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350高速道岔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907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9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速350高速道岔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时速350高速道岔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时速350高速道岔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时速350高速道岔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时速350高速道岔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速350高速道岔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速350高速道岔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总则1.1 编制说明许昌东站站场工程起讫里程为:DK792+507.67DK794+645.70(包括长链DK792+560.557=DK792+530),全长2.168公里,位于许昌市东城区境内。其中DK792+507.67DK792+911.37段为区间路基(含汇文路立交中桥53.54m),DK792+911.37DK794+645.70段为许昌东站的站场路基。无砟轨道工程包括:支承层3153方,CRTSII型板铺设562块,CA砂浆279方,CPIII测设、GRP点测设2.168公里, 18号无砟高速道岔8组, 18号左开渡线2组, 18号右开渡线2组,18号到发线左开2组,18号到

2、发线右开2组。铺设的首组高速道岔为1#、3#道岔18号左开渡线,其中1#道岔位于DK793+042.241DK793+130.341右侧、3#道岔位于DK793+112.299DK793+200.399左侧,共长176.2米,需铺设38块道岔板,按照首组道岔评估细则要求,道岔两端各顺接30m无砟轨道。无砟高速道岔的轨道结构层从下到上组成为:13.8cm厚C25混凝土找平层,18cm厚C40自流平钢筋混凝土底座板,24cm厚道岔板,23.2cm厚的钢轨扣件及垫板。该段设计为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时速350 Km/h,工程大量引进技术,科技含量高,质量标准高。工程项目类型多、重点控制工

3、程多、“四新”应用多,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标准,贯彻中铁四局“追求卓越管理,筑造精品工程”的质量方针和运行ISO2000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对我项目部管段内的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按照京广客专河南有限公司的相关要求,以设计图纸为依据,以验收标准、技术条件等为标准,制定本质量保证体系。1.2 编制依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4、(TZ216-2007)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1-2005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等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 2006 141号)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局部条文的通知(铁建设 2006196号)关于发布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 (铁建设 2007 183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

5、南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150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函20091611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高速铁路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及中铁四局程序管理文件等。1.3 适用范围本体系文件适用于中铁四局石武客专河南段项目部许昌东站道岔板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全过程。2 质量管理方针和原则2.1 质量管理方针施工中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局“追求卓越管理,筑造精品工程”的质量方针。2.2 质量管理原则根据四个标准化

6、的内涵和要求,积极推行“管理制度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四个标准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坚持质量控制标准化原则。 坚持质量控制专业化原则。 坚持质量控制数据化原则。 坚持质量责任追溯管理原则。2.3 高速道岔板质量目标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建设世界一流客运专线,经得起运营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全部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客运专线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确保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确保无碴轨道使用寿命不低于60年。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沉降观测及评估满足设计要求,精密控制网测量符合精度控制要求。找平层、底座等工序检验合

7、格率100%,找平层高程误差控制在5mm,相邻道岔板精调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及平面位置允许偏差控制在0.3mm以内。自流平混凝土各项指标满足暂行技术条件要求。3 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3.1 组织机构图3.1-1 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项目部管理层设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计量合同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征拆协调办公室。积极采用架子队(结构见图3.1-2架子队组织机构框图)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按照施工组织安排统筹劳务作业任务,确保每个工序和作业面有领工员、技术员、安全员跟班作业。在架子队建立和实行技术交底制度,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完整,并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及过程进度

8、适时调整主要班组用工数量。所有参与施工的劳务人员建立人员培训和上岗制度,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图3.1-2 架子队组织机构框图工程质量是各项管理的综合反映,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图3.1-1、3.1-2),分工负责,做到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检查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和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组建项目部项目分部架子队质量管理模式,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为此,项目部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经理任组长,项目部总工程师、副经理任副组长,成员有安全质量部、工程部、物资机械部、工程经济部、财务部、中心试验室、办公室等各部门负责人及架子队负责人

9、。具体分工:组 长:龙安平副组长:姜浩、程多金、郭志超成 员:朱晓宇、郭世全、贾玉存、谢小明、郑雅丽、莫桂龙、赵同宝3.2 质量保证体系根据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从组织机构、思想教育、过程质量管理等方面建立符合本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结构安全,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见图3.2-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3.2.1 质量管理组织保证体系工程质量是各项管理的综合反映,也是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组织保证体系主要通过成立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和参与施工人员职责和权限,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架子队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架子队队长任组长,技术主管和副队长任副

10、组长、其他相关人员组成。项目部及分部分别设质量检查负责人、质检工程师,架子队设专职质量员,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量员,形成三级质量管理的模式。3.2.2 质量管理思想保证体系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人员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重要通过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增强质量意识,树立“一切为用户服务”的观点,以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对全员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教育和创优思想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使全员明确目标,牢固树立“质量在我心中,创优在我手中”的思想。对全员进行TQC教育,使全员了解TQC活动的基本知识。对全员进行规章制度教育,开展丰富多采的竞赛活动,定期召开现场

11、会,抓样板、树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思想教育要做到有面、有层次、有内容、有效果、有检查、有记录。3.2.3 质量管理过程保证体系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做好准备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石武客专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地完成,而且也对工程质量起着预防、预控作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做好劳务作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做好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变更设计。做好铺设前的CPIII及GRP的测量工作,保证工程定位的准确性。抓好原材料的订货检验和进场检验工作,确保进场材料必须合格。认真做好实施性施工组织的

12、编制工作,提前做好各专项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为保证工程质量,应加强工序管理,建立质量检查制度,旁站监督制度、图纸审核和技术交底制度,建立测量复核制度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开展群众性的QC活动,制定内控标准,使整个施工过程在受控、有序的状态下运行,以确保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是指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完全竣工,移交给建设单位。这一阶段主要应作好成品保护、环保恢复工作、竣工资料的整理及移交工作、建立回访制度等工作。3.3 主要领导、部门和人员质量责任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政策,实现京广客专河南公司建世界一流客运专线的目标,加强对质

13、量工作的管理,健全规章制度,特制定本质量责任制。各级领导是负责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项目部经理对全标段质量工作全权负责,对各项质量活动进行组织、推动、决策、监督、考核,对本标段工程质量负责;项目部副经理、总工程师对照质量目标,贯彻落实工程质量措施,督促、检查、领导标段内的质量工作,对工程质量达标负责;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质量策划、控制、检查、整改等;项目分部各管理人员针对各自管段内相应质量负责。架子队队长对所辖管段的工程质量负责,具体组织工程质量措施的实施,强化对施工过程的控制。领导分级负责、逐层保证,为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奠定坚实基础。3.3.1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质量责任 贯彻执行国家、铁

14、道部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建设指挥部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本项目有关质量管理的文件; 审定项目分部质量管理办法、重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审核质量内控体系; 审查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 组织召开质量管理和分析会议,研究部署重要的质量工作; 负责组织调查和处理质量事故,审定处理方案; 负责质量管理所需人、材、物的配备,领导开展质量监督检查、评优和考核等活动。3.3.2 项目部领导质量责任3.3.2.1项目部经理质量责任 贯彻执行国家、铁道部、建设指挥部及上级关于工程质量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则。 负责建立项目部的质量保证体系。配备质量体系运行所需的资

15、源,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定期组织对管理人员进行履行职责考核,确保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全面履行工程质量管理职责,对施工生产的全过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制订合理、可行的质量控制制度、措施,并组织实施。 主持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工作;确立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定期主持召开质量工作会议,解决体系运行中的问题,推进各项质量改进活动的开展。在组织与指挥施工生产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经常结合实际,教育职工增强质量意识,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施工任务。 严格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施工程序组织施工。 在检查施工生产

16、任务完成情况的同时,检查工程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质量动态,采取措施,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积极组织开展工程质量创优活动,落实创优规划。 主持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落实事故“四不放过”原则。3.3.2.2项目部副经理质量责任 认真落实贯彻部质量方针和目标,协助项目部经理进行监督、检查、落实本项目的质量工作。确保本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贯彻落实一体化管理方针和目标,加强过程控制,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协助项目部经理负责项目分部和所属各部门、架子队行政管理工作,组织制定有关管理规定和办法,并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 参与制定项目施工实施方

17、案、进度计划、重大技术措施、资源调配方案,协助项目分部经理履行企业与建设单位、企业内部承包合同,确保兑现合同承诺。 负责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地方政府、专业联合单位以及其他相关方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协调和处理征地拆迁工作,妥善处理好内外关系,保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把好施工指挥中的质量关杜绝违章指挥,加强所辖人员的质量意识,把质量控制放在工作的首位。制定合理的施工生产计划,确保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组织好工程创优和QC小组的质量管理活动,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认真执行上级指令,接受建设单位和上级机关的监督、指导,及时向上级和建设单位汇报工作。3.3.2.3项目部总工程师质量责任 在项目部经理

18、直接领导下,对项目分部的施工技术与质量全面负责。 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科技开发、技术人才培养等计划,负责提出质量改进的目标和措施。负责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文件 协助项目分部经理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负责项目有关技术和质量文件的批准、发布和更改。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关于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指标。 协助项目分部经理组织制定质量管理方针、目标、规划,并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实施。 组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技术鉴定与质量评审工作。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产品质量。 负责解决重大技术与质量问题并组织攻关活动。 组织制定工程质量创优规划,组织实施并检查实施情况。 参与工程质

19、量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审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参加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审定技术处理方案。3.3.3 项目部各部门及主要人员质量责任3.3.3.1安质部质量责任 在项目部经理、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工程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检查把关负主要责任。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铁道部的有关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颁发颁布的规定、规程、制度和措施,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对施工技术准备、技术交底、图纸会审、材料试验、施工操作和隐蔽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等进行监督检查,有质量否决权。 根据上级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补充制定有关质量监察工作的实施细则、制度、办法等,对施工质量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制

20、定项目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指导所属架子队的质量管理工作,对本标段的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经常向广大干部、劳务作业人员进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宣传教育,提高质量意识,使全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协助施工部门和班组开展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工作。 参加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等有关质量的审查鉴定工作,并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实施。掌握内部质量动态,了解外部质量信息,认真学习并积极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技术。 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质量回访工作;及时向领导和上级质量监察部门报送有关质量情况的报告和统计报表。 参加领导组织的定期

21、工程质量大检查,并经常深入现场进行不定期检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动态控制,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责任人采取措施纠正。 监督检查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质量验收暂行标准执行情况,配合架子队质量检查员做好检验批验收工作,参加工程竣工后验评。 督促检查各架子队的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并参加优质工程评定,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选报优质工程的推荐工作。 总结、推广质量先进单位的创优经验,了解工程质量的动态,迅速正确反馈质量信息,以利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出奖惩意见,报单位领导审批。 发现违反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纸、规程、规范施工,使用材料、半成品、和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有权制止。必要时,可向主管领导提出暂停施

22、工。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有权责令返工。对危害工程质量的行为制止无效时,有权越级报告。 在评先、奖励、晋级工作中行使质量否决权。3.3.3.2工程部质量责任 在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工艺措施、技术标准等工作负主要责任 认真组织设计图纸的审查,领会设计意图及技术要求等,对于原设计的错误之处要在施工前审查提出,并与设计单位联系认可进行改正。 要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精心编制各种指导性、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把好测量关,认真落实测量复核制和技术责任制,执行各项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规程和规则,掌握施工中的各种技术数据,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对关键工序进行监控指导。

23、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重点工程、重要部位和采取新技术、新工艺的施工项目,补充设计和工程变更的项目要及时向架子队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如因交底不清而发生质量事故,工程部负有直接责任。 组织和督促架子队做好测量复核,把住测量关,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如因测量错误而发生的质量事故,主测及复核的技术人员均要负直接技术责任。 要坚持在施工中经常检查,对发现不按技术交底要求操作,不加制止者,或工作不负责任,不深入现场,以致发生质量事故,施工技术人员负技术指导失误,施工管理不严的责任。 参加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调查处理,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方案。3.3.3.3试验室质量责任 对本工程所用原材料、构

24、件、产品等按规定频率进行试验检测,出具试验检测报告; 参与工程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调查分析,提供试验检测报告; 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做好有关试验和检测工作。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通过计量检定,检定合格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应贴上检定标签。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应由试验检测人员(或专职人员)负责日常保养、保管,做好使用、保养记录,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应建立操作规程和使用档案。对使用的仪器、量具和设备进行计量方面的检定、校准、保养及维修,保证计量设备的精度,力求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根据试验检测标准、规范、制定每一检测及试验项目的操作规程及补充细则,对观感性、描述性的项目要设计制定有效的、标准的评价方式

25、及表达术语。 规划试验和检测方案,制定检测实施计划,组织试验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测试验项目、频度及时完成检测试验工作。分季度、分年度、分项目编制试验检测结果的总结报告。 试验员责任:负责对进场材料按规范进行取样、送检,负责土工试验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并进行试件的制作、送检。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3.3.3.4计合部质量责任 在项目部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架子队的考核工作。 准确进行质量成本分析,提出影响经济效益的质量方面问题,提出降低成本的措施供领导参考,做好合同评审工作,研究制定优质优价政策。 在编制施工生产计划时,同时下达工程质量计划,在分析、考核

26、施工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时,同时分析、考核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的有关奖惩办法和规定。经常检查和督促质量措施计划的执行情况。3.3.3.5物机部质量责任 按工程部提出的要求,供应有合格证书,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构件和配件。对购进的材料质量负责,并配合试验室进行材料的检验工作。对自行开采或加工料,当开采料发生变化时,应取样重新试验。 保证按材料计划提出的数量、品种、规格和时间组织材料、构件、配件供应。 新材料订购或发生材料代用时,必须经工程部和安质部鉴定同意后才能采购供应。 督促架子队材料员执行材料的验收、储存、保管制度。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材料,应及时请示有关部门鉴定和提出处理意见。督促

27、检查现场材料的标识,并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有效性。 定期进行机具设备的检查,开展红旗设备竞赛,不断提高机具的完好程度,做到正常运转,保证工程不间断施工。 保证施工机具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不准带病和超负荷运行。对由于机械设备的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负有直接责任。检查督促各类司机对设备进行保养,达到满足施工规范的技术要求,对各类施工机械编制保养、维修计划。3.3.3.6办公室质量责任 会同局教育部门督促架子队加强对劳务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使其掌握同工种、本级别相应的应知应会知识。 经常组织技术比赛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劳务作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制定并严格执行有利于促进提高工程质量的奖

28、惩制度,把架子队工程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劳务作业人员个人应得的劳动报酬联系起来。 参加质量检查活动和有关质量的分析会议,掌握劳务作业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和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会同教育部门组织对新工人上岗前进行有关保证质量的技术操作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分配工作。负责员工质量教育、岗位培训、考试及证书的管理工作。 负责整理和下发经项目分部有关领导批准的各种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并根据要求对已发放的文件进行控制。3.3.3.7质量检查工程师质量责任 在项目部经理和项目部总工程师和安质部长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铁道部和建设单位关于工程质量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指示。 负责质量管理日常业务指导,

29、督促架子队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检查其运转情况。从质量预控角度出发,研究本单位或外单位过去类似工程质量存在问题,提出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重点。 收集、分析质量管理信息,掌握质量情况,为项目质量决策提供依据。 督促各单位开展创优活动,组织优质工程的申报工作。 负责架子队专职质检员的业务指导,支持其行使质量监督检查职权。 按质量管理规定,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及评定,并向项目分部经理、项目分部总工程师汇报质量检查情况。负责向项目分部相关部室传达建指或监理关于质量方面的改进意见及执行情况。 深入施工现场,掌握质量动态,发现管理上、工程上问题及时处理。 按客专线现行极速条件及相应的验收规范对检验批、分项工程、工序

30、的质量要求编写技术标准、实施细则及内部质量控制方面的政策、管理规定。 质量检查人员要忠于职守,履行职责,实事求是,即要坚持原则,又要注意工作方法。如发现有危及工程质量的情况未加制止,因而酿成质量事故或者发现质量事故,不如实报告,对事故单位或责任者进行袒护,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并在项目分部范围内组织活动成果发表会,对有价值成果向局推荐。3.3.3.8专业工程师质量责任 在工程部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分管工程的质量负技术责任。 依据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上级的有关规定指示,针对各专项工程编制施工作业细则、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31、 熟悉施工图纸,正确领会设计意图,督促指导架子队做好施工测量、现场试验、计量、现场施工记录等施工技术工作。 指导帮助开展QC小组的科技攻关活动和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参加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工作,及时、完整填写各项施工原始记录,积累工程施工过程的基础资料。4 质量管理制度4.1 施工图纸审核制度 接到设计图纸后,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认真审核图纸,并积极参加建设单位、设计院组织的设计交底,领会设计意图,进一步熟练地掌握设计、施工规范和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通过审核进一步发现设计文件存在的“差、错、碰、漏”,使存在的问题消除在施工之前。结合施工技术调查和本阶段技术工作,提

32、出改善设计、变更设计的建议,使设计趋于更合理。审核的同时比选施工方案,为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创造条件。 图纸审核工作应与施工技术调查、施工复测相结合,通过对书面文件的全面阅读并与现场校对,检查各结构、各专业项目之间是否存在平面立面的冲突,及时反馈。 审核工作应在开工前系统、全面地进行。施工过程中随着掌握情况的深入可再对其中重点重新审核。未经审核的图纸禁止使用。 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指导本工程项目施工图的审核。工程部和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实施。 工作方法:先整体后局部,先原则后细节,先分专业后沟通衔接。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应着重处理好管段内各专业的衔接。本单位内部与外单位的界面衔接由项目部总工程师

33、联系建设单位协调处理。 审核工作完成后应对施工图进行标识,加盖“已审核”章,确认有效性。不存在问题只需审核人签字、标注日期。对发现的问题还应在图上简要表明情况并填写“设计文件审核记录表”,为保证准确性应由第二人复核确认。联系建设、设计单位后,确认的修改一定要在原设计图上用红笔修改,加盖“订正”章作相应标识,如有新图代替,原图加盖“作废”章。 工程部、架子队应分别建立设计文件审核台帐。工程部定期(一般3个月)对施工图审核的内容和审核台帐进行检查、指导,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业务评比范畴之中。 施工图审核意见由工程部及时汇总,分类处理:一般性“差、错、碰、漏”问题函报设计单位,抄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予以

34、确认,凡影响建筑物质量和安全及位置冲突的问题未确认前暂时停工;需改变设计的建议按设计变更制度办理。确认的修正意见,必须以文件形式转发各施工作业层据以施工。4.2 技术交底制度4.2.1 技术交底概述技术交底在使工程从图纸向实体转化工程中起媒介和保障作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技术交底分三级技术交底,即局指项目部总工程师对管理人员进行交底,项目部总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人员对架子队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分为书面交底及当面口头交底。通过技术交底使作业层操作者(技术员、质检员、领工员、班(组)长、工人)掌握工艺方法,了解技术标准,按交底的几何尺寸将工程付诸实施。4.2.2 技术交

35、底编制的依据技术交底编制主要依据以下文件资料:设计文件、批准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相关规范和其他相关资料。4.2.3 技术交底的内容 综合性交底道岔板铺设主要技术条件、设计标准;主要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骤,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措施图;施工准备工作;使用的机具设备;材料的规格、数量、各部位的质量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使用部位及配合比;劳力组织、主要质量措施、安全措施、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测量交底中线测量、找平层平面、标高控制测量、轨道板粗铺、精调测量、底座混凝土立模、灌注测量、成品验收测量等。工艺技术交底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使用材料和质量要求等; 质量、安全措施交底分年、

36、季、月编制针对性的安全、质量措施;专项工序的安全质量措施;冬季、雨季措施;防洪措施等。4.2.4 技术交底的要求项目部总工程师应组织工程部向项目部安质部、工程部专业工程师、架子队技术负责人、架子队队长进行本工程综合性技术交底;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应向领工员和技术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双方要签字确认;技术交底是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劳动。技术人员不得将设计文件、标准图、施组文件不加标注和修订简单复印分发;技术人员应建立技术交底台帐,台帐内容主要为:交底编号、交底日期、工程部位、内容摘要、交底人、接收人。4.2.5 技术交底书格式 技术交底书正文统一采用A4纸,附图可用A3纸,以便装订、归档。

37、 技术交底书应内容全面、签字齐全、文整规范、格式统一。技术交底书内容具体应包括:工程名称(单位、分部、分项)、交底日期、交底的主要内容及资料、交底人签字、复核人签字、接受人签字。 技术交底书应按单位工程整体综合交底和分部、工程的局部交底分类归档,统一编号,专人管理。4.3 作业指导书编制制度作业指导书是根据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的要求,编制的针对特殊工艺、关键过程的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程序和标准,是指导作业层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工作。必须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审批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各工序质量受控。 作业指导书编制遵循的依据为:设计文件及验收标准、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作业指导编制暂行办法、

38、本企业施工经验总结等。 作业指导书应该按照标准管理的理念,将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及现场施工条件相结合,做到简单易懂,操作性强。 作业指导书必须在开工前有项目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编制要求编制完毕,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再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对于复杂工艺及有特殊要求的关键工艺必须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报审或备案。没有报审作业指导书的项目不得开始施工。 作业指导书编制的主要内容为:适用范围、作业准备、技术要求、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要求、劳动组织、材料要求、设备及机具配置、质量控制及检验、安全及环保要求。 适用范围:明确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工程类别、地质、环境等作业

39、条件。对特殊地质条件有不适合情况时,应予以说明。 作业准备:说明作业开始应具备的条件和应完成的工作,包括 技术准备、人员配置、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材料、试验等。 技术要求:明确工程类别和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适用或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相应的技术标准。 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说明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内部施工段落划分,各组成部分的作业程序和施工顺序。 施工要求:分解说明每一工序的作业方法、采取的相关措施,需要控制的内容和参数。 劳动组织:说明施工项目每个作业面每班劳动力组织方式,完成施工项目需要的人员构成、数量、使用安排。 材料要求:说明完成施工项目的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及相关技术要求。 设备机具配置

40、:说明施工项目每个作业面每班需要的设备、机具的型号、性能和数量。 质量控制及检验:明确施工项目的质量验收标准、控制要点、检查方法、验收程序和指标。 安全及环保要求:按照识别出来的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明确施工项目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和控制措施;按照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要求,对施工现场和作业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控制要点、具体制定的环节措施和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该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不断完善和修改,并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批准备案。 经过批准的作业指导书应该立即组织进行技术交底,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4.4 技术培训制度4.4.1 目的和要求对于客运专线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因其在国内尚属新工艺,施工方法、

41、操作要点及相关技术有求大部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还未掌握,需要通过技术培训来使参建员工熟悉施工程序、掌握施工方法和要点,提高参建员工的技能水平,直接、主动、有效地为项目生产服务,为优质、安全、快速建设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道岔板的铺设工程,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4.4.2 培训对象项目部按客运专线的技术要求,对项目部和架子队从事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人员进行培训;各架子队对本架子队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按一般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施工管理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岗位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负责实施。4.4.3 培训方式及内容 对全体人员进行客专线普及性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客专线的主要

42、技术标准、重要意义,增强全体人员的标准和质量意识,以及对参加石武客专工程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石武客专技术培训,培训对象是参加施工、技术、安质、试验、物资设备等管理的人员及作业班组,培训内容为客专线施工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桥梁钻孔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CFG 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桥面系施工质量控制、无砟轨道个工序质量控制、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培训,以及各种先进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耐久性混凝土的配合比选定和施工等。 专项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各专业施工人员等,培训内容为安全环保管理知识、客运专线施工技术及操作技能

43、、所用设备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序、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4.5 测量及沉降观测管理制度4.5.1 测量复核制度的意义和要求工程施工测量是建设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施工测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综合质量,并且制约着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工序的质量。工程测量是施工中事前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测量工作的质量控制核心是测量复核制度,测量人员都必须遵循复核制的基本要求,在测量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为适应项目部的管理要求,满足客专线试验段施工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对测量复核制度执行不力,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对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44、制度,按照项目部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未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比照有关规定执行相应的责任追究。4.5.2 测量复核制的基本要求 执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按照规范技术要求进行测量方案设计、作业、检查和验收,保证各项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由双方持交桩表在现场核对、交接确认。遗失的坚持补桩,无桩名者视为废桩,资料与现场不符的应予更正。 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复核,必要时应作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抄录已知数据资料,必须核对,两计算人应分别独立查阅抄录,并互相核实。 各种测量的原始观测记录(含电子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作出,严禁事后补记、补绘。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

45、时,应按规范要求补测或重测。记录数据必须真实反映操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应有计算结果,并附有相应结论。 利用已知成果时,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即已知成果检测无误和合格时才能利用。 测量工作应根据人员和仪器设备状态选择方法。在使用全站仪等数字化测量仪器时,必须有误差监测手段,对各种误操作必须有查错功能和纠错能力。 施工前贯通复测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实施。测量复核实行三级测量复核制度,现场技术人员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自行闭合并换手测量,内业工作必须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核,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重要的测量项目部部测量工程师进行复测。在申报局项目部复测时,必须同时报送内业测量资料

46、。测量成果书应资料齐全,计算准确,文整清楚,签字齐全。测量成果资料(书)为受控资料,应按受控资料的有关规定办理。 重要定位和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进行复核测量,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进行计算,架子队并报请工程部审核、签认后执行。坚持贯彻“未经复测的工程不准开工;上一工序结束,下一道工序未经测量放样时,不得继续施工”的原则。 施工技术人员暂离岗位或调转时,必须进行测量工作移交。内容包括:施工桩撅现场点交(并附桩位示意图、中线、水准基点表);测量记录、测量成果书等。在有条件时,进行复测后方可移交。移交工作由上级技术领导负责组织,办理交接清单,双方签字。4.5.3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严格按照石武

47、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实施细则组织本标段的沉降观测工作。 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文件及总指要求做好各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 做好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 做好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 各分部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观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编制线下工程沉降观测方案。4.6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工程部设专职文件、资料管理人员,对技术资料进行收发、保管和借阅。技术资料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图纸、通用图、标准图、相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施工技术指南、建设、设计及监理单位来文、公司及项目部文件、有关会议纪要、施工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