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员品质知识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804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管员品质知识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品管员品质知识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品管员品质知识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品管员品质知识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品管员品质知识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管员品质知识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管员品质知识培训教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佛山市众盈电子有限公司品管员品质知识培训教材 培训对象: 品管员 培训内容: 品管知识编 制:审 批:版 本:A实施日期:2007-12-1目 录第一章 ISO9000基础知识 3第二章 品管基础知识 5第一节 质量的概念 5第二节 质量管理 8第三节 品管发展吏 11第四节 名称解说 11第五节 品管部组织职能 12第六节 品质控制的关键 14第七节 影响品质的因素 15第八节 PDCA 17第九节 品管工作的性质和技巧 19第十节 检验控制方法 20第十一节 质量检验的方式 23第十二节 质量统计和分析 31第十三节 不合格品管制 31第三章 进料品质控制 33第四章 制程品质控制 36第

2、一章 ISO9000基础知识1 ISO的含义: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其英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缩写.2.ISO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ISO的核心内容是(1)文件及资料控制, (2)品质审核,(3)纠正及预防措施3.ISO核心思想是什么? ISO的核心思想是纠正及预防4.公司的品质最高决策者是谁?ISO9000工作的推行一般由谁来完成? 公司的品质最高决策者是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总经理,或董事长);ISO9000工作的推行一般由管理者代表来完成,有的工厂由品管部同时代行其权力。5.ISO9000文件结构怎样?BOM单是哪一

3、阶文件? ISO9000文件共分四层:第一层为质量手册(质量方针),第二为程序文件,管理办法,第三层为作业规范、检验标准,第四层为记录、报表;BOM表单是第三阶文件6.ISO的精神是什么? ISO的精神是说,写,做一致(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证明给我看)7.ISO的组成部分有? l ISO的基本原理和术语l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l ISO9004实施l ISO19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l 其它8 ISO9001:2000版特点?强调了“过程”管理模式注重了“顾客”导向提出了法律要求明确了资源管理范围强调了对最高管理层的要求注重了目标管理扩充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等9.2000版ISO000族文件结构

4、是?核心标准其它标准技术报告小册子ISO9000ISO9001ISO9004ISO901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供考虑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两方面的指南提供审核质量和环境指南ISO10006ISO10007ISO10013ISO10014ISO10015ISO10017 质量管理原理-选择和使用 小型企业的应用10。如何使用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表述ISO9001:2000版标准?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管理组织11.ISO中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互利的供方关系 管理的系统方法

5、第二章 品管基础知识 三、品管发展史1. 第一阶段:操作者品质管制:18世纪,产品从头到尾,由同一个负责制作,因此产品的好坏也就由同一人来处理2. 第二阶段:领班的品质管制:19世纪开始,生产方式开始变为将多数人集合在一起,置于一个领班的监督之下,由领班来负责每一个作业员的品质3. 第三价段:检查员的品质管制一次大战期间,工厂开始变得复杂,原有的一个领班除了要管理大量的工人以外,还要负责管理品质,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发展出指定专人来负责产品检查4. 第四阶段:统计品质管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SQC)从1924年美国W.A.SHEWART得用统计手法提出第一

6、张管制图开始,从此品质管制进入新纪元,此一时期抽样检验也同时诞生,1950戴明到日本指导各企业管制图及抽样检验为主要手法,获取辉煌的成果,SPC的使用是近代质量管理突飞猛进最主要的原因。5.第五价段:全面品质管制(Total Quality Control TQM)全面品管是把以往的品管的作法前后延伸至市场调查,研究发展,品质设计,原料管理,品质保证及售后服务等各部门,建立品质体系,此体系可说是专家式品管,较着重理论的研究。6.第六阶段:全员品质管制(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cwqc)日本的全公司品质管理有别于美国的TQC,称为CWQC,从企业经营的立场来说,

7、要达成经营的目睥,必须结合全公司所有的部门的每一个员工,通力合作,构成一个能共同认识,易于实施的体系,使市场调研、研究、开发、设计、采购、制造、检查、销售、服务为止的每一个阶段,均能有效管理,并全员参与,即为CWQC7.第七阶段:全集团品质管制:(Group-Wide Quality Control GWQC)结事中心工厂、协力工厂、销售公司成为一个庞大的品质体系即,GWQC备注:质理管理中的重要人物泰勒-提出科学管理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理论道奇、罗明-统计抽样检验方法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朱兰、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菲利浦、克罗斯比-提出“零缺点”概念四、名称解说1、TQC(Tot

8、al Quality Control) - 全员质量管理2、IQC(In Come Quality Control) - 进料品质管理3、PQC(Process Quality Control) - 制程品质管理4、PE(Product Engineering) - 生产制造工程5、QE (Quality Engineering) - 品质工程6、QST(Quality System Team) - 品质体系小组7. 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巡检8. IQC( In Coming Quality Control) -进料检验9. FQC(Fina

9、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检验10.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11. QA(Quality Audit) -品质稽核12. QA(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13. 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 -品管圈14. TQM(Total Quality Manaage) -全面质量管理15. TQC(Total Quality Control) -全员品质管理16. SPC(Statistics Processs Control) -统计制程管制17. COQ(Cost Of Quali

10、ty) -品质成本18. AQL(Accept Quality Control) -允收品质水准 19、ECN(Engineering Change Note)-工程更改通知单 20、MRB(Material Review Board)-物料管制委员会21、BOM(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22、CPA(Correct & Prevent Action)-纠正及预防措施23、AQL(ACCEPT QUALITY LEVEL)-允收水准五、品管部组织职能1、品管部的职责、功能:1)品质制度的订立与实施;2)品质活动的执行与推动;3)进料、在制品、成品品质规范的制订与执行;4)

11、制程品质控制能力的分析及异常的改善;5)制程品质的巡回检验与控制;6)客户投诉与退货的调查、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拟订;7)企业品质异常的仲裁及处理;9)量规、检验仪器的校正与控制;10)不合格品预防措施的订立与执行;11)协力厂品质能力的辅导;12)协力厂品质能力与品质控制绩效的评估;13)品质培训计划的制定与督导及执行;14)品质成本的分析;15)品质资讯的收集、传导与回复;16)品质保证方案的拟定并推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进行;17)其他品质控制事项的制定。企业设立品管组织,就要赋于其相应的品质控制权力,并利用品管统计技术来研究、改善企业品质状况,同时达成各职能部门对品质重要性的认识,摒除“品

12、质是品管部门要做的事”的不良理念,从而达到群策群力,共同维护品质的氛围。2、品管组织各岗位的职责、功能品管经理职责:1、 品质策划的发起者;2、 建立、建全品质控制体系;3、 品管计划的制订;4、 品质仲裁;5、 公司质量代表;6、 公司品质执行效果的鉴定;7、 品质稽核的领导;8、 所属职能人员工作的督导;制程管制班长职责:1、 车间品检计划的制订;2、 协助品管部经理完成半成品、成品检验职能;3、 保存半成品、成品检验的检查、测试报告;4、 车间品质稽查计划的制订、参与推动;5、 向品管部经理提出控制半成品、成品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现象再发生的方法;6、 分析半成品、成品检验的每日、每周、每

13、月的报告;7、 客户投诉的调查、处理及改善对策的提出;8、 在半成品、成品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得到纠正前,控制不合格品的转序;9、 本班组工作的领导、推动、督导。IQC班长职责:1、 进料检验工作计划的制订;2、 协助品管部经理完成进料检验职能;3、 保存进料检验的检查、测试报告;4、 供应商物料品质稽查计划的制订、参与、推动;5、 所属人员工作的督导、评价;6、 向品管部经理提出控制进货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现象再发生的方法;7、 分析进料检验的每日、每周、每月的报告;8、 客户投诉的调查、处理及改善对策的提出;9、 在进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得到纠正前,控制不合格品的转序;QE工程师职责:1、 制

14、程品质控制能力分析与品质改良;2、 新产品开发与试制的参与及新产品品质计划的制定;3、 进料、在制品、成品品质检测规范的制订;4、 品管手法与统计技术的设计与督导执行;5、 质检人员的培训计划的制订与执行;6、 品质异常的研究;7、 客户抱怨的品质原因调查、分析、改善;8、 量规、检验仪器的校正与控制。QA品质稽核职责:1、 品质运作体系、规范的核查;2、 客户抱怨的原因调查与分析;3、 改善措施的跟踪、反馈;4、 对所有品质问题的分析;5、 对每日品质信息的统计分析;6、 执行质量改进计划;品质统计员职责:1、 品质资料的汇集、汇总、分析;2、 品质报告的编制;3、 部门文件的汇集、归档;4

15、、 品质控制图的设计;5、 品质统计技术的研究、执行。IQC职责:1、 执行公司进料检验程序;2、 识别和记录进料品质问题,拒收进料中的不合格材料;3、 通过再检验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4、 品管部相关工作的配合;5、 检验仪器的保管;6、 有权放行经检查合格的材料;IPQC职责:1、 执行公司制程检验程序;2、 执行公司制程首件产品确认程序;3、 执行公司制程确认程序;4、 识别和记录产品品质问题;5、 制程中问题点的记录、研究与分析;6、 品管部相关工作的配合;7、 检验仪器的保管;8、 通过再检验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FQC职责:1、 执行公司生产线半成品抽检程序;2、 识别和记录产

16、品品质问题,拒收不合格的半成品;3、 有权放行经检查合格的半成品;4、 品管部相关工作的配合;5、 检验仪器的保管;6、 通过再检验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FQA职责:1、 执行公司生产线成品终检程序;2、 识别和记录产品品质问题,拒收不合格的成品;3、 有权放行经检查合格的成品;4、 品管部相关工作的配合;5、 检验仪器的保管;6、 通过再检验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OLQC职责:1、 执行公司产品检验、调试程序;2、 按规定全数检验本生产线的产品质量;3、 识别和记录产品质量问题;4、 即时反映、上报产品质量问题;5、 有权剔除不良品,放行检验合格的产品;6、 品管部相关工作的配合;7、

17、检验仪器的保管;8、 通过再检验验证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六、 品质控制的关键(一)、高阶层管理者的重视员工对品质的关心程度,往往受高层管理者的态度影响。所以加强品质控制,首先要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出货第一,品质第二”的经营理念。(二)、明确品质控制职责、权限在公司组织内,品质部门应拥有独立的品质判断权力,对品质的仲裁权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品质工作权责及运作体系必须以文件形式规范。品质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制定产品品质标准;2、 保持检验标准与品质标准的一致性;3、 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实施效果。(三)、强调落实、执行品质控制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人的执行程度。加强品质执

18、行者的品质意识与理念的训练,有助于执行者对“品质控制”的理解和有效执行。(四)、重视品质分析与总结加强品质状况的分析、总结,有利于职能人员了解品质差距的原因。企业应配置专业的品质分析人员,加强品质分析与总结工作。(五)、重视品质改善品质改善是品质控制的目的,企业要通过品质开发及品质计划的制订,达到品质维护、保证、提升与改善的目的。(六)、品质改善循环及维护的执行 A纠正对策P计划目标检查评估 C实施过程 D改善方案分析判断实施执行工作目标改善循环用P-Plan维持循环用S-Standard(七)、开展“品质评比”活动通过品质评比,加强员工对品质的重视,推动品质工作顺利进行。(八)、推行5S活动

19、(整理、整顿、清理、清洁、素养)5S活动的中心要素为:提高素养。推行5S活动,可以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七、影响品质的因素4M1E在生产管理过程中,4M1E是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4M1E即是质量管理过程中容易引起质量变异,导致结果变化的五个因素的首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即人员(Ma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简称4M1E.作为一种生产管理方法,有的企业增加了测量”(Measure)称为5M1E,有的公司还列上了“信息(Information)”,合称为“5M1E1I”.1、4M1E的内容一般说

20、来,生产过程的稳定与否、生产质量变异等都是由生产过程中这五个要素决定的,要确保生产质量的稳定,我们必须围绕产品形成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条件进行适时监控,即进行过程控制。也就是说必须确保生产必需的五个条件都在一个正常的条件下运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这几个要因是很容易变动的:人员的流失、换岗,设备的故障、参数变换;材料材质的变更、型号的改变,作业顺序、手法的变更,温度、湿度的变化等。这些都有可能引起生产过程的变化、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因此在产品的生产初期就应对这几个因素进行管理,如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作业方法管理、环境管理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作

21、业标准的确认。作业标准是保证生产质量的根本。在进行作业前要确认员工是否按作业标准书作业确认作业图纸是否有误。(2) 人员状况确认。人这一因素相当重要,它对产品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在生产前一定要了解作业者的状况,是熟练度良好的老员工还是完全不懂的新员工。若是新员工应该培训后才能上岗。(3) 设备、仪器、工装夹具及工具点检。在进行生产前必须对生产用设备、仪器、工装夹具进行点检,在确定设备能正常使用后方可进行作业。如果设备点检参数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找到对策为上。(4) 材料确认。材料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生产过程中有很多的质量事故的发生,都与产品的生产材料有关

22、,如材质差异、型号的区别等都在注意的范围。(5) 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产品质量,这个视产品的个体要求而异。在一些电子行业,甚至对温度、温度等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但是在制衣、制鞋等行业这些可能就不需列入其中。 2、4M变动时可体现的内容在产品质量发生异常时,可用因果分析法找出引起过程变异的因素,并且要明白: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因素,如设备的不正确调整、治具磨损、作业员违反操作规定、材料的误用等;哪些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如材料内部的差异、设备的正常振动、操作员的差别等。及时采取对策,并知道在4M变更时应怎样实施管理。有的公司甚至做了4M 变动表,每天都会列出生产过程中的变动情况,以便在出现不良时

23、有据可查。4M变动表具体可体现以下内容。(1) 人员方面(作业员)。今天是否有人缺席,替代缺席者是谁,替代缺席者是否掌握这项工作的技能。(2) 机器方面。机器设备点检是否出现异常,有没有出现设备故障,维修时间多长,采取了何种对策。(3) 材料方面。断料时间有多长;材料品名和编号是否有变更;材质是否有变更;是否有特采物料;是否有试流品,试流原因、试流数量、试流结果等。(4) 方法。作业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标准书作业,是否按作业标准书的要求变更作业方法。八、PDCA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实际上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得到

24、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郊果,因此有人称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离去基团的制定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DCA循环不单在质量管理中取得很好效果,它在工作的持续改善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事实上,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完善每一项工作。1 什么叫PDCA循环PDCA循环又叫戴明圆环,它是由PlanDoCheckAction四个单

25、词的首个字母组成。之所以将其称之为PDCA循环,是因为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要周而复始地进行。PDCA四个英文字母及其在PDCA循环中所代表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处理,对总结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可能还有其他问题尚未解决,或者

26、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次循环,其基本模型如图2-1所示。2 PDCA循环有哪些特点(1) 它不只是单纯的一个环,它是大环套小环。如果把整个企业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PDCA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各系统、各班组还有自己小的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个动态的循环,它可以在组织的每一个过程中展开,也可以在整个过程的系统中展开。(2) 它不是一个平面环,而是呈阶梯式上升。PDCA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图2-3表示了这种阶梯式上升的过程。(3) 它是各种科学管理办法的综合应用。PD

27、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它是一种通用的模式。在日常工作中大量搜集数据资料对于PDCA循环的有效实施非常重要。同是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来发现和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中常用的有以QC七手法为主的统计处理方法以及工业工程(IE)工作研究的方法。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见图2-4)又可细分为八个步骤(见图2-5),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所用的方法如表2-1所述。表2-1 PDCA循环的步骤和方法阶段步骤主要方法P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或原因因果图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排列图、相关图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回答“5W1H”为什么制定该措施(

28、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re)如何完成(How)D执行、实施计划C检查计划执行结果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A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制定或修改工作规程、检查规程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把未解决和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Plan阶段:“计划阶段”就是要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状存在的问题点,并针对此类问题运用相应的手法采取对策,以达到改善的目的。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现状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并进行准确的分析,才能发现一直以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点,才能明确改善的方向

29、,当然这需要手头上有大量真实准确的资料,因此收集资料也是这一步的关键。 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或原因。这一阶段工作需要班组全体成员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地发现各种问题存在的原因。这一阶段常用的分析工具是因果图。 找出主要影响因素。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直接制约工作发展方向的因素,它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是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常用工具是排列图和相关图。 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制定改善措施是整个Plan阶段的目的,前面的三个步骤就是围绕这个展开。5W1H方法是常用的方法,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什么制定这个措施,达到什么目标,在哪里执行,由谁负责完成,什么时候完成,怎么完成。DO

30、阶段 执行、实施计划。Do阶段是整个计划的实施阶段,就是依照第一阶段制定的计划进行工作。这一阶段相当重要,做得再完善的工作计划如果在实施阶段没有贯彻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的话,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Check阶段: 检查计划执行结果。就是检查目标达到的状况,将计划执行结果与计划目标进行比较,如果有出入,找出原因,列出对策,并进行及时的记录以供借鉴。这样一来可以看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光强调工作结果是不可取的,工作过程更重要,过程控制是达到目标的根本保证。Action阶段: 总结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标准。将成功经验固化,用以提高工作效率。总结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多人认为将时间花在写总结

31、上不值得,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想法。许多优秀的企业提出:取得好的结果你只完成一半,必须写出好的总结报告你才算完成了另外的50%。 把未解决和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把未解决的问题和出现的新问题作为新的改善对象,再将其投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九.品管工作的性质和技巧 预防错误发生; 持续改善,灵活运用各种品管手法; 坚持原则,注意弹性,善于交流、沟通(基准也人个值) 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说话,不要“大概加可能”; 凡事多问为什么?然后“PDPC” 把握“三现、5M、5W2H”事事寻找原因,寻求方法1.观察能力:(1).对任何有疑问的地方,都要去求证. (2)对以前一直这样做的(经验)

32、,但总感觉不适当的要去求证.去改善.2.运用能力(1)多向思维(正向、逆向、发散、逻辑等思维)(2)多想、多说、多写、多做(实验):(3)构想-计划-实验、疑点-记录-计划-改善-确认(4)注意改善的易可操作性、成本的投入量等。3:如何做好品管(一)树立品质第一的意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每天问自己.1 我所做的工作,自己满意吗?2 还能做得更好吗?3 还有更好的方法吗?4 我所做的工作,后续的人满意吗?5 为什么不满意?6 有办法解决吗?(二)重视执行:品质管理包含4个步骤1 制定品质标准2 检验与标准一致(执行标准)3 采取矫正预防措施并追踪效果4 修订标准

33、(三)重视不断的改善:品质管制用于三个层次1 品质开发2 品质维持3 品质突破十、 检验控制方法一)检验的定义检验就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 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对“质量检验”一词作了更简明的定义:所谓检验,就是这样的业务活动,决定产品是否在下道工序使用时适合要求,或是在出厂检验场合,决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二)关于检验的理解1在工业生产的早期,生产和检验本是合二为一的,生产者也就是检验者。后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劳动专业分工的细化,检验才从生产加工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独立的工种,但检验仍然是加工制造的补充。生产和

34、检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检验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现代企业的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中,检验本身就是工艺链中一个组成工序,没有检验,生产过程就无法进行 。2质量管理发展过程来看,最早的阶段就是质量检验阶段。质量检验曾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都是在质量检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这样认为,质量检验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如果这个“根”不扎实,全面质量管理这棵树的基础就不会巩固。在我国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施ISO9000 系列国际标准时,特别是进行企业机构改革时,决不能削弱质量检验工作和取消质量检验机构。相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项工作,要更有

35、效地发挥检验工作的作用。3现代工业生产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客观存在的随机波动,要绝对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就存在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很难设想,存在一个所谓理想的生产系统,它根本不会产生不合格品,则质量检验及其相应的机构就可统统撤消,实际上这种理想式生产系统是不存在的。为了正确认识企业的质量检验,还必须澄清三个容易混淆的观念:一个是认为产品质量是由设计和制造来决定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而对检验工作不予重视,甚至有所放松。这种观念显然是不全面的。诚然,产品质量同设计和制造十分密切,但质量的最终形成,决不限于设计和制造这两个环节,正如美国著名质量专家J

36、.M.朱兰所说,它是符合“质量螺旋”上升规律的,决定于企业所有部门,其中包括质量检验部门的质量职能,何况检验本身也是属于制造的范畴;二是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从把关转到预防为主, 要求把不合格品消灭在发生之前,而检验只不过是事后把关,因此有些企业认为检验是可有可无的,或者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这种看法同样也是错误的,容易使人们的思想产生混乱,实质上这是如何认识“预防”与“把关” 的关系问题。预防为主是就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单纯的事后把关来说的。因为单纯的事后把关,只能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品,而不合格品即使被发现,其损失已经造成。因此,预防为主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国内外许多企业都

37、把“预防为主、一次成功”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决不是对立和矛盾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的,它们的目标和对象也是各不相同的,“预防”是针对正在生产或尚未生产的产品而言的,“把关”通常是针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来说的,前者应力求通过预防,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百分之百是合格品,避免或减少发生损失;而后者则是应该通过检验,严格把关,不使一个不合格品流到下道工序或用户手中,所以预防和把关在生产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应以预防为主。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概括起来,检验包括以下四项具体工作:(1)度量。包括测量与测试,可借助一般量具,或使用机械、电子测量仪器 。(2)比较。把度量结果与质量标准进

38、行对比,确定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判断。根据比较结果,判定被检产品是否合格,或一批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4)处理。对单件产品决定是否可以转到下道工序或产品是否准予出厂;对批量产品决定是接收还是拒收,或重新进行全检和筛选5.为此,质量检验必须具备下述条件:第一,要有一支足够数量的合乎要求的检验人员队伍; 第二,要有可靠和完善的检测手段; 第三,要有一套作为依据而又明确的检验标准; 第四,要有一套科学而严格的检验管理制度 。6.以上简要说明了质量检验的概念、定义和应具备的具体条件,下面则要进一步明确质量检验的基本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把关的职能:把关是质量检验最基本的职能,

39、也可称为质量保证职能。这种职能是质量检验一出现时就存在的,不管是过去和现在,即使是生产自动化高度发展的将来,检验的手段和技术可能有所发展和变化,质量检验的把关作用,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机、物、法、环(4MIE)等诸要素,都可能使生产状态发生变化,各个工序不可能处于绝对的稳定状态,质量特性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要求每个工序都保证生产100的合格品,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完善化,可以减少检验的工作量, 但检验还是要存在的。只有通过检验,实行严格把关,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成品不冒充合格品而出厂

40、,才能真正保证产品的质量 。预防的职能:现代质量检验区别于传统检验的重要之处,在于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起把关的作用,同时还要起预防的作用 。广义来说,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入厂检验,前工序的把关检验,对后面的生产过程和下工序的生产,都能起到预防的作用。特别是检验的预防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众所周知,无论是工序能力的测定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一批或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后方能实现。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生产过程的状态。如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生产过程出现了异常状态,则要及时采取技术组织措施,提高工序能力或去除生产过程的异常状态,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事实证明,这种检验的预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备注:工序能力的计算使用,目前在电子组装的企业里应用比较弱,主要应用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