家以及宋代程朱的所谓道都有不同,更多地偏重于生活体验,从生活中获得创作构思。他会运用“博

10、喻”,用丰富、新鲜、贴切的比喻,来表达这种口未能言的体会。他的创作,既有深厚广阔的生活体验,又有“随物赋形”的形象表现手法,显示了北宋最杰出的文学成就。,(2)苏轼的散文他的散文,论辩滔滔,气势雄壮,纵横变化,汪洋恣肆。(3)苏轼的赋他的赋,像前赤壁赋,是叙事、描绘、哲理的结合,情韵相生。,(4)苏轼的小品他的小品,富有诗情画意,有丰富的想象力。 (5)苏轼的诗他的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才情奔放,曲折变化,无不达之意。追求以文为诗。,(6)苏轼的词他的词,打破了诗词的界限,以诗为词,风格多样,有清新俊逸的,有刚健豪放的,给词开辟了新的境界。他完成了北宋诗文词的革新运动。,2

11、 苏门四学士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之,四学士外还有陈师道也极有名。,3 李清照李清照的词,是婉约派的正宗,工于抒情,用白描的语言曲折地表达深挚的情意,姿态百出。她南渡后的作品,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难,流露出极为凄苦的感情。这时期她的诗歌,又充满爱国激情,具有豪迈猷劲的风格。,(二)南宋前期文学经历了北宋覆亡的“靖康之难”,激起了南宋诗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虽然或多或少地受到江西诗派的影响,但时代的剧变,迫使诗人抛开江西诗派“取古人陈言”的写法,写出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这时期取得杰出成就的是陆游和辛弃疾的作品。,1 陆游这时期最杰出的诗人是陆游。陆游的诗有两方面

12、:一方面是体会生活的隽永滋味,熨帖景物的曲折情状;另一方面是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收复失地,解救沦陷区人民,悲愤激烈。,他在诗和词里都表现了这种精神,在诗里更为突出。陆游的散文也很有成就。他的论文、记叙,不少贯串着爱国感情。他的入蜀记,写景、议论、抒情,均极为生动。,2 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前期最杰出的爱国词人。他在词里充满了洗雪国耻的豪情,写出了壮志难酬、国势衰落的悲愤。他在苏轼以诗为词后,别开天地,横绝古今,以文为词。他的词有纵横奔放的一面,又有秾丽纤绵的一面。,(四)南宋后期文学南宋后期文学,由于宋金媾和以后,经历一段相对安定时期,爱国主义的歌声逐渐衰退,格律派词人兴起

13、。这一派,以姜夔为最著名。他的扬州慢写“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反映了一些战乱的感叹,但缺少爱国的激情。,南宋末年,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度发扬,有反侵略的忠愤,有崇高的民族气节,也有遁迹山林宁死不屈的孤高。像文天祥的指南录和指南后录中的诗文,刘辰翁表现亡国之痛的词,汪元量表现忠愤气节的诗,以及记录亡国之痛的越州歌20首,谢翱的血泪文西台恸哭记,构成了宋代文学的强烈尾声。,宋代文学还有白话短篇小说的话本和平话,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话本是适应市民阶层的壮大产生的。它反映了城市中小商人、手工业者和下层妇女的生活,以这些人为话本中的主人,塑造了各种人物,具有个性化的对话,有生动的故事情节

14、,运用接近口语的白话。它适应听众陆续到达的需要,在正式讲故事前有诗词或其他简短故事组成的“入话”,用韵文来对人物或情景作描写,全文用诗词作结束。,宋代话本赞美妇女对爱情的追求的,有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写公案故事的,有错斩崔宁,暴露封建官吏的草菅人命;写侠盗故事的,有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赞美宋四公等劫富济贫、惩罚为富不仁者的侠义行为等。,这种话本成为白话短篇小说的开端,对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有深远的影响。平话讲历代故事,有新编五代史平话和大宋宣和遗事,对后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有一定影响。,五 巨大的数量,宋诗不仅数量巨大,往往还体现为一定的质量。作为一代诗歌,宋诗在继承唐诗的基础上,发生了显著的

15、新变,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从思想内容看,宋诗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和反映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方面都有所扩展,但又缺乏唐诗、特别是盛唐诗歌中追求远大理想的积极昂扬的精神;而在抒发民族斗争中的爱国忧国的情绪上,又比唐诗炽热和深切。,六 艺术旨趣和风格,宋诗主要向思理、显露和精细方面发展。,七 表现形式,(一)宋代散文宋代散文是中国散文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三百多年间出现了人数众多的散文作家。所谓“唐宋古文八大家”中,宋人就占了六位(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写作了不少文学散文和带有文学性的散文,也有许多议论文的名作。,宋代散文的重要成就之一,在于建立了一种稳定而成熟的散文风

16、格: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宋代散文的平易风格比之唐文更宜于说理、叙事和抒情,成为后世散文家学习的主要楷模。宋文比唐文的影响更大。,宋代散文的高度成就给其它文体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宋代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散文化倾向。宋诗从梅(尧臣)、欧开始,发展了杜、韩“以文为诗”的倾向,进一步用散文的笔法、章法、句法、字法入诗,逐渐显露出宋诗的自家面目。,词也在苏、辛手中加重了散文成分。赋从楚辞、汉赋、魏晋时的抒情小赋到唐代应举用的“律赋”,创作已趋衰微,缺乏艺术创造性;宋代却从散文中得到启示而重获艺术生命,形成一种类似散文诗的赋体,欧阳修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都是历久传诵的名篇。,宋代

17、的骈文也不太追求辞藻和用典,采用散文的气势和笔调,带来一些新面貌。欧阳修采桑子西湖念语、苏轼乞常州居住表、南宋汪藻隆佑太后告天下手书、方岳两易邵武军谢庙堂启等都是相当出色的骈文。这种普遍的散文化倾向是宋代散文繁荣的结果,构成宋代文学的一大特色。,(二)宋词词作为新兴的诗歌形式,从隋唐发轫,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唐圭璋先生所编全宋词收词人千家以上,词作二万首。最近还陆续有所增补。虽因词在开始时还未被承认为“正统”文学,亡佚很多,但目前搜集的成果就足以反映出宋词的繁荣兴盛和丰富多彩了。,宋词主要分为两个诗派,一是豪放派,二是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作家:李清照、柳永宋词是中国词

18、史上的顶峰,其影响笼罩以后的整个词坛。宋词实际上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抒情诗,使它取得了与“唐诗”、“元曲”等并称的光荣。,(三)宋代小说戏曲宋代小说和戏曲为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大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宋代的小说主要是“话本”,它原是说话人说书的底本,实即白话短篇小说。现存宋话本约三四十篇,散见于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三言”等书。,宋话本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市民文学的色彩。话本是当时“瓦舍技艺”的一种,是城市人民表现自己、教育和娱乐自己的文艺。下层市民人物,第一次作为正面人物成批地在话本中涌现,如碾玉观音中的碾玉匠崔宁、志诚张主管中的商店主管张胜、错斩崔宁中的卖丝村民崔宁,尤其是璩秀秀、

19、周胜仙、小夫人、李翠莲等一群具有叛逆性格的下层妇女形象。小说的社会性、现实性都得到加强,为以后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二是白话文学的特点。话本的语言是白话,比之文言小说(如唐传奇)描写更细致生动、曲折有致,更富生活气息。特别是人物对话的个性化,取得很大的进展。后世虽仍有文言小说,但比起白话小说来,不得不退居第二位。至于长篇的“讲史”话本也为以后长篇历史小说提供故事的素材。,宋代的民间戏曲还处在戏曲的萌芽阶段。如傀儡戏、影戏、歌舞戏等,前两种不是由人来扮演的,后一种由人扮演,但还是叙事体而非代言体。然而这些都已具备戏曲的一些条件。北宋杂剧、南宋戏文,今天虽无剧本流传(有人认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中的张协状元是宋人作品),但它们已是相当完整的戏曲,具备中国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以后戏曲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总之,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向文学提出新的要求,也由于文学本身发展的规律,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逐渐度过了它的黄金时代,失去支配文坛的地位,小说戏曲等文学样式正在酝酿着更大的文学高潮,进而成为文坛的重心。宋代文学正是处在这样一个过渡的转变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