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9274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1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价标准的制订,国民体质诊断和评价方法,价标准的制订国民体质诊断和评价方法,一、评价标准的制订,1.类型,评价标准的制订是体质评价的基础,不管是进行单项指标的评价还是多指标的综合评价,都需要一个参照系。,一、评价标准的制订 1.类型 评价标准的制订是体质评价的基,目前,根据体质评价的目的,常见的体质评价标准有以下两种类型:,(1)现状标准(State Standard)(2)理想标准(optimal Standard),目前,根据体质评价的目的,常见的体质评价标准有以下两种类型:,(1)现状标准,一般是指通过标准化测验程序和样本的抽样,并运用统计方法和各种评价量表而制定的一种规范化的评价标准。一

2、般应用在个体间和群体间比较和评价。,如:“中国国民体质评价标准”,(1)现状标准 一般是指通过标准化测验程序和样本的抽样,并,测定项目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肺活量(毫升) 23692847 28483464 34653984 39854634 4634台阶指数 42.146.1 46.252.0 52.158.0 58.167.6 67.6握力(千克) 29.636.9 37.043.5 43.649.2 49.356.3 56.3俯卧撑(次) 712 1319 2027 2840 40纵跳(厘米) 19.924.8 24.932.3 32.438.4 38.545.8 45.8坐位体

3、前屈(厘米) -3.51.7 1.88.9 9.014.1 14.220.1 20.1选择反应时(秒) 0.690.61 0.600.50 0.490.44 0.430.39 0.39闭眼单脚站立(秒) 35 617 1841 4298 98,表1 2024岁成年人单项指标评分表(男性),测定项目 1分 2分,等级 得分一级(优秀) 33分二级(良 好) 3033分三级(合 格) 2329分四级(不合格) 23分,表2 成年人(2039岁)综 合 评 级 标 准,等级 得分表2,(2)理想标准,一个个体和群体的体质水平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经过环境、营养和体育锻炼等干预手段以后,原有的体质水平会

4、有明显改变。所以,根据个体和群体应该能够达到的体质水平而制订的标准,称为理想标准。,(2)理想标准 一个个体和群体的体质水平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想体质,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均匀,体姿正确;心血管、呼吸与运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功能;有较强的运动与劳动等身体活动能力;心理发育健全,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较强的抗干扰、抗不良刺激的能力;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所以,在评价理想体质,必须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而且原则上应该以同质人群的较高水平的数据(P80以上),作为评价理想体质的依据。,实用体质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理想体质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

5、 所以,在评,2.评价标准的基本特征,(1)能比较准确的、有效的反映出个体或群体的体质水平;(2)评价指标应该客观的反映体质构成要素,并能够进行定量描述;(3)能够比较敏感的鉴别个体和群体间体质水平的差异;(4)简单易行,容易实施;(5)选用的评价方法既要考虑科学性,又要注意可行性。,2.评价标准的基本特征 (1)能比较准确的、有效的反映出个体,3.制定评价标准的方法,(1)离差法(Method of Deviation)(2)百分位数法(Method of Percentiles)(3)其它方法,3.制定评价标准的方法 (1)离差法(Method of D,(1)离差法,是指根据正态分布的原

6、理,以大规模横断面调查资料的平均数(Mean)为基准值,以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为离散距,对某一个体质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的方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呈正态分布(normal curve)的测试数据,等级划分一般为五级。,常用于身体发育水平、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评价。,(1)离差法 是指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以大规模横断面调查资,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2)百分位数法,是指以大规模横断面调查资料的中位数(Median)为基准值,以其余各百分位数为离散距,对某一个体质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呈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的测试数据,等级划分一般为五级。,(2)百

7、分位数法 是指以大规模横断面调查资料的中位数(Me,评价等级 标准 理论百分数%,上等 P90+ 以上 10中上等 P75+ P90 15中等 P25 P75 50中下等 P10 P25- 15下等 P10- 以下 10,表4 百分位数法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标准 理论百分数%上等,(3)其它方法,相关法(Method of Correlation),包括普通相关法和二元回归法。如:身高标准体重。,(3)其它方法 相关法(Method of Correl,身高段(厘米) 体重(千克) 1分 3分 5分 3分 1分140.0140.9 33.5 33.536.4 36.550.3 50.454.3

8、 54.3141.0141.9 34.2 34.236.9 37.051.0 51.154.9 54.9142.0142.9 34.8 34.837.4 37.551.7 51.855.6 55.6,表5 2029岁成年人身高标准体重评分表(女),身高段(厘米) 体重(千,指数法(Method of indexes),是指根据人体各体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借助一定的数学公式,将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联系起来,重新计算,合成一个新指标的方法,如BMI。,指数法(Method of indexes) 是指根据人体,中国标准,WHO标准,ACSM标准,组别,BMI,组别,BMI,组别,BMI,体重过轻,

9、BMI18.5,轻,BMI18.5,轻,BMI18.5,体重正常,18.5BMI24.0,正常,18.5BMI25.0,正常,18.5BMI24.9,超重,24.0BMI28.0,超重,25.0BMI30.0,超重,25.0BMI29.9,肥胖,BMI28.0,肥胖,30.0BMI35.0,肥胖,30.0BMI34.9,肥胖,30.0BMI40.0,肥胖,35.0BMI39.9,肥胖,BMI40.0,肥胖,BMI40.0,BMI体重(公斤)身高2(米2),国际上流行常用BMI评价标准,中国标准WHO标准ACSM标准组别BMI组别BMI组别BMI,(2)年龄、性别、地域和种族,人体的形态、生理机

10、能和运动能力等构成体质的各个要素,都会伴随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进行,逐渐产生明显的变化。而且,体质水平又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年龄和性别等因素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所以,在制订评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如:制订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时,就要注意到不同发育类型对体质水平的影响。,(2)年龄、性别、地域和种族 人体的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能,(3)适用范围,任何一个标准都是为一个总体而制订的,而且所需要的样本也是来源于总体,所以,评价标准仅仅适用于与制订标准总体特征相似的个体或群体评价上,任意的外推都会造成评价结果的误差。,(3)适用范围 任何一个标准都是为一个总体而制订的,而且所,

11、4.制定评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量,一个规范的评价标准,一般都是在大规模测验的基础上制订的。对测试样本进行抽样时,如果选用的样本量过少,那么,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越差,势必也会扩大抽样误差,这样就会影响评价标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所以,用于制定标准的样本量要足够大,同时还要考虑所抽取样本的分布。如年龄分布尽量保持相对一致。,4.制定评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1)样本量 一个规范的评价,(4)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独立性,在选用的评价指标中,由于人体的整体性和同一性特点,决定了指标间均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如:肺活量与体重,胸围与身高等。,所以,在制订标准时,要注意排除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突出指标的相对

12、独立,有时可以采用换算相对值的方法来克服这个影响因素。,(4)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独立性 在选用的评价指标中,由于人,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兼谈标准的表述形式,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一)必要性和意义,制定并实施标准是贯彻体育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一)必要性和意义 制定并实施标准是贯彻体育法,,“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体质监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实施体质测定制度,制定体质测定标准,定期公布国民体质状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规定:,“国家推行

13、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体质监测”。,(二)制订原则,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思想、统一步骤、统一格式或规格,统一方法; 强化科学性和严谨性; 注意保持其稳定性; 正确引导中国不同地域体质测定标准的推出; 要严格区别体质测定标准和锻炼标准之间的区别;,(二)制订原则 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思想、统一步骤、统一,(三)主要工作,年龄分组制定方法指标体系单项和综合评定表,(三)主要工作年龄分组,年龄段划分,标准的适应对象为:我国369岁的公民,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根据不同年龄人群体质特征,年龄段划分标准的适应对象为:幼儿根据不同年龄人群体质特征,组别 年龄范围(岁) 年龄段划分 幼儿

14、 36 35岁每0.5岁为一组 6岁为一组儿童青少年 622 618岁每1岁为一组 1922岁为一组成年 2059 每5岁为一组老年 6069 每5岁为一组,组 别 划 分 和 年 龄 范 围,组别 年龄范围(岁) 年龄,制定出各年龄段单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和综合评定标准,标准对体质的评定分为单项指标评分和综合评定两个方面,均采用百分位数法制定。,制定出各年龄段单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和综合评定标准标准对体质,1、单项评分表,是指针对某一个单项指标评价所使用的标准。一般可以根据测量数据的分布特点,选用百分位数法制订,通常分为“上”、“中上”、“一般”、“中下”和“下”5级进行评分,并根据评价指标的属性确

15、定评价结果。,1、单项评分表 是指针对某一个单项指标评价所使用的标准。一般,单项评分表的制订,等级,1,2,3,4,5,百分位数,P3,P10,P35,P65,P90,理论百分数,7,25,30,25,10,各年龄群体的形态和机能不限制下限,只有素质指标才限制下限,单项评分表的制订等级12345百分位数P3P10P35P65,测定项目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肺活量(毫升) 23692847 28483464 34653984 39854634 4634台阶指数 42.146.1 46.252.0 52.158.0 58.167.6 67.6握力(千克) 29.636.9 37.043.5

16、 43.649.2 49.356.3 56.3俯卧撑(次) 712 1319 2027 2840 40纵跳(厘米) 19.924.8 24.932.3 32.438.4 38.545.8 45.8坐位体前屈(厘米) -3.51.7 1.88.9 9.014.1 14.220.1 20.1选择反应时(秒) 0.690.61 0.600.50 0.490.44 0.430.39 0.39闭眼单脚站立(秒) 35 617 1841 4298 98,表6 2024岁成年人单项指标评分表(男性),如:握力值越大,反映肌力水平越高,受测对象具有较强的绝对力量;反之,则越差。,测定项目 1分 2分,2、综合

17、评分表(评级标准),是指针对体质构成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的标准。为了准确反映个体或群体体质水平,一般都需要根据受测对象和评价指标的性质,确定各类指标在综合评价体系中所占的重要程度“权重”。 确定各类指标权重时,一般采用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2、综合评分表(评级标准) 是指针对体质构成要素进行综合,R型因子分析, 计算正交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计算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一般方法,R型因子分析 计算正交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计算各主成,目的, 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作为综合评价时确定类指标权重时参考,目的 主成分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作为综合评价时确定类指标权,主成分 特征值 贡献率() 累计

18、贡献率() 1 3.787 37.866 37.866 2 1.517 15.173 53.039 3 1.114 11.144 64.183 4 0.913 9.134 73.717 5 0.720 7.201 80.518 6 0.595 5.950 86.468 7 0.527 5.267 91.735 8 0.384 3.837 95.572 9 0.235 2.353 97.925 10 0.207 2.075 100.00,表1 R型因子分析总方差贡献,主成分 特征值 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表1, 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的因子载荷可以作为综合评价时确定每个指标权重时参考,

19、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的因子载荷可以作为综合评价时确,第1主成分 第2主成分 第3主成分 第4主成分X1(100m) 0.884 0.137 0.156 -0.113X2(跳远) 0.631 0.194 0.515 -0.055X3(铅球) 0.245 0.825 0.223 -0.148X4(跳高) 0.239 0.150 0.750 0.07647X5(400m) 0.797 0.07452 0.102 0.468X6(110米栏) 0.404 0.153 0.635 -0.170X7(铁饼) 0.186 0.814 0.147 -0.0789X8(撑杆跳) -0.03626 0.17

20、6 0.762 0.217X9(标枪) -0.04775 0.735 0.110 0.141X10(1500m) 0.04467 0.0409 0.112 0.934,表2 正交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第1主成分 第2主,国民体质综合评分标准,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百分位数,P15以下,P15P65,P65P90,P90以上,理论百分数,15,40,25,10,国民体质综合评分标准 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百分位数P15以下,对全国体质研究领域的20多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决定标准的综合评定采用各单项指标得分按等权相加的方式制定。,权重,对全国体质研究领域的20多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决定标准的,类别,

21、指标,3至6岁组,男,女,形态,身高,0.20,0.20,体重标准体重,0.21,0.21,素质,坐位体前屈,0.10,0.10,10米折返跑,0.11,0.10,立定跳远,0.10,0.10,小球掷远,0.09,0.09,双腿连续跳,0.09,0.10,走平衡木,0.10,0.10,幼儿,类别指标3至6岁组男女形态身高0.200.20体重标准体重0,标准的青少年部分是由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根据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有关情况研究制定;,同时,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了修订,并颁布实施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标准的青少年部分是由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根据2000年,鉴于标准中青少年部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雷同,而标准主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教育部门将在施行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为保证标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避免因两项标准的重叠而给学生实施工作带来问题,经协商教育部,决定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替代标准的青少年部分。,鉴于标准中青少年部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雷同,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国民体质研究方法4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