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信息职业学院办学质量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8947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信息职业学院办学质量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泉州信息职业学院办学质量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泉州信息职业学院办学质量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泉州信息职业学院办学质量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泉州信息职业学院办学质量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信息职业学院办学质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信息职业学院办学质量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12)目 录1 综述12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32.1 战略定位32.2 办学理念32.4 人才培养思路与目标33 资源与条件42.1 实习实训基地42.2师资队伍52.3 专业与课程62.4 办学条件保障112.5 办学经费与成本113 生源基础与质量133.1录取后报到率133.2生源分布地区144 培养过程质量154.1 教学工作154.2 学生活动184.3学生资助194.4学生服务195培养结果质量205.1毕业生基本质量信息205.2 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205.3 就业质量215.4 用人单位满意度226 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226.1培训与职业技能

2、鉴定236.2技术研发与服务247 问题与思考247.1 当前存在的问题247.2 思考及对策258 后记26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1 综述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效实施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开创了学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筹建,2004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的全日制民办高等职业院

3、校。学院占地561亩,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89.6万元。学院在校学生5770人,教职工365人,专兼职教师355人(折算数),其中专任教师241人,副高级以上职称67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67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学院图书馆藏书40.43万册和电子期刊329.3GB。学院设立5个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商贸管理系、财经管理系);1个部(公共基础教学部);2个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1个所(高职教育研究所);1个馆(图书馆)等教学教辅部门。学院现开设25个高职专业(27个方向),涵盖电子信息、制造、财经、文

4、化教育等高职教育四大专业门类,其中工科专业占开设专业总数76,形成了以工为主、工贸结合、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交叉渗透的专业体系。学院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现拥有省级精品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3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总量居福建省民办高职院校第一。学院连续四年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9人次获得全国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99人次获得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7项。120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福建赛区)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9项;4

5、1人次获得其他全国性和全省性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全国及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数量居福建省民办高职院校第一。2012年,在有62所院校参加的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第六名)和优秀组织奖。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承担了“十二五”国家和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6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制度改革试点、民办信息类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卓越技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改革试点、“校校企”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试点、闽台高校师生双向交流改革试点)。承担国家和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总量居福建省民办高职院校第一。学院面向全国16个省、自治区

6、招生。毕业生因素质高、技能精深受企业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7以上。学院牵头组建了“泉州信息职业教育集团”,与泉州地区20余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和70余家中小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学院是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养考核基地”;是福建省首批“闽台高职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院校;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和“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 学院经过近十年的办学实践,初步形成了:(1)与泉州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接,形成机、电、软三大专业群,直接服务于泉州经济建设;(2)遵循知行合一校训,深化工学结合人才

7、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打造质量品牌;(3)密切校企合作,多元化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走产学研结合强校之路;(4)大力提升职业技能,形成技高为荣的校风学风,注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色。2009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新方案)评估。近年来,学院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办学实力、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2011年12月,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和省发改委评审,确定我院为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成为福建省唯一一所进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民办高职学院,使我院迈入福建省高职教育先进行列。在省教育厅、泉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院以省

8、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目标,全面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继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体现高职教育应有的高等性与职业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力求推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着力培养富有个性、敢于创新、适应社会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2.1 战略定位紧贴产业发展,服务企业需要,立足泉州,面向福建,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培养高技能人才。2.2 办学理念 厚德强技 知行合一2.3 人才培养思路与目标 坚持

9、走“内涵式、精品化”的发展道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着力点,以“政校行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予高职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新内涵、新要求,建立“五个对接”(产业与专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满足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发展并重”的原则,努力培养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素质高、能力强的

10、技能型人才。3 资源与条件2.1 实习实训基地2011年底,新校区4.2万平方米的新实训大楼投入使用,学院实验及实训条件从场地面积、规划布局、设备设施等多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89.6万元(生均7,434元),实习实训场所面积52,352平方米(生均9.07平方米)。为了更加紧密对接泉州“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学院按照“紧跟先进水平、紧贴生产实际、服务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规划实训基地布局。按照企业环境要求,引进企业文化,在原有实训基地基础上,经过论证,重新整合资源,组建了9个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

11、地3个,福建省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2个,学院自建实训基地6个,77个校外实训基地;并在泉州江南电子信息高新产业园区、厦门软件园区和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园区投资建有3个研发实训基地。新建了10个实训室(其中有5个实训室是与企业合作共建),改扩建了41个实训室,使校内实验实训室达到51个(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拥有量居福建省民办高职院校第一),校内实训工位数满足教学需要。表2-1 本院学年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实训基地名称中央财政支持省财政支持学院自建1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2数控技术实训基地3通信技术实训基地4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5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6游戏动漫实训基地

12、7现代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8汽车实训基地9建筑工程实训基地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2师资队伍学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强校战略作为学院发展的有力抓手,深入实施“人才强教”和“素质提高”工程,着力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重点培养和聘请一批高端人才,不断调整队伍结构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1年,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电子信息工程系陈宇翔副教授被评为福建省第七届高校教学名师。有5名青年教师晋升讲师、通信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福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7人次获得各种表彰(其中8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23名教师指导的学生在省部级

13、以上的各种专业竞赛中获奖(三等奖以上)。2.2.1 师资队伍结构全校共有专兼职教师355人(师生比1:16.25)。其中专任教师241人,校内兼课教师1人,校外兼职教师107人,校外兼课教师6人(以上均为折算数)。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7.80%;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67人,占专任教师数27.80%;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专业教师162人,占专任专业教师总数67.22%。基本建成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图2.1 教师队伍构成(折算数)67人27.80%174人72.20%67人27.80%124人51.45%50人20.75%图2.2

14、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图2.3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2.2 教师参加校外进修、培训、交流情况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内培、外引”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构建“普通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的培养体系。2011-2012学年,全院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经费171.313万元,教师培训经费为43.16万元。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共计约671人天;赴境外交流112人天;参加企业实践750人天。培养选拔骨干教师23名,占专任教师总数8.4%。表3-6 本院2011-2012学年专任教师培训情况指标数额

15、培训经费(万元) 43.16专任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天) 671其中:国(境)外交流(人天) 112企业实践(天) 750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3 专业与课程2.3.1 专业布局学院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跟踪福建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变化,灵活设置学科专业。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指导思想。根据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求,确立了“优化(传统专业)、培育(新兴专业)、集群(协调发展)”专业建设思路,构

16、建了以精品、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专业群为支撑、新专业为亮点的专业建设框架。学院现开设25个专业(27个方向),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类专业为核心、现代装备制造产业类专业和现代服务产业类专业相支撑的“以工为主、工贸结合”专业发展格局。依照重点专业面向的产业布局,构建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群、网络与通信技术类专业群、现代装备制造与控制技术类专业群、软件技术与文化创意类专业群、现代服务与管理专业群等五大凸显学院专业特色的专业群。学院是福建省首批闽台高校“校校企”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试点院校,与台湾三所高校(台北城市科技大学、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和台湾首府大学)在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电子商务

17、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展联合培养试点。表 3-1 本院专业设置一览表(截止2012年8月)序号系部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所属专业类招生时间备注1电子信息工程系590202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类2004年闽台合作专业2590214(闽)光电子技术2011年3590301通信技术通信类2004年闽台合作专业4590302移动通信技术2011年5机电工程系580101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制造类2011年6580106模具设计与制造2006年7580201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类2011年8580202电气自动化技术2010年9580301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设备类2008年10580302数控设备应用与维

18、护2005年闽台合作专业11580402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类2011年12580403汽车电子技术2010年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590101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类2004年14590102计算机网络技术2004年15590108软件技术(WEB方向)2004年软件技术(可视化方向)2004年16590107网络系统管理2006年17590109图形图像制作(数字媒体)2007年闽台合作专业18590110动漫设计与制作2010年19590113游戏软件2010年20商贸管理系62040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类2005年21620405电子商务2004年闽台合作专业22620505物流管理工商管理

19、类2005年物流管理(国际物流方向)2005年23660108商务英语语言文化类2004年24财经管理系620204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类2006年25620206会计与审计2011年2.3.2 专业结构与规模 学院共设置25个专业,覆盖4个专业大类。工科专业19个,占专业总数76%;商(文)科专业6个,占专业总数24%。电子信息类和制造类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52.20%。2563人44.42%1330人23.05%195人3.38%1682人29.15%6个;24%19个;76%图3-1 本院2011-2012学年开设专业结构 图3-2 本院各专业大类在校生人数所占比例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

20、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表3-2 福建省“十二五”产业发展与我院专业设置对接关系福建省重点产业发展与急需人才培养我院现设专业二级类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加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培养支撑主导产业相关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5801机械设计制造类5802自动化类5803机电设备类5901计算机类5902电子信息类5903通信类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领域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基础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急需专门人才。改

21、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改造轻工、纺织、冶金、建材、建筑、林产等相关学科专业,加快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加强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服务业加快培养旅游、物流、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加强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6202财务会计类6204市场营销类6205工商管理类6601语言文化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报刊服务、出版印刷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广告、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相关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5901计算机类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产业、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

22、相关学科专业,开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教育。2.3.3 精品专业与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有省级精品专业3个(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院级精品专业4个(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通信技术、电子商务),共计9个(不计重复),占全院专业总数的36%,覆盖到学院全部教学系。 表3-3 本院精品或重点建设专业一览表专业名称省级精品专业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院级精品或重点建设专业所在系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电工程系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计算

23、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商贸管理系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财经管理系合计359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3.4 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学院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针对海西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三对接”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构建。依托我院牵头组建的“泉州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学校与产业对接;学院各教学系与泉州地区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实现系部与行业对接;遵照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全市高校与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建立校企战略

24、合作关系的(试行)实施意见(泉政文201158号)精神,学院各专业通过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重点)专业与年产值超亿元大中型企业、一般专业与泉州知名企业合作,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如电子信息工程系与泉州信息产业协会对接、机电工程系与南安装备制造协会对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与泉州计算机学会对接、商贸管理系与泉州电子商务协会对接、财经管理系与泉州市民营企业会计协会对接。尤其是重点建设专业均与泉州地区年产值上亿元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基本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2.3.5 课程设置 全院开设课程总数为281门。从课程类型分类,理论实践课程(B类)和实践课程(C类)的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60.

25、76%和18.94%。 表3-4 本院2011-2012学年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课程类型实际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理论课(A类) 8,33620.3理论实践课(B类) 24,95260.76实践课(C类) 7,77818.94合计(281门) 41,066100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3.6 课程建设 全院共有8门省级精品课程,覆盖到11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约44%。共有41门院级精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课程,覆盖到16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约64%。覆盖五大专业群。表3-5 本院2011-2012学年课程建设成果一览表课程级别/类别201

26、0-2011学年2011-2012学年变化省级精品课程(门)68新增2门 院级精品课程 (门)1010无增加省级示范重点建设课程(门)023(立项)新增23门 合计1641新增25门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4 办学条件保障 我院各项办学条件均符合国家对工科类高职院校设定的标准。其中生均宿舍面积、具有高级职务或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年进书量、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及多媒体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等指标都高于国家标准。表3-8 本院2011-2012学年办学基本条件一览表基本监测指标工科类高职达标指

27、标本院数据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59 64.17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生) 1617.82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6.5 7.02生均实践场所面积(平方米) 8.3 9.07生师比 18 16.25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20 27.80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15 28.22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4000 7434.32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10 3.91生均图书(册/生) 60 70.07生均年进书量(册) 24.07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8 39.84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个) 7

28、 57.68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5 办学经费与成本2.5.1 年度办学经费总收入及其结构全院办学经费总收入为8221.33万元,主要来源依次为学费收入(52.45%),董事会投入(42.57%),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4.56%)和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0.35%)。全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5770人,生均培养成本为29598.5 元,学费收入和董事会投入为主体(占95.02%)。图3-3 本院2011-2012 学年年度办学经费收入构成说明:其他收入为学院董事会投入。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

29、状态数据采集平台。2.5.2 年度办学经费支出及其结构图3-4 本院2011-2012学年年度办学经费支出构成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说明:其他支出含人员工资支出。2.5.3 收入与支出的比率 全院办学经费的总收入与支出比为1:0.996。表3-9 本院2010-2011学年办学经费一览表经费收入经费支出项 目金额 (万元)所占比例(%)项 目金额 (万元)所占比例(%)学费收入4312.1052.4基础设施建设3351.8040.18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375.234.56设备采购413.704.96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投入 28.70

30、0.35日常教学经费933.73211.19社会捐赠金额5.300.06教改教研170.7722.05其它收入总额3500.0042.57师资建设171.3132.05图书购置49.0760.59其它支出3252.54038.99总收入 8221.33总支出8342.933 收支比率0.985:1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说明:本学年度经费收入中不含上年结转154.062万元,若计入上年结转,本学年度收支比为1:0.9963 生源基础与质量学院在招生过程中,严格遵照教育部、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招生工作的各项规定,“依法治招、规范管理”的要求,

31、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健全和完善招生工作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方案,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明确岗位职责,责任落实到人,为完成招生任务打下了基础。3.1录取后报到率2012年,学院被确定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招生录取分数线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得到提高,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2012年学院招生总数为2,323人,招生专业29个(含30个方向)。在招生地区分布上分为省内和全国16个省份,其中,省内招生人数1,963人,占总招生人数的84.5%,省外(16个)招生人数360人,占总招生人数的15.5%。2012年实际报到人数为2,012人,报到率为86.61%。招生详情见下表。 2012年招生情况汇

32、总表省份招生类别总录取数报到数报到率(%)备 注福建省高职单招24020485.00%自主招生 21019793.81%中职推优918087.91%专科批(普通类) 111493984.29%专科批(闽台合作) 18115585.64%五年一贯制12711590.55%合计1963169086.09%外省市合 计36032289.44%总 计2323201286.61%2012年本省各类招生录取比例3.2生源分布地区3.2.1本市和本省生源所占比例1963人84.5%360人,15.5%1357人69.13%606人30.87%本市生源所占本省生源总数比例 本省生源所占招生总数比例17人,4.

33、7%34395.3%3.2.2 来自西部地区所占比例 西部地区生源所占外省生源比例4 培养过程质量4.1 教学工作4.1.1改革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学院按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在全院各专业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等5个重点建设专业结合专业自身特点,分别构建了“职业能力进阶、项目任务驱动、嵌入企业行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双向联动1233”、 “以岗位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 “以专业岗位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载体”和“工学交替、双证融合”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

34、“职业、系统、开放”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按照“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的步骤,围绕职业岗位(群),通过“三化”进行课程改革(标准化与企业一线管理和技术骨干共同进行职业分析,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以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门人才培养的能力标准、课程标准及主要教学环节教学标准,使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更为具体;模块化按照工作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的重构和序化,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的综合。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构建包含模块式课程内容和一体化教学方式两个维度的模块化课程结构;项目化把教

35、学内容由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工作项目,强调完成项目“行动”过程的完整性,体现技能为主、能力为本,理论与实践融合,技能与态度融合的课程思想和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示范院校建设工作实施以来,全面启动了41门课程和19部特色教材建设。4.1.2 品牌特色引领,深化专业建设 学院遵循“优化、培育、集群”和“电子信息专业为主,传统新兴专业协调发展,突出重点,打造特色”的专业发展策略,在专业特色上下功夫,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精品发展之路。选择基础条件好、实力强、符合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实施重点建设,以特色创品牌,以特色促强校。每个重点建设专业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依据现有条件

36、和建设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方案,并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社会服务方面开展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共施教学过程、共育技能人才。目前,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形成了以福建省精品专业为龙头,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为骨干,带动五大专业群建设的格局。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工贸结合,突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带动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4.1.3 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产教对接 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成立以行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其专业指导和行业桥梁作用,在教学、实习、教材、评价、规划、教师队伍、人才需求、专业布局等方

37、面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通过校企共建培训型、加工型、研发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共同搭建工学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平台和培养环境。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筑巢引凤,学校为企业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指导、工程案例和工学交替生产任务,校企共同开发生产性实训内容,营造“产教并举”的培养环境,形成人才共育、基地共建、团队共组、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以“泉州信息职教集团”为平台,实现成员企业与学院系(部)人才培养过程的全面对接。学校为成员企业提供准员工,企业为学校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校企共同开发实习内容,共同管理学生,共同考核实习成绩,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使

38、学生熟悉企业真实的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掌握娴熟的岗位技能。4.1.4 学生职业能力 学院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专业经费,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并把“双证书”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2011-2012学年学生参加全国性、全省性各类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级奖项30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4项),2012年,学院获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表5-4 本院2011-2012学年全国、全省范围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情况序号赛事名称获奖项目奖项1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芯片级)二等奖

39、2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等奖3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与升级改造三等奖42012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一等奖5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二等奖6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二等奖7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二等奖8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二等奖9导游服务二等奖2项10二维动画制作(文化创意)二等奖11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芯片级)二等奖12会计技能二等奖13 会计技能三等奖14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三等奖15 嵌入式产品开发三等奖16 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三等奖17 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三等奖18 数学建模三等奖19 计算机网络应用三等奖20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福建

40、赛区移动杯)F题项目二等奖21F题、G题项目三等奖2项22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预赛(福建赛区)C/C+程序设计一等奖2项23二等奖2项24三等奖3项25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福建赛区) “星期伍”项目二等奖26“32”项目三等奖27“果缤纷”项目三等奖数据来源: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办公室2011-2012学年获奖情况统计4.2 学生活动学院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重视政治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的养成。几年来,坚持把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2.1 加强基层党建学院党委一直高度重视教学一

41、线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成立6个教学系党支部,加强了党对系(部)的思想政治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学院党校定期开展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2011-2012学年,先后举办了2期学生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学员615名,全院超过52.9%的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发展学生党员85名。有4名学生获得福建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财经管理系2010级会计2班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表5-2 本院学生加入党组织情况类别2010-2011学年度(人)2011-2012年度(人)比上年增长提交入党申请2568305418.93%入党积极分子1

42、22313086.95%入党人数79857.59%数据来源:中共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组织发展统计4.2.2 开展多样活动,关注心理健康,强化综合素质的养成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校园敏感话题,以问卷调查或座谈会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型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心理素质协调发展。2011年,在泉州市教工委组织的“泉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学院心理咨询老师撰写的研究论文荣获一等奖。同年,学院荣获“福建省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称号。学院现有各类学生社团13个,参与学生1800余

43、人。青年志愿服务队8个,参加的学生人数为632人,占学生总数的10.95%。2011年,我院“残联康复中心大手牵小手”项目获得了泉州市青年志愿者服务优秀项目奖,田明亮、郑镇洪同学荣获泉州市青年志愿者服务铜奖;郑艺建同学荣获泉州市青年志愿者服务优秀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泉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社会各界对我院的志愿服务满意率为100%。通过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生态保护等公益志愿活动,培育团员青年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品质。4.3学生资助学院加大学生的学业资助力度,2011-2012学年度共有2769名学生获得各级奖助学金和资助,资助金额为612.36万元,全院受益面约占在校生总数的47.99%。在获得资助的学生中,约74.83%获得政府资助(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约25.17%获得学校自设的奖助学金及社会资助(“宇翔”奖学金)。人均受助金额为2211.48元。资助情况见下表。表5-3 本院2011-2012学年度学生奖助情况汇总表资助类别资助额(万元)占资助总额 的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