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697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QC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QC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QC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QC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培训资料.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ENEERING BUREAU LTD润府二期QC小组42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目录第一章专题简介21.工程概况22.课题概况23.QC小组简介34.QC小组活动计划及活动记录4第二章选题理由41.质量要求42.工程现状43.选定课题4第三章设定目标5第四章目标可行性分析51.掌握现状52.设定目标值的依据6第五章原因分析7第六章要因确认81.绘制要因确认表82.要因确认93.总结结论20第七章制定对策201.提出对策2

2、02.对策选择与对策可行性评估203.制定对策表22第八章对策实施221.对策实施一222.对策实施二26第九章效果检查301.目标效果302.经济效益333.社会效益34第十章巩固措施34第十一章总结与打算351.专业技术方面352.管理技术方面353.小组综合素质总结354.今后打算37第一章 专题简介1. 工程概况名称:华润城润府二期建设规模:24.4万m2。建设内容:本工程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地下设计二层地下室,裙房为预制管桩基础,塔楼部位为冲孔灌注桩基础;包括6座超高层塔楼,其中A座、B座、C座位36层超高层住宅,D座、E座为54层超高层住宅,F座为54层超高层公寓,一层为架空车

3、库、商业及社区配套。总建筑面积约24.4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00m。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图1- 1华润城润府二期项目效果图2. 课题概况本工程6栋塔楼皆为剪力墙结构,楼层3层及以上为标准层,标准层层高为3.15m,外墙剪力墙较多,外墙墙身厚度为200mm至600mm。图1- 2标准层外墙平面示意图图1- 3楼层剖面图3. QC小组简介表1- 1 QC小组介绍及成员明细表小组名称中建二局深圳分公司润府二期QC小组小组成立时间2015年5月1日课题名称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小组活动日期2015年5月2015年12月课题类型现场型小组注册号CSCEC2b-SZ-2015-

4、12课题登记号RF2-2015-01活动次数20次出勤率100%姓名性别文化程度职务(称)组内分工培训情况俞金永男本科总工组长小组成员经过TQM培训,人均40学时姬仲耀男本科质量总监质量复核孟珊女本科技术部经理技术总结刘曦男本科质保部经理成果分析郑露男本科钢结构工长深化设计雷新男本科工程部经理组织实施程永康男本科技术员技术核算娄涛男研究生技术员数据统计张涛男本科预算员核算分析陈丽娜女本科资料员资料收集制表人:刘曦日期:2015年5月1日4. QC小组活动计划及活动记录表1- 2 QC小组活动计划表制表人:刘曦日期:2015年5月2日第二章 选题理由1. 质量要求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深圳市优质结

5、构工程奖、深圳市优质工程奖、广东省优质工程奖奖,争创国优。项目要求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大于等于95%。2. 工程现状QC小组成员郑露在2015年5月15日对我司施工4个类似工程的混凝土外墙的一次验收合格率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统计,平均合格率为90 %。离项目的要求有5%的差距。3. 选定课题调查的结果为外墙混凝土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为90,离项目的要求有5的差距。因此,我们QC小组选择了“提高超高层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为课题进行QC活动。第三章 设定目标本次QC活动的课题目标:本工程外墙混凝土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5%。图3- 1目标与现状条状图绘图人:郑露日期:2015年5月20

6、日第四章 目标可行性分析1. 掌握现状QC小组成员郑露从2015年5月27日2015年5月29日,对本项目近期施工的A栋4-5层进行现场质量调查、检测、资料收集。共抽查了500个点,不合格点数50个,合格率为90%。针对混凝土外墙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将各类数据分类汇总,最后对其进行整理,找出了影响混凝土外墙施工质量的5个因素,并列出了影响混凝土外墙施工质量的问题频次统计表,如下:表4- 1混凝土外墙质量问题调查表绘图人:郑露日期:2015年5月29日根据混凝土外墙质量问题调查表,绘出排列图。图4- 1影响混凝土外墙质量问题排列图绘图人:郑露日期:2015年5月29日结论:从以上统计表及排列

7、图可以看出,“施工缝处错台”占最大的比例,达到了82,是影响混凝土外墙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问题的症结。2. 设定目标值的依据1) 根据表4-1问题频次统计表可知,“施工缝处错台”占了频数总数的82%,如果完全解决了该问题,混凝土外墙施工质量合格率将达到98.2%,如果该问题解决80%,即混凝土外墙施工质量将达到90%+10%*82%*80%=96.56%目标值95%。因此,小组设定的目标合理可行。2) QC小组成员娄涛在2015年6月5日对公司的一些先进项目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类似工程混凝土外墙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最高可达97%,高于本小组目标,结果见表:表4- 2混凝土外墙分项工程一次

8、验收合格率统计表序号项目住宅混凝土外墙一次验收合格率日期备注1文峰华庭93%2014年竣工2万科壹海城97%2015年竣工3大涌新城花园92%2015年在施绘图人:娄涛日期:2015年6月5日综上所述,QC小组全体成员认为确定的目标能够实现。第五章 原因分析QC小组成员刘曦于2015年6月10日通过现状调查,召开“诸葛亮会”,运用头脑风暴法广泛收集意见,认真研究归纳,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混凝土外墙施工缝错台的原因展开讨论分析,并绘制鱼刺图。图 5- 1原因分析鱼刺图绘图人:刘曦日期:2015年6月10日第六章 要因确认1. 绘制要因确认表根据鱼刺图,小组成员姬仲耀在2015年6月17

9、日绘制了要因确认计划表。表6- 1要因确认计划表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确认方法标准负责人完成日期1技术交底不到位技术交底考核是否合格调查分析交底后考核100%通过程永康2015.6.192现场监管不到位有无管理制度,且有无执行调查分析有制度,且100按制度执行。陈丽娜2015.6.203钢丝绳间距过大钢丝绳间距是否过大现场验证钢丝绳间距1800mm孟珊2015.6.234钢丝绳角度过大钢丝绳角度是否过大现场验证钢丝绳角度在4560范围内刘曦2015.6.235模板底部无有效加固措施模板底部是否有有效加固措施现场验证模板底部有加固措施,且外墙施工缝处混凝土平整度偏差值2mm雷新2015.6.256

10、竖向背楞间距过大竖向背楞间距是否过大现场验证竖向背楞间距225mm娄涛2015.6.237横向围檩间距过大围檩间距是否过大现场验证第一道围檩到模板底部间距200mm,其他两道间距450mm刘曦2015.6.238对拉丝杆间距过大丝杆间距是否过大现场验证竖向间距450mm,横向间距450mm郑露2015.6.229对拉螺杆未拧紧对拉螺杆是否拧紧现场验证拧紧力矩在4065N.m之间刘曦2015.6.2310斜撑间距过大斜撑间距是否过大现场验证斜撑横向间距1.8m,竖向设置两道郑露2015.6.2311斜撑角度过大斜撑角度是否过大现场验证第一道斜撑角度在3045范围内,第二道斜撑角度4560范围内雷

11、新2015.6.2312砼浇筑分层厚度过大砼浇筑时分层厚度是否过大现场验证单次浇筑高度1000mm郑露2015.6.2413砼振捣时间过长振捣时间是否过长现场验证每次振捣时间在2030s之间雷新2015.6.2414模板周转次数过多模板周转次数是否过多出现破损调查分析现场验证模板周转次数8次,且最后一次使用时模板表面平整度5mm。雷新2015.6.2515模板刚度不足模板进场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验收调查分析送检合格率100%陈丽娜2015.6.2016测量仪器未及时检定测量仪器是否定期检定调查分析测量仪器检定合格率100%郑露2015.6.2017无有效防止钢筋偏位措施有无有效的防止钢筋偏位措施调

12、查分析现场验证方案中有有效措施,且100%执行,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3mm。娄涛2015.6.2018下一层墙顶部平整度差下一层墙顶部是否平整现场验证下一层墙顶部平整度偏差2mm。郑露2015.6.20制表人:姬仲耀时间:2015年6月17日2. 要因确认根据要因确认计划表,小组成员针对18条末端因素,逐一进行要因确认。1) 要因确认一末端因素:技术交底不到位。确认方法:调查分析。标准:交底后考核100%通过。实际情况:2015年6月19日,由QC小组成员程永康对华润城润府二期的工人技术交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华润城润府二期项目针对模板施工方案进行了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会,并有交底记录。图6- 1

13、交底记录及会议照片接下来小组成员程永康对华润城润府二期现场模板工人技术交底培训情况进行考核,现场随机抽取20名木工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如下图。图6- 2木工考核成绩分布图调查:程永康制表:程永康日期:2015年6月19日确认分析: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工人考核合格率仅为80%,本项目虽然进行了技术交底,但技术交底形式单一,表达较为抽象,工人的理解程度偏低,同时存在零星新进场工人技术交底不到位,交底后考核未100%通过。结论:技术交底不到位是要因。2) 要因确认二末端因素:现场监管不到位。确认方法:调查分析。标准:有制度,且100按制度执行。实际情况:2015年6月20日,由QC小组成员陈丽娜负责检查

14、项目部质量检查制度及F栋地下室负一层、一层、二层外墙模板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和复检记录。检查结果发现项目部有相关的质量检查管理制度及详细 “三检”流程,施工原始记录和自检、复检记录的填写也比较规范、认真、及时、真实。检查结果如下:表6- 2 三检制记录统计表项目检查形式F栋地下室负一层F栋一层F栋二层基线复核自检记录有有有复检记录有有有墙柱钢筋工程自检记录有有有复检记录有有有墙柱模板工程自检记录有有有复检记录有有有梁板模板工程自检记录有有有复检记录有有有梁板钢筋工程自检记录有有有复检记录有有有墙柱混凝土工程自检记录有有有复检记录有有有梁板混凝土工程自检记录有有有复检记录有有有调查:陈丽娜制表:陈丽

15、娜日期:2015年6月20日确认分析:从调查可以看出,项目部有质量检查制度,且100%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结论:现场监管不到位是非要因。3) 要因确认三末端因素:钢丝绳间距过大。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准:钢丝绳间距1800mm。实际情况:2015年6月23日由QC小组成员孟珊对施工中F栋3层模板支撑体系进行验收,随机抽查外墙钢丝绳拉设情况,共检查12面墙,检查情况见下表。表6-3外墙钢丝绳拉设情况检查统计表序号123456墙长(m)3.03.13.13.02.92.9应拉道数222222实拉道数223222序号789101112墙长4.14.14.14.12.92.9应拉道数333322实拉道数

16、343322调查:孟珊制表:孟珊日期:2015年6月23日通过上表可以发现,模板体系反拉钢丝绳间距均1800mm,施工中钢丝绳拉设符合方案要求。结论:钢丝绳间距过大是非要因。4) 要因确认四末端因素:钢丝绳角度过大。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准:钢丝绳角度在4560范围内。实际情况: 2015年6月23日由QC小组成员刘曦随机抽查F栋3层10处外墙模板反拉钢丝绳,采用钢卷尺测量钢丝绳拉设点距板面垂直距离及钢丝绳锚固点距墙边水平距离,换算出反拉钢丝绳角度,角度数据见下表。表6-4反拉钢丝绳角度统计表序号12345678910角度()46525647495246535851调查:刘曦制表:刘曦日期:2

17、015年6月23日确认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反拉钢丝绳角度均在4560范围内,符合方案要求。结论:钢丝绳角度过大是非要因。5) 要因确认五末端因素:模板底部无有效加固措施。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准:模板底部有加固措施,且施工缝处混凝土平整度偏差值2mm。实际情况:2015年6月23日由QC小组成员雷新对现场施工中现场F栋3层外墙模板底部加固措施进行检查,共检查10面墙,现场发现模板底部并无有效加固措施,并于2015年6月25日雷新对外墙模板拆除后相同部位的墙体施工缝处的平整度偏差值进行测量,检查与测量结果见下表。表6-5外墙模板底部限位措施情况检查统计表序号12345底部加固(有/无)无无无

18、无无平整度偏差值358.557.5序号678910底部加固(有/无)无无无无无平整度偏差值2.5151049.5调查:雷新制表:雷新日期:2015年6月25日确认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模板底部均无加固措施,且外墙施工缝处平整度偏差值均2mm。结论:模板底部无有效加固措施是要因。6) 要因确认六末端因素:竖向背楞间距过大。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准:竖向背楞间距225mm。实际情况: 2015年6月23日由QC小组成员娄涛对F栋3层随机选取10面外墙模板竖向背楞间距进行测量,测量数据见下表。表6- 6竖向背楞间距统计表序号12345678910间距(mm)22422422322522222322

19、3224221223调查:娄涛制表:娄涛日期:2015年6月23日确认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竖向背楞间距符合实际需求及规范,竖向背楞间距225mm。结论:竖向背楞间距过大是非要因。7) 要因确认七末端因素:横向围檩间距过大。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准:第一道围檩到模板底部间距200mm,其他两道间距450mm。实际情况: 2015年6月23日由QC小组成员刘曦对F栋3层随机选取10处外墙模板围檩间距进行测量,测量数据见下表。表6- 7围檩间距统计表序号12345678910第一道丝杆距地间距(mm)196195199189191197198196198195其他丝杆间距(mm)44044243

20、8447446445443446445448调查:刘曦制表:刘曦日期:2015年6月23日确认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第一道围檩到模板底部间距200mm,其他两道间距450mm,围檩间距符合方案要求。结论:横向围檩间距过大是非要因。8) 要因确认八末端因素:对拉丝杆间距过大。确认方法:现场确认。标准:竖向间距450mm,横向间距450mm。实际情况:2015年6月22日由QC小组成员李康达对F栋3层支模完成的外墙模板丝杆间距进行调查,现场随机选取10对竖向及10对横向丝杆,利用钢卷尺施对丝杆间距进行测量,测量数据见下表。表6-8丝杆间距统计表序号12345678910丝杆竖向间距(mm)445

21、446443447446445443444447445丝杆横向间距(mm)446449448445447444446444443447调查:郑露制表:郑露日期:2015年6月22日确认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丝杆竖向间距均450mm,横向间距均450mm,符合方案要求。结论:对拉丝杆间距过大是非要因。9) 要因确认九末端因素:对拉螺杆未拧紧。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准:拧紧力矩在4065N.m之间。实际情况:2015年6月23日由QC小组成员刘曦对F栋3层搭设完成的墙模板进行检查,随机抽取20根对拉螺杆上拧紧的螺帽,利用力矩扳手测量拧紧力矩,测量数据见下表。表6- 9螺杆拧紧力矩测量数据统计表编

22、号12345688910力矩(N.m)52474451474348465551编号11121314151617181920力矩(N.m)47515349446048564850调查:刘曦制表:刘曦日期:2015年6月23日确认分析:经过测量,发现现场对拉螺杆拧紧力矩检测数据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4065N.m之间,小组认为对拉螺杆已拧紧。结论:对拉螺杆未拧紧是非要因。10) 要因确认十末端因素:斜撑间距过大。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准:斜撑横向间距1.8m,竖向设置两道。实际情况:2015年6月23日由QC小组成员郑露对施工中F栋3层模板支撑体系进行验收,检查所有外墙斜撑设置情况,共检查12面墙,检

23、查情况见下表。表6- 10外墙钢管斜撑设置情况检查统计表序号123456墙长(m)3.03.13.13.02.92.9应设道数2/22/22/22/22/22/2实设道数2/22/22/22/22/22/2序号789101112墙长(m)4.14.14.14.12.92.9应设道数3/3(横/竖)3/3(横/竖)3/3(横/竖)3/3(横/竖)2/2(横/竖)2/2(横/竖)实设道数3/3(横/竖)3/3(横/竖)3/3(横/竖)3/3(横/竖)2/2(横/竖)2/2(横/竖)调查:郑露制表:郑露日期:2015年6月23日(注:/前数字代表斜撑横向设置道数,/后数字代表竖向设置道数)确认分析:

24、通过上表可以发现,斜撑横向间距均1.8m,竖向均设置两道,施工中钢管斜撑符合方案要求。结论:斜撑间距过大是非要因。11) 要因确认十一末端因素:斜撑角度过大。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准:第一道斜撑角度在3045范围内,第二道斜撑角度4560范围内。实际情况: 2015年6月23日由QC小组成员雷新在F栋3层随机选取10处(20道)施工中楼层外墙模板斜撑,采用钢卷尺测量斜撑顶撑点距板面垂直距离及斜撑板面支点距墙边水平距离,换算出斜撑角度,斜撑角度见下表。表6- 11斜撑角度统计表序号12345678910第一道角度()43444140444543424342第二道角度()5654575951545

25、5575654调查:雷新制表:雷新日期:2015年6月23日确认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第一道斜撑角度均在3045范围内,第二道斜撑角度均在4560范围内,斜撑角度符合方案要求。结论:斜撑角度过大是非要因。12) 要因确认十二末端因素:砼浇筑分层厚度过大。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准:单次浇筑高度1000mm。实际情况:2015年6月24日由QC小组成员郑露进行混凝土浇筑旁站,并对现场砼单次浇筑高度进行检查,项目针对混凝土浇筑高度控制,自制了标有刻度的PVC管,对单次浇筑混凝土的高度进行测量,随机选择3面墙(标准层层高3.15m,分4次浇筑)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统计如下:表6-12 砼浇筑分层厚度统

26、计表检测点墙编号第一层(mm)第二层(mm)第三层(mm)第四层(mm)180082078075028108008007403830800760760调查:郑露制表:郑露日期:2015年6月24日图6- 3混凝土单次浇筑高度测量确认分析:测量结果均满足单次浇筑高度1000mm的要求,同时,混凝土浇筑时,我司安排了施工员24小时旁站监督,严格控制单次混凝土的浇筑量,杜绝超浇现象。结论:砼浇筑分层厚度过大是非要因。13) 要因确认十三末端因素:砼振捣时间过长。确认方法:现场确认。标准:每次振捣时间在2030s之间。实际情况:2015年6月24日由QC小组成员雷新对F栋3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旁站,并用秒

27、表随机选取10次振动棒插入进行计时,振捣时间统计见下表。表6-13振捣时间统计表序号12345678910时(s)23282427242324262825调查:雷新制表:雷新日期:2015年6月24日确认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每次振捣时间在2030s之间,振捣时间符合方案要求。结论:砼振捣时间过长是非要因。14) 要因确认十四末端因素:模板周转次数过多。确认方法:调查分析、现场验证。标准:模板周转次数8次,且最后一次使用时模板表面平整度5mm。实际情况: 2015年6月25日由QC小组成员雷新对施工日志进行检查,发现现场所有模板都未周转超过八次;而QC小组成员李康达采用2m靠尺和塞尺对现场模

28、板最后一次使用时表面平整度进行检查,随机抽取10块模板,检查情况见下表。表6- 14最后一次使用时模板平整度统计表检测点检测项目12345678910模板平整度(mm)3432341343调查:郑露制表:郑露日期:2015年6月25日确认分析:调查可以看出,模板周转次数8次,且最后一次使用时模板表面平整度5mm,符合方案要求。结论:模板周转次数过多是非要因。15) 要因确认十五末端因素:模板刚度不足。确认方法:调查分析。标准:模板送检报告合格。实际情况:2015年6月20日由QC小组成员陈丽娜对项目部“广福”牌胶合板使用前进行取样送检的检测报告进行检查,检查报告显示,模板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

29、符合要求,检验报告如下图。图6- 4模板材料检验报告确认分析:经过查看,送检报告显示模板刚度符合要求,小组认为进场模板刚度合格。结论:模板刚度不足是非要因。16) 要因确认十六末端因素:测量仪器未及时检定。确认方法:调查分析。标准:测量仪器检定合格率100%。实际情况:2015年6月20日由QC小组成员李康达对项目部测量仪器的鉴定报告进行检查,测量仪器检定情况见下表。表6- 15测量仪器检定情况统计表序号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检定依据检定(校准)结论有效期1全站仪ES-602GFH3833JJG100-2003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合格2016.4.132激光垂准仪DZJ206.-127657J

30、JF1081-2002垂准仪校准规范合格2016.4.73自动安平水准仪LS606JSMQ/2122171-10JJG425-2003水准仪合格2016.4.745.0m钢卷尺5.0MMQ/2122171-10J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合格2016.4.7调查:郑露制表:郑露日期:2015年6月20日图6-5检测机具鉴定证书、校准报告确认分析:经上表可知,所有测量仪器均按规范要求送检并按时校准,检定校准均符合要求,同时满足有效期之内。结论:检测机具未及时检测是非要因。17) 要因确认十七末端因素:无有效防止钢筋偏位措施。确认方法:调查分析、现场验证。标准:方案中有有效措施,且100%执行

31、,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3mm。实际情况:2015年6月20日由QC小组成员娄涛对钢筋施工方案进行检查,发现方案中有详细的防止钢筋偏位措施,即墙柱钢筋用梯子筋防止偏位。随后,QC小组成员娄涛在F栋3层随机抽取10处墙柱钢筋进行梯子筋的检查及采用钢卷尺对这十处墙柱钢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检查情况见下表。表6- 16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统计表序号12345678910有无梯子筋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有偏差(mm)2-1-1011-2112调查:娄涛制表:娄涛日期:2015年6月20日确认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方案中有钢筋限位措施,且现场100%执行,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均3mm。结论:无有效防止钢筋偏

32、位措施是非要因。18) 要因确认十八末端因素:下一层墙顶部平整度差。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标准:下一层墙顶部平整度偏差2mm。实际情况:2015年6月20日由QC小组成员李康达利用2M靠尺及楔形塞尺对现场施工中F栋作业层下一层即2层外墙墙顶部平整度进行检测,随机选取10个检测点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见下表。表6-17下一层墙顶部平整度检测数据统计表检测点检测项目12345678910平整度(mm)2201212102调查:郑露制表:郑露日期:2015年6月20日确认分析:经过测量,发现下一层墙顶部平整度均2mm,小组认为下一层墙顶部平整。结论:下一层墙顶部平整度差是非要因。3. 总结结论经过上述要因

33、确认,得到影响施工缝处错台的2个主要原因:u 技术交底不到位;u 模板底部无有效加固措施。第七章 制定对策1. 提出对策QC小组全体成员于2015年7月3日在项目会议室认真分析“模板底部无有效加固措施”这条要因,开动脑筋,敞开思想,积极献言献策,相互补充和启发,理清对策和思路,小组成员雷新及姬仲耀分别提出运用双钢管作围檩加固进行锁脚及自制锁脚器进行底部加固锁脚这两种对策方案。表7- 1对策统计表要因对策方案模板底部无有效加固措施1.运用双钢管作围檩加固进行锁脚2.自制锁脚器进行底部加固锁脚调查:娄涛制表:娄涛日期:2015年7月3日2. 对策选择与对策可行性评估小组成员利用头脑风暴法,对提出应

34、对方案的有效性、实施性、经济性、可靠性,这四方面进行综合对比,选择最优对策。1) 应对方案选择分析要因:模板底部无有效加固措施表7- 2方案分析表对策方案运用双钢管作围檩加固进行锁脚负责人孟珊日期2015.7.5对策内容采用下层剪力墙最上排丝杆加固上层剪力墙外墙模板根部,上层模板支设前,在切割的水平面粘贴30mm宽双面胶带,加强模板与砼表面的密封性能,减少跑浆漏浆现象。分析结果1. 有效性:不能作为外墙模板立足支点,但能对外墙模板底部进行有效限位。3分2. 实施性:下层剪力墙最上排丝杆内外侧均需要加固,实施性一般。2分3. 经济性:基本不用增加额外材料,经济性较好。5分4. 可靠性:锁脚部位内

35、外侧均加设双钢管,内侧加固的钢管有被拆除风险,可靠性一般。2分对策方案自制锁脚器进行底部加固锁脚负责人孟珊日期2015.7.7对策内容在下层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前在外墙位置预埋丝杆,上层模板支设后,安装锁脚器进行加固调节。分析结果 1.有效性:可作为外墙模板立足的支点,加固后可对模板底部进行有效限位。5分 2.实施性:锁脚器操作简便,实施性较好。5分 3.经济性:锁脚器成品批量生产,成本较低,周转性较好。4分4.可靠性:加固锁脚器的丝杆预埋在混凝土中,不需要内侧加固,无脱落风险,可靠性好。5分调查:娄涛制表:娄涛日期:2015年7月7日2) 对策选定表7- 3对策评价选择表序号要因对策方案评估综合

36、评分选定对策有效性实施性经济性可靠性1模板底部无有效加固措施1.运用双钢管作围檩加固进行锁脚3252122.自制锁脚器进行底部加固锁脚554519调查:娄涛制表:娄涛日期:2015年7月8日3. 制定对策表针对要因和依据对策评价选择表,小组遵循“5W1H”原则制定了对策表。表7- 4对策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责任人完成时间1模板底部无有效加固措施制作锁脚器加强模板底部加固措施施工缝处混凝土平整度偏差值均2mm1、 设计锁角器2、 锁角器加固及支点的受力分析;3、 锁角器的安装与排布;4、 锁角器的实体制作;5、 锁角器实体实验安装与使用;办公室、现场姬仲耀2015.8.102技术交底不到位

37、可视化自助交底学习考核成绩合格率100%1、可视化自助交底系统的设计;2、可视化自助交底系统的应用。办公室、现场孟珊2015.8.16制表人:孟珊时间:2015年7月15日第八章 对策实施1. 对策实施一制作锁脚器加强模板底部加固措施实施时段:2015年7月20日至2015年8月10日负责人:姬仲耀具体措施:1) 设计锁角器项目部根据外墙混凝土施工缝位置实测的平整度数据设计了一种用于外墙模板根部加固的锁脚器。锁脚器由构件1和构件2(螺杆、螺母及垫板)组成,其中构件1由6块钢板焊接组成,在左右两侧的圆弧形钢板上各设置一个20圆孔,两侧留孔位置均在同一高度。构件2是由一块钢板及一段16螺杆焊接制成

38、。构件1和构件2通过构件2的螺杆穿入构件1的圆弧钢板的预留孔中固定(构件2可绕螺杆转动)。构件1和构件2的主腹板上开设20的椭圆形螺栓孔,采用16螺杆、垫片及螺母将构件1和构件2的活动端固定。图 8- 1构件1 图 8- 2构件22) 锁角器加固及支点的受力分析a.为更好地达到防水效果,此方案在已浇筑完成的剪力墙混凝土中预埋螺杆,螺杆距楼面标高250mm,此螺杆作为锁角器的加固支点。b.运用计算软件,对锁角器进行受力计算:锁角器钢材采用Q234钢,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 215N/mm2经核算锁角器处承担弯矩值M=0.079KNm由 f = M / W f,经计算,h4.7mm为方便加工,锁

39、脚器现场实际采用钢板型材为5mm厚钢板。图8- 3外墙锁脚器侧面图图8- 4外墙锁脚器剖面图3) 锁角器的安装与排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同时配合外墙模板的设计参数,调整锁脚器间距。图8- 5平面排布图图8- 6平面效果图(侧视图)4) 锁角器的实体制作2015年8月3日,小组成员俞金永与厂家联系定制成品锁角器,得知制作一个成品锁角器的成本为40元/个。图8- 7锁脚器构件实物图5) 锁角器实体实验安装与使用图8- 8现场实际试验阶段照片效果检查:2015年8月10日,QC小组成员姬仲耀对F栋使用了自制锁角器加固的8-10层结构的外墙混凝土施工缝处的十面墙平整度做了测量与统计,发现外墙混凝土施工缝

40、处的平整度偏差有个明显的改善,很好地解决了外墙混凝土上下层交接部位错台的问题,达到了对策实施前的预期。图8- 1使用前后效果对比图调查:孟珊制表:郑露日期:2015年8月10日图8- 10使用前混凝土成型照片图图8- 11使用后混凝土成型照片从以上实测数据我们可知,施工缝处混凝土平整度偏差均2mm,合格率100%,我们的对策目标实现了。2. 对策实施二可视化自助交底学习实施时段:2015年8月12日至2015年8月16日实施人:孟珊具体措施:1) 可视化自助交底系统的设计a.可视化自助交底系统的设计原理可视化自助交底系统实则为集查询、学习、演示于一体的综合性自助操作系统。该一体机由显示器、触摸屏、控制主机、电源等组成,是集自助学习、动画演示等于一体的学习系统。图8- 2可视化自助交底平台 工人可自助进行交底系统的操作,操作系统简单易学,方便工人随时自我巩固学习。 交底系统可存储大量方案交底及相关规范的电子版内容,储存量大,便于相关资料的归纳与总结。 交底系统中配有大量三维模拟动画,让交底形式更加丰富形象,便于工人理解。b.可视化自助交底系统的操作流程可视化自助交底操作流程如下:c.可视化自助交底系统的布置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