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48DOC.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8880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5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48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48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48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48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48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48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48DOC.doc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规划策划及实施方案前 言四川是中国客家人聚居的五大省之一,初步统计,这里居住着200万客家人,他们主要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随着客家人的第四次移民浪潮从闽、粤、赣原乡地迁入四川的。由于四川地处内陆,农耕文化保留得较完整,加之客家人的凝聚力强,客家文化有着较大的封闭性,使这里的客家人群落至今仍保存着较原始的文化体系,而其它地区的客家人群落特别是发达地区如香港、沿海等地在现代化和东西文化的冲撞过程中,已较大程度地丧失了自己的文化特性,这就是四川客家文化弥足珍贵之处。在成都这一中国西部特大城市东部的洛带古镇,全镇人口2.3万,但90以上的居民为客家人,这里至今仍讲客家话,

2、沿袭着客家人的古老习俗。以洛带古镇为中心,周围十几个乡镇还聚居着约50万客家人,他们以是否会说客家话、祖先神位写法和家族来源作为文化认同的标志。客家人多数是清初广东、福建、江西一带老移民的后裔,由于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东山区域,所以学术界统称为“东山客家”。 东山(即龙泉山脉)客家人在成都市城市发展向东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两难选择,都市文化的进程迫使东山客家人思考传统文化价值。在现代化不可避免的时候,东山客家人选择了在开发中保护传统文化的道路。我们也发现,那些保留完好的客家文化,完全可以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发掘并表现出来。洛带古镇西距成都18公里,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

3、泉镇11公里,有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洛公路通达,位于特大城市近郊,可进入性好,地处成都平原和龙泉山脉的接合地带,是花果山省级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基础设施条件好,适宜发展旅游业。基于此,1999年2005年期间,成都东郊的客家重镇洛带古镇政府委托我们编制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总体策划及实施方案。一系列方案实施后,洛带古镇的知名度迅速上升。2005年10月12日,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在成都正式开幕,这是世界客属恳亲大会首次在中国西部举行,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乡亲相聚美丽的“天府之国”,共话亲情友情,共谋合作发展,此次“世客会”的主会场就设在位于成都以东的

4、“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古镇。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的召开,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客商在四川的投资就上100亿元,不仅为洛带古镇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本市场,而且也对整个四川省、成都市经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辐射效应。洛带古镇的崛起,使其成为了四川省、成都市与全世界社会、经济、文化界联系的一座桥梁。“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洛带古镇真正成为了世界客家人心中永远的精神栖息地,成为了世界的古镇。第一部分 成都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总体策划一、洛带古镇区域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洛带古镇位于成都市东郊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的交接处,西距成都18km,南距龙泉驿区府所在地龙泉镇11k

5、m,距成渝高速公路立交桥接口4.6公里,东邻万兴镇,西邻西平镇,南接同安镇,北距洪安火车站7公里。规划范围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0421,北纬3039。2、地质地貌洛带古镇所处地域在地质上属龙泉山断裂带北东端西侧斜坡和川西平原交汇地带。在构造上,龙泉山的隆起和川西平原的下陷,是受一组北东向断裂活动所引起,例如龙泉经洛带、金堂至绵阳的大断裂分开了龙泉山和川西平原两大地貌单元。在规划区内主要出露第四系和白垩系地层,很少出现侏罗纪地层。在玉带湖以东、三道财神一带,主要为棕红色夹灰色砂岩粉砂岩,偶尔夹少量黄绿色页岩(蓬莱镇组J3p);在玉带湖及五里坡一带,出露地层上部为紫红色粘土岩粉砂岩,下部为砖红色砂岩

6、粉砂岩(天马山组K1t);在五里坡、熊家嘴一带及坝丘、台地,多为棕红、砖红色泥质细砂岩夹泥岩(夹关组K2t);而棕红色砂岩泥岩,多分布在平坝台地或小丘基岩裸露部分(灌口组K2g)。第四系地层除下更新统未出露以外,其他有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亲统地层出露。规划区域位于龙泉山脉北东段西侧及川西平原边缘带,以山地为主,约占规划面积的3/4。最高处三道财神,海拨706m,平坝最低处为514m。因此,总的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及平坝型。3、气候土壤规划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多在15.5-16.6,山地年平均气候多在15.5左右。山地和平坝最低气温在1月,平均气温

7、5-5.1,最热月为7月,平均26.1-34.1,最热时山区为35,平坝为40。所以,规划区内的气候状况,一年四季均可开展旅游活动,也是成都市郊度假、消夏的好去处。区内大部分地区是山地,基岩裸露,出现地层主要是侏罗纪上统的蓬莱组,白垩的夹关组,因此其土壤主要为上述母岩风化剥蚀,形成残坡积的紫红色砂质泥质性粘土,有利于多种林木及农作物的生长。沿河沟冲积形成的红沙组及半沙组土壤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该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对规划区及外围的绿化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种植速生树,在3年内能保证成林。4、水文地质本区年均降水量为974.4mm,78月降水占51%,12月降水量最少。由于区内山地占绝大部

8、分,加之地貌特殊,地表水补给范围大,有利于储蓄积水,经徐家河、李家沟、胡家沟汇集于玉带湖,给予本区丰富的供水资源。玉带湖面积200亩,储水量120万m3。从长远着想,若将坝基加固增高,湖面和储水量都会增大,为中远期旅游开发打下良好基础。洛带正处于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带,又是成都平原下风下水地带,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水文地质队打井一口,日出水量在1020m3,深度在80m以上。又据规划组实地踏勘,见居民饮用水多为打井取水,一般35m深即可取水。水量丰富,水质很好。这主要是洛带古镇处在洪积裙特殊地貌单元之上,三峨山、李家沟山地大面积补给区地表经流浅层间隙水所至。而且浅层地下水源区大多保留原始自然风

9、貌。从中长期规划来看,洛带古镇可显现出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二)经济发展状况据1998年统计,洛带古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2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为1.02亿元,全镇总人口21701人,城镇人口4132人,其中客家人占85%以上。居民年均收入达到3160元。(三)基础设施现状古镇现有日供水62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新建的电信大楼装机容量20000门的程控电话投入使用,配置有3.5万千伏的变电站一座,有2所医院,其中区级医院一所,设备齐全,并有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的贸易市场一个。所有这些,都为古镇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四)旅游开发现状在策划已前,洛带古镇还未开始旅游开发,旅游还未形成产业

10、,旅游资源基本上闲置,旅游业处于原始的,自发的状态,以南华宫为代表的古镇,每年都要接待部分前来考察的游客,由于没有形成旅游业,吃、住、行、玩、娱、购未成体系,所以也没有产生较大的旅游产业,连接待人数和收入都未有统计资料。玉带湖、一道财神等景点有时也有自发的游客来泛舟船和野炊。这种状态是无法产生旅游效益的。二、洛带古镇旅游开发SWOT分析(一)旅游开发条件和机遇洛带古镇发展旅游业有着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遇,发展旅游业的支撑因素很多,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不利因素和风险,现将各方面的因素列于下表进行分析。表21旅游开发条件机遇分析因素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机遇风险区域经济环境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的GDP和人均G

11、DP持续增长,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时间和货币在不断增长,居民用于旅游的消费支出比例不断增大,以及成都市民特别喜爱节假日休闲游。下岗职工增多,城镇居民为适应住房改革不得不将多年的积蓄用于买房,在几年内都将影响旅游市场消费,但小尺度的近郊旅游所受影响不会太大。于蓄P210858成都城市向东发展已成定制并正在付诸实施,洛带即将成为成都市区边缘的唯一古镇,城市化发展、人气的东移,投资力度的加大为洛带旅游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能否实现,决定了这几年内旅游者购买力的大小。城市东扩及洛带古镇的城市化将破坏古镇的原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和不按规划实施都将毁灭旅游业。吸引力由于旅游产品定

12、位为客家文化旅游,使洛带旅游产品在四川独具特色,在成都市具有不可替代性,使洛带旅游一开始就具有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对港、澳、台、粤、闽、赣等地区游客和成都市及其周边游客,以及天下客家人都有吸引力。古镇周边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古镇仅一条主街道,且复旧还要投入大量资金,镇周围及山上生态环境差,基本上缺乏大面积的森林绿化,严重影响游客的感知。9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市场的全面启动,国内旅游者对新开发的旅游地的好奇心,成都市国内旅游市场出现兴旺局面。世界客家人的寻根、探亲,客家文化研究已成为热点,在大陆内地开发出一个保护较完好的古镇,对世界客家人都有吸引力。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促销经费匮乏,以及经营管理

13、者不懂旅游,管理水平不高,没有在游客心中树立起良好的感知形象。形象作为客家文化观光、休闲地的主题形象突出,特色鲜明,是一般风景名胜区所难以比拟的,这将对海内外游客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尽管规划对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准确,但在实施和经营管理中,可能使主题形象模糊或有损形象,会使古镇沦为一般旅游地。旅游者厌倦了传统旅游方式,而期待新的旅游项目。文化休闲旅游将成为下个世纪初的热点。古镇旅游资源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旅游资源贫乏,必须加以弥补,使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能较好地融为一体,填补旅游形象空白,否则,旅游风险大增。区位条件与可进入性区位条件优良,距成都约20km,有成渝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成洛路、成龙

14、路、老成渝公路,三环路可直达或提供多处便捷的通达线路,这些线路通车后,进出洛带十分方便,离成都仅10多分钟路程。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太好,对发展旅游业也未必是好事,因为它很难留住过夜客,减少了游客的逗留时间,每位游客的平均产出值也会降低,洛带必须以特色留住客人。优良的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为洛带的周末和其它节假日夜间的餐饮娱乐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可以以特色吸引回头客,即使不过夜,也会使其多次消费。游客对旅游地一旦不满意,可马上重新选择新的旅游目的地,也可能使这里难以留住游客,同时旅游者对旅游地的不满会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更快地传播,为古镇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市场竞争态势在成都近郊的同类旅游景点中,洛带区位

15、条件最好;文化内涵最丰富;也最有海外影响力;又是刚开发出的新旅游地;这些都使洛带古镇在与同类的黄龙溪、安仁镇等古镇竞争中处于优势。同时,洛带古镇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在成都周围,旅游资源富饶,空间分布密集,新开发的景点和旅游项目较多,市场分割厉害,市场竞争激烈。文化观光旅游对近期中国游客的吸引力不太大,所以洛带不能搞单纯的观光旅游,在成都东郊,除了“桃花会”能短暂地聚人气外,还没有一个大型的有特色的旅游地吸引游客东移。将洛带开发为集文化观光、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地,有助于奠定它在东郊旅游地的领头地位。并通过它可以将桃花会、农家乐、龙泉湖、十陵等景点连为一体,形成农业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和

16、文化旅游的综合型旅游区。近几年来,旅游者可能会喜欢雪山、森林等生态旅游地和温泉、滑雪等健身度假类旅游产品,而这类产品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会不断增多。环境在当地政府努力下,古镇基本得到保护,在古镇的南方尚有大片土地未被利用,保证古镇能与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规划区内无工业污染。三峨山及玉带湖周围山地没有形成森林植被,古镇周边绿化较差,使古镇既无林相、也难以形成季相,严重影响感知和形象。规划的实施和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是改变环境的大好时机,绿化规划应优先实施。绿化规划不能有效地实施,古镇面貌不能复旧,古镇南郊再建城市化街道,必然毁坏古镇的旅游业。旅游服务设施古镇尚有较多的存量土地可用于旅游设施的开发,

17、以满足高、中、低档游客的需求。由于古镇尚未开发,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还不具备,为早期开发和吸引游客增大了难度。在规划实施时,采取各种方式引进资金,建立灵活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服务设施系统。服务设施的投入所需资金量大,使投资者的风险大增。旅游服务与管理当地客家居民对旅游者的热情友好;服务者热情尽职;当地政府对旅游管理高起点的要求。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不熟悉,政府公务员和管理者,以及今后的服务者都要经过系统培训。在大力开发古镇的同时,开发人力资源,引进人才,为古镇旅游发展储备人才;投资者也会带来不少的人力资源,对古镇发展是一机遇。低级的服务、管理将在游客中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消费者

18、的需求不能正常理解,将带来经营风险。(二)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洛带古镇古街的中部破坏很大洛带古镇被破坏的古街风貌一角通街留不住人,休闲游览空间缺乏投资者的文化素质很重要,投资者一定要对旅游和文化有特别兴趣,招商引资方能产生共鸣,投资者才有投资的可能性。古镇一条古街的中部破坏很大,面临较重的撤迁任务。通街留不住人,休闲游览空间缺乏。古镇街道与周围建筑物不协调,缺乏与周围建筑的缓冲地带。缺乏一个游客问讯中心来明确、提高古镇的文化价值。对于文化类景点来说,导游的作用是特别重要的,它关系到游客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对古镇文化的认同。古镇明显缺乏高水平的导游讲解人员和导游册子。在旅游策划完成后,古镇应有

19、一个管理规划,以实施强有力管理。古镇的恢复尚需付出艰辛的劳动,各类标识和附属设施,应当进行高水平制作。绿化规划能否实施,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三、洛带古镇旅游资源分析及其评价(一)旅游资源分析1、洛带古镇自然旅游资源洛带古镇自然旅游资源较贫乏,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单就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大,必须与人文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人为改变原来的环境,使自然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才有吸引力。(1)三峨山位于洛带古镇东,龙泉山北东端西侧,从川西平原拔地而起,山虽不高却气势轩昂。远观三峨山 站在山上,可俯瞰成都平原和洛带古镇,视野开阔,平川田畴尽收眼底。山腰平添多处平台,是龙脉会合的风水宝地,可开发

20、为旅游地。山上除燃灯寺及山后有成片的松柏外,多为桃树、梨树等经济林木。其优势在于地处平原、山地交汇处,景观层次分明,借景空间广阔;其劣势是山上没有形成绿化带,没有森林覆盖,难以形成自然风景的林相、季相,远望山上有光秃秃之感。所以近期开发的重点是绿化为二级景点。(2)红豆林燃灯寺有20多亩的绿化带,主要林木以松柏、青杠树为主。珍稀树木有红豆木、迎客松、桂花树、楠木和部分柏树。这些树的树龄大多在100-200年以上。其中的10余株红豆树最珍贵,具有象征意义和开发利用价值。它们是客家先民清初入川时从广东带来的红豆种点播于此,经精心培育和护理,才长成了今天的参天大树,是客家先民念念不忘原乡的历史见证和

21、寄托相思的象征物,赋与了红豆树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二级景点。(3)玉带湖又名李家沟水库,位于同安镇望子成龙坡村西江河右支的洛带溪(徐家河)上,大坝高24.5m,坝长116m,坝顶高程540.5m。集水面积3.79,淹没水面200,总库容量120万m3。主要供洛带古镇生产生活用水,灌溉附近乡镇田土4716亩,玉带湖地处三峨山蓄电池侧下,三面群山环绕,湖四周的缓坡,圆丘长满了林木、桃树,区内无任何污染,水质很好,可直接饮用,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其湖光山色将是市场休闲度假的好地方,为三级景点。2、洛带古镇人文旅游资源以下景点的级别,是依据景点自身的资源价值,资源特色、在客家历史文化中地位以及对国际国内

22、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大小综合评定的。一级景点,表明有国际国内尺度客源市场吸引力;二级景点表明有国内省内中尺度客源市场吸引力;三级景点表明有成都市内小尺度客源市场吸引力。(1)洛带古镇 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街道原貌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街道原貌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沿街客家民居原貌古镇的格局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一街二寺三会馆,洛带公园博物馆。”三大会馆提高了洛带古镇资源的品质。洛带公园是民国17年袍哥舵子刘惠安倡导,集资修建的一座公园,颇有特色。博物馆为原来的燃灯寺搬迁来的建筑,依然是清代的寺院建筑风格。一街七巷子为上下街、北巷子、凤仪巷、槐树巷、江西会馆巷、柴市面上巷、马槽堰巷、糠市巷,构成古镇完整的交通系

23、统,同时构成了一个完备的防御系统。上下街中各立一个栅子,每条小巷与大街的连接处也有一个栅门,各栅子一关闭,成一个封闭的古镇,可有效地防御土匪、盗贼的袭击。这种防御性建筑风格具有典型客家建筑特征,一个小镇有如此完备的防御体系实属罕见。后来,在江西会馆巷和北子口又各建有一个碉楼,使防御能力大增。目前,巷子的栅子有的尚能见端倪,上下街中与各巷子栅子有待恢复。沿街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基本上保留了清代的建筑风格。街道东西弯曲走向,长约1km,街面宽8m,原铺以石板。街两边商号林立,铺面的后面多为深宅小四合院,平房与木楼参差交错,房屋以上坯墙木质穿斗房,单桅硬山式,小青瓦为主,屋脊饰以中花和鳖尖,窗户是木质

24、雕花窗。古镇街巷特色鲜明,为一级景观带。(2)三大会馆即广东会馆(南华宫)、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禹王宫)。广东会馆 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广东会馆原貌一角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广东会馆周边环境状况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广东会馆周边环境状况又名南华宫,清乾隆11年(1746)由广东籍客家人捐资兴建。因崇尚佛教禅宗南宗的始创者六祖慧能(后来成为广东的乡贤神祗,六祖被誉为“南华道人”),故广东人活动的会馆又称为“南华宫”。南华宫坐北向南,主体建筑由乐楼、耳楼及前、中、后殿组成,呈中轴线对称排列,复四合院结构,总建筑面积3310m2。前殿为卷棚式,绿色琉璃瓦盖顶,面阔5间(22.25m)进深1间(5.1

25、5m),通高7m,素面台高0.42m。在后面通道及殿两侧,筑有三道曲线花草图案风火墙。中殿为硬山式,面阔5间(22.25m),进深3架,通高8m。连廊两侧长11.65m,素面台基高0.20m,顶为青瓦房盖,抬梁屋架,8架椽屋,圆形木柱直径0.36m,设鼓式柱础,八角形基础,通高0.4m。后殿为正殿,叫玉皇楼,一楼一底,底层面阔5间,进深6架,硬山式青瓦屋面。通高16m,各殿撑弓,雕有坐狮、戏剧人物和花鸟图案;卷棚天花,精雕方板。照面枋上有各式花格,中檀上刻有金色祥龙,以八卦图居中,大殿石柱上有楹联多副,其中“云水苍茫,异地久楼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最能反映出客家移民拓荒异乡、艰苦

26、创业和思念故土之情。广东会馆的风火墙建筑风格在四川绝无仅有,是四川境内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座客家会馆,由于其气势巍峨,是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因而,广东会馆可视为广东客家人内迁的标志,其建筑风格在内地客家会馆中无与伦比,为一级景点。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和九月十九日,在此举行祭祀南华老祖的“粤王会”。江西会馆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江西会馆原貌位于洛带古镇下街,座北向南。系晚清建筑,原主体建筑由乐楼、左右厢房、院坝、前中后三殿及一个小戏台构成,复四合院式,占地面积1185m2。由江西籍客家移民筹资建筑,供奉赣南乡贤神祗“许真君”。前殿为单檐卷棚式顶,砖木结构,筒瓦兽面色头花卉滴水房盖。中殿为单檐硬山式布瓦房

27、盖,后内天井延伸成亭,四角立柱,澡井梁架,砌石混砌须弥式戏台,飞来楼栏杆面向后殿,后殿,硬山式,六架椽屋。江西会馆基本保存完好,为四川境内江西客家人所建的不可多得的会馆建筑物,无论从整体布局还是从建筑美学来说都颇有价值。特别是它在中后殿之间的天井里还伸出一个小戏台,构思独特,环境空间布局十分完美,在四川的客家会馆中未曾见到。为一级景点。湖广会馆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湖广会馆周边状况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湖广会馆墙体旧貌为湖广籍移民捐资修建于清乾隆11年(1746年),民国元年(1912年)毁于火灾,次年重建,因信奉大禹,故称“禹王宫”。会馆坐北朝南,依中轴线对称布局,原有3殿4院,人门和万年台已撤除,

28、现存中殿、后殿及前院厢房,建筑面积2771m2。中殿为卷棚式,筒瓦屋盖,沟头滴水状若桃形,殿内木屋为抬梁式。面阔5间(22m),进深1间(6m),通高8m,圆形石柱,直径0.3m,上端雕有卧狮,下设鼓式磉墩,嵌边雕花,素面台基。后殿为硬山式,青瓦滴水房盖,面阔5间(22m),进深3架,通高8.5m。吊墩及撑弓均制各式花纹图案。圆形石柱,直径0.46m,覆盆式柱础高0.35m。素面台基,高0.30m。东西套院,各设石砌拱门,东套院门楣上,刻有“洞云”、“湘雨”四字,西院拱门上题“惠迪吉”三字,为会馆学舍场地。其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雨,即使街上洪水大涨,这里的水都不会淌水漫延。为该馆一大

29、奇迹,传为大禹保佑之故。湖广会馆能较完整地反映湖广移民的艰苦创业和社会生活,为成都市旅游区保存完好的湖广移民会馆的典型建筑,与广东会馆、江西会馆交相辉映,对建筑史和建筑美学研究也颇有价值。三大会馆提高了洛带古镇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为一级景点。3)民居建筑巫家大夫第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巫家大夫第旅游开发前洛带古镇巫家大夫第室内环境洛带客家民居分为祖屋和普通民居两大类,巫家大夫第是巫氏家族的祖屋,是洛带古镇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大夫第始建者为巫氏入川后第二代传人巫作江,建筑年代大至在乾隆末至嘉庆初,因巫作江曾被清廷“诰赠为奉直大夫”,故名“大夫第”,是典型的清代客家民居。

30、平面布局为复四合院式,以大门为中轴线对称排列,单檐硬山式顶,木结构穿斗房,上盖小青瓦,主体建筑由大门过厅、院坝、前中后三堂、东西花厅、厢房及通街厅道和一个附属小四合院组成。大门外有竹林、树林和菜地。整个平面四横二纵,天井复天井,小天井连大天井,大院落连着小院落,使民居特色甚浓。在前堂后天井的东西花厅,为卷棚式建筑,花厅作南北向的庑廊形,也很有观赏价值。做工考察的各式花格木窗雕琢的花鸟虫鱼形态逼真,是民居中的珍品。“大夫第”是洛带古镇现存民居中建筑时间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典型的清代客家建筑,它是客家移民在四川生产、生活的一部活字典,在今天的成都地区已不多见。为一级景点。郑家祠为郑氏家族的祖屋

31、,也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惜其前半部分已撤毁破坏,后半部分基本保留了原貌。整个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大夫第相类似。现存后面2个小天井及东西两侧厢房。其特色之处在于墙壁上雕花木窗十分精细,地板为木板,天井与厢房的空间处置得十分完美,采光很好,空气流通,虽不能见其全貌,残余部分也是客家民居的精品。为一级景点。巫家祠堂东与巫氏大夫第相连,是巫家的宗祠。祠堂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480m2。主体建筑为东西向的三排横向平房,内有一大天井和大院坝。中堂为一宽大的木质雕花窗厅房,正中为神案。院坝在侧厢房有巫家私熟学堂,供本族子弟读书。巫家祠堂已全面撤毁,现建议恢复,以再现客家人敬祖、耕读的生活,对巫氏海外和原乡宗亲

32、及旅游者都有吸引力。由于原貌不存,恢复后的建筑为二级景点。洛带客家民居在洛带得以大量保存。洛带客家民居洛带客家民居洛带客家民居多为“二堂屋”结构,为单四合院式,门外为小晒坝,门内为天井,天井正中为堂屋,也有五间的,屋脊有“中花”和“鳌尖”作为装饰。屋顶多以茅草与小青瓦覆盖,从成都经十陵、西河或过龙泉镇,沿途可见众多纯正地道的客家民居,引景空间独有特色。在玉带湖以东的半山腰下,有多处村落,客家民居保存十分完好,可辟为专门的观光点。为一级景点。洛带公园位于风仪巷北,占地面积约13000m2,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是古镇绿化最好的一处空间。公园建园历史悠久,系民国17年(1928年)由洛带民国团总

33、、袍哥舵把子刘惠安倡导修建,地方群众和袍哥码头集资,2年后竣工,是四川省非治所镇建的最早的公署之一。在成都市郊一个普通小镇在20年代建造如此有文化氛围的公园,实属罕见。洛带公园大门公园主要建筑为四馆、三亭、一祠。最具特色和价值的是园内的“女茶社”,是过去客家妇女集中休闲品茗聊天的地方,不纳男宾,那副“尘市嚣嚣到厌烦时来暂歇,茶烟细细得清闲处且偷安”的对联,恰如其分地刻画客家妇女与男人同等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是客家妇女生活的缩影。这一客家妇女消闲处特具观光价值。公园东郊的一楼一底的小青瓦四合院,也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楼上是龙泉驿区第一座图书馆,增藏有万有文库等书籍,峨山京剧社旧址也在这里。对

34、面的峨亭,为双层木结构六角亭,上层可俯瞰公园全景,为民国时建筑。为古镇的二级景点。区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3月,馆址即是燃灯寺撤迁后所在地,是龙泉驿区境内唯一的一个地方性综合型博物馆,陈列的文物多为龙泉区出土的历代铜器、陶器、铁器、石刻、各式陶俑、铁币及“燃灯寺”部分文物。为三级景点,但该馆可规划开发为一级景点。客家日常用具文物3、洛带古镇宗教旅游资源(1)燃灯寺原座落于镇东的三峨山,始建于唐初,名“信相寺”,又称“圣母院”。 燃灯古寺香火旺盛唐武宗会昌灭佛时被毁,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丞相白敏中奉节至蜀,奏朝廷复建。至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秦敕建寺,名为“圣母院”。北宋真宗大中禅符二

35、年(1009年)诏书赐名为“瑞庆禅院”,俗呼“瑞应寺”,一时名声大振,香火甚旺。清中叶后,因寺内供奉铁铸燃灯古佛,故改称“燃灯寺”直到民国时期。自山脚拾级而上的布局依次是,山门、主殿(含乐楼)、钟鼓楼、娘娘殿、大雄殿(含“罗汉堂”)、燃灯古佛殿。现存梁上题记表明:川主殿系清雍正五年(1727年)重建;大雄殿重建于清光绪7年(1881年),娘娘殿重建于1948年。现三殿保存完好,1988年3月搬迁至区博物馆所在地。燃灯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且多受朝廷关注,在四川地区是一座有影响的寺院,明代杨升庵著全蜀艺文志、曹学蜀中名胜记对它都有详细记载,为二级景点。(2)桃花寺位于洛带古镇宝胜村,

36、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大殿重建年代为明崇祯八年(1635年)。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级景点。4、洛带古镇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客家黄包车客家民俗书籍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洛带旅游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地域性强。由于它是一直保存于客家人生活中活的旅游资源,便于客家直接参与和感受,对游客吸引力大,且有利于盘活洛带古镇的其他客家人文旅游资源。以下所列,是有特色、有吸引力、可供旅游开发的重要的客家民俗资源。 (1)客家婚俗礼仪考究,仪式复杂,具有汉民族婚俗“六礼”的全过程。唯其嫁与“亲迎”婚俗部分可资开发利用,如“抬花轿”,轿夫说四言八句、拜堂、出席等。(2)客家民歌客家人喜唱山歌,内

37、容丰富多彩,全面反映了客家人的生产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转优美,唱词生活气息浓郁,且在每年端午节有斗山歌的传统,妇女斗歌尤其吸引人,其中不乏即兴之作,是客家民俗中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之一。情妹放牛、情嫂收衣、对歌、昨天赶场酒吃醉等都是难得的精品。(3)客家火龙、水龙洛带古镇客家水龙节热闹场面洛带客家的火龙、水龙,以江西籍客家刘氏家族的“刘家龙”最著名,其舞龙法保留了入川前地道的江西客家舞龙法。火龙12节,水龙9节,表演人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任由观赏者用花筒烧龙或用水泼龙,娱乐性、观赏性、参与性强,吸引力大。(4)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特有形式之一。影响最深远的有“张献忠剿四川”、“湖广填四川”、

38、“背手走路”、“只说客家话”、“不跟湖广人通婚”等。(5)奋进腰鼓奋进腰鼓是解放后传入的,洛带对其发扬光大,阵容庞大,节奏快,身段优美,动作潇洒大方,继承传统打法又有所创新。1991年曾参加“中国国际电视节”开幕式迎宾,可作为传统节目表演。(6)客家生产生活用具客家日常生活用具客家日常生活用具客家日常生活用具具有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客家文化特色的生产生活,可开发为丰富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海内外游客。在现代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生产生活用具可以唤起昔日美好的回忆,即人们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生活用具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客家生产生活用具有龙骨车、翘扁担、鸡公车、笼子、碾子、风车、石

39、磨、吊壶、木甑子、灶台、葫芦瓢、花板床、八仙桌等,在旅游开发中将发挥其日常所不能发挥的重大作用。(7)城隍会每年农历二月十八日举行, 城隍庙会戏台会期长达一个月,方圆几十里的人纷纷前来参加,热闹非凡,是洛带古镇著名的传统庙会之一。主要内容是迎“城隍出驾”,有十分壮观的仪仗队和仪式,如有开路的仪仗队、平台戏队、香客队、川剧锣鼓队、悔罪队、鬼卒扮演队等。现可剔其糟粕,存其加以发扬光大。(8)抢童子是每年农历三月三在燃灯寺举行的庙会。现在虽不能将此庙会再现,但作为地方风俗,也可用一定形式加以表现。5、洛带古镇三国文化与古道旅游资源 诸葛连弩八角井三国文化在洛带旅游资源中不占重要地位,多是一些传闻故事

40、,不足为信,与古道一起可作为辅助性旅游资源加以开发。(1)八角井原位于洛带中学内,今移至洛带公园,八角井不必再迁移,与公园相得益彰,是传说中刘备儿子蜀汉后主阿斗(刘禅)掉落腰带的地方。传统八角井的水与东海相通,井中常有东海游来的鲤鱼,阿斗欲钓起鲤鱼,不慎腰带落入井中,这就是“洛带”之名的由来。在井边钓鱼的老者留给阿斗一首诗“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对后人颇有教育意义。看来带落井中与蜀汉亡国发生了直接的因果关系。为二级景点。(2)天子应位于今同安镇望坡村境内,即古道的“三道财神”处。传说刘禅小时在甑子场读书,放学后贪玩好耍,在此处山包上看一大群喜鹊唱歌,忘了回家,母亲叫

41、他,他即答应,故名“天子应”。为三级景点。(3)滚龙坡在今洛带古镇柏杨村境内,是传说中阿斗在甑子场读书放学后采桑果吃的地方。阿斗由于看不起穷人家孩子,被孩子们报复,将桑树根部泥土挖空,阿斗上树摘果子,不慎跌倒,从坡上滚到坡下,故曰“滚龙坡”。为三级景点。(4)古道与三道财神 阿斗当年读书的甄子场位于三峨山、玉带湖山腰,在古代是东行古道的必经之地。从洛带上场口出发经三道财神、清灵寺、万兴场、金相寺、可抵金堂县的五凤溪(沱江码头),途程25公里,是成都平原通向金堂五凤溪码头的必经之路。在清灵寺还可右行,经陡沟子、老鹰嘴、养马河等地达到石桥镇,与从成都出发经龙泉驿到石桥镇通向重庆的东大路相接。因而,

42、洛带古道也曾是一条交通要道。古道多为石板铺面,宽约1米,蜿蜒曲折,古时的肩夫用客家翘扁担在山路上挑运货物,到了山下洛带,再用鸡公车运往成都。古道上除了青石板路和三道财神,再也没有留下其它遗迹。而三道财神是肩夫们挑货物歇息之地,二道、三道财神处还在两株古柏作证,其余的没有景观可供游览。可将古道与天子应、滚龙坡一起开发为游览观光道,但吸引力不会太大。为三级景点。6、洛带古镇旅游商品资源旅游商品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出售给旅游者地方土特产和纪念品之类的商品,是旅游地创造经济效益的特种旅游资源。(1)花果产品洛带古镇旅游区内花果品种齐全,花果产品全国著名。“水蜜桃”为“天下第一桃”,“洞庭枇

43、杷”、柚子等大批量销往国内外市场。洛带花果产品的知名度与家村庭院、客家文化的融合,足以吸引四方游客,对海外游客也有吸引力,对其深度开发,直接把农业产品变为旅游经济产品。(2)客家风味餐饮 洛带客家茶客家伤心凉粉店对客家餐饮的开发至为重要,它不仅仅使游客感受到客家的风味,还能让游客从中体味到客家文化,让游客留得下来,增加游客的消费支撑系列、刘鸡肉等,以及山区杂粮如玉米等小吃,都值得深度开发,在菜品、艺上打出品牌,当然有的还得经过现代工艺加以改造、提高。这类产品的开发,洛带外埠餐饮娱乐业的大发展。(3)传统手工艺品客家草鞋、客家草帽、客家衣饰都可开发为旅游商品,工艺品销售给游客。特别是柏合寺草帽,

44、据称已有上百的历史,远销国内外,步开发为工艺更考究、设计更新颖的手工艺品。此外,面塑、糖画等民间工艺力开发。(二)旅游资源评价1、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1)与周围人文旅游景点的比较将洛带古镇与周边的人文旅游景点特别是开发较好的人文旅游景点如黄龙溪、大邑安仁镇的刘氏庄园、三星堆等进行比较,主要是对各景点在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方面进行综合条件的对比研究 。洛带古镇位于川西平原与龙泉山的交接处,有平原田畴、有绵延山脉,自然资源优于刘氏庄园。黄龙溪位于牧马山(龙泉山一部)的余脉,有锦江与鹿溪河环绕,有山有水,自然资源又优于洛带,但黄龙溪开发过滥,对环境的破坏较严重,洛带古镇的文化内涵又能和客家民俗

45、来支撑;刘氏庄园是川西乡村建筑,黄龙溪仅一古镇。然而,黄龙溪在80年代中期开发旅游后,在其高峰期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就是到1997、1998年,接待游客也达到80万人次,刘氏庄园1997年,接待游客20万人,其中有1万名国际旅游者。由此可知,洛带古镇的旅游发展潜力很大。三星堆的文化旅游资源又大大超过洛带古镇,但洛带有其独特的目标客源市场,二者在实际上并非竞争的对手。 洛带古镇与黄龙溪古镇、刘氏庄园的比较洛带古镇尚未开发,旅游资源保护较好,新兴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更大。洛带古镇区位条件优于后二者,与成都口岸联系更方便。黄龙溪开发过度,开始步入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衰落期;而刘氏庄园则需要深度开发

46、来进一步吸引游客。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特色方面,洛带古镇更优良,且文化底蕴更丰富。刘氏庄园还得靠川西民俗来吸引游客。而洛带的客家民俗主题更鲜明,且可包容川西民俗。洛带古镇对海外游客更具吸引力。基于以上认识和评价,洛带外埠如果精心策划,严格按照策划实施,在下个世纪初的几年内,成为吸引生活海外游客的新兴旅游地。(2)与省内其他客家人聚居区比较客家人在清朝康、雍、乾时期向内陆四川的迁徙,有点类似于美国的“西进运动”,对当时荒芜的四川的拓荒,为四川带来了丰富的移民文化,其移民与拓荒、开发西部的艰辛,是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和旅游价值。客家人的迁徙在总体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向港、澳、台、东南亚甚至美国等地迁徙,

47、这使客家人完成了向海洋文明的跨越;一支向大陆内地四川的迁徙,使客家人由此保留了内陆农业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范本,在很大意义上具有原生态意义。所以洛带古镇开发旅游对海外和客家人的原乡闽、粤、赣等地区都有较大吸引力。洛带客家古镇基本保存完好,洛带古镇现有居民85%以上是客家人,约19000人,它又是龙泉泽区20万客家人的一个独特的聚落,客家语言,风俗都保留纯正。以下在四川境内三十多个客家人聚居的县市,抽取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地区在旅游开发的区位条件与旅游资源(包括现存建筑、文物、方言、民俗等)的优劣上加以比较,从交叉坐标上即可得到答案。洛带古镇区位条件稍逊于成华区的龙潭寺,但可资开发的旅游资源存量比龙潭寺丰富,综合因素评估,在四川客家移民镇中排在第一位。而资中铁佛和西昌黄联镇受区位件的限制较大,近期不宜开发。隆昌综合条件也较好,但仍不如洛带古镇。综合评估,洛带古镇称得上“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一)客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1、策划背景洛带古镇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在成都市已确立了城市向东发展战略之后编制的。城市的向东扩张意味着东山地区的现代化。在现代化、都市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传统的客家文化,正确处理好客家人现代化和客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本次规划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2、策划思路:建立客家文化保护区洛带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