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感培养课题研讨会会议记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9704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量感培养课题研讨会会议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量感培养课题研讨会会议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量感培养课题研讨会会议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感培养课题研讨会会议记录.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量感培养课题研讨会会议记录苔色终年绿,藤花四月齐。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研习好时节。4月19B,我们相遇在*市*实验小学,共赴一场数学教学“盛宴”一一*市2022年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活动,研讨专题:学生“量感”的培养一一基于“能力为本,深度学习,整体视角,整合拓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本次活动采用现场上课,向上观摩的形式进行。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领导有*市基础教育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省特级教师平国强老师、*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来*老师、*区小学数学教研员、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顾志能老师、*市*实验小学校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张翼文校长等。活动先由7位老师带来精彩的课堂展示

2、,最后平老师进行评课及观点报告。“量感”的培养需要慢镜头,那就一起来随着这些镜头来领略今日精彩吧一、课堂风采,思维碰撞镜头j第一节课是*市学军小学*老师带来比质量一一克与千克一课。陈老师组织“掂”、“称、“比”、“估”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物体质量的轻重。整节课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在丰富的活动中,动态建构数学体验,以“使用秤f少用秤f不用秤”的任务推进,逐步培养学生的量感。【镜头2】* *师带领学生从数豆子出发引领学生进行了另一种路径的克与千克的学习。万老师有效地组织学生通过“掂”、“找”、“称”等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借助细分的操作,沟通十进制关系,由千克到百克到十克再到克,借数感生发

3、学生的量感,从而更好地理解“1000克=1千克”。【镜头3】* *市*学校的许含英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认识毫米一课。许老师从测量不是整厘米数的物体长度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多出的一小段,怎样知道它的长度?通过看、摸、比、画、找、估、量等系列活动,建立1毫米和5毫米的表象。在估测和实践体会中,学生逐步积累量感,感悟度量本质。【镜头4】* *渔浦小学的*老师呈现了认识面积的课堂。通过借助多样的操作活动,丰富学生对面的认识,促进面积概念的理解。在生生互动,相互启发,相互碰撞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利用不同的素材进行拼摆,层层剖析优化,突破教学难点。【镜头5* *市*实验小学的*老

4、师执教的是三下面积单位一课,王老师的课堂大气不失扎实,活动多样不乏深度。以任务驱动方式展开,允许学生自由寻找活动材料,积累丰富的面积测量经验。最后,从“确立标准”,到“优化标准”,再到“统一标准”,跳出学科,建立生活中的度量价值观。【镜头6】* *市大关小学张*老师执教的是五下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张老师的课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起点和经验,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ICm3,Idm3,lm3的大小,在头脑中建立物体体积大小的表象,在合作中学会质疑,在讨论中学会选择合适的体积单位,在活动与实践中丰富经验,发展量感。【镜头7】* *第三小学教育集团的李*老师展示了1千米有多长一课,李老师让学生

5、通过生活经验和实践体验,将“1千米”形象化;然后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估计“1千米”,并用Pad验证,在多次估计、测量、比较、调整中,深化1千米的长度表象。二、专家引领,指明方向活动的最后,平国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议量感及其培养的讲座。平老师从学情出发,揭示日常教学中量感培养方面存在的“顽疾”。平老师先全面的介绍了量感的含义,将数感与量感进行了区分和联系,提出量感的培养是高于知识层面的数学本质理解,高于技能层面的数学思维活动。如何培养量感,平老师提出五个策略,为大家的教学指明方向,捋清思路。量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反复体验,不断修正的过程,必须以量的积累为基础。虽然量感是一个新概念,但我们的理念和行动一直走在前沿,愿我们一路满怀希冀,从容前行,保持教研的热情,收获更多的教育幸福!三、捕捉那认真的身影疫情犹在,但无法阻挡全市数学老师参与教研的热情!线上线下,听的都是津津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