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69398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0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外寒内饮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喉中痰声漉漉,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滑或弦紧。(二)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脉浮数。(三)痰浊雍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灰白,心胸憋闷,气短,不得平卧,脘痞纳少。苔白腻,脉弦滑。(四)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声。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2,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外寒内饮证:

2、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 (二)喘息、气短 (三) 发热(四)腹胀纳呆,3,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 3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二)喘息气短,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吸氧,一般给予鼻导管、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1-2L/分钟,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的方式和浓度,以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氧疗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3.根据喘息气短的程度及伴随症状,取适宜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安置床上桌,以利患者休息

3、;鼓励患者缓慢深呼吸,以减缓呼吸困难。4.密切观察患者喘息气短的程度、持续时间及有无短期内突然加重的征象,评价缺氧的程度。观察有无皮肤红润、温暖多汗、球结膜充血、搏动性头痛等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5.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6.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位。7.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列缺、内关、气海、足三里等穴位。8.艾灸疗法:遵医嘱艾灸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9.指导患者进食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4、,忌食辛辣、煎炸之品。,5,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二)喘息气短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三)发热,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2.体温37.5以上者,每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39.0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3.采用温水擦浴、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患者汗出时,及时协助擦拭和更换衣服、被服,避免汗出当风。4.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者经常漱口,可用金银花液等漱口,每日饮水2000ml。5.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进食清热生津之品,如:苦瓜、冬瓜、绿豆、荸荠等,忌煎炸、肥腻、辛辣之品。6.遵

5、医嘱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7.刮痧疗法:感受外邪引起的发热,遵医嘱刮痧疗法,可选择大椎、风池、肺腧、脾腧等穴位。,6,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三)发热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四)腹胀纳呆,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及时倾倒痰液,更换污染被褥、衣服,以利促进患者食欲。2.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口腔异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或漱口液漱口。3.与患者有效沟通,积极开导,帮助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志刺激。4.鼓励患者多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病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或打太极拳等。病情较重者指

6、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5.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三焦、胰、胆等穴位。6.穴位按摩:遵医嘱穴位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7.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穴等穴位。8.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正餐进食量不足时,可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进餐时过多饮水,避免豆类、芋头、红薯等产气食物的摄入。,7,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四)腹胀纳呆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及,三、中医特色治疗护

7、理,(一)药物治疗(二)特色技术(三)物理治疗(四)呼吸功能锻炼,(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中药汤剂、中成药)2.中药静脉给药,8,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穴位贴敷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3.中药熏蒸4.穴位按摩5.艾灸6.中药泡洗7.拔火罐 8.中药离子导入 9.雾化吸入:遵医嘱用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二)特色技术,9,喘病中医护理方案,1.穴位贴敷(二)特色技术9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三)物理治疗,1.抹胸拍肺:两手交替由一侧肩部由上至下呈斜线抹至另侧肋下角部,各重复10次。两手自两侧肺尖部

8、开始沿胸廓自上而下拍打各10次。注意事项:拍肺力度适中。2.胸部叩击:患者侧卧位或在他人协助下取坐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每分钟叩击120-180次,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叩击手法正确。注意事项:叩击前听诊评估;用单层薄布覆盖叩击部位;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骨突部位及衣服拉链、纽扣等处;叩击力量应适中,宜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3.有效咳嗽:指导患者尽可能采用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腹式呼吸56次,然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秒,继而缩唇,缓慢的经口将肺内气体呼出,再

9、深吸一口气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时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注意事项:不宜在空腹、饱餐时进行,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为宜;有效咳嗽时,可让患者怀抱枕头。,10,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三)物理治疗1.抹胸拍肺:两手交替由一侧肩部由上至下呈斜线,(四)呼吸功能锻炼,1.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膝半屈或膝下垫小枕,使腹肌放松。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幅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帮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同时可配合缩唇呼

10、气法,每天进行锻炼,时间由短到长,逐渐习惯于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2.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呼吸7-8 次,每次1O-20分钟,每日锻炼2次。3.呼吸操(坐式呼吸操):坐于椅上或床边,双手握拳,肘关节屈伸48次,屈吸伸呼;平静深呼吸4-8次;展臂吸气,抱胸呼气4-8次;双膝交替屈伸4-8次,伸吸屈呼;双手抱单膝时吸气,压胸时呼气,左右交替4-8次;双手分别搭同侧肩,上身左右旋转4-8次,旋吸复呼。4.注意事项:呼吸功能锻练时,全身肌肉要放松,节奏要自然轻松,动作由慢而快。呼吸功能锻练不可

11、操之过急,要长期坚持锻练。呼吸功能锻练不宜空腹及饱餐时进行,宜在饭后1-2小时进行为宜。呼吸操一般每日练习2-3次,每次5-10分钟,根据个人病情进行,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5.自我保健锻炼,11,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四)呼吸功能锻炼1.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二)饮食指导(三)情志调理,12,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2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一)生活起居,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指导患者戒烟,室内勿放鲜花等可能引起过敏的物品,避免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的吸入。2.在寒冷季节或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在呼吸道

12、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受外邪诱发或加重病情。3.劳逸结合,起居有常,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病情加重时减少活动量。4.经常做深呼吸,腹式呼吸和缩唇呼气联合应用,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13,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一)生活起居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指导患者,(一)生活起居,(1)步行:每日步行500-1500米,运动量由小到大。开始时,可用自己习惯的中速步行,以后可采用中速快速慢速的程序步行。(2)按摩保健穴位:经常按摩睛明、迎香、颊车、合谷、内关、足三里、肾俞、三阴交等。(3)足底按摩:取肾、输尿管、膀胱、肺、喉、气管、肾上腺等反射区,每个反射区按摩

13、3分钟,每日3次。(4)叩齿保健:指导患者叩齿,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分钟左右。叩齿时可用双手指有节律的搓双侧耳孔,提拉双耳廓直到发热为止。(5)传统养生操:可选择五禽戏、太极拳或八段锦,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15分钟。,14,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一)生活起居(1)步行:每日步行500-1500米,运动量,(二)饮食指导,1.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为宜,并补充适量无机盐,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及易产气食物。多吃绿叶蔬菜及水果,食物烹饪以蒸、煮为宜,食物宜软烂,以利于消化吸收,同时忌辛辣、肥腻、过甜、过咸及煎炸之品。2.外寒内饮证:宜进食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食物,如紫苏粥、白果煲鸡等

14、3.风热犯肺证:宜进食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食物,如金银花茶。4.痰浊雍肺证:宜进食清肺化痰、理气止咳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汤等。5.肺气郁闭证:宜进食开郁宣肺、降气平喘的食物,如杏仁粥、萝卜生姜汁等。,15,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二)饮食指导1.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为宜,并补充,(三)情志调理,1.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常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2.责任护士应主动介绍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引起肺胀病的原因和转归,指导排痰和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积极防治,消除消极悲观态度及焦虑情绪,克服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改善其治疗依从性。3

15、.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疾病的经验,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排解烦恼及忧愁,通过适当运动,音乐欣赏、书法绘画等移情易性,保持乐观开朗情绪,避免忧思恼怒对人体的不利影响。4.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16,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三)情志调理1.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常易出现焦,五、护理难点,1、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的配合及依从性较差2、患者年龄较大,对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较难掌握;同时对锻炼效果期望过高,但实际效果并非立竿见影,故容易失去坚持锻炼的信心。,解决思路,1.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使患者了解呼吸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制订切实可行的呼吸功能锻炼方案。3.采用多种教育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使患者易于接受和理解。4.鼓励病友间沟通、交流,争取亲友等社会支持,提高患者训练的信心。,17,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五、护理难点1、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的配合及依从性较差解决思路,谢 谢!,18,喘病中医护理方案,谢 谢!18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