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9705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目标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健全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救助职责,合理配置救助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我辖区内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市、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现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二、基本情况(一)本镇辖区内4个行政村。现有人口0.83万人;辖区内现有居民1885户。(二)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三、启动条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

2、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和事故救助的实际需要,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严重事件(I级)、较重事件(II级)、一般事件(I级)三个等级。(一)严重事件(I级)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一次事故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1 .区启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级以上应急响应;2 .在本镇辖区内发生肺鼠疫、非典、新冠、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腺鼠疫确诊病例;3 .一次食物中毒50-99例,或者出现死亡4-9例;4 .街道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5 .预防接种活群体性预防服药出现人员死亡;6 .区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二)较重事件(II级)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一次事故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1 .区

3、启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IV级以上应急响应;2 .在本镇辖区内发生腺鼠疫临床疑似病例或在局部地区发生鼠疫疫情;3 .一次食物中毒20-49例,或出现死亡病例1-4例;4 .一次急性职业中毒10-29例,或者出现死亡病例;5 .本镇辖区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6 .区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三)一般事件(川级)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一次事故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1 .区启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IV级以上应急响应;2 .在本镇辖区内发生原因不明的自毙鼠现象或有来自疫区的染疫动物输入;3 .一次食物中毒20例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4 .一次急性职业中毒10例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5

4、 .区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四、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为了统一组织领导,成立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明确由镇党委、政府班子人员组成。总指挥:邓享流镇党委书记副总指挥:黄可明镇长指挥中心下设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办公室、抢险组、巡逻组、信息组、转移安置组、救助保障组。五、应急准备本镇现有应急避灾场所2个,可安置人口IOOO人;集中安置点2个,可安置人口IOOo人;医疗卫生机构1所,有床位20张。六、灾害预警镇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工作,辖区内各单位各村委要制定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预防、预警和处置措施,建立高效、灵敏的情报评估网络,加强对涉稳信息的收集、研判,进行全

5、面评估和预测,及时为镇指挥中心提供全面、客观、准确的决策依据。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日常监测;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专业防治机构的业务指导,保证监测质量。同时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都有权向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及隐患,也有权向政府部门举报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部门、单位及个人。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估,根据事态发展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七、信息报送(一)灾情信息报告内容由镇应急办负责,将镇提供的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进行汇总,同时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统计快报表并将已采取的救援措施向区、市应急局上报,若发生重大突发

6、公共卫生事件时可越级向市救灾领导小组上报。(二)灾情信息报告时间1 .事故初报。镇对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情况,及时向区应急局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事故发生后2小时。对造成死亡(含失踪)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事故,应同时上报市应急局。2 .事故续报。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情稳定之前,镇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镇在每天9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时的灾情向区应急局上报,特大事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3 .事故核报。镇应急办在事故稳定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核定事故情况,向区应急局报告。八、应急响应由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总指

7、挥根据启动条件对事故救助行动实施分级响应。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全面负责本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助,根据市救灾领导小组和市有关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助应急处置的要求,实施统一指挥,给予协调支援。应对严重事故(I级)时,由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提出应急响应建议,并立即上报区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发生较重事故(II级)、一般事故(III级)时,由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决定进入响应程序。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镇干部根据预案安排,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协助村做好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对救援物资的使用,由镇根据灾情统一调拨和安排。镇的主要应急反应措施是:1 .召开紧急会

8、议,听取相关村和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救援工作,救援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视情狂况宣布启动本预案;2 .指定人员,落实值班制度,向上级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协助开展救援工作,慰问受伤群众;3 .组织带领灾民撤离危险地带,将灾民转移到集中安置点,及时开放本镇避灾场所;4 .掌握事件动态,安排救援物资;5 .镇应急办确定专人负责按时向区应急局上报事件动态及救援情况;6 .及时做好辖区防疫工作,医治因事件受伤人员和料理因事件亡故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稳定后,根据响应级别分别由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提出终止响应建议或决定终止响应。九、事件后救助与恢复重建1 .事件后救助。信息组负责核实上报灾情,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辖区灾后救助方案,并落实专人负责对救助对象进行公示。2 .恢复重建。根据核灾的数据制定灾民倒房户重建,群众吃饭穿衣、生产自救等工作方案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分步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