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手册(第三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9028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7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保证手册(第三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质量保证手册(第三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质量保证手册(第三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质量保证手册(第三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质量保证手册(第三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保证手册(第三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保证手册(第三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保证手册(第三版)集团有限公司目 录前言1第一章 质量保证负责人5第二章 生产准备8第三章 零件作业过程及作业人员的标识 11第四章 工程变更12第五章 工程管理标准16第六章 产品检验标准23第七章 检验记录单31第八章 作业标准34第九章 初物管理36第十章 初期流动管理42 第十一章 批次管理44第十二章 质量异常的处理46第十三章 生产设备的维护53第十四章 计量检测设备的维护55第十五章 质量监督检查57第十六章 质量教育59第十七章 供方质量评价61质量保证手册前 言本手册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要求其供方在依照双方签订的产品交易基本合同前提下,要满足对供方质量保证的基本

2、要求的概述。编制该手册是为了帮助供方充分理解的基本质量政策和质量保证活动的基本要求。为了有效利用该手册,供方需要充分理解对质量保证的基本思路。下面是对质量的基本要求及本手册中一些专用名词的定义,希望供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质量保证活动。1.基本质量要求供应给的零部件必须满足下列所有项目:(1)必须满足由制定并发给供方的图纸、3D数据、样件、产品标准、指定的标准以及据此要求所涉及的相关文件和资料。(2)必须满足由供方制定并得到认可的图纸、工程管理标准、产品检验标准以及据此形成的文件和资料。(3)若不属于上述(1)和(2)的情况时,如果涉及到国际、国家或行业的标准时,如GB,GB/T及ISO等

3、,则必须满足这些标准。2.名词的定义(1)件是指确保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车辆安全性上所不可缺少的零部件。由于该零部件的缺陷将使车辆无法运行或对运行造成故障,并很有可能发生人身事故及火灾事故。(2)项目件的质量特性中,那些如果存在缺陷就有可能导致车辆失控而出现人身伤害、伤亡事故及火灾事故的项目。(3)功能件在正常使用状况下,如果存在不良就有可能导致车辆无法工作或降低性能的零部件。主要是指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零部件。(4)功能项目功能件的质量特性中,如果存在不良,有可能影响车辆无法工作或降低性能的项目。(5)一般件除件及功能件以外的零部件。3.质量管理活动供方应在对本章附的供方与的质量保证体系图的整个流

4、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质量保证活动。4.数据资料的提供在后附的向申报的资料一览表中,汇总了供方需提供给的资料。关于各资料的详细要求,请参阅本手册的相关内容。5.其它对本手册如有不理解的地方,请与集团质量管理部管理科或检验科联络、沟通。 集团 质量管理部供 方大 长 江供应商供方内部配套部质管部(进货检验部门)技术部门等生产准备编制作业标准编制产品检验标准编制工程管理标准编制原材料及外购件清单编制进货检验标准签订技术开发协议生产准备接受订货技术质量交流工夹具、模具、量检具的设计/准备工艺设计设备准备设计过程FMEA质量保证负责人任命/变更申报订购样件试产工 程 改 善试 产工程变更申请表签订产

5、品交易基本合同出 厂初 物 检 验随实物提交工程管理标准产品检验标准原材料及外购件清单初物检验结果表样件鉴定申请表样 件 鉴 定量产批 量 生 产品质异常处理追溯确认接受设计变更通知单设计变更初期流动管理批次管理检验器具管理变化点管理小 批 量 生 产出 厂零件检验初物检验零件检验质 量 教 育检验记录单提供自 主 监 查二次供方质量监查指导出 厂初物检验工程变更申请表质量保证负责人任命/变更申报作业标准修订工程管理标准/产品检验标准/原材料及外购件清单修订提交工程改善初物时,随实物附上初物检验结果表及初物标签对供方质量监查指导供 方 评 价初物时,随实物附上初物检验结果表及初物标签批 量 生

6、 产首批产品生产过程审核进 货 检 验进 货 检 验质量异常索赔的处理备注图例说明: 主要业务 附带业务 主业务路径 同一业务 信息、资料传递路径供方与的质量保证体系图向申报的资料一览表NO.项 目零件功能件一般件提交时期接收部门备注1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通知书新品签订“技术开发协议”后1周之内配套部变更变更后1周以内2工程管理标准新品*样件提交时进货检验部门提供原稿变更*首次提交零部件的1周前复印件3原材料及外购件清单新品样件提交时进货检验部门变更计划变更的1周前4产品检验标准新品样件提交时进货检验部门提供原稿变更首次提交零部件的1周前复印件5样件鉴定申请表样件提交时配套部6工程变更申

7、请表计划变更前1个月配套部7初物检验结果表初物提交时进货检验部门随初物8检验记录表*每月30日前若所供工厂为2个(含2个)以上时,则要向所供的所有工厂的进货检验部门提供每月至少提供一批产品的检验数据9让步接收申请表零件发货前一周配套部10过程能力调查报告书*进货检验部门要求的日期进货检验部门注1:“新品”是指全新开发的产品;“变更”是指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后的产品注2: “”必须提供 “*”进货检验部门有要求时第一章 质量保证负责人供方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所供产品的质量保证活动,包括与质量有关事项的沟通、质量问题的处理等。供方质量保证负责人的姓名须以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通知书(具体格式见本章附

8、表)的形式通知,以下是对质量保证负责人及其助手的要求。1.质量保证负责人的资格及任命(1)质量保证负责人(正职)供方总经理应任命质量保证负责人来主管与质量保证有关的事宜。质量保证负责人原则上由部门经理以上人员担任。(2)质量保证负责人的助手(副职)质量保证负责人的助手必须是能在质量保证领域胜任领导工作的人。2.关于质量保证负责人的申报签订“产品技术开发协议”后一周之内,供方必须填写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通知书,并将其提交给配套部。若供方的质量保证负责人因组织机构变化或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动时,也需在变更后一周内填写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通知书,并将其提交给配套部。关于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

9、变更通知书的格式见附表。3.收到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通知书后的工作 配套部收到供方提交的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通知书后应进行认真审查,确认无误后归档保存,并将复印件交进货检验部门和质管部供方质量推进科。4.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通知书的填写要求见本章附页。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通知书供方名称供方代码类 别任命 变更地 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地址经营范围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的日期 年 月 日质量保证负责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本人签名质量保证负责人助手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本人签名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通知书填写说明填写配套部提供的7位数字或数字与字母组合质量保证

10、负责人的任命/变更通知书填写供方的全称供方名称供方代码类 别任命 变更地 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地址经营范围填写任命或变更质量保证负责人的日期填写供方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公司电子邮箱地址新任命时,在“任命”方框里打勾;变更时,在“变更”方框里打勾质量保证负责人的任命/变更的日期 年 月 日质量保证负责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本人签名质量保证负责人助手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本人签名填写质量保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地址,且需其本人的签名填写质量保证负责人助手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地址,且需其本人的签名第二章 生产准备为使批量生产的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11、,需要做好以下工作:1.技术质量交流当供方与签订某零部件的技术开发协议后,根据的需要,供方和(配套部组织,技术、进货检验部门有关人员参加)之间要进行技术质量交流(一般情况下应召开技术质量交流会)。需进行技术质量交流的情况如下: 产品类别供方类型件功能件一般件备注新供方对于“”情况,如果进货检验主管工程师认为有必要时也可进行交流。合格供方(所开发的产品与在供产品的类别、原理、结构不同)合格供方(所开发的产品与在供产品的类别、原理、结构相同)“”表示需要 “”表示原则上不需要进行技术质量交流的主要目的是使供方在生产之前,明确该零部件的功能、特性、制造及质量控制的要求,因此,供方参与交流的人员应为质

12、量保证负责人及负责技术、质量控制及制造工艺的人员。技术质量交流的日期由供方与配套部协商决定。在交流之前,供方要在公司内对交流中所要讨论的事宜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准备。(1)技术质量交流的内容 研究图纸时发现的问题(对图纸不理解、不明白的项目;图纸上不合理的要求,如尺寸、形位公差等;对图纸提出改进建议,如制造成本、零件结构、工艺性等);零部件的功能及特性(图纸上规定的要求、与其他零部件的关联等);制造上的问题点(精度、制造方法等);生产设备、检测设备配置;工程管理标准(控制项目、管理要点);产品检验标准;原材料及外购件清单;生产批次的标识方式及位置;样件鉴定要求;进度的安排。 等(2)技术质量交流资

13、料的准备工程管理标准(初步方案);产品检验标准(初步方案);关于图纸、模具、夹具及设备方面的事宜(方案、日程);关于其他一些对控制制造过程有用的文件; 等2.工艺设计在设计工艺时,为了防止出现问题,必须注意下述各点:(1)认真掌握零件所要求的质量,根据质量要求设计工艺。(2)准确掌握各零部件的精度,确保设计出能满足其过程能力的工艺,达到并维持要求的质量水平。(3)要对类似零部件以往的不良记录进行调查,以便从工艺设计到实际批量生产过程中能实施预防工作。在设计工艺时,应灵活运用过程FMEA或矩阵图法等、设置防错漏装置,防止发生不良。(4)要对工序(过程)间的物流方式进行仔细检查,防止混入其它产品。

14、(5)通过质量评价会议等形式开展质量改善活动,防范于未然。3.进度管理为能迅速实现在正式工艺上生产零件,确保制造的产品质量稳定,并能在要求的发货期发运零部件,供方必须按要求对工装夹具、模具、机器设备的准备、标准类文件的制订、操作人员的培训及生产准备日程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务必在量产前做好生产的所有准备工作。供方必须编制计划进度表或日程管理流程图,以便进货检验部门索取时能迅速提供。为了实现对进度的管理,供方应在公司范围内对计划要求开展的各个项目进行统一管理,以便掌握主要的问题并进行改善。4.信息传递所有信息,如技术质量交流时确定的管理项目、检查项目、变更等,供方都必须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及时地传递到本

15、公司内部所有相关的部门。(1)必须建立信息传递渠道,并以流程图等方式清晰反映。(2)应在公司内建立一个监督检查系统,以便能确认信息是否确实已传递到所有的相关部门。第三章 件作业过程及作业人员的标识为了将件的作业过程、操作人员和其它过程明显区分,现对件的作业过程及操作人员的表示方法予以说明。1.件的项目加工(装配)工序或机械设备上应张贴标识牌,标识牌应醒目、突出,能明确告知该工序属特别重要工序。 例工序2. 在工序操作的员工应佩戴“工序操作员”标识标志(臂章)上岗,标识标志应醒目、突出,表明该员工所负责的工序为工序且具备了上岗的资格。工序操作员应为已接受件图纸、制造标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且经过资格

16、认可的人员。 例工序操作员第四章 工程变更1.范围 当件、功能件、一般件的设计变更或过程变更属初物分类表(见第九章 初物管理)的第一种情况时,应向配套部提交工程变更申请表(见本章附表)。件、项目原则上不允许委外加工。2.提交时间若在供方处出现设计变更或过程变更时,须在计划的实施变更日期前1个月向配套部提交申请。如出现紧急的第1种情况时,须在发货前提交申请。3.工程变更时的程序下面是从提交申请到实施过程变更后发运零件的流程:供方提交工程变更申请表 配套部接收 (判断后,返回一份复印件给供方)供方工程管理标准的修订及提交(有修订时)供方产品检验标准的修订及提交(有修订时) (见第5章 工程管理标准

17、) (见第6章 产品检验标准)配套部接收 初物的检验 (见第9章 初物管理) 向供货*附上初物标签 (见第10章 初物管理)4.工程变更申请表的填写方法见本章附页“工程变更申请表填写说明。管理号:大 长 江 集 团工程变更申请表供方名称供方地址零部件名称零部件图号变更的种类: 1、设计变更(包括材料变更) 2、过程变更: 异地生产 加工条件/方法变更 工艺流程变更 二次供方变更 设备变更 工装/模具变更检验变更 工装使用期超过一年 其他过程变更进行变更的原因:变更情况简述:影响互换性总成 是 否零件 是 否变更的计划实施日期 年 月 日进行变更是否影响发货计划 是 否是否影响零部件价格影响不影

18、响 质量保证负责人签名/日期:配套部意见:主管/日期: 主管经理/日期:审批部门填写同意变更 有条件批准 不同意变更是否需要提交更改后的样件样 件:需要,数量: 不需要样件附件:需要,样件名称/数量: 不需要是否需要提供资料产品检验标准 工程管理标准 原材料及外购件清单供方自检报告 其它资料:不同意变更的理由或有条件批准的条件:主管/日期: 主管经理/日期:注:1.以上栏目不够填写时,可附上相关资料; 2.过程变更由进货检验部门审批,设计变更由设计部门审批.管理号:产品变更申请表顺序号, 年号加顺序号,如2006001工程变更申请表填写说明大 长 江 集 团工程变更申请表供方名称填写产品变更的

19、供方名称供方地址填写变更产品的供方的生产地址零部件件名称填写进行变更的产品名称零部件图号填写进行变更的产品图号变更的种类: 1、设计变更(包括材料变更) 2、过程变更: 异地生产 加工条件/方法变更 工艺流程变更 二次供方变更 设备变更 工装/模具变更检验变更 工装使用期超过一年 其他过程变更在变更的种类处打“” 进行变更的原因: 简略说明进行变更的原因,不够填写时可附页,如对同一种产品同时出现几种变更时,应将几种变更同时记入在相应的项目处打“” 填写变更的计划实施日期 在相应的项目处打“” 在相应的项目处打“” 变更情况简述: 对变更的情况进行简要说明,不够填写时可附页影响互换性总成 是 否

20、零件 是 否变更的计划实施日期 年 月 日进行变更是否影响发货计划 是 否是否影响零部件价格影响不影响 质量保证负责人签名/日期:供方质量保证负责人签名并签上日期配套部意见: 配套部针对供方的变更内容填写意见,如不同意变更时不用传递到进货检验部门,而直接反馈至供方;同意变更时填写后传至进货检验部门。主管/日期: 主管经理/日期: 在变更意见处打“” 审批部门填写同意变更 有条件批准 不同意变更是否需要提交更改后的样件样 件:不需要 需要,数量: 样件附件:不需要 需要,样件名称/数量: 是否需要提供资料产品检验标准 工程管理标准 原材料及外购件清单供方自检报告 其它资料:在是否需要提交更改后的

21、样件及样件附件处打,需要样件时须注明样件数量,需样件附件时须注明附件名称及数量在是否需要提交的资料处打,需要其它资料时需注明 不同意变更的理由或有条件批准的条件: 填写不同意变更的理由或有条件批准时的条件(如需过程审核等),同意变更时不需填写。主管/日期: 主管经理/日期:注:1.以上栏目不够填写时,可附上相关资料; 2.过程变更由进货检验部门审批,设计变更由设计部门审批第五章 工程管理标准 为了全面了解零部件的制造过程及管理项目,供方必须制定工程管理标准,并使标准在制造过程中得以实施和维持。在该标准中要明确各加工工序的质量控制特性。1.范围采购的所有零部件,都必须编制工程管理标准。但是,由供

22、方外购的零部件(含提供的零部件)可除外。供方需将外购零部件进货检验的质量控制特性在工程管理标准中体现。2.标准的制订及修改 为了确保工程管理标准制订及修改的严肃性,供方须在公司内规定该标准制订及修改的权限并明确相应的程序。此外,还应通过灵活运用管理台账,确保制订或修改标准时不会发生遗漏。3.提交件及功能件的工程管理标准须提交给进货检验部门。对于一般件的工程管理标准,若要求提供时,供方也要提供。工程管理标准的制订、修改处理流程见本章附表“工程管理标准制订、修改流程图”。(1)若是新开发的零部件,在送样时将该零部件的工程管理标准的原件提交给。(2)若是因设计变更而需修改标准时,将修改后的工程管理标

23、准复印件在首次提交零部件的一周前提交给。首次提交零部件是指变更后的样件或首批件(3)若是因供方设计变更或过程变更而需修改标准时,按工程变更的要求填写“工程变更申请表”通知(具体见第四章 工程变更),待确认并以书面形式同意变更后,供方将修改后的工程管理标准复印件在首次提交零部件的一周前提交给。(4)若是其它修改,需注明修改的原因,并将修改后的工程管理标准复印件提交给。(以上提交的复印件原则上为一份,但当有要求时应按要求份数提交)注:当因某些过程变更或改动较多而需对工程管理标准进行换版时,需将修订后的工程管理标准原件提交给。4.收到工程管理标准后的工作(1)收到工程管理标准的原件后,由进货检验部门

24、对文件进行认真审查并签字确认,复印一份在进货检验部门备案,原件返回给供方。(2)收到工程管理标准的复印件后,由进货检验部门对文件进行认真审查,在复印件签字确认后并复印一份返回给供方。5.工程管理标准的编制方式(1)格式供方在编制工程管理标准时可使用由提供的工程管理标准格式(具体格式可参照本章附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任何形式编制,但必须包含“工程管理标准”中要求的所有事项。(2)填写方法具体编制方法可参照本章附页“工程管理标准范例及填写说明”。工程管理标准制订、修改流程图供 方大 长 江(原 稿)(原 稿)(复印件)(复印件)(复印件)复 印分发给相关部门分发给相关部门(原 稿)(原 稿)复

25、 印修改原稿校 核批 准保 管方案评审批 准校 核制定草案(复印件)(复印件)分发给相关部门分发给相关部门复 印认 可保 管认 可复 印复 印工 程 管 理 标 准供方名称页 次收货工厂发至处份数车(机)型代号制订日期 零件分类1.零件零部件图号2.功能件零部件名称3.一般件工艺流程图:总计接 受(新制订)接 受(修 改)批 准审 核更 改 栏标记处数更改原因更改人日期标记处数更改原因更改人日期编 制工 程 管 理 标 准供方名称页次制定日期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序 号过 程外协厂名(外协时)质 量 特 性制 造 管 理 特 性(管理条件)过程名内外管理项目管理标准确认方法检查器具记录方式责任人设备

26、名管理项目管理标准确认方法检查器具记录方式责任人备注更 改 栏记号更 改 原 因更改部门更改人更改日期记号更 改 原 因更改部门更改人更改日期这些标准由 重新准备工 程 管 理 标 准供方名称 公司页 次收货工厂 工厂/发至处份数车(机)型代号制订日期 年月日零部件分类1.件零部件名称 填写订货单的图号及零部件名称2.功能件零部件图号-3.一般件流程图:根据零部件在整车(机)上的重要度以及作用在相应的名称上打“”流程号(零部件名称)(零部件名称)1进货检验1 填写过程的序号2 2切断毛坯(外协厂名)填写具体过程名该工序为外协加工时,填写外协加工厂家的名称3 3 部位的切削加工分流程线4 处的点

27、焊主流程线若为项目的制造过程,则加后缀5 打毛刺 G若为功能项目的制造过程,则加后缀G6 涂装 (外协厂名)7 出厂检验 若为组件、总成时,需把全部零部件包含在流程图中(标准件除外) 总计接 受(新制订)接 受(修 改)批 准审 核更 改 栏标记处数更改原因更改人日期标记处数更改原因更改人日期编 制工程管理标准范例及编制说明工 程 管 理 标 准供方名称公司页次制定日期年月日零部件名称零部件图号-零部件类别流程号/序 号过 程外协厂名(外协时)质 量 特 性制 造 管 理 特 性(管理条件)过程名内外管理项目管理标准确认方法检查器具记录方式责任人设备名管理项目管理标准确认方法检查器具记录方式责

28、任人备注1234填写在流程图上对应的过程序号、过程名56进货检验明确是自制还是外协加工切断毛坯加 热校正G若为项目的制造过程,则加后缀若为功能项目的制造过程,则加后缀G外协加工时填写外协厂家名公司尽可能以数值形式填写对应管理项目的控制水平及公差范围。过程管理公差应比图纸公差更严格(全检时也可用图纸公差)。外 观外 径硬 度切断长度切断端面填写该过程需管理的质量特性项目平面度表面无碰划伤300.2mmHRB80-902001mm无破坏0.02以下全 数n3 c0/批n3 c0/批1/50根全数全数填写检验该管理项目的检测设备、量检具及方式填写对该管理项目的检验频率、抽样数或确认时机目 视卡 尺硬

29、度计刻度尺目 视填写检验结果所使用的检验记录表格或检验单。不需记录时应注明千分尺检查表X-R管理图X-R管理图作业者班 长填写该过程使用的设备名称检验员作业者填写相应管理项目检验责任人的职务锻造加热炉油压压力机填写该过程的需管理的制造特性项目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压力1150以上30分以内4吨作业开始时作业开始时温度计计时器压力计填写在流程图中对应的流程号自动温度记录纸检查表作业者班长作业者更 改 栏记号更 改 原 因更改部门更改人更改日期记号更 改 原 因更改部门更改人更改日期这些标准由 重新准备若为件,填写;若为功能件,填写G;若既是件又是功能件,填写 G填写的订货单上的图号及零部件名称第六章

30、产品检验标准为确保供给的零部件达到规定的要求,供方必须建立一套产品检验标准,并使标准得以实施和维持。1.范围订购的所有零部件都必须编制产品检验标准。2.标准的制订及修改为了确保产品检验标准制订及修改的严肃性,供方须在公司内规定该标准制订及修改的权限并明确相应的程序。此外,还应通过灵活运用管理台账,确保制订或修改标准时不会发生遗漏。3.提交产品检验标准应提交给进货检验部门。产品检验标准的制订、修改处理流程见本章附表“产品检验标准制订、修改流程图”。(1)若是新开发的零部件,在送样时将该零部件的产品检验标准的原件提交给。(2)若是因设计变更而需修订标准时,将修改后的产品检验标准复印件在首次提交零部

31、件的一周前提交给。(3)若是因供方设计变更或过程变更而需修改标准时,按工程变更的要求填写“工程变更申请”通知(具体见第四章 工程变更),待确认并以书面形式同意变更后,供方将修改后的产品检验标准复印件在首次提交零部件的一周前提交给。(4)若是其他修改,需注明修改的原因,并将修改的产品检验标准复印后提交给。(以上提交的复印件原则上为一份,但当有要求时应按要求份数提交)注:当因某些变更或改动较多而需对产品检验标准进行换版时,要将修改后的产品检验标准原件提交给。4.收到产品检验标准后的工作(1)收到产品检验标准的原件后,由进货检验部门对文件进行认真审查并签字确认后,复印备案一份,原件返回给供方。(2)

32、收到产品检验标准的复印件时,由进货检验部门对文件进行认真审查后,在复印件上签字确认,并复印一份返回给供方。5.产品检验标准的编制方式(1)格式产品检验标准必须按提供的格式编制,标准幅面为A4。所有零部件的产品检验标准都须附上零部件图,幅面不能大于A3,图纸上所有需检测的尺寸应标上带圆圈的顺序号,以确保与检验标准中的尺寸序号相对应。具体格式见本书附页。(2)填写方法(可参照本章附页“产品检验标准范例及填写说明”)零部件分类:在相应的零件类型上打勾。 供方名称(供方代码):填写供方的公司名称及指定的供应商代码。页次栏:按顺序填写页次,如1/3、2/3、3/3。制订日期:填写标准制订日期。车(机)型:填写零部件所要用的车(机)型的型号名称。 零部件图号栏:填写的订货单上注明的零件图号。若组成零部件太多在该栏填写不下时,要附一份这些零部件图号的明细。零部件名称栏:填写的订货单上注明的零部件名称。序号栏:在左栏内填写大项顺序号,在右栏填写小项的顺序号。大项:一、外观;二、尺寸;三、功能或性能;四、耐久试验;五、其他。小项:对于每一个小项的检验项目,要分配一个顺序号(尺寸检查项要用带圈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