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ofstrategyonmicrosoft.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651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nalysisofstrategyonmicrosof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analysisofstrategyonmicrosof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analysisofstrategyonmicrosof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analysisofstrategyonmicrosof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analysisofstrategyonmicrosof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nalysisofstrategyonmicrosof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nalysisofstrategyonmicrosoft.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毕业设计(论文) 第 19 页战略分析(论文)微软的战略分析系 别管理系专 业工商管理班 级20805姓 名陈钰峰指导教师任嵘嵘2010年 12 月27 日1 企业简介微软(Microsoft,NASDAQ:MSFT, HKEx: 4338)公司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软件开发的先导,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是它的创始人。微软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世界品牌500强” (The Worlds 500 Most Influential Brands)中排行第三,2010年度财富美国500强公司中排名

2、第36位,营业收入额达58,437百万美元。美国新闻周刊选出的2010年全球10大创新公司排名第一。1.1历史简介1975年19岁的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和他的高中校友保罗艾伦一起卖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微软公司以卖BASIC解译器而快速成长,BASIC语言成为公认的标准编译语言。1981年微软为IBM-PC(IBM是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的缩写)开发操作系统软件MS-DOS,IBM-PC机的普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80年代,

3、成了PC机的标准操作系统。并开发出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以及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NT,使这两者成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并且在与网景的竞争中成功用windows内置网页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打败了网景的收费浏览器Netscape,在应用办公软件领域,用Microsoft Office打败IBM的莲花软件Lotus,成为了办公必备的软件。在这三个领域获得了垄断性的市场份额和地位。微软又相继开发用于.NET环境编程的相应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NET。并且进军家庭游戏机领域,推出XBOX360游戏机,推出了一系列游戏产品,与索尼的PS、任天堂的

4、Wii成为家庭游戏机的三雄。而且,微软还推出了即时通讯工具Microsoft Service Network(MSN),成为4大顶级个人即时通讯工具之一。09年推出Bing搜索,并发展成为北美继Google、Yahoo之后的第三大搜索引擎。下图是微软的产品简介图(均用最新发布的产品代表)。产品系列简介微软的产品系统应用软件应用程序开发PC操作系统服务器系统Windows 7Microsoft Office 2010Windows Server 2008SQL Server 2008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10Small Business ServerSystem

5、s Management ServerSCOMMicrosoft CommunicatorSharePoint ServerMicrosoft Visual StudioInternet ExplorerWindows Media Player游戏硬件服务XBOX360鼠标键盘Kinect光环等游戏MSN移动设备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7Windows LiveBing搜索Windows NTMicrosoft SilverlightMicrosoft Project 电视服务安全软件MSE2 企业愿景与任务陈述2.1 企业愿景及企业任务1975年到1995年:A Computer

6、 on Every Desk In Every Home (让每个家庭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1995年到2000年: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 Tips (你指尖的信息)2000年到2007年:Empower People,Anytime,Anywhere,on Any Devices (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在任何设备上)2007年至今:Your Potential,Our Passion (您的潜力,我们的动力)最新的微软的愿景,以及系列广告片充分点燃了人们的希望、激情与梦想,也是微软致力于实现人们的梦想和创造力。2.2 现有愿景与任务的不足从微软的愿景的历史表

7、来看,微软很好的完成了比尔盖茨创办公司时致力于让每个家庭都拥有电脑的梦想,并且windows操作系统在PC上拥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你指尖的信息”这个愿景微软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微软的主要业务和收入组成还是以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件为主。而“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在任何设备上”这个愿景,因为在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市场上微软的落后,而显得毫无说服力,Google在这方面正在实现微软的愿景,而微软新推出的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统目前正在追赶Android和苹果IOS系统的脚步。最新推出的愿景“您的潜力,我们的动力”,从一系列的宣传片来看,确实具有唤起人们的梦想和激情

8、。但是作为引领企业前进的任务目标,则显得虚无飘渺,让人摸不清方向。对微软公司而言,它不能清晰的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对于微软的员工而言,不知道要推出什么产品,要进入什么市场。所以,现有的愿景与任务太过虚幻和概念化,这将在企业内部引起一定的疑惑。2.3 企业愿景及企业任务的修改Build Our Future Life on Internet微软现有的产品服务布局重心在于云计算领域,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云服务。而Windows Live将成为每个人的工作娱乐生活平台,包括office云办公、Live game游戏平台、Live Messenger即时通讯等,从中不难看出,微软今后的野心和触角将伸向人

9、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正是为什么微软特别想要收购雅虎的原因,雅虎的客户,雅虎的内容服务,雅虎的搜索都是微软今后需要布的局,而既然收购雅虎失败,微软自己推出了Bing搜索,而其内容服务,正依靠Live平台而逐步完善。甚至向更长远的未来看,微软提供的将是全球网络生活的平台,是整个人们虚拟生活的平台和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连接的接口和标准的制定者,成为物联网接口的标准制定者和虚拟社区的缔造者。而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我将微软的愿景为:Build Our Future Life on Internet.比尔盖茨带领微软的期间,微软总是抓住了IT市场的每一个重要的发展点,虽然微软不是技术的开创者,但是却相继后来

10、居上,占据了业界的重要领域并获得了垄断地位。如微软为IBM设计的PC-DOS是购买Q-DOS而来的,并且后来其通用版本MS-DOS成为了标准操作系统;微软在网景推出Netscape浏览器后,后来居上将网景打败,使IE浏览器成为绝对的市场领先者;在视窗操作系统领域,微软用Windows打败了苹果的Macintosh;在与WordPerfec、Lotus的竞争中,微软后来居上,Word、Excel以及PowerPoint等组成的办公套件最终打败了众多对手。而现在,微软在互联网搜索这个重要市场落后于Google,而Google已经把触手伸到了互联网的方方面面,成长成为了与微软一样庞大的帝国。Face

11、book拥有了全球5亿多人的用户,而社交领域的巨大优势是微软和Google无法比拟的。这次推出“Build Our Future Life on Internet”的愿景,是为微软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中指明前进的明确方向。今后互联网将是大势所趋,人们的一切工作和生活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而构建未来的互联网生活将是微软今后致力的清晰目标:(1)、强调消费者市场。致力于通信、娱乐、财务、教育、信息、旅游方面的服务开发。(2)、更改产品和服务的收费模式以及供货模式。苹果的APP Store的模式得到的广泛的模仿,而这一模式也被证明是未来的趋势所向。(3)、将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和网络融合在云端,模糊电

12、脑、电视和移动设备的边界,将所有的设备统一到一个联通的平台。3 外部分析3.1 经济因素美国经济正艰难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恢复过来,全球经济在中国的带领下,开始逐步的复苏。经济环境的好转正带动企业就业的回升,以及家庭消费的增长。对于IT软件行业来说,就业的提升,人们对于经济信心的回升,以及消费能力的逐步回升,带动了企业的投资经营,因此,许多企业也正在这个时候开始为企业采购新的硬件设施,布置新的PC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系统,采购新的软件,而个人消费领域,消费者对于移动设备终端的需求,不仅是智能手机,而且扩展到电子书,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也开始回升,对于视频游戏的需求,也旺盛起来。目前,全球经济正脱离低

13、谷,开始逐步走向经济上行区间,这对于微软的投资发展是个绝佳的机会。3.2 社会、文化、人口及环境因素微软所涉及到的目标市场遍布全球各地,因此,其涉及到的社会、文化、人口和环境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微软最大的本土阵地美国,人力成本越来越高,高科技企业对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高素质的人才成为各企业争相竞争或者挽留的目标。中国是微软最大的潜在市场,虽然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文化环境,盗版在中国的猖獗抑制了微软在中国的盈利能力,但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这些有表明着,中国是微软除美国之外最重要的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微软进入中国时,纵容盗版在中国的传播,以盗版换市场占有率,用牺牲利润来培育市场

14、,而免费的蛋糕终究是要结束的,微软近期在中国不断向盗版宣战,同时WTO对中国关于版权保护的施压,正显示着微软对中国市场的策略的转换。微软在欧洲不断遭受着反垄断的调查,因为IE浏览器捆绑操作系统的问题,微软遭到欧盟的罚款处罚。非洲,拉美地区由于巨大的经济潜力,成为了微软新的市场增长区域,而且,与中国不同,非洲的版权保护问题不再严重,能为微软的利润增长做出较大贡献,将在微软的战略版图中日趋重要。3.3 技术因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映射了行业的技术竞争态势。苹果推出的iphone、ipad推动了移动终端触摸时代的到来,而webos、ios、android则重新定义了移动操作系统的体验

15、概念,使得老牌nokia的塞班系统、微软的windows mobile有被逐步淘汰的趋势,facebook和twitter的崛起重新定义了社交网络的概念,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争相模仿和竞争,在中国就有人人网、开心网和新浪微博、腾讯微波等众多模范产品。技术的发展总是容易引爆整个产业技术态势的转变,形成连锁效应。现在大家都在谈云计算,部署云计算,而云计算这一盘棋局太大了,云计算的时代到来,现在还受限于网络数据传输速度的约束以及一些技术安全方面的发展。但是这盘棋又不得不下,因为一旦棋局形成,落后者将被竞争对手甩下,免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从微软以往的发展经验来看,包括DOS系统、视窗操作系统都不是微软首创

16、,但是微软成功的跟上了技术发展的趋势,而获得了成功。在技术领域就是这样,可以不做技术首创者,但是不能做技术落后者,需要时时紧跟技术发展的脚步,才能在竞争中立足。3.4 竞争因素由于Google将推出的Chrome os操作大有颠覆微软在操作系统垄断地位的势头,而且Google在众多领域,如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Android,互联网搜索市场、互联网服务应用领域相较于微软都有一定的优势,微软的传统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而现今群雄林立,惠普也收购了Palm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并拥有Web OS操作系统,facebook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4亿,下一步正进军10亿,而扎克伯格近期造访中国也是为拓展中国

17、市场做准备,毕竟13亿人口的中国,这个市场太具有诱惑性。twitter的发展大大超乎了人们的想象,140个字符的限制的创新使得微博成为了时尚潮流。开源成为了软件行业的大势所趋,Linux在服务器系统市场已经和微软平分秋色,而在PC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封闭的windows操作系统大有成为众矢之的势头。毕竟谁也不愿意利润链条被掌控在别人的手中。yahoo已经日薄西山,正努力避免被收购的命运,其搜索领域也败给微软,使得Bing成为北美第二搜索引擎。任天堂、索尼由于没有推出新的产品,与微软的Kinect加XBOX360的组合抗衡,微软在家庭游戏机领域的发展令人满意。而微软联合facebook发展社

18、交市场,联合dell、三星、HTC等厂商大力推广wp7手机,显示出,微软面对竞争态势的出击。不过,对于Google的Chrome OS操作系统,微软暂时未见具体措施应对,而windows 8尚未见到身影,这一核心领域的竞争将是微软的头等大事。而apple在推出iphone、ipad以及ios系统后,其创造性的app store应用程序商店理念,带来了一场革命,苹果市值超越了微软,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公司。3.5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Table 1关键外部因素 权重 评分 加权分数机会1. 全球经济的复苏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3. 技术的革新,云计算的发展4. 中国、非洲、南美洲等

19、新兴市场的崛起5. 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现代化.15.10.20.10.0543443.60.30.80.40.15威胁1. 产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2. 传统收费模式面临免费模式的挑战3. 移动设备对PC的替代4. 生活娱乐和商务办公正转向云端5. 全球市场对于垄断地位的排斥6. 各国对于标准制定地位的争夺.05.10.05.05.05.10313422.15.10.15.20.10.20总计1.003.15面对外部的机遇和威胁,微软在互联网领域落后于Google,但是表现仍好于业内平均水平,但是微软的收费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并且由于各国对于标准的争夺和对于垄断的调查与排斥,微软遇到的困难不小。但是

20、在云计算领域,微软有较大的投入,并且在竞争中采取了较好的措施来联盟应对,总体来看,微软的外部因素的加权得分为3.15较好的体现了微软目前的面对外部机会和威胁的表现水平。3.6 竞争态势评价矩阵竞争态势评价矩阵用户10%产品/服务16%市场12%技术14%对生存、增长和盈利的关切10%宗旨6%自我认知4%公众形象8%雇员10%加权分数总计微软 4444334343.36Google4444344443.7Apple3434444433.04Facebook 4 334433442.86整体上看,Google的总分第一,与其近期强劲的发展不无关系,而苹果虽然经历的iphone和ipad的热销,股价

21、大涨,但是其产品定位和多样化的限制,市场占有率仍不高。而微软由于多年来竞争中的积累的优势,得分较高。Facebook作为新进入视野的选手,虽然发展很快,但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优势积累。4 内部分析微软的专有能力是其对研发的大规模投入,以及众多的专利成果。微软09财年的研发投入达到91亿美元,远超IBM、Google、思科、苹果等公司。这也是微软拥有如此强大技术实力的基石。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来看,微软的企业技术实力、企业内部的创新学习文化、众多天才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是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的重要因素。4.1 企业文化微软的企业文化是工程师文化:比尔盖茨是一位既懂技术又对于商业经营十分精明和

22、商业嗅觉敏锐的天才,作为CEO,比尔盖茨为公司招聘了一群像他一样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人才。微软只从应聘者中招聘最聪明的2%到3%的人,而只有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聪明人才能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并且管理者同样需要做编程的基础工作。企业内部是相互学习的氛围,只有技术上能够打败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誉,并且在每个专业里设立“技术级别”,而技术级别体现的是开发人员独立编写零缺陷代码的能力以及对于组织内部的贡献度,并且与报酬和升迁高度挂钩。可以说在微软里工作的都是一批为技术而痴狂的疯子。4.2 管理微软实行的是项目工作小组制,里面有各种各样小型化和智能交叉的专家小组,确保了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充分

23、的学习机会。而且,微软为大项目划分为多个设有缓冲的里程碑式阶段,使用远景描述,为产品阐述“该产品不做什么”,而给予开发者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去创造和修改,并通过“每日同步与整合”方法,所有的工作都平行开展,并保持每日的同步和调试,投入相同的精力在构建产品的过程中不断试错、进行持续测试工作以发现缺陷并不断修正,保证产品的代码缺陷不断被完善,以达到在接近产品发布日期时产品有尽可能少的缺陷,减少产品发布延期的时间(我们都知道,软件产品的发布延期是家常便饭)。通过不断的自我批评、反馈和共享进行改善组织的效率并通过四项原则实现这一策略:(1)、从过去与现在的项目和产品中学习。通过事后分析、过程审计、每年至少

24、一次的组织公司核心成员召开的“休假会”、跨组织间的资源共享、在自己的工作中率先使用自己小组的产品(这被微软内部称为“吃自己的狗粮”)。(2)、鼓励使用定量化的度量标准和衡量基准提供反馈和进行改善。对度量标准进行按种类、按程度分类,并且基于度量标准进行过程改进,例如:针对不同的项目需要找到其适用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模式。聚焦于过程进行事后分析同时找到最佳实践的衡量标准。(3)、视客户支持为产品的一部分,并作为改善的数据依据。构建完善的用户反馈机制和体系,通过对反馈进行分析,同时构建反馈的数据库,针对用户反馈进行产品创新和改进,力求达到最佳的用户满意度。(4)、促进跨产品小组之间的沟通联系和共享。通过

25、互操作性小组,也就是不同的应用软件小组使用通用的用户界面,将通用特性的核心集合、以实现产品和组件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共享与互操作性。以加强产品的易用性和竞争力。微软为员工设立晋职途径和“职务级别”,为每个专业设立“技术级别”,通过薪酬与级别挂钩,级别的高低,代表的是独立编写零缺陷代码的项目的能力以及对组织内的贡献度和重要程度。例如在1995年只有五、六个人是15级,而他们大部分拥有高管职位,并且经常从事一个或多个产品中非常困难的体系结构设计工作。(微软的秘密一书的研究时间开始于1993年并于1995年出版,离现在已有一定时间,所以数据有些陈旧,但是依旧值得参考)4.3 市场营销微软的整体市场营销体

26、系和渠道十分完善,其多样化的定价策略和强大的分销渠道,帮助微软迅速的占领和巩固自己现有市场和新进入市场的份额,微软十分重视市场和顾客,有数量庞大的售后服务人员为客服提供服务支持,产品质量和满意度在总体上十分高。这源于微软一贯良好的商誉,这也促进了微软在市场营销中的成功。微软善于引领和协调演变中的大众市场,大胆的淘汰自己的旧产品并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更新和刺激新兴市场以建立行业标准,以拉开竞争对手追赶的步伐。利用大规模的促销和签署专属合同确保公司的产品成为或继续成为行业标准,并且利用其优势不断推行新产品和关联产品,通过整合、扩张,并清晰化产品以进入新的大众市场。可以说,微软的市场营销策略过于霸道,甚

27、至可以说在不断利用其垄断优势。在早期出售MS-DOS操作系统时,微软就通过签订合同,确保每一部售出的装有微软系统的PC都要支付给微软授权费,而这种通过OEM的方式比零售价格便宜很多,与硬件厂商一同获利的同时,也降低了盗版的可能性。在与网景的竞争中,微软通过在windows内置免费的IE浏览器从而迅速赶超收费的Netscape垄断了浏览器市场。而微软同时也是财大气粗的,在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统推出时,微软宣布将花费10亿美元为其进行市场推广,可见微软的霸气和决心。在行业内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成功就是不做微软涉及的市场”。由此可见微软在开疆拓土方面的实力、速度和力量,让竞争对手害

28、怕。微软的市场细分和定位大多是有效的,不过也出现过失败的经历。如2010年推出的KIN系列手机就因为在与苹果IPhone和Google的Android手机阵营的竞争中惨败收场。而备受诟病的vista操作系统由于对硬件的要求过高以及过于麻烦的安全机制和兼容性问题,导致没有顺利的取代xp而销售不佳。不过微软2010年10月11日发布的windows phone 7得到了业界的消费者的认可,正努力追赶竞争对手。同样2010年发布的windows 7操作系统成功取代vista,大获成功。微软的市场营销推广是全方位立体式的,不仅有线上网络广告、电视广告等媒体的推广,还有众多一系列的活动推广。其推广活动充

29、分体现了微软的创造力和连贯性,例如微软最新的企业愿景推广系列广告:Your Potential,Our Passion系列广告十分具有想象力和创意。而微软强大的媒体和渠道能力确保了微软的推广活动将触手伸向了市场的每个角落。微软在巴黎街头举办砸冰块得WP7手机活动,通过让活动参与者砸破冰块,获得冻在冰块中的手机,进行WP7的推广活动只是微软一系列推广手段的一个缩影。4.4 财务会计尽管在盖茨离开微软,由鲍尔默掌管微软后,鲍尔默饱受外界的指责。微软今年的财务报表是完美的。虽然批评者指责鲍尔默时代的微软缺乏盖茨时的所向披靡,在一些领域落后于苹果、Google和其他竞争对手,大有渐渐被竞争对手赶超的趋

30、势,但是,由于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大获成功,以及Office系列软件提供的稳定收入。从微软的损益表可看出(文档末尾的附件损益excel表里)微软的总收入和净收入相较于08年和09年有较大的增长,总收入相较于09年增长8.2%,相较于08年增长2.6%;净收入相较于09年增长28.8%,相较于08年增长6.1%,并且在近二个季度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平均增幅分别达5.8%和16.3%;从微软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文档末尾的附件资产负债excel表)微软的总资产和股东权益在近三年年均分别增长8.8%和12.9%,在近四季度分别平均增长5.6%和3.0%;从微软的现金流表中看出,经营活动收入得到

31、的现金流增势明显,并且用于投资的现金支出相较于09年有明显回落,用于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增加主要源于借款的减少。(所有表格数据由雅虎财经提供的纳斯达克股市的最新数据,增长率根据表格算出,精确到0.1%)微软在投资、融资和分红方面的表现无可挑剔,微软的财务表现良好,市盈率为12.2%,每股收益达到2.32美元。从财务表现来看,微软的发展比较稳健,而良好的财务状况为未来的战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Windows 7的良好销售以及近期推出的Kinect的热销,微软在视频游戏领域以及移动操作系统领域的发力将为微软的增长助力。4.5 生产运作微软的产品开发采取职能小组的形式,每个职能小组是小型的并

32、且是职责交叉的。并且根据项目的大小程度设立项目小组的规模,并且各个小型多功能组参加到大项目的工作中。而为了保证产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要求,工作采取里程碑式的目标管理法,并且根据项目的大小为每个里程碑设立一定的缓冲时间,用于修正错误和调整完善功能。同时,通过每日的同步与整合,力求实现零缺陷代码的编写。同时,通过将产品结构同项目结构相映射的方法,完善产品模型和水瓶设计架构,减少代码的冗余,缩小了单个应用程序的大小。用个人承诺小型任务及固定项目资源的方式实现项目控制。将个人责任与项目责任相连,赋予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决定进度安排和工作管理。同时,实行代码签入制度,在每日的同步和整合中,一旦发现问题,由编

33、写该部分代码的人员进行代码修改,确保不会出现无限容错的事件,即在不断的修正错误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错误。而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担负更重要的代码编写和构架编制的工作。根据不同的项目,组织结构内部采取灵活多变的组织管理模式,允许组织内部进行大胆创新的尝试,寻找能提高效率和生产出更高质量产品的模式。 4.6 研究与开发微软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占净收入的20%以上,对2010年度的研究与开发投入预计将达到95亿美元。正如前面所说,微软是一家工程师文化的企业,技术人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组织内部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不过,这样的企业文化有着一定的缺陷就是,比较少的关注学术进展对科技带来的成果,这就影

34、响了企业的产品紧跟潮流的步伐。不过,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都是技术与管理艺术都非常高超的人才,所以,微软在大方向上始终保持了敏锐的嗅觉,战略思想引领了业界前沿的发展。同时,鲍尔默宣布,目前微软80%的人力都已经投入到了云计算的研究与开发,并且2011年这一比率将提升到90%。可见,微软目前在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战略目标在云计算领域。而从目前的产品情况来看,微软的office 2010正逐步促使人们改变以往office系列的使用习惯和印象,并且微软下一代office 365,将更多的把办公编辑放在云服务器端。从微软将Myspace迁移到WordPress,打造Windows Live Messenger

35、与WordPress(在中国则与新浪微博合作)的合作。促使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MSN的客户体验在中国远远比不过QQ,但是二者立足的长远利益不同,未来的成败得看今后的综合化布局。微软在社交领域和facebook合作,而且微软也没有进军twitter的市场领域,微软现在不再像过去一样,是一个无往不利的帝王姿态,而是更多的采取合纵连横的战略,以应对竞争对手日益强大的情况,同时弥补自身在互联网方面落后于对手所犯的过错。微软更像是在布一局棋,核心的棋子掌握在自己手中,利用同竞争对手的斡旋以及拉拢联盟的方式,壮大自己的队伍。而一旦云计算的布局完成,微软将重新焕发他的风光。4.7 内部因素

36、评价矩阵微软的IFE矩阵关键内部因素 权重 评分 加权分数内部优势1、 在PC操作系统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2、 多产品多平台的优势,业界标准的制定者3、 拥有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官团队4、 工程师文化,具有创造力和学习精神5、 里程碑式的项目开发模式和同步与调正的产品修正措施6、 Bing在搜索领域的不断成功为互联网的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一步7、 全球化的市场覆盖8、 云计算领域的投入9、 财务表现良好10、好的商誉 .15 .10 .05 .05 .05 .05 .05 .05 .05 .10 4 4 3 3 3 4 4 4 3 4.60.40.15.15.15.20.20.20.15.40内部

37、弱点1、 互联网领域的落后2、 内容服务提供的缺乏3、 比尔盖茨的离开4、 股价一直徘徊不前 .10 .05 .10 .05 1 2 1 2.10.10.10.10总计 1.00 423.00从该内部因素评价矩阵来看,微软的内部优势多在于盖茨时代给微软带来的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传统PC软件市场竞争中积累而来的优势,而内部弱点主要在于互联网领域发展的落后,以及盖茨离开后,人们对于微软能否延续以往的竞争力的担心,通过加权计算得出,微软的总分数为3.00,总体内部优势高于平均水平。第5章 企业的战略盖茨在“A Computer on Every Desk In Every Home”这一愿景的指导下,实

38、现了他的最初梦想,而其战略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将计算机应用平民化,便利化。而现在,市场已经变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的到来,硬件作为信息的载体,已经不再是制约的因素,而未来的技术趋势将是更多的向全面感知的物联网和社会化网络服务与商务智能等等,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云计算。说了这么多云计算的概念,到底微软的云计算战略是如何实施的?从现有的微软战略来看,微软正经历一个艰难的转型,一方面,在移动设备操作系统领域,windows phone 7正期待一次追赶和涅磐,以挽救失败的windows mobile系统。而XBOX360以及其Live game社区已经初有成效,发展势头良好。一方面,wi

39、ndows 7的成功,将使下一代windows 8操作系统的命运打上一个问号。从以往微软推出操作系统的传统来看,windows 2000成功了。Windows me比较惨淡。Windows XP大获成功,而windows vista则不太受消费者认可。而windows 8将是微软云计算操作系统的处子作,具体表现将会如何,是个未知数。如果其失败了,微软在其赖以为生的领域遭受重创,同时,面对竞争对手Google、Apple的咄咄逼人之势,微软有些孤注一掷之感。致力于发展云计算,微软的战略是为人们今后的生活提供随时随地的生活娱乐商务办公接入服务。例如:在移动设备上通过Windows Live Mes

40、senger随时与好友联系,参与社交活动。或者也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通过Live Game游戏平台与在家玩XBOX360的朋友一同游戏竞技。通过笔记本或者平板电脑甚至windows phone 7手机随时随地通过office在线办公,编辑文档,制作excel或者PPT,为商务活动作安排和准备。企业通过将办公活动部署在云端,减少了硬件采购的成本,同时可以不用再考虑升级软件的麻烦,以减少运营成本。微软最新的愿景“Your Potential, Our Passion”展示了微软致力于为人们提供实现所梦想所渴望和潜在的需求,创造便利的生活;为企业发掘创造力,提高企业效率和价值提供平台和服务。下面将对修改

41、的“Build Our Future Life on Internet”的愿景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一个详细的诠释。搜索与在线服务:通过发力搜索领域整合广告资源,实施精确定位的广告推送。应对web2.0时代,大力发展社交和互动领域和整合平台服务。PC操作系统:Windows 7的寿命还很长,但是Windows 8将是跨时代的,让windows 8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接受,部署云计算的发展是重要的一步。桌面应用软件:苹果的app store模式,以及Google的market都吸引了一大堆的应用开发者为其平台开发软件。而微软一方面要保持office的优势地位,完善windows Live的用户体验,实

42、现整合化的服务。令一方面要搭建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以吸引更多的软件应用开发者。企业软件:exchange电子邮件服务优势明显,而微软在企业内部交流平台的搭建,包括视频会议等服务,将是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安全:微软推出的MSE免费杀毒软件得到了较好的认可。而针对企业推出的安全软件也在发力。微软今后的发展是把安全放在重要位置,解决在安全方面的缺陷,做到个人PC、企业服务器、移动设备等的全方位安全保障。游戏消费电子:微软的XBOX和Kinect将视频游戏带入了新的体验,而完善产品并且推出更多适用于新技术的游戏。人才招聘:过去,微软是众多大学毕业生最想去的企业,而现在facebook、Google、t

43、witter等都对微软的人才战略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继续招聘天才的既擅长技术又善于管理经营的人才是微软保持长期竞争力的源泉,微软的工程师文化仍旧是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沃土。新兴市场:微软在中国的以盗版养市场的战略已经初步成效,如今该是收割、打击盗版、推广正版的时间了。而非洲市场和南美市场的发展也将为微软的利润增长做出贡献。第6章 分析与选择对于微软的战略,因为本文只阐述了一种战略,并且因为微软的产品线延伸较广,故选取SWOT分析。而具体的战略执行部分,由于本文的限制,不再采取QSPM分析进行详细的评价。微软的战略SWOT分析优势-S1、 在PC操作系统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2、 多产品多平台的优势,业

44、界标准的制定者3、 拥有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官团队4、 工程师文化,具有创造力和学习精神5、 里程碑式的项目开发模式和同步与调正的产品修正措施6、 Bing在搜索领域的不断成功为互联网的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一步7、 全球化的市场覆盖8、 云计算领域的投入9、 财务表现良好10、 好的商誉弱点-W1、 互联网领域的落后2、 内容服务提供的缺乏3、 比尔盖茨的离开4、 股价一直徘徊不前机会-O1. 全球经济的复苏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3. 技术的革新,云计算的发展4. 中国、非洲、南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崛起5. 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现代化SO战略1、 发力云计算,将公司90%以上人力投入到云计算研究开发

45、中来。(S8、O1、O2、O3)2、 推行Windows Live对个人生活娱乐的整合。(S2、O2、O3)3、 商务办公的服务整合,实现移动平台、PC平台、企业平台的同步互联。(S2、S7、O3)4、 加大对于中国、印度等为首的亚洲市场的投入和非洲、南美市场的投入。(S7、O4)5、 加大政府企业的游说力度,促进更广泛的战略联盟合作。(S2、O5)WO战略1、 就互联网领域与雅虎结盟合作以弥补应用与内容服务发展的落后。(W1、W2、O2、O3)2、 以合纵连横的战略联盟共同应对激烈的互联网竞争,实现优势互补。(W1、W2、O1、O3)3、 针对互联网云计算、率先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战略市场占领。

46、(W1、W2、O4)威胁-T1. 产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2. 传统收费模式面临免费模式的挑战3. 移动设备对PC的替代4. 生活娱乐和商务办公正转向云端5. 全球市场对于垄断地位的排斥6. 各国对于标准制定地位的争夺ST战略1. 以开放的平台吸引更多开发者加入。(S2、S7、T1)2. 尝试新的商业模式,用云计算计时计次等灵活收费方式代替传统的密钥授权。(S1、T2)3. 增强与各国政府和各地企业的合作,共同获得利益,避免垄断的诉讼。(S1、T5)4. 以技术优势和市场占有抢先引领标准,同时以同盟的方式共同推广标准,共享利益。(S1、T6)WT战略1. 开发更多网络产品,完善用户体验,完善云计算的服务和内容短板。(W1、W2、T1、T4)2. 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清晰定位,和用户体验改造,实现产品系列的整合和兼容以及互补。(W1、W2、T3)此SWOT分析是对上面提出的战略的评价分析,根据前文的IFE和EFE分析所做的分析,对上文的战略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给战略执行时的战略决策选择提供了选项。综上全文,微软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下,面临了全方位的严峻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