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源液化气站质量手册.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831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源液化气站质量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天源液化气站质量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天源液化气站质量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天源液化气站质量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天源液化气站质量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源液化气站质量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源液化气站质量手册.doc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 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质量管理手册版 本 号: 1.0 受控状态: 发 放 号: 编制人:周 云审核人:苏业辉批准人:刘照明颁布日期:2013年6月1日 实施日期:20l3年7月1日 目 录0O 目录 2O1 发布令 4O2气站概况 5O3质量方针 604质量目标 7O5管理说明 8O6组织机构及职责 9O7任命书 1108充装工艺流程 122 管理职责(岗位责任制) 133 管理制度 2031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 2032安全管理制度 2233用户信息反馈制度 2334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以及定期检验制度 2435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 2536气瓶检查登

2、记制度 2637气瓶储存、发送制度2738资料档案保管制度2839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29310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031l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 31312事故上报制度 3231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33314接受安全监察管理制度 344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541瓶内残液(残气)处理操作规程 3542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3643气瓶充装操作规程 3844烃泵安全操作规程 4045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 4146槽车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4347倒罐安全操作规程 4448回收残液安全操作规程 4549站内安全操作规程 46410事故应急处理操作规程 485:工作记录和见证材料 5

3、051气瓶发放记录 5052气瓶回收记录 5153新瓶和检验后首次投入使用气瓶的抽真空置换记录 5254残液(残气)处理记录 5355充装前、后检查和充装记录5456不合格气瓶隔离处理记录5557质量信息反馈记录5658设备运行、检修和安全检查记录5759液化气体罐车装卸记录58510安全培训记录 59A:液化气体充装站配备的法规、标准及技术资料 60B:质量管理手册修订控制页 616液化气站自查表 6.1资质和人员持证情况626.2.特种设备和气瓶安全管理633.安全制度管理制定和执行情况644.场地及安全设施情况650.1 质量管理手册发布令为了我国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持续满足

4、顾客、社会和员工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顾客、社会和员工的满意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本液化气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气瓶安全监察规定、GBl72671998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站实际,编写了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质量管理手册,经过本站评审,正式发布。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质量管理手册自20l3年7月1日起正式运行,本站所有员工必须遵照执行,以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完善和改进,保证公司方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同时公司要以质量管理手册为工作主线,切实加强企业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 站长:苏业辉 日期:2013年7月1日 02 气站概况 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于200

5、5年3月建站。气站现有员工10人,其中技术人员6人。主要为公安县夹竹园镇提供石油液化气管理服务。气站设立站长一名,技术负责人1名。其中液化气站由站长苏业辉同志负责全面工作。本站自有产权钢瓶10000多只,本站共有充装人员4人,检查人员2人,带压密封人员2名。 0.3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质量方针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遵守法规,和谐自然;保证质量,节约能源;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为用户提供合格的液化石油气产品。 本方针形成文件,向全体员工宣告传达付诸实施,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外界宣导。 站长: 日期: 年 月 日0.4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质量目标出厂产品合格率100;石化行业职业病为零;安全环境事故为零:质量环

6、境投诉处理及时率lOO。 站长: 日期: 年 月 日0.5 管理说明 1、安全管理部为本手册的归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 负责手册的编制、修订和换版。 一一负责对手册内容的解释。 负责手册的统一编号。 负责对手册的登记、发放和收回。 2、本手册经站长批准后生效。 3、当顾客需要或提供给检查机构时,必须经站长批准。 4、手册要妥善保管,不得外借、复制、涂改或丢失,调离本站时,必须将本手册交还安全管理部。 5、当本站的管理体制、引用标准有较大变动时,则对手册进行修汀或改版。新版发放时,旧版即行作废,并收回处理。 6、本手册分为受控版本和非受控版本。受控加盖受控章;非受控加盖仅供参考章。 7、本站内部

7、发放的质量管理手册和提供给检查机构的为受控版本,提供给顾客的质量管理手册为非受控版本。 第 68 页 0.6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组织机构及职责 1、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组织机构:站长苏业辉技术负责人周 华生产副站长江 洪工艺负责周 华安全负责杨 庆质检负责人江 洪充装负责人陈 军设备负责人苏业辉 工 艺周华 工 艺 执 行周华 安 全 管 理扬庆 门 卫 保 卫 人陈军 质 量 检 验周华 质 量 分 析周华 气 瓶 检 验江洪 气 瓶 复 检江陵 气 瓶 保 管江陵 充 装 人 陈军 计 量 设 备 管 理 人樊君 设 备 操 作 人 陈军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为小型充装站,组织机构简单,分为:营销

8、财务部、气瓶充装部和安全管理部。机构图如下所示: 2、各部门职责(1)营销财务部职责:联系气源,负责液化石油气的采购工作;联系用户,负责液化石油气的销售工作;做好用户气瓶的产权转移或托管工作;作好向用户宣传安全使用知识; 负责全站财务管理工作。 (2)气瓶充装职责: 负责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充装工作; 负责液化石油气充装前、后钢瓶的检查; 负责充装后重量的复验工作; 在每只充装合格的钢瓶上粘贴充装标签和警示标签; 负责气瓶附件的检修工作。 (3)安全管理部: 负责全站的安全全工作,做好日常安全巡回检查工作; 负责压力容器和充装设备的运行: 负责液化石油气罐车的卸车工作; 负责安全、消防设施和器材的

9、维护保养工作; 负责质量管理手册的编制及管理,各种记录资料和各主管部门的检查资料的保管工作。0.7 任命书为有效贯彻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质量管理手册,确保本站质保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顺畅运行,现任命:充装站站长: 苏业辉 技术负责人: 周 云 安 全 员: 周 勇充装前检查员: 张 叔 黄 洋充 装 人 员: 袁丹阁 周 勇带压密封作业: 周 云 刘小东公安县天源液化气站站长: 日期 年 月 日08 充装工艺流程第二章 管理职责 1、站长岗位责任制 (1)应当取得省质监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熟悉并遵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及气体充装方面的相关法规。 (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且确保其有效运行和持

10、续改进。 (3)任命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及各级组织的负责人,规定本站对充装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人员、充装人员和所有岗位人员的职责。 (4)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5)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7)按照气瓶充装规程上的要求,履行充装职责。 (8)确保充装活动获得必要的资源。 (9)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1)作有关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专业技术知识。 (2)负责充装站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 (3)负责编制质量管理手

11、册;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改进。(4)负责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和工艺设备的技术管理式作。 (5)负责安排站内特种设备、压力管道及安全附件定期检验计划、计最仪表定期检定训计划。 (6)负责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 (7)负责气瓶的注册登记、定期检验和统计报表。 (8)负责各种记录资料的保管。 (9)协助站长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落实各项整改措施。 (10)完成站长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 3、安全员岗位责任制 (1)熟悉液化气体充装的安全技术和要求,并经专业技术培训合格。 (2)在站长的领导下,负责充装站的安全管理工作;遇到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向站长报告。 (3)负责宣传、贯彻国家有

12、关充装站安全、消防的法律、法规。 (4)参与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对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5)负责安全巡回检查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安全检查和隐患处理情况应记录在案。 (6)负责安全和消防知识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7)负责安全、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 (8)接到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并按有关规定如实上报。(9)完成站长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 4、气瓶充装检查人员岗位责任制 (1)应当取得省质监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熟悉液化石油气充装及钢瓶的安全技术和要求。 (2)负责气瓶充装前的检查登记工作,杜绝不符合要求的钢瓶转入充装过程。(3)负责气

13、瓶充装后的检查,对超装和泄漏的气瓶及时进行处理。 (4)负责为充装合格的气瓶粘贴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5)对检查的结果认真作好记录并签字确认。 (6)发现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 (7)完成站长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 5、气瓶充装人员岗位责任制 (1)应当取得市质监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熟悉液化石油气充装的安全技术和要求。(2)根据气瓶检查员的要求对气瓶进行充装前的残气、残液处理。 (3)执行气瓶充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进行气瓶充装。 (4)认真填写气瓶充装记录。 (5)正确操作和使用充装工艺设备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6)发现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

14、存在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 (7)完成站长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 6、带压密封、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应当取得质监局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熟悉液化气体储存设备的安全技术和要求。 (2)熟悉站内压力容器的内部结构、压力管道内气、液的流向。 (3)负责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工艺设备的运行检查和日常保养工作,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4)执行罐车装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进行罐车装卸;认真填写罐车装卸记录。 (5)完成站长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 7、气瓶附件检修人员岗位责任制(1)熟悉气瓶和介质的基础知识,并经技术和安全培训合格。(2)对损坏的瓶阀进行检修、试验或更换

15、。(3)对损坏的瓶帽、防震圈等气瓶附件进行更换。(4)对气瓶颜色和字迹不清的气体进行重新喷涂。(5)站长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第三章 管理制度1、气瓶建档、标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制度 1.1 气瓶建档 1.1.1 本单位自有气瓶均应建立台帐和档案,并采用计算机进行动态管理。 1.1.2根据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等规定,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对400升以上大容积危险化学品气瓶应实行逐只登记,其余气瓶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按批量登记。 1.1.3气瓶档案(包括产品质量证明书或者合格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明书、检验合格证明、使用登记表、使用登记证等)应妥善保管,并将有关资料录入计算机

16、。 1.2 气瓶标识 1.2.1 气瓶上应有本单位永久标志,充装的气瓶上应粘贴警示标签、安全标签和充装标签。 1.2.2气瓶永久标志的编号及其钢印部位应符合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规定。 1.2.3粘贴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应符合GBl6804气瓶签示标签及所在地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 1.3 定期检验 1.3.1 为了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必须对气瓶实行定期检验。 1.3.2气瓶的定期检验周期应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1.3.3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应提前进行检验。 1.3.4检验后的气瓶应及时变更

17、数据库数据。 14 维护保养 1.4.1 加强对气瓶附件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持其完好,发现阀损坏应及时检修,否则不得出站。1.4.2做好气瓶外观的清洁工作,保持瓶体整洁。1.4.3 认真按规程做好颜色标志的涂敷工作。1.4.4装卸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2.安全管理制度 2.1 全体职工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执行有关安全管理的法规、标准,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气瓶允装质量和安全。 2.2 应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负责本单位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其他人员应担负起各自的安全责任。 2.3 安全员在站长(或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日常的安

18、全管理工作和监督检查工作,对违章作业和不安全行为有权采取果断措施。 2.4 对全体人员应进行安全生产基本常识、有关气体性质、气瓶的基础知识、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明确岗位责任,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5 作业中如发现设备、设施有危及人身安全的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有权停止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应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2.6 坚持日常检查、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方式,每逢春节、五一、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应组织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设备的完好状况、防火、防爆、防雷电、防静电等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查出的问题或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具体措施,

19、并及时整改,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2.7根据季节特点做好季节性安全检查工作,如夏季“六防安全检查,冬季的“四防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对策。 2.8 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必须制订具体的防火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在规定的时间内防火,确保万无一失。 2.9 作业人员按规定穿戴和使用劳护用品、用具,加强自我防护。2.10 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结合单位具体情况实行定期安全活动制度,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2.11 定期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3、用户信息反馈制度 3.1 用户是气瓶的使用者,气瓶是否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人身和财产的安伞,必须全心全意

20、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使用户放心,让用户满意。 3.2 广泛听取用户对本单位在产品质量、充装质量、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意见,不断改善服务,提高管理水平。3.3 不定期地与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系,征求意见,提高服务质量。 3.4 对用户反映的需处理的问题,应派人及时处理,如涉及气瓶质量问题,应落实专人立即处理。处理后应认真填写“质量信息反馈记录”。 3.5 每年应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一次分析,用以改进服务工作。 4、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定期检验制度 4.1 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相应规程的规定要求。 4.2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特种设备

21、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并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4.3 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处理。 4.4 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应当按规定进行校验,并作出记录。 4.5 应按规范要求对特种设备实行定期检验,并在安全检查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使用。 4.6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资格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4.7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进行安全检查,消

22、除事故隐患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 4.8 操作人员应加强运行期间的巡回检查,发生不正常情况立即按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 5、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制度 5.1 计量器具、仪器仪表的管理工作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 5.2 称重衡器应按计量部门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每班应对衡器进行一次核定,超装自动切断气源或报警装置应准确可靠。 5.3 浓度报警仪器应定期标定、校对精度。当仪器发生故障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保持灵敏可靠。 5.4 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新安全阀在安装前应进行校验。 5.5 压力表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新压力表在安装前应进行检定或校准。 5.6 安全

23、阀、压力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需停用的情况,必须立即停用。 5.7 测温仪表应按计量部门的规定定期进行校准。 5.8 液面计应实行定期检修制度,每年至少一次,液位计应按规定核定最高安全液位,并用红线标注。 5.9 建立计量仪器仪表台帐,做到及时检定或校准,保证其在有效期内使用。 6、气瓶检查登记制度 6.1 对用户送来的气瓶进行逐只检查登记,非本单位自有气瓶,予以退瓶。 6.2 充装前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一。的气瓶,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6.2.1 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对瓶内介质未确认的。 6.2.2 附件损坏、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 6.2.3 瓶内无剩余

24、压力的。 6.2.4 超过检验期限的。 6.2.5 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检验的。 6.2.6 易燃气体气瓶的首次充装或定期检验后的首次充装,未经置换或抽空处理的。 6.3 充装后应逐只对气瓶进行检查,发现超装、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的,应立即进行处理。 6.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理情况,应认真作好记录,能够进行追踪检查。 7、气瓶储存、发送制度 7.1 气瓶储存应置于专用仓库,专用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7.2 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7.3 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毒性气体气瓶和瓶内气体柱互接触

25、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气的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置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 7.4 气瓶放置应整齐,佩带好瓶帽。立放时,应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着同一方向。 7.5 气瓶发送应检查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完好,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发送。 7.6气瓶储存、发送应作好相应记录。 8、资料档案保管制度 8.1 资料保管工作应明确专人负责,并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建档和保管工作。 8.2 上级下发的文件,应及时登记,以便查阅、学习和贯彻。 8.3 充装工作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做到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归 档,以便必要时提供检查。保存时间不少于二年。 8.4 设备应做到一机一档。特种设备应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

26、规定要求,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要求,并进行动态管理。 8.5 气瓶资料除采用计算机管理外,还应建立台帐和档案,其档案内容应符合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规定。 8.6 对过期的充装资料,应按规定办理销毁手续,并做好记录。 8.7 凡已归档的资料,需要借阅均应办理手续,仅限在本单位使用。 9、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 9.1 不合格气瓶分为通过处理能够成为合格的气瓶和不能成为合格的气瓶两种。凡不合格的气瓶均不得进行充装。 9.2 对暂不符合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的不合格气瓶,可通过处理成为合格气瓶,在未作处理前,应与待充装的气瓶分开堆放,经按规定要求处理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充装。 9.3 下列

27、不合格气瓶应作报废处理: 9.3.1 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气瓶; 9.3.2 擅自进行过违规修理、改造的气瓶; 9.3.3 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气瓶: 9.3.4检查不合格的气瓶。 上述不合格气瓶,未作报废处理前,应采取隔离措施,单独存放。待有一定数量后,经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同意,送交指定的气瓶检验单位进行破坏处理。 9.4 对报废气瓶不得自行处理,在未作处理前,必须在瓶体上作明显的报废标记。 9.5 对不合格气瓶的处理,应作好处理记录。 10、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lO.1 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努力做到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

28、人员证上岗。 10.2各岗位人员的配置应符合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和相关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lO.3 制订本单位的人员培训计划,及时参加培训考核,以满足充装工作的需要。 10.4 己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应及时参加每2年一次的复审,确保证件有效。 10.5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参加正常的取证、复审培训外,应结合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和培训。 10.6 对其他作业人员应根据岗位具体情况,做好上岗前的安全技术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11、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 11.1 认真贯彻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积极向气瓶使用人宣传安全使用知识,采取如下一些做法: 11.1.1 利用单位宣传阵

29、地,积极宣传气体、气瓶知识、潜在危险、预防措施及事故教训等,增强用户安全意识。 11.1.2在气瓶上粘贴符合规定的标签。 11.1.2 印刷安全使用气体的小册子发给用户。 11.1.4 利用安全月组织人员开展宣传活动。 11 .2 加强与用户的联系,认真听取用户的意见,及时解决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12、事故上报制度 12.1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事故报告的管理规定,发生事故后,必须按规定立即报告。 12.2 特种设备发生严重以上事故,应当迅速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报告。 12.3 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向消防、安监等部门报告。 12.4 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应立即向环保、安监等

30、部门报告。 12.5 发生重伤以上事故应立即向安监部门报告。 1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初起范围较小易控制时期比较有效的救援安全技术措施。但是出于事故的突发性、紧迫性,易造成人员心理紧张,引发失控,致使事态扩大。为熟悉安全救援技术,增强人员应对事故的心理素质,对各类事故的抢险救援的方法进行演练,是确保救援预案实战的保证。应做到每年对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不少于一次。 13.1 组织参与应急救援人员学习本单位事故预案的抢险救援方法,以达到以下目的: 13.1.1 熟悉应急救援时各自岗位职责,落实到位。 13.1.2 熟悉危险区的隔离,控制事故扩大。 13.1.3 熟悉

31、各类事故的控制要点、部位及正确的抢救方法。 13.1.4 熟悉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方法、方向,尽量减少人员损伤。 13.1.5 熟悉各种抢险工具的使用。 13.1.6 熟悉抢险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13.2演练方法 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 13.2.1 桌面演练:为室内图上演练。在抢险演练过程中,各人适进动作,以熟悉在抢险救援中,自己应处的位置及工作职责。13.2.2 功能演练:各类抢险救援人员对各自岗位的操作技能进行锻炼,以提高抢险救援技术水平。 13.2.3全面演练:以某种事故救援预案为假设点,进行模拟实战演。 13.3 每次演练前应制定演练方案并作好充分准备。每次演练后应有评价,

32、并形成演练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并及时修订事故应急预案。 14、接受安全监察的管理制度 14.1 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积极配合各地安全监察机构对本单位的各项监督检查。 14.2 认真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坚决做到不充装非自有瓶、不充装过期瓶,把好充装质量关。 14.3 积极参加安全监察机构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认真贯彻落实。 14.4对安全监察机构向本单位提出的存在问题,做到认真及时整改和汇报。 14.5 经常向安全监察机构汇报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求得指导和帮助。14.6按要求及时上报统计材料。 第四章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瓶内

33、残液(残气)处理操作规程 1.1 准备工作 1.1.1 检查残液罐的液位、压力及有关管路阀门的开关位置。气相系统:开通残液罐气相出口至压缩机进口管路的阀门,开通压缩机出口至另一贮罐气相进口管路的阀门。残液系统:开通倒残液装置残液罐残液进口管路的阀门。 1.1.2 通知运行工启动液化石油气压缩机,当残液罐压力比贮罐压力低O2Mpa后,停压缩机。 1.1.3 关闭残液罐气相出口至压缩机进口管路的阀门,关闭压缩机出口至己升压的贮罐气相进口管路的阀门。 1.2气瓶倒残液 1.2.1 开启已升压的贮罐气相出口阀及倒残液装置气相总阀。 1.2.2 将待倒残液气瓶角阀与倒残液接嘴连接,开启气瓶角阀和倒残液气

34、相管支路阀,给气瓶升压。 1.2.3 当进气响声很小时关闭气相管支路阀,轻轻将气瓶倒,开残液管支路阀,使瓶内残液在压力差作用下,流入残液罐。 1.2.4 待瓶内残液倒尽后,关残液管支路阀,然后瞬间打开气相管支路阀吹扫角阀后立即关闭。 1.2.5关闭气瓶角阀。卸下倒残接嘴,移出气瓶。 1.3 结束 1.3.1 关倒残液装置残液总阀和残液罐残液进口阀。 1.3.2 关倒残液装置气相总阀和已升压的贮罐气相出口阀。 1.3.3做好倒残气瓶的情况记录。 1.4注意事项 1.4.1 必须闭路回收,严禁乱倒。 1.4.2一次充气倒不尽,再次充气倒残循环,直到倒尽为止。 1.4.3搬运气瓶应轻拿轻放,禁止撞击气瓶。 2、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2.1 检查工作: 2.1.1 充装前的气瓶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禁止充装: 2.1.2 原始标记不符合规定,或钢印标记模糊不清、无法辩认的气瓶; 2.1.3 气瓶外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