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69737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篇)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3篇)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3篇)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3篇)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3篇)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篇)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篇)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022年,我局在*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稳就业保民生”“高质量发展”“抓落实活动年”等工作要求,认真履行部门职能,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管理,大胆创新用人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农民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工作。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和2023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重要指标完成情况城镇新增就业快于时序进度。2022年,全*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完成年计划的*%,共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完成年计划的*%;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完成年计划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创设城

2、乡公益性岗位*个,精准安置城乡低收入、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员就业*人,完成省下达任务的*虬提完成省定任务目标。社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全*企业养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人、*人、*人、*人和*人。二、202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聚焦服务大局,高标准优化就业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年度新增就业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创历史新低。组织开展企业用工调查,全面摸清全*家企业的用工底数。启动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组织*名大学生就业见习。持续开展*等特色专场招聘会专场招聘活动,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招聘方式,共举力、*场大型用工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个次,

3、现场达成就业意向*人。惠企稳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持续兑现惠企利民政策,充分释放*等政策红利,用足用好各类就业补助、技能培训、减费降税、贷款贴息政策资金,推动各类减负纾困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2022年,为*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元,惠及职工*人。持续推进就业创业服务,拓宽劳务协作渠道,有效扩大就业岗位供给,织密就业信息网。规范零工市场建设和管理,有效拓宽灵活就业渠道、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为零工群体提供“歇脚地”,让他们吃下“定心丸”;充分利用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等政策平台优势,激发创业创新内生动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聚焦政策运行,高效能织密社会保障网推进社保改革,

4、提档人社服务。以建设人社一体化平台为契机,优化人社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人社工作向数字化迈进,不断提升人社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办事群众可享受“一窗受理、一次办结”的综合服务,有效解决部门之间来回跑的难题;以制度改革创新驱动社保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体系。不断健全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强化建筑业按项目参保,积极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开展工伤预防培训工作,提升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维护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积极实施智能服务提升行动,健全线上服务渠道,进一步完善网办事项,健全“一网通办

5、”服务模式,提升数字化服务体验。推进全民参保,维护基金安全。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通过宣传动员、完善制度、政策激励等方式,把更多人纳入社保体系,着力提高实际缴费率,推进参保缴费科学化、精准化、有效化,织密社会保障网;聚焦断保人员、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制定参保扩面计划,严格落实社保费缓缴、稳岗返还政策,切实减轻负担;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开展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提升年活动,强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开展基金风险自查,健全基金监管体系,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推进作风改善,打造贴心服务。与*部门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创建*党建活动品牌,构建社保党建圈,着力打造“高

6、效社保”,推动党建和业务双提升。设置“党员先锋岗”、“巾帼文明岗”、“优秀共青团员岗”,发挥先进引领作用。安排局领导班子成员到社保大厅“坐诊”,深入开展“人社干部走流程”活动,陪同群众办业务、走流程。进一步优化大厅服务机制,严格落实帮办代办、首问负责、好差评制度,完善老年人、残疾人、母婴等特殊群体的暖心服务,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机制,用干部职工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和企业的“发展指数”。(三)聚焦招才引智,高水平构建涵养人才库聚焦“扩增量”,实施人才引进倍增行动。以双向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线上平台零距离引才作用、企业承载和使用人才的主体作用、高校培养人才的阵地作用,深层次推动

7、产才融合发展。实地调研*等*家企业,累计征集人才需求岗位*个。围绕产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组织线上招聘*场次。组织*家企业开展*招聘活动。全年引进大专以上各类人才*人,其中本科以上*人。聚焦“提质量”,实施人才服务提升行动。加大见习岗位开发力度,持续优化人才服务机制,为全*发展储备人才力量。全年开发就业见习岗位*个,组织就业见习*人,发放见习补贴*元。积极开展县人才公寓入住申报初审工作,初步审核通过44人。聚焦”优存量”,实施人才发展赋能行动。充分挖掘本土人才发展潜力,锚定乡土人才、产业链技能人才等,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拓宽技能人才发展路径,营造拴心留人育人的人才生态。联合*局开展农业种植乡土

8、人才培训班,共计*乡土人才参加,认定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人,助理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人。(四)聚焦劳动关系,高质量奏响和谐社会曲普法宣传扎实有效。灵活运用网络媒体和户外载体,广泛宣传*等法规制度,开展进企业、进项目工地、进乡镇园区的宣介活动,免费发放宣传手册、维权联络卡片等宣传材料*份,接待群众咨询*人次,切实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遵循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行为。监察执法规范有序。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职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联合*部门开展劳动用工、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及专项执法月活动,检查各类企业*户,涉及劳动者*人;登记投诉*起,帮助*名劳

9、动者追讨工资*元。调解仲裁成效明显。为*家用人单位办理劳动合同登记备案*人,其中签订劳动合同备案*人,解除劳动合同备案*人。通过坚持庭前、庭中、庭后调解三原则,加大调解力度,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2022年,共收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件,涉及*人,包括受理案件*件,不予受理案件*件。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新增城乡劳动力、普通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意愿、就业技能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偏差,劳动者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随着环保要求提高,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加大,很多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面临停产转型,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形势严峻。(二)维权维稳工作任务艰巨

10、。部分行业、项目转包、分包现象严重,链条长、关系复杂,拖欠工资隐患较多。全市劳动争议案件和群众举报投诉呈现上升态势,许多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个别案件没有配套的政策法规,解决问题的难度大。(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业的门槛也逐步提高,小额担保贷款的金额不能充分满足创业人员的资金需求。贷款手续的相对繁琐,也为创业人员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带来阻力。四、2023年年工作打算(一)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网络,实行目标管理,形成有人抓、有人管、有人组织实施的格局,把党建工作纳入业务工作共同部署,让党建工作落实在实际业务实践中,显示其特有的精神支柱、智力支撑作用。(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

11、深入开展“亲切服务二创建优质文明服务窗口,提高经办管理水平;做好各项待遇支付申报初审工作,加强内部管理,把好经办机构初审关;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高效优质的为民服务。(三)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招工引才工作力度,强化重点调度用工企业的服务;突出做好重点缺工企业、重点群体的招聘等相关活动。以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工作综合管理为抓手,突出做好安徽智慧就业系统使用推广,统筹做好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等各类重点群体在当前情况下的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四)进一步推进人事人才工作。认真做好教育、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人才招聘和区外人才引进工作,切实解决教师、医

12、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缺编问题。积极助推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引导高校毕业生等专业人才回流我区,打造一支专业强、素质高、技术精的高质量人才队伍。积极谋划招才引智好办法、新方法,持续为义安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用足、用准、用活政策,最大限度地为区内人才争取政策红利。(五)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做到有案必受,在规定的时间内立案,在法定时效内结案,全年结案率达98%以上;做好仲裁案卷的整理和管理工作,确保归档及时;督促各类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备案力度,严格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六)进一步推动城镇居民增收。继续加强监测调度,强化入户走访

13、,主动收集样本点居民实际困难,在就业指导、创业服务上尽可能地给予帮扶,主动推送我区各类招聘信息,鼓励就近临时就业或灵活就业,针对存在无业或待业人员的家庭,有就业意愿的,尽力帮助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落实主体责任,对困难家庭主动对接民政、医保、人社、住建等部门给予帮扶救助,鼓励自主创业的个体户参加创业培训、申请政府贴息贷款,通过申请各类补贴资金增加转移性收入。(二)近年来,区人社局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承担全区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服务、人事管理、劳动关系等民生服务职能,埋头苦干、守正出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先后荣获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取得突

14、出成绩单位、全省人社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市东西部劳务扶贫协作先进集体、*市优质服务窗口等称号。一、2022年工作总结(一)就业工作稳中向好。2022年承担城镇新增就业完成率、单位就业人员中初次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比例等市考指标,完成情况连续多年全市领先。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探索“直播带岗”和“招聘夜市”新形式,举办招聘活动*场,发布岗位需求*万余个。紧盯重点群体,发放各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补贴*万元,为*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补贴*万元。精准严防失业,为*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及补助金*亿元。创业扶持升级加力,成功举办第九届魅力*创业沃

15、土创业大赛,为*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万元,为*名创业者发放担保贷款1.04亿元。(-)园区发展全面起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由省人社厅、市人社局和我区共同打造。基于中央商务区核心和两大园区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获批国家级园区。其中,开园当年被评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过近六年的发展,园区创新政府主导、行业主管、市场化运作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近*亿元,税收*万元,服务用工单位近万家,*余万人次。全力推进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CBD核心园区建设,研究出台园区支持管理办法,广泛宣传政策、强化招商对接。大力开发园区智慧管理

16、平台和智慧人社服务平台,加快工程进度,全面提升园区运维水平。协调配合国投人力制定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产业十四五规划七项任务细化文件。(三)社保水平稳步提升。聚力兜底保障,实施全民参保扩面行动,完成政策到人*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万人。深入推进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全市通办事项,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社银直连,全面取消社银人工报盘、手工经办、直接收支现金业务,服务提效增速。全年共发放养老金*亿元,为*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月提高待遇*元,为*万名居民人均月提高基础养老金*元,发放工伤待遇、伤残津贴等*万元。大力开展被征地农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落实被征地社保补贴资金*亿元,

17、社保网越织越密。(四)人才载体不断扩容。大力开展招才引智,*人通过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人才卡持有人数新增*人。组织*余个人才和创新团队申报各类人才项目,申报数量及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充分释放人才红利,组织*家(次)企业到外地开展引才活动,为*名高层次人才发放生活和租房补贴*余万元。发放各类人才支持资金*万元,20*人落户*。截至2022年底,我区*名人才(团队)入选*引才倍增计划(创新类)、*名人才入选“*学者建设工程”、542名人才入选“*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集聚计划(创新类)”,高层次人才总量和结构持续优化,总体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五)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劳动用工备案,辖区内累计备案

18、人数*万人次,涉及企业*万家。开展企业薪酬调查,调查样本企业*家。全面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工作。持续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在全市率先构建“一点吹哨、专班报到、街区吹哨、部门报到“联合办案体系,深化“专班+工长”协同机制,创新推出“四联工作法”,为*名劳动者追讨工资待遇*余万元,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创建“和合劳动”品牌,积极构建*劳动争议化解新格局,开展调解*件,调解成功*件,调解成功*%,“和合劳动”法律工作室获评省、市首批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二、2023年工作打算2023年,*人社局将紧紧围绕“一轴、三区、多园”新发展格局,稳就业、保民生、强产业、聚人才、控风险,为国际

19、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贡献人社力量。(一)稳就业、保就业,把稳就业基本盘。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支持企业减负稳岗扩就业。深化供需对接,创新招聘形式,开展“春风行动”“招聘夜市”等系列招聘活动,做大做强“*招聘”品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群体援助等工作,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兜牢就业底线。推进创业带就业,组织策划2023年创业大赛,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走进高校开办创业实训营,提供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等一体化创业培训服务,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强化培训促就业,拓展“以工代训”成果,建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模式,高标准完成就业创业各项指标任务。(-)全覆盖、促改革,

20、织密社保安全网。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扎实做好农民工、被征地农民、新型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保险保障工作。按照要求稳步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等待遇标准。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加强政策柔性宣传引导,规范业务需求提报流程管理,深入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提升社保经办能力。加快人社数据红利释放,推动待遇资格认证向“无感式”转变,逐步实现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退休待遇查询、资格认证“全业务用卡二加大基金监管和内部稽核力度,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基金运行安全规范。(三)强产业、汇人才,做优人资产业园。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全面落实人

21、力资源人力资本产业十四五规划,为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固本筑基。对园区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引进发展前景好的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为产业发展储备力量。以核心园启用为契机,高效推动人力资本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加大招引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发展壮大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化园区智慧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智慧化管理示范标杆。组织策划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产业交流推进活动,推动产业跨界、跨地区融合发展。(四)优存量、扩增量,打造人才蓄水池。推进落实*引才倍增、“*学者”人才工程等8类优惠政策,开展“名校人才直通车”“才聚*”等名校行活动,扩大人才

22、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紧扣人才需求,拓展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内容,持续派送人才健康查体等“惠才大礼包”,提升高层次人才一对一、精准化、全方位服务水平。深入推进“金蓝领”培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项目,完善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事考试服务,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实现人才引育同步发力。(五)保稳定、促和谐,创建和谐示范区。大力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健全源头预防、动态监管、联合惩戒体系,始终保持治理欠薪高压态势,高质量打造一批示范项目、一批监察能手、一批优秀“工长”。畅通全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诉讼全链条平台,深化“1234”劳动争

23、议化解新格局,同步推进要素式审判和仲裁改革,积极发挥“和合劳动”法律工作室全面带动效应,扩大调解组织覆盖面。强化大数据衔接,形成专业度高、信息共享、反应迅速、有效管用的劳动争议治理新常态。加强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评选,推广电子劳动合同,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一)就业创业工作。110月份,全区新增实名制就业7213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失业人员再就业105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95%;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65人,帮扶再就业率100%。全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是做好服务企业用工。发挥全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功能,持续做好“2+N”

24、系列招聘活动,累计开展“2+N”系列招聘活动270场,发放就业创业政策汇编等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为企业提供就业服务3337户次,免费发布用工信息6674条,提供就业岗位22533个,促成868人签订就业协议。二是落实援企稳岗政策。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504人次,发放培训补贴389万元。截至目前,全区新增技能人才236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85人。失业保险费返还免报直发1299户632.13万元;失业保险费返还自主申报6户21.91万元。三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累计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短期见习岗位718个,成功推荐286名符合条件的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发放补贴资金182

25、.89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550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31人。全面推进“整贷直发”工作,受理发放创业贷款申请320起4562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四是推进乡村就业帮扶工作。组织开设乡村振兴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17场,推荐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35人。加大就业帮扶车间扶持力度,引导就地就近就业,带动吸纳24名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全区脱贫人口稳岗就业16580人。五是扎实开展“暖民心”行动。至10月底,全区确定“三公里”就业圈试点社区2个,启动17个社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累计服务辖区内经营实体608个,发布辖区岗位1342个,对接服务辖区求职2781人,促成辖区供需对接50人

26、。开展“新徽菜名徽厨”技能培训117人;开发茶香小蹶鱼、梅村豆腐煲等本地美食制作标准2项;为21家餐饮店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0万元,为16家餐饮企业招聘员工136人;完成1家餐饮企业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评审认定;举办*区首届“新徽菜名徽厨”职业技能大赛,评选*区徽厨名店4家,评定*原生态美食名菜(名小吃)6道,评定徽菜名厨5名,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社会保障工作。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提升全区社会保障能力。一是扎实做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工作。截止10月底,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4万人,征缴保费3.59亿元;工伤保险参保职工4.

27、12万人,征缴保费115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3.18万人,征收失业保险费1509万元;累计征收三项保险费3.85亿元。二是有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截至目前,全区有参保缴费18.07万人,征缴保费13888.18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11%,人均缴费水平提高至393.42元;为10.08名领取待遇人员发放养老金L57亿元;为L48万名“五类人群”代缴保费295万元;为7089名离任村干部、老民师、老农技员等8类“老字号”群体发放生活补贴1783.63万元;为1485名“老农保”到龄人员发放养老金36.35万元;为L52万名失地农民发放失地农民保障金4647.21万元;为722名退

28、捕渔民落实社保政策,放发渔民补贴281万元。三是落实社会保险缓缴政策。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对5类特困行业、17类困难行业以及受疫情影响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实施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截止10月底,累计办理61户企业1480人次缓缴申请,缓缴社保费共计126.6万元。(三)劳动关系工作。截止10月底,受理各类欠薪纠纷857批次,立案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44起,其中,行政处罚4起,移送公安1起,向社会公布重大欠薪违法案件2起,2家企业或负责人被列入拖欠农民工“黑名单”。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差异化缴存政策,新开工办理支付保障手续项目96个,涉及金额3448万元,其中:

29、缴纳保障金15个1158万元,开具保函16个保额968万元,免缴55个1204万元,缴纳保证金10个118万元,落实农民工工资专户制度61个。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278件,其中,依法裁决92件、调解186件,结案率100虬为劳动者追索工伤、社保、经济补偿等待遇890万元。指导各类用人单位已订立劳动合同907户,订立人数12501人,签订率98.4%(其中,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96.2%)。(四)人事人才工作。一是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作。严格职称评审“评聘结合”“按岗申报”等政策规定,把住职称评审准入关,有效避免新增矛盾;完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聘任工作管理办法,重点对部分中级岗位

30、缺额较大的单位及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适度倾斜,逐步解决遗留问题。二是积极推进技工大区建设。以“蓝领引育”工程为抓手,认真落实高技能人才申报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的实施办法,推进技能人才政策体制创新。截止目前,累计设立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4个;新增技能人才23048人、高技能人才人5245;开展名师带高徒名额12人。三是积极落实各类表彰激励政策。组织开展2022年度*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推荐工作,评选先进集体23个、先进个人80个。组织清理全区评比表彰和创建示范活动。四是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选调)考试工作。2022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7人;面向区内公

31、开招聘社区工作者9人、社区矫正协管员9人;为*市第二人民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工作人员55人;为*区内部竞岗招聘人员29人。(五)城镇居民增收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反馈,2022年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853元,增速为6.6%,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增幅居于全市并列第一,绝对值第一。从收入构成来看,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四大类收入全面上涨。我区城镇居民增收中,工资性收入仍然是贡献率和拉动率最高的成分。二、2023年工作安排(一)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就业形势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全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是落实好稳就业各项政策。加大对新经济和灵活

32、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力度,拓展劳动者就业和创业空间,不断优化就业结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统筹好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创业帮扶等方式,促进退役军人、退捕渔民创业就业。三是实施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23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500人次以上,举办综合性技能竞赛2场,对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实行免费职业培训,

33、畅通劳动者职业技能发展通道。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实训基地建设。探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四是服务好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创业*”行动计划,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0万元,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新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1个。五是搭建好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2+N”招聘,推动校企对接平台及人力资源信息互联共享平台建设,促进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信息共享,联动开展就业创业专项服务活动。六是协调好城镇居民增收。统筹协调促进城镇居民增收各项举措,制定城镇居民增收重点任务工作清单,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引导鼓励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补贴政策,推动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员等群体持续参保缴费。完善建筑业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长效机制;积极推动小微民营企业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探索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引导城乡居民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力争人均缴费达全省缴费水平。加强基金监督检查,委托第三方开展社保基金审计绩效评价,坚决防止出现社保基金支付风险,确保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鼓励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积

35、极做好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突出贡献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推荐工作。积极支持友进冠华申报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落实建站补助、博士后科研资助、生活补贴等人才政策。深入实施“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组织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技师研修活动,申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四)科学研判化解风险,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根治欠薪为重点开展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劳动监察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力度,推进智慧监察系统建设,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完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持续开展“春季要约行动”,推进集体协商扩面提质增效。构建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推进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相互协调、有序衔接,加快标准化仲裁院建设,切实提升调解仲裁质效。四是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围绕就业领域、社保基金安全、工资支付、考试考务和历史遗留问题,加强矛盾和隐患排查,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研判,完善就业风险应对预案,着力防范化解阶段性、规模性失业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