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校长及学校领导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9568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校长及学校领导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校校长及学校领导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校校长及学校领导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学校校长及学校领导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校长及学校领导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校长及学校领导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一).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校校长及学校领导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2035年,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我校推进教育现代化,将从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立德树人、优化教师队伍和深化质量意识四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提高政治站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对所有学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更加注重面向人人

2、,保障每个人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将学有所教与终身受益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推动教育向社会开放、向产业开放,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构建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参与治理、共同分享成果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二、强化立德树人建立德育有效模式,以“德育载体化、载体主题化、主题系列化”的思路,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面向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

3、系统设计教育教学活动,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研究探索“双主线”德育工作模式“双主线是指习惯养成教育和学习动力建设两条主线”,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学生品行分年级手册,使成长目标要求落细、落实、落精。全面推进德育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劳动作业等,努力在德育内容设计、育人模式、活动方式等方面有突出的成绩。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我校是文明城创建点位,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力争打造成为江西省文明校园。同时,将“双文明”创建工作和营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智慧校园、幸福校园相结合,统一在以“尚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为内核的凤凰文化影响下,做具有特色的细节微调,将学校办成学生喜欢的精神

4、家园、生活乐园,努力在培养有家国情怀的现代文明青少年过程中有所建树。三、优化教师队伍全面推进教师素质提升行动,五年内确保每年用于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生均经费总额的8%;教师培训要形成一种机制、实现三层联动、倡导终身学习、做到学与致用。大力实施教师培训“青蓝计划”和“凤舞滨江”教师成长共同体活动。推进教师培训三大工程,即教师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提升工程、优秀班主任立德树人能力提升工程、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工程;构建教师培训的四个平台,即网络平台、科研平台、展示平台、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学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评选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区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的评选。力争增建多个名师工作

5、室,培养出省级学科带头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和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及教学能手,在五年内不低于教师总数的40%。另外,为配合南昌市智慧教育示范区的打造,我校将积极主动拥抱教育现代化,力争培养“三个一百”各2人,即首席信息官市级1名、区级1名,教学融合骨干教师市级1名、区级1名,应用指导力骨干教师市级1名、区级1名。四、深化质量意识努力打造“尚美课堂”,在教师教的形象、方法和艺术上,在学生的言行、学习、活动中,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积极探索“尚美课堂”的基本结构与评价标准,推进有效课堂,推广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学生学习成绩目标调控表,推进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和应用,在初中部尝试并拓展走班式教

6、学,深入研究培优辅差的路径和策略,引导开展“因需设计小课、差异化教学、分层个别辅导”,通过推进多角度评价等变革。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坚持“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爱”的思想,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自觉、自学、自律”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引导家长形成“信任、帮助、示范”的意识和能力,探索七个维度的作业设计理论实践,推进作业的多样化、体验化、实践化、控量化,试点分层作业,结合打造智慧教育探索个性化作业。形成并推广“3+N”课后服务模式,使课后服务体系化、特色化、课程化、有效化。推行学业评价改革,把以终结性评价为中心的方式重心前移,形成即时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业评价体系,并尝试非笔试考试、体验、面试、展示、成果、竞赛等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推动读书月、学习活动月、素质提升月、新年诗会等学校的传统活动,形成浓厚的学风,使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