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教程全套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489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279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服务贸易教程全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9页
国际服务贸易教程全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9页
国际服务贸易教程全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9页
国际服务贸易教程全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9页
国际服务贸易教程全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服务贸易教程全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服务贸易教程全套课件.ppt(2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服务经济与国际服务贸易,1,第一章 服务经济与国际服务贸易1,第一章 学 习 要 点,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定义及区分;服务贸易的分类与统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2009,7,2,第一章 学 习 要 点 2009,72,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一、服务经济定义(一)服务的概念古典经济学对服务的定义(斯密 ,萨伊,马克思 ,巴斯夏,富克斯)我国学者主要从价值增值过程考察服务的基本内涵,一个普遍接受的概念是: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的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

2、效用。 服务的特征描述式定义 :1.服务的无形性;2.服务的不可储存性;3.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4.服务的异质性,2009,7,3,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一、服务经济定义2009,国际服务贸易教程-全套课件,国际服务贸易教程-全套课件,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三)服务贸易的概念 1.服务贸易的一般定义 由于服务本身及其国际交换的复杂性,不同学者以及经济组织在服务贸易概念的界定上观点各异。盖泽:“服务行业部门的产出向其他国家居民(按照所在国法律,基于居住期、居所、机构或管辖机构所在地等具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在税收上视同法人的团体)的出售”;陈宪:

3、“服务贸易是国与国之间服务业的贸易往来”,“在无形贸易中扣除要素服务贸易即为通常意义的服务贸易”;,2009,7,6,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三)服务贸易的概念20,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薛荣久:“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之间相互提供的作为劳动活动的特殊使用价值”;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 “货物的加工、装配、维修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入的活动,是一国与他国服务交换的行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服务贸易是指由国家或代表其他缔约方的一个人,在其境内或进入一缔约方提供所指定的一项服务”。,2009,7,7,第一

4、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2009,77,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服务贸易定义为: (1)跨境交付(cross border supply),即在一个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oard),即在一个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即一个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以商业实体来提供服务; (4)自然人移动(movement of personnel),即一个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2

5、009,7,8,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2009,78,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2.服务贸易概念与若干相近概念的区分(1)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2)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3)服务贸易与服务业(4)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交流,2009,7,9,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 2009,79,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二、服务贸易的分类与统计1.操作性统计分类(1)跨国特征的服务进出口(2)要素服务贸易 2.理论逻辑分类(1)国际核心服务贸易。 (2)国际追加服务贸易。3. GATS部门标准分类,2009,7,10,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二、服务贸易的分类与

6、统计,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二)服务贸易统计 现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基本原则是:总体上,遵循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确定以四种模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作为服务贸易统计的主体范围;操作上,以居民与非居民间的服务贸易(国际收支项下BOP统计)和通过外国附属机构实现的服务贸易(FATS)为两条主线具体进行。,2022/12/14,11,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二)服务贸易统计202,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图11 FATS和BOP定义下的服务贸易统计比较,2022/12/14,12,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

7、分类图11 FATS和B,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表12 按供应模式的统计比较,2022/12/14,13,第一节 服务经济定义与服务贸易分类表12 按供应模式的,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历程回顾 直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服务贸易才作为一个与货物贸易并列,真正独立的贸易领域走进人们的视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服务贸易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期。,2022/12/14,14,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历程回顾202,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二、当今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1.在世界

8、贸易总量中的地位显著提升2.服务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3.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变化明显4.科技主导型服务贸易比重扩大,2022/12/14,15,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二、当今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2022,2000-07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情况,2022/12/14,16,2000-07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情况2022/10/216,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二)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发展1.发达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2.美国、欧盟、日本服务贸易发展状况3.美国服务贸易高速发展的原因(三)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1.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概况2.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3.发展中国家对外

9、服务贸易政策特征,2022/12/14,17,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2022/10/217,发达国家占据主导、支配地位,1. 21个最发达的国家占据服务贸易出口的 71.2%;进口的69.8%2. 世界前16名服务贸易大国中,除中国、中国香港和韩国外,都是发达国家3. 发达国家具有巨额的服务贸易顺差4. 强有利的地位源于发达的产业基础,在海外投资,银行、保险业务,租赁,工程咨询,专利与许可证贸易方面,发达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5. 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总出口额1/3,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始终独占鳌头并持有大量顺差,2022/12/14,18,发达国家占据主导、支配地位1. 21个最发达的国家占据服务

10、贸,优势结构上有所差异,1.美国具有普遍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但最突出的是航空、运输、金融、电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广告、影视发行、私人服务等; 2.80年代欧盟在世界运输、旅游和其他私人服务中的市场份额高达39%、43%和48%,数倍于美国的14%、12%和9%; 3.日本服务贸易规模略小并存在大量逆差,但其服务业海外投资和高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2022/12/14,19,优势结构上有所差异1.美国具有普遍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但最突,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明显转向服务业,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明显转向服务业,截止2002年,世界服务业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比例高达

11、60%;2005年以来全球FDI流量的90%进入服务业;90%以上采取“并购”方式;金融、商业、贸易三个行业比重最高,是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2022/12/14,20,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明显转向服务业 近年来国,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概况,1.服务业发展平均水平高于中国(约50%) 2.小型经济(香港)、城市经济(新加坡)、特色经济(泰国)型国家服务业发展较快 3.开放促进竞争,竞争(技术、管理、规模经济的外溢)推动发展,有管理的自由化助力服务业繁荣 4.加工贸易中的产业升级、产业国际转移是带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022/12/14,21,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1.服务业发展平

12、均水平高于中国,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与地区(2007),1. 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与地区为克罗地亚(55%)、波兰(23%)、埃及(19%)、中国(18%)韩国(16%)、车臣共和国(11%)、巴西(9%)2. 进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与地区为南非(40%)、波兰(24%)、中国(19%)、阿联酋(15%)、匈牙利(13%)、韩国和泰国(11%)、巴西(8%)3. 俄罗斯出口、进口增长率分别达到18%与16%,2022/12/14,22,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与地区(2007)1. 出口增长最快的,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三、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向(一)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增强(二)发展中国

13、家地位将继续攀升(三)地区发展不平衡性将继续加剧(四)服务外包发展为服务贸易的新方式 (五)新兴服务贸易将成新一轮竞争重点,2022/12/14,23,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三、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向202,2007世界服务贸易强国,2022/12/14,24,2007世界服务贸易强国2022/10/224,2007国家与地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2022/12/14,25,2007国家与地区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2022/10/225,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理论回顾 (一)对外贸易如何影响经济增长1.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李嘉图 )2.新古典经济

14、学 (赫克歇尔和俄林、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 )3.近些年来的观点。(1)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的关系。(2)制度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3)内生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关系。,2022/12/14,26,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二)经济增长如何影响对外贸易(罗勃津斯基,1955;琼斯,1970;多恩布什等,1977;巴格瓦蒂,1973)(三)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反馈机制(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985;巴格瓦蒂,1988;帕克,1988),2022/12/14,27,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2022/10/227,第三

15、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二、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伯格斯(Burgess)于1990年指出,即使服务部门的服务产品不可贸易,服务技术的国际扩散也会对收入分配和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琼斯和凯茨考斯基(Kierzkowski)(1990)、马库森(Markusen)(1989)和弗兰科斯(Francois)(1990)都证明了促进生产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潜在收益。弗兰科斯和斯库奈特(Schuknecht)(1999)专门探讨了金融服务部门对外开放、部门间竞争度与长期增长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 。,2022/12/14,28,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二、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第三

16、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马库森、卢瑟福特(Rutherford)和塔(Tarr)(1999)运用转移动态分析服务贸易中“商业存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玛图(Mattoo)、Rathindran和Subramanian(2001)则指出对于服务贸易而言,消除贸易壁垒和市场准入壁垒所产生的影响有别于商品贸易。从静态效应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或服务市场开放导致服务价格下降,福利因此得到提升;从动态效应看,伴随要素流动的技术或技能的溢出效应将提高国内要素的生产率,从而增加国民生产总值。,2022/12/14,29,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2022/10/229,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三

1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形势(一)经济全球化在调整中稳步、深入发展(二)信息技术推动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均衡的发展时期,2022/12/14,30,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四、服务贸易对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推动作用(一)新兴服务业及其贸易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 (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是美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三)社会性服务是美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2022/12/14,31,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四、服务贸易对90年代美国“新,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

18、五、知识经济对国际服务贸易产生的现实影响(一)科技进步和知识积累促进了服务人员的国际流动和专业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引发了以电信服务业为代表的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的迅速扩展, 促进了在更广范围内展开服务贸易。 (三)知识经济为世界服务贸易在不同水平和不同门类上的共同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2022/12/14,32,第三节 服务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五、知识经济对国际服务贸易产生,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一、我国服务业发展概况 (一)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低下(二)服务业内部及出口结构不合理(三)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 (四)我国服务业开放步伐相对缓慢, 市场化程度不高,

19、2022/12/14,33,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一、我国服务业发展概况 2,我国服务业的地位与状况,2022/12/14,34,我国服务业的地位与状况2022/10/234,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一)服务贸易总额增长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对外服务贸易总额已从1982年的55.4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1286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5%上升到3%左右,国际地位逐年上升。(二)我国服务贸易部门份额变化态势 在出口方面,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较大比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以

20、及咨询等现代服务部门不但在数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且其所占份额也都有较大提升。,2022/12/14,35,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2,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在进口方面,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其中运输和旅游服务所占份额一直维持在60%以上,但近年来两个传统服务贸易部门的进口份额略呈下降趋势;保险、咨询和专利权使用费与特许费等现代服务部门的进口份额正在逐年上升。通过以上分析,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是:总额正在逐年增加,但与同期货物贸易增速相比,仍显缓慢,造成二者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部门结构正在调整,传

21、统服务部门在总额中占较大份额,但略呈下降趋势;现代服务部门份额较小,但略呈上升趋势。,2022/12/14,36,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在进口方面,我国服务贸,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三)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总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表113 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TC指数对比(1998-2004),我国服务贸易各年的总体TC指数均低于美、英、法等世界服务贸易强国,而且该指数多年来一直为负值。这种现象说明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占有绝对优势,我国现阶段服务贸易的发展距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2022/12/14,37,第四节 我

22、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三)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2.各部门竞争力分析,2022/12/14,38,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2.各部门竞争力分析202,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通过以上分析,尽管我国服务贸易的总量和增速在逐年增长,占世界份额与排名逐年上升,但对其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却不容乐观。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论在进出口总额还是所占世界份额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从行业部门看,除通讯服务外,目前只有旅游业呈现微弱的比较优势,运输、保险、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行业劣势程度最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

23、我国服务贸易起步晚、基础弱;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业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转变,而这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2022/12/14,39,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 2022/10/23,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三、服务贸易与我国经济成长(一)服务贸易与国内需求(二)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三)经济增长的服务贸易效应(四)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五)服务贸易与社会就业(六)服务贸易与外贸发展,2022/12/14,40,第四节 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与经济成长三、服务贸易与我国经济成长,本章小结,本章通过明确服务、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等相关概念,阐释了服务经济的基本内涵,并概

24、括介绍了服务贸易多种分类、统计方法。在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描绘了当今世界服务贸易的总体、部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对服务贸易与一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理论与现实层面的分析,同时针对我国当前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详细剖析了服务贸易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与互动机制。,2022/12/14,41,本章小结 2022/10/241,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42,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42,第二章 学 习 要 点,1.服务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服务国际价值的形成及转换; H-O模型在服务贸易理论中的适用性; 垄断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差异化服务产品贸易模型

25、; 若干主流经济学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研究与应用。,2009,7,43,第二章 学 习 要 点 2009,743,第一节 传统服务价值理论批判,一、古典经济学中价值创造理论概述 威廉配第(W. Petty):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此外,他还提出了“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了价值。显然,这种观点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创造两个不同的概念,与其劳动价值理论自相矛盾。 亚当斯密:认为商品的价值既可以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又可以由购买的同量劳动来决定。实际上,亚当斯密在劳动价值论方面最具意义的工作是把劳动

26、区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且认为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2009,7,44,第一节 传统服务价值理论批判一、古典经济学中价值创造理论概述,第一节 传统服务价值理论批判,二、马克思有关非生产性劳动的价值创造理论 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具有两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又提出,抽象劳动中只有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而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它只是参与价值的实现和分配。马克思依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资本论中提出了生产劳动的范围,即包括物质产品生产领域的一切劳动、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延续的劳动(如包装、保管等劳动)以及相关的各种生产性劳务(如货物运输等),

27、非生产劳动则是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劳动。虽然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中延续的劳动也属于生产劳动,而且根据马克思的说法“生产劳动就是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这些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但是他又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2009,7,45,第一节 传统服务价值理论批判二、马克思有关非生产性劳动的价值,第一节 传统服务价值理论批判,三、效用价值论中有关服务价值的阐述从服务效用价值论的观点出发,只要劳动创造了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效用,就可以认为该劳动成果具有价值。非实物劳动成果归于社会产品的范畴,正是遵循了效用价值论的标准,即非实物劳动成果同实

28、物劳动成果一样,也具有消除相对稀缺,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功能。不论人类创造的劳动成果采取实物形态还是非实物形态,只要达到上述标准,就该被承认为产品。既然服务是一种产品,就会有使用价值,即非实物使用价值。该使用价值与一般实物使用价值不同的是,它不采取实物形式,而是与劳动过程紧密结合,在活动状态中被消费,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既然服务已经具有价值,那么服务产品在市场经济中也应具有价值。因为,生产服务产品耗费了劳动者的劳动,这种劳动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上。,2009,7,46,第一节 传统服务价值理论批判三、效用价值论中有关服务价值的阐,第一节 传统服务价值理论批判,四、对传统服务价

29、值理论的再认识首先,部分学者坚持以生产劳动的一般含义为标准,即纯粹的服务劳动是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 其次,当代学者试图从价值论的角度修正服务的概念,将服务归入传统生产性劳动的范畴。 再次,有学者认为,不能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来规定人们从事劳动的性质,进而在此基础上讨论服务价值问题。 最后,从服务部门的角度将研究对象具体化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途径。,2009,7,47,第一节 传统服务价值理论批判四、对传统服务价值理论的再认识2,第二节 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评述,一、服务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一)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1)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消费替代性、互补性和引致性(2)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

30、生产、交换、消费的同时性和非贮存性(3)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非转移性(4)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再生产的严格制约性,2009,7,48,第二节 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评述一、服务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200,第二节 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评述,服务产品具有价值的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产服务产品耗费的劳动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上形成价值实体;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取得社会形式,从而表现为价值;第三,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不能按异质的使用价值量,而只能按其中凝结的同质抽象劳动量进行交换,从而以价值为尺度决定其交换比例。,2009,7,49,第二节 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评述2009,749,第二

31、节 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评述,(二)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及价值形成过程 服务产品价值量的决定有两种情况:一是重复型服务产品。因服务劳动过程中主客观条件的差别,生产同种服务产品需要各不相同的个别劳动时间,故其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二是创新型服务产品。它的非重复生产性和共享性使其价值量由最先生产出这种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和风险系数决定,2009,7,50,第二节 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评述(二)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及价值形成,第二节 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评述,服务产品的价值量由三个部分构成:在服务过程中被消耗的燃料、物料、辅助材料、服务产品的价值以及服务业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等(C);服

32、务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表现为服务劳动者的工资(V);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它表现为服务部门的利润和税金(M)。,2009,7,51,第二节 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评述 2009,751,第二节 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评述,二、服务价值理论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发展在现代服务业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服务价值理论,关键是对“劳动”内涵的重新界定和拓展,从价值的表现形式上看就是V的扩大及组成价值量的各部分(C+V+M)构成比例的改变。 三、服务价值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拓展(一)国际价值的形成及其量的决定(二)服务的国际价值形成及转换过程,2009,7,52

33、,第二节 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评述二、服务价值理论在现代服务业中的,第三节 “比较优势模型”在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演化,一、“比较优势模型” 是否适用于服务贸易?适用论的提倡者:理查德库珀(R.Koope)(1968 )、辛德利(Hindly)和史密斯(Smith)(1984)、 赫克曼(Hoekman)和卡森蒂(Karsenty)(1992)、德杰克(Djajic)和凯瑟沃斯基(Kierzkowski)(1989) 、拉奥(Lall) (1986)、萨皮尔(Sapir)和卢兹(Lutz)(1981)、萨皮尔(1982)、(1985 )等; 不适用论的提倡者:迪克(Dick) 、菲科特克蒂(G

34、.Feketekuty) 、山姆普森(Sampson)和斯纳普(Snape) 等。,2009,7,53,第三节 “比较优势模型”在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演化一、“,第三节 “比较优势模型”在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演化,二、迪尔道夫(A.Deardoff)模型 三、萨格瑞(Sagari)模型四、伯格斯(Burgess)模型五、服务价格国际差异模型六、梅尔文(Melvin)生产者服务的贸易模型,2009,7,54,第三节 “比较优势模型”在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演化200,第四节 克鲁格曼模型在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拓展与应用,一、垄断竞争条件下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基础上的贸易模型二、垄断竞争和规模

35、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差异贸易模型 三、克鲁格曼模型对于服务贸易动因解释的重要意义,2009,7,55,第四节 克鲁格曼模型在服务贸易理论中的拓展与应用2009,7,第五节 其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运用,一、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二、对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的几种解释(一)基于李嘉图模型的解释(二)基于H-O理论的解释 (三)基于埃塞尔(Ethier,1982)服务规模经济理论的解释(四)弗农(Vernon,1966)的解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2009,7,56,第五节 其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运用一、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20,第五节 其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运用,三、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者服务

36、贸易模型四、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发展五、竞争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2009,7,57,第五节 其他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运用2009,757,本 章 小 结,本章首先通过分析价值形成以及国际价值量的确定与转换,赋予传统和现代服务价值理论以明确的内涵与边界。其次,在以五个代表性模型为对象探讨“比较优势”模型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之后,同时将克鲁格曼模型也纳入服务贸易的研究框架。最后,在重点阐释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当今主流经济学对服务贸易理论问题的关注。,2009,7,58,本 章 小 结2009,758,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59,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59,第三章 学 习 要

37、 点,GATS的框架与基本内容; 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发展与主要特点; CEPA的框架、内容与意义。,2009,7,60,第三章 学 习 要 点 2009,760,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评述,一、与服务贸易有关的国际制度安排依据国际服务贸易的多边性决定国际服务贸易法协调跨国服务贸易关系并试图在全球范围多层次规范服务贸易行为的特质 。GATS正是试图在全球范围协调服务贸易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其核心在于对输入、输出服务的自由化进程的规范、促进,保护与管理。,2009,7,61,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评述一、与服务贸易有关的国际制度,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评述,(一)协调跨国流动的服务贸易关系是国

38、际制度安排的主要目标(二)规范国际服务贸易相关主体在开放承诺内开展服务交易行为是国际制度安排的基本内容,2009,7,62,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评述(一)协调跨国流动的服务贸易,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评述,二、相关服务贸易协议的兼容性与潜在冲突分析 GATS与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存在一定兼容性:GATS在其文本第5条中,以经济一体化名义规范了服务贸易领域的区域集团合作问题。就主要服务行业范围、实质上所有歧视的取消、不应提高服务贸易壁垒的总体水平、通知义务和定期报告以及无意中获得好处的第三国无义务提供补偿等问题做了规定。两者都认识到,紧密经济一体化合作对促进贸易增长和福利增加有好处。GATS

39、与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存在潜在冲突:从GATS规定区域集团协议必须符合的条件看,GATS第5条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不少缺陷。从GATS对区域集团协议的审查机制看,GATS对区域集团协议的审查与约束乏力,这将影响多边贸易体制对区域性贸易协定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规制,引起作为非成员国的第三国的强烈不满。,2009,7,63,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评述二、相关服务贸易协议的兼容性与,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评述,对GATS与欧盟相关法律与实践比较的分析从服务的概念上看,GATS与欧盟法存在范围的分歧从自由化的手段上看,GATS与欧盟法有更大的分歧 从自由化和管制的平衡上看,服务领域中的贸易自由化和管制

40、的平衡难度在增加,尤其是在国内管制措施的目标是非经济性(如文化政策)的情况下,2009,7,64,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协定评述 对GATS与欧盟相关法律与,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一、GATS的基本框架 完整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由三个部分构成:各成员在服务贸易领域应共同遵守的原则框架;关于具体服务部门的附录(包括航空运输、金融、海上运输和电信服务附录,以及关于自然人流动和最惠国待遇豁免等附录);各成员承担服务贸易自由化义务的具体承诺表。,2009,7,65,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 一、GATS的基本框架20,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一)GATS的原则与例外 GATS

41、的最重要原则应数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原则等。这几项原则的效力范围和作用形式却各不相同。虽然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对各成员均有同样的约束力,但这两项原则在多大程度上约束成员方,完全取决于该成员方的自愿。任何成员方均可在非歧视的基础上提出或维持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各种限制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各成员应当普遍遵守的一般义务(或称一般纪律) 透明度原则是GATS要求各成员普遍遵守的又一项一般义务,2009,7,66,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 (一)GATS的原则与例外,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二)GATS对成员方主权的限制与尊重 推进服务贸易逐步自由化是GATS所确立的

42、总体目标,也是WTO成立后继续进行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的目标。与逐步自由化的内涵相适应,GATS体制下的多边国际服务贸易合作赋予各成员相当大的自主权。同时,成员方也可在其承诺表中非歧视地对外国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实施某种限制。当然,即使是承诺表中所作出的妨碍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数量限制,成员方也可以立即或逐渐取消。这些富有弹性的决定权和选择权,可以看作是GATS对各成员主权的尊重的一种体现,也可以理解为GATS为适应各成员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巨大差别而采取的弹性策略安排。,2009,7,67,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 (二)GATS对成员方主,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对于成员

43、方在作出承诺前已依国内法实施严格管制的服务部门,即使成员方根据GATS的要求作出市场准入承诺,也不需要就其已有的管制标准和管制强度作任何改变。只要这些管制是普遍适用的,而不是基于服务提供者国籍的不同而形成的歧视,成员方就可以继续实施其已有的对服务部门或项目的限制。 GATS并不干涉各成员对其国内服务市场进行管理的权力,而是要求各成员在提供服务的资格条件、技术标准和许可发放等程序方面的透明和公正,避免因程序的不透明、不公正或不合理对成员方已作出市场准入承诺的服务部门构成“不必要”的贸易壁垒。,2009,7,68,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 与此同时,对于成员方在作,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

44、基本原则,(三)GATS的公共服务规则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行使职权提供的服务,即非基于商业基础提供的、且不存在其他服务提供者参与竞争的服务。 为了维护各成员对其公共利益政策的推行和实现,GATS在界定“服务”的范围时,明确规定包括“除由政府行使职权提供的服务之外的任何部门的任何服务”,即把由政府行使职权提供的服务明确排除在GATS的规范范围之外 GATS并没有以条约义务的形式要求一国政府将其公共服务部门私有化或者必须允许其他服务提供者参与竞争。相反,各成员均可自由决定是否允许其他服务提供者进入其公共服务部门参与竞争,即通过承诺表自由决定其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的范围和程度。,2022/12

45、/14,69,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 (三)GATS的公共服务规,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四)GATS的跨国直接投资规则尽管GATS中商业存在是服务贸易的重要提供方式,但这并非强制性地要求各成员必须给予外国投资者商业存在的市场准入。 即使一成员作出商业存在的市场准入承诺,也仍可通过“限制性承诺”继续保留现有的对外国服务提供者的某些歧视或数量限制,如外资股权比例限制,或者附加某些准入条件,如转让服务技术、雇佣当地工人等,而不必给予完全的国民待遇。 一国政府对服务业商业存在行使管理权力,并不因其为WTO成员而受到特别的羁绊;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外国服务商业存在的准入和存在,完全取

46、决于其自主作出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及其相应的国内立法。,2022/12/14,70,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 (四)GATS的跨国直接投,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五)发展中国家在GATS中的地位GATS在序言和正文中都明确表述了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倾斜,把增强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中的参与能力和扩大它们的服务出口份额作为GATS的中心目标之一,试图通过多边的合作机制,敦促各成员尤其是发达国家成员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参与服务贸易的机会,包括增强发展中国家国内服务的提供能力和竞争力,改善其进入服务销售渠道和信息网络的途径,给予其拥有特别出口利益的服务部门和服务提供方式的市场准

47、入自由等,由此推进各成员服务贸易的均衡发展,使更多的成员有能力和有条件就服务贸易自由化作出更广泛的实质性承诺,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逐步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022/12/14,71,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 (五)发展中国家在GAT,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二、GATS的基本原则评析 GATS最大的贡献,在于其确立了各成员在服务贸易领域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承诺义务和自由化目标。其中,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合理保护原则等是GATS最主要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体现了服务贸易的特点和定位,GATS既强调要求各成员普遍遵守的约束力,又留下富有弹性的必要例外余地。这种刻

48、意设置并始终贯穿于GATS的制度安排,成为GATS得到各成员普遍接受的重要基础,并因在整个服务贸易多边规则中处于基石地位而格外引人注目。,2022/12/14,72,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 二、GATS的基本原则评析,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一)最惠国待遇原则 GATS规定最惠国待遇原则所适用的领域是“本协定所涉及的任何措施”。ATS所规定的最惠国待遇的受惠对象不仅包括服务,还包括服务的提供者。GATS将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扩展到服务的提供者是由服务贸易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GATS也是把任何其他国家,而不是把其他成员方作为参照对象。只要是某个成员方在国际服务贸易管理方面给

49、了某个国家某种优惠待遇,不管这个国家是否为GATS的成员国,其他成员方都可以要求获得此项待遇。最惠国待遇原则是适用于服务贸易的各个部门的。不论成员方是否在某个服务部门实行对外开放,在采取有关的管理措施时,都必须遵循最惠国待遇原则。 尽管适用最惠国待遇原则是各成员国的一般义务,但这一原则的适用也有例外与豁免。,2022/12/14,73,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 (一)最惠国待遇原则202,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二)国民待遇原则 GATS所确立的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是比较有限的。实施国民待遇原则不是一般性义务,而属特别承诺的义务;每个成员国只在其所承诺的范围内和条件下赋予

50、其他成员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 GATS所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更注重效果而不是形式 国民待遇原则是“市场准入”的保证。国民待遇与“市场准入”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各成员方在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方面所承担的义务都属特别承诺的义务,都只适用于特别部门,并都基于一定的条件;两者的区别在于,“市场准入”条款规定的是进入市场的条件,而国民待遇原则是规定进入市场之后的地位问题。,2022/12/14,74,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二)国民待遇原则2022/,第二节 GATS的框架与基本原则,(三)合理保护原则 GATS所确立的合理保护原则集中体现在第13条“一般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