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立ISO14000系统.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878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建立ISO14000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怎样建立ISO14000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怎样建立ISO14000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怎样建立ISO14000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怎样建立ISO14000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建立ISO14000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建立ISO14000系统.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怎样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ISO/TC207)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共100个标准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它是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目前正式颁布的有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等5个标准,其中ISO14001是系列标准的核心标准,也是唯一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标准。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O9000系列标准后推出的一套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2、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作为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是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开展审核认证的根本准则。目前,国内外进行的ISO14000认证即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标准由环境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部分的17个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形成PDCA循环的管理体系,并确保企业的环境行为持续改善。ISO14000标准的特点 注意体系的完整性,是一套科学的环境管理软件 强调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但对环境行为不作具体规定 强调污染预防,持续改进 要求对组织的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 广泛适用于各类组织 与ISO9000标准有很

3、强的兼容性 以消费者行为为根本动力:以往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由政府推动的,依靠制定法规、法令来强制企业执行。ISO14000标准强调的是非行政手段,用市场、用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共同认识来达到促进生产者改进其环境行为的目的。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使消费已超过法律成为环境保护的第一动因; 自愿性的标准,不带任何强制性: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申请认证完全是自愿的。出于商业竞争、企业形象、市场份额的需要,在企业内部实施ISO14000标准,并以此向外界展示其实力和对保护环境的态度; 没有绝对量的设置,以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为基准:整个标准没有对环境因素提出任何数据化要求,强调了体系的运行以达到的目标、指标,并

4、符合各国的法规要求; 强调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要求企业实施全面管理,尽可能把污染消除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之中,并且要求企业注重进一步改进提高,环境行为持续改进; 标准强调的是管理体系,特别注重体系的完整性:要求采用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手段,强调管理和环境问题的可追溯性,体现出整体优化的特色; 标准强调了生命周期思想的应用:对产品进行从摇蓝到坟墓的分析,较全面地覆盖了当代的环境问题。从产品设计入手,以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人类不当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ISO14000标准的基本要求 要求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环境方针,作出环境保护的承诺; 识别企业的环境因素,制定目标指

5、标以改善环境状况; 要求污染预防,持续改进;遵守法律法规; 针对企业的重要环境岗位,建立作业程序加以控制; 注意各方面的信息沟通要求对紧急突发事件,建立应急和响应计划。ISO14001与ISO9001从体系上具有一定的相似的处,环境审核的方法与质量认证的方法也较为相似,实施并通过了ISO9000认证的组织在建立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从形式上易符合ISO140001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及主要工作:一、领导决策与准备1、最高管理者决策,建立环境管理体系2、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3、提供资源保障:人、财、物二、初始环境评审1、组成评审组,包括从事环保、质量安全等工作的人员2、获取适用的环境法

6、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评审住址环境行为与法律法规符合性 3、识别组织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4、评价现有有关环境的管理制度与ISO14001标准的差距5、形成初始环境平身报告三、体系策划与设计1、制订环境方针2、制订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构架4、确定组织机构与职责5、策划哪些活动需要制订运行控制程序四、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1、组成体系文件编制小组2、编写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3、修改一到两次,正式颁布,环境管理体系开始试运行五、体系试运行1、进行全员培训2、按照文件规定去做,目标、指标、方案的层层落实3、对合同方、供货方的工作,通过环境

7、管理要求4、日常体系运行的检查、监督、纠正5、根据试运行的情况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再修改六、内审1、任命内审组长,组成内审组2、进行内审员培训3、制订审核计划、编写检查清单、实施内审4、对不符合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进行验证5、编写审核报告,报送最高管理者七、管理评审1、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搜集充分的信息2、由最高管理者评审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3、评审方针的适宜性、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完成的情况4、指出方针、目标及其他体系要素需改进的方面5、形成管理评审报告企业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要申请认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遵守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上述的环境法

8、律、法规、标准和总量控制的要求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要求);(2)体系试运行满3个月。实施ISO14001的意义(一) 外部动机1、 来自政府的压力:各国政府的湖那经立法和执法日趋严厉,组织一旦违法或造成环境事故将受到巨额罚款甚至会被迫关门。巴西有一项调查问组织为什么要实施ISO14000,78%的回答是:为了确保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我国第四次环保会议提出:2000年的前所有工业组织污染物排放必须达标。“九五”期间将新增200多项标准,除浓度控制外,增加了总量控制,变单因子收费为多因子收费,排污收费也将高于治理成本,组织与其被动守法不如主动进行环境管理。2、 社区居民的压力:广东某化工公司不断受

9、到周围居民的投诉,抱怨其排放恶臭气体。该公司过去环保状况不良,但目前已有所改善,他们认为现在造成污染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其他化工厂,通过监测也证实其排放没有超标,于是该组织为塑造自身良好的环境形象,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环境行为,减少周围居民的投诉和抱怨,决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3、 市场的压力,也是主要动力:市场压力首先来自于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由于不符合相关国家的环保要求或标准,95年外贸损失高达2000亿人民币。目前国际贸易中对环保标准包括对ISO14001证书的要求越来越多,一旦获取了ISO14001认证证书就等于取得一张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同时通过获取ISo14001证书可

10、提高组织形象,降低环境风险,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4、 香港某评审机构对中国某水泥厂股票在香港上市提出环境要求,该水泥厂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后,对其股票上市十分有利。5、 英国某商团来华考察糖精生产厂,江苏某组织由于环境管理比较完善,并且申请了ISO14001认证,结果成功的与该商团签订了供货合同。6、 1998年4月13日“蓝色巨人”IBM公司向其遍布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发出了950封信函,鼓励其进行ISO14001注册,并表示环境管理已被纳入对未来供应商的评价标准中,那些进行ISO14001注册的供应商将被“友好地”对待。 (二)内部效益、增强环境意识、促进组织减少污染通过建立

11、环境管理体系,使组织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的内在价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强了组织在生产活动和服务中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摸清了组织自身的环境状况。、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ISo14001标准是关于环境管理方面的一个体系不,它是融合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于一身,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体系标准。做为一个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该标准在组织原有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系统的管理机制,这个新的管理机制不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促进组织整体管理水平。(三)掌握环境状况、节能降耗、降低成本ISO14001标准要求对组织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体现清洁生产的思想,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产品及服务都考

12、虑了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对环境因素,并通过设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以及运行控制对重要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有效地利用愿材料和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减少各项环境费用(投资、运行费、陪罚款、排污款)。从而明显地降低成本,不但获得环境效益,而且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四)有利组织良性和长期发展组织通过ISO14001标准,不但顺应国际和国内在环境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受国内外在环保方面的制约,而且可以优先享受国内外在环保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待遇,有效地促进组织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和持续发展。我国目前也正在考虑对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的组织在环保贷款、环保产品认证、

13、评选先进单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我国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以中国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以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决定为依据。企业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目标要以国家“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依托,确保区域环境目标的实施,实现总量控制。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与全过程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及企业管理相结合。环境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因此环境管理必须贯穿在企业管理之中,企业应把全过程控制污染、清洁生产,作为企业的环境方针、目标纳入环境管理体系之中,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体现防治污染

14、。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与现行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要把有关制度的基本要求纳入环境管理体系之中。审核认证前,把是否遵守中国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总量控制指标作为企业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审核认证中,把是否贯彻了环境管理制度作为审核内容之一。从而使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更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机构、咨询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和各自职能分别开展相应工作。 要加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人员和咨询人员的培训,提高环境管理体系咨询,审核认证工作的质量,为改善中国环境管理状况,获得国际认可创造条件。 加强对认证工作的监督。ISO9001与ISO14001

15、的关系1 从ISO9000族和ISO14000族标准制订的历程、主导思想等方面来看,它们也有许多相似的要求,这种相似性在ISO9000族2000年CD2版中体现就更为明确了,可以确信2000正式版将为这两套体系的一体化提供更为方便的技术基础。在此,就ISO/CD2 9001:2000版、ISO14001:1996版在结构和要素上的相似的处进行对比,以说明一体化的可行性: 2 结构对比 96年发布的ISO14001标准提出了P-D-C-A 不封闭的螺旋上升管理模式;ISO9001:2000版标准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其管理模式-改原先20个要素逻辑性不强的特点,也建立起P-D-C-A的循环管理架构

16、,通过顾客要求的输入、顾客满意度的评价,在组织内部建立起资源管理(策划)-产品和/或服务的实现-测量分析及改进-管理评审的循环模式,并通过对顾客需求的定期评审作为起点,开始体系的持续改进,两套体系的过程模式均可以用下图表示:3 要素对比: 通过ISO/CD2 9001:2000版附录A(提示的附录):ISO/CD2 9001:2000与ISO14001:1996的间的条款对照,不难看出这两套标准在要素分布上的相似的处。以下,就一些重要环节的共同的处,以及进行融合的方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法律法规要求 法律法规要求在IS014001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需要组织制订程序进行获取和评定符合性

17、的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符合性的提升,也作为衡量体系运行成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ISO9001的94版中,并没有对该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但在2000版CD2的 5.3条款则对组织识别和获得适用的法制法规要求等提出了程序化的要求,这不能不说是2000版标准对于94版的先进的处。4 对于该要素,两套体系完全可以采用同样的流程进行操作,只需要在职能部门和获取渠道上进行明确的规定即可。5 难点:法规鉴定人员的素质 方针、目标和策划 对比两套标准可以发现其对方针的要求非常相似,虽然目前还没有看到哪个组织将质量、环境方针进行合并,但对于方针的管理、传达、定期评审等工作是共同的。随着方针的制订,设定各个

18、层次的目标以及相应的管理对象进行运行策划的工作思路也是完全一致的,虽然两套标准都没有要求组织制订目标和策划活动进行程序化的规定,但我认为制订一套规范的适用于组织的规程是利大于弊的。 文件的记录 文件化、文件和记录的控制是任何体系同样的要求,也是组织管理必不可少的管理内容,对于这些要素,ISO9001和ISO14001提出了几乎完全相同的要求,因此对于组织来说,根本不需要也不应该建立不同的两种程序来进行管理,那只会给组织的内部运行带来混乱。6 培训 对于任何一个渴望有所发展的组织,人员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体系的运行,培训更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组织内人员的培训工作,完全可以设定由一个归口

19、部门来进行管理,事实上,这些工作的方法将是完全一致的。 7 运行控制 运行控制是这两套体系关注的焦点,它实际上就是组织围绕其方针对各个工作领域进行策划的结果,当组织建立的体系完全独立时,操作人员将依照不同的几个程序进行工作,而每个程序其实只是其工作的一个部分,这必将带来不可避免的混淆,最终削弱工作的效果,因而,对于运行控制进行最大程度的结合将为组织带来最大的回报。8 监测、测量器具管理 由管理对象的不同,所以监测和测量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监测和测量的原则和目的是相同的,即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关键特性与相关规定的符合情况。我国对于计量的相关要求有比较明确细致的规定,因此,可以考虑依照ISO1

20、0012的要求建立一套统一的计量管理体系,服务于质量、环境甚至其他任何管理体系。9 内审 内审的合并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内审人员的素质,不同的体系在内审的整个操作流程上可以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不同的管理对象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审核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特别是在法律法规等技术性问题上,很多组织难以保证有一支完全合格于两套体系的内审队伍。但是,至少在内审的程序上,两者是一致的。10 纠正与预防 一个统一的、简便的纠正与预防流程,将对组织纠正与预防有效性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这表现在:它可以方便一线的员工快速的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将员工从判断应用哪一套体系的纠正与预防中解放出

21、来,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作为体系运行一个旧阶段的终点和新阶段的起点,在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管理评审应该关注组织整体经营活动相对于各个体系的表现,从而规划协调组织的资源,确定新的方针目标,因此将不同体系的管理评审放在一起进行,会有助于最高管理者进行整体的考虑,同时,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纠正与预防、内审、法规等要素的整合也为它的合并提供了客观基础。 11 结论: 对于组织来说,建立一个体系,实际上就是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使的既满足标准的要求,又适合组织的运行,因此,只有找到各种标准相对于组织的结合点,才能帮助组织以最经济的运营方式获得最

22、大的经济效益。ISO14001标准包括五大部分,17个要素。五大部分指:1) 环境方针2) 策划3) 实施与运行4) 检查和纠正措施5) 管理评审17个要素指:1) 环境方针2) 环境因素3) 法律与其他要求4) 目标和指标5) 环境管理方案6) 机构和职责7) 培训、意识和能力8) 信息交流9)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10) 文件控制11) 运行控制12) 应急准备和响应13) 监视和测量14)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15) 记录16)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17) 管理评审标准的实施按照ISO14001的第四章执行。4.1 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本章描述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14

23、001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的方面:开始会议(先期)环境审查环境评价因素清查(先期)环境审查法规鉴別管理评审环境管理系統审核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紧急事件准备与响应 检查与纠正措施不符合、纠正及預防措施检查与纠正措施监视和测量A1 总要求 实施“规范”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改进环境表现(行为)。“规范”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概念,即组织将定期评审与评价其环境管理体系,以寻求对它进行改进的可能性并予以实施。而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是为了实现环境表现(行为)的进一步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为持续改进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过程,改进的程度和范围由组织根据其经济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自行决定。

24、尽管可以期望通过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实现环境表现(行为)上的某些改进,但应当认识到,环境管理体系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其作用是帮助组织去实现和系统地控制它自己设定的环境表现(行为)水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本身并不必然地导致立即降低有害环境影响的结果。 是在整个组织内,还是仅在一些特定的工作部门或活动中实施本标准,可由组织自行决定。如果仅在特定的工作部门或活动中实施,可以采纳组织内其他部分业已建立的方针和程序,用来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只要它们适用于行将采用本标准的这些特定部门或活动。环境管理体系的详尽与复杂程度,文件提供的程度,支持体系运行的资源,都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及其所从事活动的性质,对于中小

25、型企业尤其如此。 把环境事务纳入整个管理体系,将有助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同时有助于提高效能,明确责任。 本标准规定的管理体系要求,是建立在一个由“计划(策划)、实施、检查、评审”诸环节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的基础上。 该体系应使组织能够:a. 制定适宜的环境方针; b. 确定其过去、当前或计划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以判定其中的重大环境影响; c. 确定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 确定优先事项,建立适当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e. 建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以实施环境方针,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f. 顺利开展规划(策划)、控制、监测、纠正措施、审核与评审活动,以确保对环境方针的遵循和环境

26、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 g. 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作出修正。 我国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以中国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以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决定为依据。组织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目标要以国家“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依托,确保区域环境目指标实施,实现总量控制。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与全过程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及组织管理相结合。环境管理是组织管理的一部分,因此环境管理必须贯穿在组织管理的中,组织应把全过程控制污染、清洁生产,作为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纳入环境管理体系的中,促进组织节能、降耗、减污

27、。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体现防治污染。 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要与现行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要把有关制度的基本要求纳入环境管理体系的中。审核认证前,把是否遵守中国的环保法律法规、标准、总量控制指标作为组织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审核认证中,把是否贯彻了环境管理制度作为审核内容的一。从而使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更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机构、咨询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和各自职能分别开展相应工作。要加强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人员和咨询人员的培训,提高环境管理体系咨询,审核认证工作的质量,为改善中国环境管理状况,获得国际认可创造条件。 加强对认证工作的监督。4.2

28、 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针并确保它:a. 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b. 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诺; d. 提供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指标框架; 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 f. 可为公众所获取。 A2 环境方针 环境方针是实施与改进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推动力,具有保持和潜在改进环境表现(行为)的作用。因此,环境方针须反映最高管理者对遵循有关法律和保证持续改进的承诺。环境方针是组织建立目标和指指标基础。对方针的规定应当作到意义明确,使内、外相关方都易于

29、理解。应当对方针进行定期评审与修订,以反映不断变化的条件和信息。方针的应用范围应当是可以明确界定的。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规定其环境方针并将其形成文件。如果它从属于一个更大的组织,其环境方针还应符合后者的方针,并得到后者的认可。注:最高管理者可以是对组织负有执行职责的个人或集体。环境方针的内容 每个组织的环境方针一般涉及以下方面: 1、 长远规划方面:* 一般原则,如:承诺预防污染,建立行为评价程序,符合法规要求;* 战略或计划,如:在投资政策及实施方面承诺考虑环境问题。2、 特定目标方面:承诺清洁生产目标;承诺减少某种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消耗(如:水、电);优先考虑废物在组织内的循环使用。3、

30、产品方面:承诺达到国际法规限制及客户要求;以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最小的原则指导产品开发、设计。4、 培训交流方面:加强对员工进行环境培训;促进组织将环境表现向客户、员工及公众进行交流和公开化。5、 员工保护方面:以员工的健康安全不受危害的方式参加操作活动。6、 符合性方面:与环境监督管理机构密切合作,实现地方或同行业中最佳管理标准,确保运行层次始终符合法规要求。总的,环境方针不仅能反映组织的总的方向与承诺,而且应清晰易懂,能为广大员工所了解和掌握。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說明职责分工全员参与污染預防持续改进培训、意识及能力(4.4.2) 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负责对企业/

31、組织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整理、汇报、办理研讨会议及传达說明等工作。办理其必要时有关的教育培训內容、时间的确定与实施。 召开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研讨会议拟訂。該会议须最少有涵盖企业/組织活动所有范围的主管参与,并將有关的会议結果內容对其员工說明。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內容优先納入具污染預防效益者。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內容需有依一定时间间隔(如每年或每二年或每三年等)、企业/組织活动改变、员工随时反馈、外部专家学者建议等情况而认为(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负责整理判断)有其检討需求时的修訂机制(原则上环境方针经一定程序公开后,不要轻易

32、变更,而环境目标、指标则可较具弹性調整的)。(参見不符合、纠正及預防措施的說明) 沟通(4.4.3) 确定的企业/組织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负责以各种可行方式(如公告、公文、海报、广播、e-mail、办理相关活动、广告等)传达至企业/組织全体员工及供应商、客戶、利害相关者。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负责答复其他单位/部门的询問(问答方式,联系方式依循既有內部沟通渠道) 。 与各部门/单位及供应商、客戶、利害相关者有关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依循既有內部/外部沟通渠道,传达至各部门/单位或供应商、客戶、利害相关者。环境管理系統的文件化

33、(4.4.4) 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將本栏各重要說明納入环境管理手冊。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將本栏各重要說明納入环境管理手冊。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將本栏各重要說明納入环境管理手冊。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將本栏各重要說明納入环境管理手冊。文件控制(4.4.5) 须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建立确定的企业/組织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文件,并由文件控制单位负责发行及控制。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也须保存其原件或复印件,并分类标示归档。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以外其他部门也需保存由文件控制单位发行的相关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

34、境管理方案文件,并分类标示归档。建立相关文件的易查性及确保为最新版本的程序。运行控制(4.4.6) 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负责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确定的控制程序制訂。依本栏各重要說明及企业/組织实际运作方式納入程序及其他各阶有关文件。依本栏各重要說明及企业/組织实际运作方式納入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确定控制程序及其他各阶有关文件。依本栏各重要說明及企业/組织实际运作方式納入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确定控制程序及其他各阶有关文件。依本栏各重要說明及企业/組织实际运作方式納入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确定控制程序及其他各阶有关文件。环境管理方案

35、需有完成进度时间的计划、考核方式。紀录(4.5.3)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整理、汇报、办理研讨会议及传达說明等工作过程(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确定控制程序制訂、施行过程)相关紀录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依內部档案分类标示归档。 各部门/单位需保存相关会议紀录及传答說明紀录(作业过程相关紀录),并依內部档案分类标示归档。4.3 规划(策划) 4.3.1 环境因素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

36、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A3.1环境因素4.3.1提供了一个过程,组织可据此确定哪些重要环境因素应作为其的环境管理体系的优先事项。该过程应考虑到分析工作的费用和时间,以及可靠数据的可得性。可以利用出于法规或其他目的所取得的现有信息。组织还可以把他们所关心的环境因素的实际控制程度也纳入考虑范围。组织应当考虑其现行的,以及与此有关的过去的活动、产品和(或)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以确定自身的环境因素。 如果一个组织尚未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首先应当通过评审的方式来确定自己的环境状况,这样做的目的,是对组织所具有的一切环境因素予以考虑,以此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已实施环

37、境管理体系的组织,可以不进行这一评审。 评审范围应覆盖下列四个关键方面:a. 法律、法规要求; b. 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c. 对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 d. 对来自以往事件调查的反馈意见的评价。 在所有情况下,都应当考虑到组织内的正常和异常运行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紧急状态。评审的适宜作法可包括使用调查表、面谈、直接检验和测量,利用以往审核或其他评审的结果等,应视活动性质而定。应对涉及下列因素的工作部门的活动所伴随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予以考虑:a. 向大气的排放; b. 向水体的排放; c. 废物管理; d. 土地污染; e.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f. 其他当地环境问题和社

38、区性问题。 这一过程中应考虑到正常运行条件,关闭与启动时的条件,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情况或紧急状态所伴随的潜在的重大环境影响。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确定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所伴随的重大环境影响,而不要求作具体的生命周期评价。组织无须对它的每一种产品、部件和原材料投入都作出评价。他们可以从活动、产品或服务中选择出某些属类,从中确定那些最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对产品环境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因组织所面临的市场情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相对说来,组织的承包方或供方的控制作用较微弱,而由于组织负责产品的设计,它能通过这一过程明显地改变环境因素,如通过更换某种输入材料。考虑到组织在他们产品的使用和处置过程中控制作

39、用有限,在可行时,他们应考虑建立适当的贮运与处置机制。但这一规定不意味着改变或增加组织的法律责任。职责分工全员参与污染預防持续改进培训、意识及能力(4.4.2) 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负责对企业/組织活动过程所有的环境评价因素清查工作的规划、推动。并包括有关环境评价因素清查的教育培训內容、时间的确定与实施。 须最少有涵盖企业/組织活动所有范围的主管参与相关教育培训并將有关的內容对其各员工說明。 环境评价因素清查項目需有污染源及其可行防治方式的初步建议。相关做法納入教育培训課程內容中。 教育培训課程內容中說明规划的环境评价因素清查作业流程,流程需有依企业/組织活动改变、员工随时反馈、外部

40、专家学者建议等狀況,而随时修訂环境评价因素的机制。(参見不符合、纠正及預防措施的說明) 沟通(4.4.3) 以教育培训为主要沟通方式。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负责回复其他单位/部门的询問(问答方式,联系方式依循既有內部沟通渠道) 。 与各部门/单位及供应商、客戶、利害相关者有关的环境评价因素清查結果,依循既有內部/外部沟通渠道,传达至各部门/单位或供应商、客戶、利害相关者。 环境管理系統的文件化(4.4.4) 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將本栏各重要說明納入环境管理手冊。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將本栏各重要說明納入环境管理手冊。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將本栏各重要說明

41、納入环境管理手冊。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將本栏各重要說明納入环境管理手冊。文件控制(4.4.5) 各阶段环境评价因素整理而为文件者,由文件控制单位负责发行及控制。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也须保存其原件或复印件,并分类标示归档。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以外其他部门也需保存相关本身部门相关的环境评价因素复印件,并分类标示归档。建议:建立环境评价因素的減废效益清单。建立相关文件的易查性及确保为最新版本的程序。运行控制(4.4.6) 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负责环境评价因素的控制程序制訂。依本栏各重要說明及企业/組织实际运作方式納入程序及其他各阶有关文件依本栏各重要說明及

42、企业/組织实际运作方式納入环境评价因素控制程序及其他各阶有关文件。依本栏各重要說明及企业/組织实际运作方式納入环境评价因素控制程序及其他各阶有关文件。依本栏各重要說明及企业/組织实际运作方式納入环境评价因素控制程序及其他各阶有关文件。紀录(4.5.3) 教育培训紀录由企业/組织教育培训专责单位或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依內部档案分类标示归档。环境评价因素控制程序制訂过程相关紀录由ISO 14001推动负责部门依內部档案分类标示归档。 各部门/单位依环境评价因素控制程序作业过程相关紀录由各部门/单位依內部档案分类标示归档。各部门/单位保存与本身相关的环境评价因素清查或提出过程的紀录。并依內

43、部档案分类标示归档。*一、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重要对象,环境因素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1识别全面。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具体地说,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异常(如生产的开车、停机、检修等)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三种时态: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泄露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现在(如现场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问题)和将来(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

44、的环境问题,将来潜在法律法规变化的要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因素)。七种类型: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可能存在大气排放、废水排放、噪声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当地社区的环境问题。2识别具体。环境因素识别的目的是提供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的明确对象,为此识别应与随后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相一致。识别的具体程度应细化至可对其进行检查验证和追溯,但也不必过分细化(如把试验室使用pH试纸废弃也作为一项环境因素)。3明确环境影响。环境因素的控制是减少或消除其环境影响,同一个环境因素可能存在不同的环境影响,因此,识别时应明确其环境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环境影响。4描述准确。依据I

45、SO14004标准示例,环境因素通常可以描述为环境因素(物质)或污染物的名称与某一行动或动作的组合,即名词加动词。污染物的名称应明确到有关污染物质种类或组分。二、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和步骤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主要有:过程分析法、产品生产周期分析(ICA)法、工艺流程物料衡算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及资料评审法、专家评议法等。这些识别方法各有利弊、适用场合不同。因此,应用时,可依据各组织的资源(人员的能力)和实际需要选择上述一种或几种方法组合使用,这样,才能达到预定的识别效果。以下介绍三种常用的识别方法:1.过程分析法该方法通常把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全过程划分成许多过程片段,再根据某一过程片段分别

46、识别出相关环境因素。其做法如下:(1)以产品生命周期为思路,按照产品输入到输出全过程以组织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排序,通常包括原料采购、周转、仓储、生产加工、包装、成品检验、运输等主线,以及动力、行政、后勤等辅线。(2)对每一职责部门或运行活动单元按先后顺序划分各过程片段;(3)通过现场观察、工艺分析及统计等方法,识别确定每一过程片段从输入到输出存在的环境因素(包括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4)确定每个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5)将各个过程片段的环境因素进行汇总统计,为了管理的需要,可按部门将环境影响相同或控制手段类似的环境因素排列在一起。过程分析法识别环境因素可从以下示图(图1)来描述其识别分析的过程。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在定性的基础上可以较为直观,快捷地识别环境因素,且过程细化、环境因素识别很少遗漏,便于随后对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和控制实施。2.生命周期分析(LCA)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是对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使组织全面了解自己的产品,包括从原材料生产到最终废弃处置的全部生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即:原材料的生产与加工、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产品的运输销售、产品的使用与回用,产品的废置与再生。针对五个阶段的环境因素识别原理(如图2所示),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一种简单做法是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矩阵。矩阵纵栏为产品的各个生命阶段,其横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