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9616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5篇【篇U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根据“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以干预和咨询为辅”的总体发展思路,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维护师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调节和挫折承受能力,减少或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发生。二、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小组由校长领导,教导处、德育处、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心理老师、卫生老师共同组成。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职责,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为重大危机事件处理作出决策。各年级的学生心理干预工作由年级组长负责,全体教职工均有

2、责任和义务。三、工作原则1、生命第一原则2、面向全体师生的原则3、预防和预警为主原则4、尊重和理解学生原则5、个别性对待原则四、心理危机干预对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存在心理危机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和老师。具体包括: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重点学生;2、遭遇重大生活事件而出现行为和心理异常的学生及教职工。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4、有自杀倾向或有自杀未遂史或近亲中有自杀的学生。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极度痛苦的学生、教职Xo6、由于身边同学有个体危机事件受到影响而产生担心、恐慌、焦虑不安的学生。7、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家长。8、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关注上述多种情

3、况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对象。五、具体实施(一)预防教育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能愉快地接纳自己、充满阳光、自信。学校通过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周、主题班会、宣传海报等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帮助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并充分利用心理辅导室开心小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烦恼,力争把一切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早期预警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

4、速反应,力争将学生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1、学校建立三级预警系统:一级预警:以班级为单位,主要以班主任和心理委员组成,旨在及时发现和预防心理危机;二级预警:以各年级组、德育处负责,把握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三级预警:主要指专职心理老师,做好心理危机知识普及、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心理辅导及危机处理,必要时做好转介工作。2、学校建立各项预警制度:(1)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心理辅导室将每年对四、五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筛选出心理危机高危个体,认真做好这些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转化工作。(2)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汇报。班主任要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发现有同学有明显的心理

5、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心理辅导室反映。心理辅导老师要深入学生之中并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大中队委员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每月向德育教导汇报一次学生学生的心理情况。(3)心理老师及时报告学生心理危机。心理老师在辅导室值班期间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应在24小时内将相关信息上报领导小组。(三)应急系统1、及时报告班级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班主任、心理老师,由班主任、心理老师根据危机严重程度考虑通知领导,并及时通知家长来校。在紧急情况下,可采取直接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治疗等相应处理措施。2、进行阻控对于可能造成危机扩大或激化的人、物、情境等,应进行必要的消除或隔绝;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可能引发其他学生心理危

6、机的刺激物,应协助有关部门及时阻控。3、实施治疗对经专家确认有严重心理障碍或发现有自杀意念或出现自伤自残等行为的学生,应立即通知家长来校,商议处理事宜。若出现心理障碍急性发作,应立即送往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诊治。4、应急救助得知学生有自伤或伤害他人倾向时,相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救助措施。紧急情况下可拨打110、120等紧急救助电话。具体职责分工如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保安人员负责保护现场,配合学校对当事人实施生命救护,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调查取证,配合学校卫生室对学生医疗救护过程中的安全监护。卫生老师负责对当事人实施紧急救治,或配合相关人员护送其转至相关医院治疗。心理

7、老师负责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实施心理救助,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四)监护和跟踪1、因自杀意念强烈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应有家长陪护。2、对危机事故处理完毕后,心理辅导室应对危机事件卷入人员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干预。3、对于因心理问题而休学的学生,在其复学以后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帮助其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并做好相应的防备预案。(五)备案事故处理结束后,心理辅导室应做好资料的收集与证据保留工作,并负责对事件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分析,以备今后参考。注意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篇2】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

8、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一、具体目的:L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2 .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3 .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4 .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5 .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

9、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二、干预原则、对象(一)心理危机是指学生运用通常方式不能应对目前所遇到的情形时,出现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心理危机干预由学校的校级领导负总责,学生处主要领导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心理辅导站、班主任及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参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联动配合。(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1 .生命第一的原则。发现危机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2 .亲属参与的原则。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学生家长或亲属。3 .全程监护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

10、,安排专人对干预对象全程监护。4 .分工协作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三)干预对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1 .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2 .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 .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4 .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5 .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6 .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

11、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三、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校级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校医、校保安人员、司机等。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1 .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2 .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3 .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4 .校医现场处理可能的躯体病患及伤害。5 .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6 .司机保证交通。7 .心理辅导站辅助开展工作。8 .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五、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一)问题的发现各班要建立起通畅的学生心理危机信息反馈机制,做到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心理危机动态,对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周围同学应予以理解、关心和帮助,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对有

12、行为异常或近期情绪、行为变化较大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应给予及时的心理指导,并做好咨询记录,对问题严重的学生实行转介。(二)讯息报告学生发现危机情况,周围同学应立即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在采取必要措施并迅速赶往现场的同时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立即向学校主管领导报告,主管领导视危机严重程度酌情向学校领导及时汇报。(三)即时监护学校有关职能部门立即派专人对危机学生进行24小时监护,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四)通知家长在实施监护的同时,学校应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家长来校,如果家长确实无法尽快赶到学校,在家长以传真、电话等方式的授权下,对学生采取治疗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可采取直接送至专业卫生机

13、构进行治疗等相应处理措施。对没有监护能力或不配合学校的家长,学校应对学生强制采取治疗措施或派人将学生遣送回家,并视情况为其办理休学或退学手续。(五)进行阻控对于有可能造成危机扩大或激化的人、物、情境等,进行必要的消除或隔绝。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可能引发其他学生心理危机的刺激物,有关部门应及时阻断。(六)实施治疗需住院治疗的,必须将学生送至专业卫生机构治疗;对可以在校坚持学习但需辅以药物治疗的学生,政教处应与其家长商定监护措施;对不能坚持在校学习的,按照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由家长监护并离校治疗。(七)应急救助得知学生有自伤或伤害他人倾向时,相关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救助措施,紧急情况下

14、应先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求助。(八)事故处理当学生自伤或伤害他人事故发生后,政教处负责现场的指挥协调;保卫科负责保护现场,配合有关单位对当事人实施生命救护,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并对学生进行安全监护;校医室负责对当事人实施紧急救治,或配合相关人员护送至就近医院救治;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实施心理救助,稳定当事人情绪。(九)成因分析事故处理结束后,心理咨询指导中心负责事件的成因分析,对事前征兆、事发状态、事中干预、事后疏导等情况认真梳理,尤其对那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手段和措施认真总结,以备今后参考。六、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要求(一)信息畅通。参与危机干预的工

15、作人员要做到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畅通。(二)工作到位。危机发生时,相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迅速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4(三)协调配合。相关人员在现场指挥的调度下,主动配合,服从指挥。(四)记录备案。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做好书面文字记录,必要时做好音像资料的收集,确保资料详细完整。(五)责任追究。对于因违反工作原则、延误时间、知情不报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或个人的责任。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1 .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2 .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八、建德市新安江职业学校心理

16、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小组成员:3 篇3】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危机者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二、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政教处,高星生兼任办公室主任,由孙海宾、温志春及各班主任具体办公。二、工作目标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中职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

17、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正确的应付危机的策略与方法。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和援助,避免或减少学生中出现自伤或伤及他人事件发生。4、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三、干预对象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及教师。四、工作方法1、教育为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以对中职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为主,增加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2、重在预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意识,并学会正确的应付危

18、机的策略与方法。3、完善系统。通过构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避免或减少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关爱、互勉互助,形成协调的人际关系。4、处理果断。危机干预工作要准确判断、果断处理、有效干预,避免因处理不及时、不得当而激发或加重学生的困扰,给工作带来被动局面。五、预防教育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治疗,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措施:1、每学期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我校知名教师及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讲

19、课。2、老师时刻注意学生动向,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倾向应及时疏导和报告班主任。3、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与危机应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4、对需危机干预学生进行危机评估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教师在工作时间内接待学生的咨询(特殊情况例外),处理来访学生的心理危机。六、预警机制1、建立三级危机预警网络:各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要关爱学生,密切关注学生异常心理、行为,要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谈话,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对重要情况,要立即向学校分管领导、政教处报告,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快捷、有序地干预。七、责任追究全校尤其是参与危机干

20、预工作的教师及各处室工作人员,应服从指挥,统一行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因自己的失职造成学生生命损失的,要对个人及处室实行责任追究。1、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需要协助而处室负责人不服从指挥的;2、参与危机干预事故处理处室,接到学生心理危机事故报案后,拖延时间不能及时赶到现场,或在现场不配合、不服从统一指挥而延误时机的;3、各处室对学生心理危机不闻不问,或知情不报,或不及时上报,或执行学校危机干预方案不力的。【篇4】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为进一步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更好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学校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

21、关于疫情防控心理服务工作部署,高度重视,快速响应,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启动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干预系统,专门开通在线心理辅导服务值班工作,帮助全校师生以平稳的心理状态应对疫情引发的负面情绪。为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减少或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及时、有效、稳妥地处置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预案。一、校园心理危机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由于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起的校园成员心理严重失衡状态。二、工作原则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健全,职责明确;预防为先,教育普及;预警及时,重点突出;干预

22、到位,专业科学;支持系统,家校结合。三、领导工作小组:成立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成员:年级组长及各班主任下设办公室:主任四、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个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分工负责,才能取得实效。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如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级预警和干预工作职责:把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融入学校处置突发性事件工作体系中,全面指导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实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凝成合力,使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对于突发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处理、负责审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定期听取下级的汇报、决定

23、向有关医疗机构转介学生。(二)二级预警和干预主要职责:指导与部署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危机救助工作。排摸和掌握有关信息,及时向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报告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并根据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的意见,开展心理评估和干预等工作。二级预警和干预工作小组要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在发现或得知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要尽快安排专(兼)职心理老师了解相关情况,采取必要的看护措施和妥善的援助措施,以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问题,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对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报

24、告,以启动本预案。(三)三级预警和干预心理老师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中的心理委员定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识性培训。以便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通报、干预、转介。各班级设心理委员1名,主要职责是在班集体中进行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及时掌握和报告学生异常心理信息。开设心理健康热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通过微信、教师群、班级群等方式,及时向全校师生普及防控疫情所需的心理常识。心理支持热线通过电话、微信、QQ、邮箱等方式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开展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同时注重加强与班主任信息互通,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疫情心理动态,加强高危

25、人群识别,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六、家校合作L积极进行自我调适,不向孩子传递负面情绪。恐慌和紧张情绪和“新冠病毒”一样有一定的传染性,家长如果不能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更加不安和紧张。请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主动关注各种积极信息,可以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与亲朋联络,互帮互助。如果遇到确实难以应对的消极情绪,建议及时向专业机构进行求助。2.帮助孩子改善情绪,树立良好心理状态。疫情期间,孩子需要持续待在家里,外出活动减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们的负面情绪也可能会持续累积和积压。请家长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正面疏导和缓解,可以引导孩子运用简单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松

26、法”等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运动、音乐、阅读来帮助孩子减压,保持积极心态。3.帮助孩子判断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家长要直面孩子关于疫情的相关问题,积极与孩子沟通,不回避疫情状况,以恰当方式、以孩子听得懂的语言讲解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目前我国的防控措施以及延期开学情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关注权威真实的新闻和信息,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指导孩子学会对信息进行判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4.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规律有序生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学习、娱乐等安排做成一张时间表,还可以列出每日愿望清单,如做手工、画、亲子游戏、室内运动、制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来完成,

27、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使居家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教孩子一些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5,给予孩子一定独处空间,多一些理解信任。随着与孩子在家里共处的时间增多,亲子矛盾和冲突可能也会增加。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独处空间,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励,少一些管制和唠叨。遇到争吵,可以按下暂停键,等到双方情绪稳定后再理性沟通。6.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防止孩子沉迷网络。为丰富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在目前情况下,家长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和上网,但要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明

28、确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段、时长和内容等,并要求认真遵守,保护好孩子视力和身体健康。同时,家长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示范和榜样。7.配合学校开展居家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延期开学期间,各地各校将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居家学习,家长要及时了解、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关要求,帮助学生完成居家学习计划。小学生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好网络学习准备学会网上学习的基本技能;初高中学生的家长可以做好后勤保障,对孩子学习期间不做过多打扰。8.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提高自我学习管理能力。家长可以督促孩子进行网络学习,报告自己的学习情况,与班里的伙伴互帮互助、共同监督,分享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

29、收获。遇到不会的问题,鼓励孩子通过网络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同时,家长要每天要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学习状况,及时给予积极反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9.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家长可以利用孩子从媒体上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抗疫事件,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热爱。指导孩子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做到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大自然。10.分享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传播社会正能量。要让孩子了解,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斗中,有无数工作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被感

30、染的危险,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的守护着大家的安全。引导孩子关注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抗“疫”勇士和感人事迹,学习他们勇于担当、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七、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注意事项(一)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时,应坚持保密原则。(二)在与家长联系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篇5】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一、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方式不能应对或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入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或刚刚经历重大突发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

31、躯体、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下的个人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能安全度过危机,尽快恢复社会功能。现实生活中灾难、暴力、事故、意外等创伤性事件时有发生。在学校,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迫切而重要。针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能够防止或减轻创伤后的不良心理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乃至极端化,促进创伤性事件的适应和心理康复。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幸福高州的现实要求。为此,特制定周村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

32、急方案,以期尽最大努力帮助师生解决面临的可能心理困境,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发展。二、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避免造成的更大的伤害;解决心理危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群体或个体危机消除,恢复常态。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3、存在诸如人际冲突明显、学业严重受挫、躯体疾病、家庭变故,或突遭重挫者;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孤僻内向、与别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7、感到社会支持

33、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如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子关系恶化等;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校长、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1、校长全面组织协调指挥。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现场处理可能的躯体病患及伤害。3、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老师、校医、保安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场。3、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2、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