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监督概论与质量控制要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8847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24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监督概论与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工程质量监督概论与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工程质量监督概论与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工程质量监督概论与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工程质量监督概论与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监督概论与质量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监督概论与质量控制要点.docx(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质量监督概论与质量控制要点二八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工程质量监督概论1第一节质量监督概念1一、质量监督概念1(一)定义1(二)质量监督的发展1二、质量监督的职能和作用1(一)质量监督的职能1(二)质量监督的作用2三、质量监督方针2四、质量监督管理体系2(一)质量监督管理机构2(二)质量监督形式2(三)质量监督一般程序2五、质量监督法制管理3(一)基本概念3(二)法制3(三)我国质量监督法规分类3第二节工程建设技术标准4一、标准分类4二、标准分级5三、标准代号5四、标准性质5五、标准执行5六、工程建设标准简介5(一)标准封面符号5(二)建筑工程制图标准6(三)建筑工程设计标准6(四)建筑工程施工

2、质量验收及评价标准7(五)施工标准7(六)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层次划分7(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支撑体系8(八)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关系9(九)标准工作的推行10第三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10一、机构设置10二、人员资格11三、规章制度11(一)行政管理制度11(二)技术管理制度11(三)质量监督制度11第二章工程质量管理与监控11第一节监督控制工作程序12第二节开工前监控要点13一、监督注册手续13(一)办理监督手续13(二)办理施工许可13二、制订监督计划并进行监督交底13第三节施工过程中监控要点13一、监督与控制原则14(一)按形成实体过程的时间控制14(二)按影响施工的因素控制14(三)按工程施工层

3、次控制15二、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监督16(一)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监督16(二)对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监督18(三)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21(四)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23(五)对有关机构质量行为监督25三、施工图会审与设计交底25(一)施工图会审25(二)设计交底26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监督检查26五、实体质量监督控制27六、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33(一)质量验收的划分33(二)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有关要求33第三章竣工验收与备案35第一节竣工验收35一、验收范围35二、验收条件35三、验收组织和程序36(一)验收组织36(二)验收程序36四、单位(子单位)工程合格条件37

4、(一)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条件37(二)验收记录38五、验收方式和内容38(一)验收方式38(二)初步验收前检查评定38(三)初步验收39(四)正式验收39六、验收中的争议39七、非正常验收和严禁验收40(一)非正常验收40(二)非正常验收形式40(三)严禁验收40八、竣工验收监督重点41九、五种报告41(一)各有关单位应提供的五种报告41(二)有关报告内容41特注:以上报告中应有节能实施内容。43十、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和信息管理44十一、质量保修44第二节 室内环境质量验收44一、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内容44二、检测取样有关规定45(一)取样要求45(二)取样数量45(三)取样方法45三

5、、检测质量评价45(一)评价指标45(二)验收评价46第三节竣工验收备案46一、竣工验收备案管理部门46二、竣工验收备案程序47(一)报送时间47(二)报送文件内容47三、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47四、不符合备案条件的处理48第四章施工质量优良评价48第一节评价基础48第二节评价框架体系49一、评价分部及权重值49二、评价内容及权重值49三、评价档次49四、评价阶段50五、评价等级50第三节评价规定50第五章 绿色建筑技术指导51第一节绿色建筑遵循的原则51一、绿色建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51二、绿色建筑除满足传统建筑要求外,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51(一)关注建筑全寿命周期51(二)适应

6、自然条件,保护自然环境52(三)创建适用与健康的环境52(四)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轻环境负荷52第二节绿色建筑指标体系53一、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组成53二、绿色建筑分项指标与应用阶段53第三节国家有关节能法规标准及规定54一、国家能耗及节能目标54二、目前节能工作存在不足55三、我国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55(一)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55(二)参建各方责任56(三)质量监督机构56(四)处罚57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简介5789第一章工程质量监督概论第一节质量监督概念一、质量监督概念(一)定义质量监督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产品、工程、服务质量

7、和企业保证质量所具备的条件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具体含义:1、质量监督是政府实施国民经济的职能之一,是宏观管理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质量监督的依据是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质量的规章,以及强制性技术标准。3、质量监督要从生产的全过程抓起,实施全过程控制。4、质量监督是政府行为,监督机构是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的执法机构。5、质量监督是手段,达到确保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总之,质量监督是国民经济管理范畴的概念,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门专业学科,质量监督管理是对质量监督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总称。(二)质量监督的发展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8、标准化管理条例,提出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同时各个层次、部门分别设置了质量监督机构。成绩显著,建立了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制定了系列法令法规规章、形成了高素质的质监队伍、实施了有力的监督活动、确保了工程质量。(三)质量监督的主要改革1、确立了其强制性监督管理的法律地位,管理责任进一步增强。2、延伸了工程质量的监督范围。3、增加了工程质量的监督内容。4、确保工程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和公正性。5、提高了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质量和监督水平。二、质量监督的职能和作用(一)质量监督的职能1、预防职能:加强过程控制。2、补救职能:处理措施方案。3、完善职能:各项监管配套。4、参与解决职能:发现问题,要求整改。5、评价职

9、能:结论性意见。6、情报职能:提供信息服务。7、教育职能:培训、传帮带。(二)质量监督的作用1、采取有力手段发现和纠正忽视质量、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等危害质量的行为。2、是保证实现国民经济计划质量目标的重要措施。3、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4、维护消费者利益和保障人民权益的需要。5、贯彻质量法规和技术标准。6、是促进企业提高素质、健全质量体系的重要条件。7、是经济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客观可信的质量信息源。三、质量监督方针和工作原则(一)质量监督方针1、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2、坚持公正科学监督的方针。3、坚持以规范、标准为依据,公正执法。(二)监督原则1、统一管理与分级分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10、。2、对施工质量齐抓共管的原则。3、突出重点、宽严适度的原则。4、质量监督检查后,及时进行处理的原则。四、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一)质量监督管理机构1、技术监督体系:主要有技术监督系统和专业监督系统。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2、专业监督系统:工程建设系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铁路、交通、电力、水利、卫生、船检、劳动、商检、农林牧系统等(二)质量监督形式1、抽查型质量监督:随机性、周期性。2、评价型质量监督:质量认证、统一抽查、优良评价、优质评选的结论性意见。3、仲裁型质量监督:意见不一致时协调确认。(三)质量监督一般程序1、计划:制定监督计划。2、检查:取得科学数据。3、评价:将检查结果与标准对比

11、,得出评价结论。4、处理:信息处理、合格处理和对不合格的纠正。5、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提高效益。五、质量监督法制管理(一)基本概念1、定义: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国家意志,以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或规范)的总和2、特征(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2)法律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3)法是由国家制定的。(4)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法与政策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政策是法律的依据,法律是政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定化。区别: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内容具有规范性和弹性,实施主要依靠说服教育,法的实施为命令和强制遵守。(二)法制1、法制

12、就是法律制度。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2、法律的基本内容就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和法律监督3、立法程序提出、审议、通过、公布(三)我国质量监督法规分类法律类、法规类、规章类第二节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一、标准分类标准分类方法一般为:一是层级分类法:国家级、行业级、省部(地方)级、企业级。二是性质分类法。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三是属性分类法。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具体划分可见分类表。四是对象分类法。技术标准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五是专业分类法。标准分类图二、标准分级(一)国家标准(二)行业标准(三)地方标准(四)企业标准

13、标准层次关系:下级标准服从上级标准,可以作为上级标准补充,但不得与上级标准矛盾。上级标准对下级标准具有指导和制约关系。即从管理上讲,下级标准服从上级标准,从技术上讲,下级标准的技术要求高于上级标准。三、标准代号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GJ;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协会标准:CECS四、标准性质(一)强制性:GB、JGJ(二)推荐性:GB/T,JGJ/T,CECS五、标准执行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一旦签约,亦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对推荐性标准有指导和制约关系。六、工程建设标准简介(一)标准封面符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简称;ICS:国际标准分类代码;P :我国工程建设类标准代码

14、。标准名称、代号、性质、颁布时间、执行时间、批准机构等。(二)建筑工程制图标准 表1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废止标准编号1GB/T50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JBJ1-862GB/T50103-2001总图制图标准JBJ103-873GB/T50104/2001建筑制图标准JBJ104-874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JBJ105-875GB/T50106/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JBJ106-876GB/T50114-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JBJ114-88表(三)建筑工程设计标准表2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废止标准编号1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

15、0021-942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3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4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5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6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7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8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9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T16-8710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11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16、(07年7月1日实施)GB/T50314-2000(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标准 表3序号标准编号标 准 名 称废止标准编号1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300-88GBJ301304、310-882GB50202-200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1-83、GBJ202-833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984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92GBJ321-905GB50205-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95GB50221-956GB50206

17、-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6-837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948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208-839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9510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210-8311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42-82GBJ302-8812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97GBJ304-8813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30

18、3-88、GB50258-90GB50259-9614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310-88、GB50182-9315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6GB/T50375-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17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7年10月1日实施3注:上述规范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名称中带“及”字的规范均废止,但有技术方面内容仍可参考,现行验收规范名均为质量验收规范。上述标准名称中有4个无施工,主要是内容中不单是“施工要求”,而且有设计及其他要求。(五)施工标准执行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会标准、地方标准和

19、企业标准等。(六)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层次划分标准层次划分(分4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强制性条文”;第二层次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第三层次为“各个专业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共同构成;第四层次为“各个专项标准、规范、规程”等,见图1。各个层次之间的标准遵守标准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上层次标准对下层次标准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下层次标准遵守上层次标准的规定。第一层建设优良工程评分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建设工程监督规范各专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材料设备产品标准强制性条文第二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第三层第四层 各专项标准、规范、规程等施工工艺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检测标

20、准施工操作规程工法工作标准现场检测标准基本试验标准图1 施工质量标准体系划分层次(七)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支撑体系支撑体系:首先确认一项影响各方责任主体的标准层次,以此为中心将各个方面相互关系,相互协调的内容统一起来,形成统一规定,并对其他个体标准进行约束且配套使用,形成支撑体系。个性标准:直接表达一种标准化对象(施工中的施工工艺、监督、监理、检测、产品和评优)的个性特征为个性标准。共性标准:同时表达存在于若干种标准化对象间所有共有的共性特征的标准为共性标准。共性标准的建立,首先是制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各个验收规范在统一标准的指导下,完成对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

21、项工程和检验批的验收,见图2。质量监督机构监督导则监理单位监理规范统一标准和各专项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材料设备供应商产品标准协、学会评优标准 (4) (5) (3) (6)检测单位检测标准施工单位工艺标准 (2) (1) (7) 图2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支撑体系(八)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关系1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标准就没有管理,进行管理必须形成标准。质量管理的过程就是标准的制订、贯彻、修订的过程;而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又是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按PDCA循环不断改进、提高、完善和发展。因而,标准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2质量管理要贯彻“始于标准、终于标准”的原则,要使施工项目管理处于标准化的控制

22、管理状态。在建筑施工中,对质量管理起作用的标准有:制图标准、设计标准(规范)、施工工艺标准、施工验收标准(规范)、工程质量评价标准等。(九)标准工作的推行1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用户第一”执行标准的目的,是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优质品。工程是给用户使用的,质量好坏,最终只能由用户来鉴定,用户的要求就是标准。2标准化工作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标准与标准之间有机作用,互相连接、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只有协调统一,才能发挥作用。工程都具有适用性、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特性。3标准化工作的具体要求(1)科学性和权威性。标准一经批准或通过,必须自觉遵守、坚决执行,并有专门部门监督检查。(2)群众

23、性。依靠群众来制订和贯彻执行标准。(3)连贯性。各部门的标准要纵横相连,互相配合和协调。标准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定期复审修订。(4)明确性。标准要成文,内容要明确,要求应具体。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见工程质量监督概论第二章。第三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一、机构设置(一)机构性质:独立法人实体单位、依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监督。(二)机构基本条件:技术人员占75以上。(三)人员基本条件:负责人基本条件、监督工程师和助理监督工程师基本条件。(四)机构主要职责: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监督机构职责、地级市监督机构职责、县级监督机构职责、专业监督机构职责。(五)监督依据:1.监督依据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4、、设计文件、合同内容、国外通用标准中认可条款等。2.监督依据重点:国家强制性标准及条文。(六)监督档案:定义、作用、要求、管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建设工程质量报监记录。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计划或工作要点。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首次进场会议记录。4.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记录5.建设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书(包含实物质量及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6. 建设工程质量整改报告记录。7. 建设工程质量整改复查记录。8. 建设工程竣工工程监督验收记录。9.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10.建设工程竣工备案有关记录。11.建设工程监督档案审核记录。12.建设工程质量等级证明书及有关评定表式(如仍继续核验的质监站使用)。

25、二、监督工作程序与内容(一)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二)开工前准备工作1.确定监督人员。2.制定监督方案。3.检查各质量主体质量行为。(三)对参建各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监督1.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监督。2.对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监督。3.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监督。4.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监督。5.对有关机构质量行为监督。(四)对工程实体质量监督10个分部工程监督内部后面章节介绍。(五)工程竣工验收监督(六)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七)竣工验收备案(八)职责(九)监督档案三、规章制度(一)行政管理制度1、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岗位责任制。2、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廉政建设制度。3、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财务管理制度。4、工程质量

26、监督机构借聘人员管理制度。5、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信访工作制度。(二)技术管理制度1、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技术责任制。2、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制度。3、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计算机信息管理制度。4、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监督信息统计管理制度。5、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三)质量监督制度1、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2、工程质量监督申报制度。3、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抽查制度。4、监督档案管理制度。5、仪器设备管理制度。6、监督人员工作手册制度。7、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第二章工程质量管理与监控第一节监督控制工作程序工程建设施工监督控制程序分为开工前监督控制、施工中监督控制、竣工验收

27、监督控制和交付使用后监督控制。监督控制程序见图3。开工前质量监督确定监督人员 拟定监督计划 核查中标通知书及合同制定监督方案 注 核查设计单位资质监督技术交底 册 审查 核查施工单位资质 监 办理 核查监理单位资质 影响质量因素: 督 监督 审查建设单位营建办人员情况 1. 人 手续 审查立项、计划批准文件 2. 材料 有关 工程规划许可证 3. 机械 资料 审查地质勘探报告 4. 方法、工艺 文件 核查施工图审查情况 5. 环境 办理质量监督注册手续施工中质量监督 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监督 施工图审查监督 审查结构安全、功能、防火等 材料见证取样测试 工程 地基、基础 实体 主体结构竣工验收报告

28、 质量 幕墙对参建单位竣工验收过程监督竣工验收监督 有防水要求部位质量监督报告 涉及使用功能的重要竣工验收备案文件 部位(工序)和设备竣工验收备案 质量控制资料 结构稳定性、安全性交付使用后监督 使用功能性 保修责任落实情况 工程质量反馈及处理结果 回访用户及实际检查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图3 工程建设施工监督控制程序第二节开工前监控要点一、监督注册手续(一)办理监督手续审查文件资料包括:1、核查中标通知书及合同。2、核查设计单位资质。3、核查施工单位资质。4、核查监理单位资质。5、审查立项、计划批准文件。6、审查工程规划许可证。7、审查地质勘探报告。8、核查施工图审查情况。9、其他需要审查资料。(

29、二)办理施工许可办理完注册监督手续后到有关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正式施工前通知监督机构进行监督交底。申领施工许可证时要求提供: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手续。安全监督注册手续。安全施工措施资料。二、制订监督计划并进行监督交底开工前对参建单位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交底。监督交底记录主要有:工程名称、交底地点、参加单位和人员以及交底记录。重点记录:监督程序和内容(见监督方案)以及监督方案中没有明确的监督内容。第三节施工过程中监控要点施工中质量监控重点包括: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监控、施工图审查监控、工程实体质量监控节能环保监控、竣工验收及备案监控等。一、监督与控制原则(一)按形成实体过程的时间控制见图4机械设备质量控制原材

30、料、半成品及构配件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管理人员资质审查施工准备控制 质量控制系统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施工措施、检验方法审查工程技术环境监督检查事前控制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审查测量机构审核、检查施工图审查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设计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施工许可证(开工审批手续),把好开工关,操作人员培训施工 作业技术交底 工序控制(巡视、旁站、检查)阶 事中控制 施工过程控制 工序及专业之间的交接检查段 隐蔽工程质量控制控 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制 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设计变更与图纸修改的审查联动试车 竣工质量

31、检验 验收文件审核事后控制 工程质量评价 竣工验收 工程质量文件审核与建档图4 施工阶段控制的系统过程(二)按影响施工的因素控制对施工有关人员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施工方法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五个重要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见图5。 管理者资质(学历、职称、岗位证书) 主包者资质人 操作者资质(技术等级、上岗证) 分包者资质(施工单位资质及管理、操作人员资格) 业务、技术、操作培训教育材料、设备 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 建筑设施、器材、设备机械设备检测设备(仪器、仪表、工具、检验设备)建筑机械设备消防及其他设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施工方案、计划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工艺技术、企业标准、工法

32、现场施工环境(场地平整、空间、路、供水、排水、电、通信、暖气、燃气通)环 境自然环境条件(地质、水位、气象)工程技术条件(图纸资料、开工审批、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项目管理条件 质量体系 质量保证活动图5 影响施工的因素构成(三)按工程施工层次控制工序 结构施工工程项目施工检验批分项工程 安装施工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 材料设备 单位(子单位)工程图6 施工阶段控制层次二、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监督(一)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监督1、查验施工许可证。2、查验施工图审查(含环保节能)资料。3、审查是否组织第一次工地会议及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情况。4、检查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合同执行情况。5、检

33、查对进场的建筑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进行验收、检验及见证取样检测情况。6、检查有无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降低工程建设质量等行为。7、检查参加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特别是隐蔽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项目的验收程序和手续情况。检查施工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后,组织验收。8、检查节能设计、材料、设备、施工、检测、验收要求执行情况。9、检查提交的竣工验收报告。10、检查有无任意压缩工期行为。11、检查未实行监理的建设单位是否履行监理单位职责。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检查项目、方法和依据见表4。表4 对建设单位质量

34、行为检查内容和依据序号检 查 项 目检查方法及内容检 查 依 据1是否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包括直接发包的单项工程)对照地质勘察报告书和勘察合同文本查验勘察单位资质设计条例第17、18条,工程质量条例第7条、第78条,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77号部令)第18条,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48号令)第九条对照施工图出图章和设计合同查验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对照有关施工资料和施工合同查验施工单位资质证书对照有关监理资料和监理合同查验监理单位资质书2施工图是否经审查合格查验施工图审查签章和说明3有无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查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合同是否含盖工程全部内容4是否依法对建设

35、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进行招标(采购)查验勘察单位中标通知书建设部令89号第三条,招标法第三条,质量条例第八条查验设计单位中标通知书查验施工单位中标通知书查验监理单位中标通知书5是否对工程建设的重要设备、材料进行招标查验重要设备、材料中标通知书6是否有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价竟标行为查验施工合同及向施工等单位了解质量条例第10条7是否有任意压缩合理工期行为查阅施工合同和施工日记8是否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相关的真实、准确、齐全的原始资料查验相关资料及询问质量条例第9条9是否先办质监手续,再办施工许可查验监督注册手续、开工报告、施工许可证质量条例第十三条10是否有明示或者

36、暗示设计、施工单位违反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行为查阅有关资料或检查工程实体质量质量条例第10条11规定必须实施监理的工程,是否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查验委托监理手续建设部86号令第28条,质量条例第12条12是否有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检验材料、构配件、设备质量合格证明书和检(试)验报告单质量条例第14条13在装修过程中是否擅自变动工程主体和承重结构查验工程实体及施工变动方案设计条例第29条,质量条例第15条14工程是否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查验工程验收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是否参加、验收条件是否具备质量条例第16条15有无将不合格的工程按合格验收查验工程实体质量及验收资料16工程是否完成施工合同约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