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向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D葡萄糖和D 甘露糖的结构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9938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差向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D葡萄糖和D 甘露糖的结构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差向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D葡萄糖和D 甘露糖的结构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差向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D葡萄糖和D 甘露糖的结构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差向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D葡萄糖和D 甘露糖的结构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差向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D葡萄糖和D 甘露糖的结构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差向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D葡萄糖和D 甘露糖的结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向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D葡萄糖和D 甘露糖的结构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糖类,第十三章 糖类,1.概念: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分类:按水解的情况分类 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如葡萄糖 低聚糖能水解生成2-10个单糖分子的糖。 二糖能水解生成2个单糖分子的糖。如蔗糖 多糖能水解生成10个以上单糖分子的糖。 如淀粉、糖原 3.命名:根据来源多用俗名。 如葡萄糖、蔗糖、乳糖,第一节 单糖,1.醛糖:含醛基的单糖,2.酮糖:含酮基的单糖,醛基,酮基,n1,n0,一、单糖的分类,二、单糖的结构,D-甘油醛,二羟基丙酮,D-核糖,D-脱氧核糖,(一)葡萄糖,D葡萄糖,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葡萄糖的结构式,1.开链醛式结构和构

2、型,2、变旋光现象和环状结构,葡萄糖,乙醇,特点:,吡啶,熔点,新配溶液的D,一定时间后,146,150,+112,+18.7,+52.7,(1)变旋光现象:,二者任何一种溶于水后,溶液的比旋光度 逐渐发生改变,最后均变为+52.7,糖在溶液中,比旋光度自行转变为定值的现象。,20,为什么会发生变旋光现象呢?,这两种结晶的熔点不同,比旋光度不同,说明这两种葡萄糖的构型一定不同,同时他们也不是对映体,因为他们都是右旋体。这是两种构型不同的葡萄糖。,思考,半缩醛羟基,半缩醛羟基,(2)直立环式,- D-(+)葡萄糖 + 112 36%,D-(+)葡萄糖(开链醛式) 0.024%,半缩醛羟基,半缩醛

3、羟基,a.构型:半缩醛羟基在投影式右侧的为- 型; 半缩醛羟基在投影式左侧的为-型,- D-(+)葡萄糖 + 18.7 64%,(2)直立环式,- D-(+)葡萄糖和- D-葡萄糖是对映体吗?,b:端基异构体:在糖的环状结构中,由于半缩醛羟基所在的碳原子的构型不同而形成的非对映异构体,称为端基异构体。,不是! 它们彼此不是实物与镜像的关系,且都是右旋体。 它们的构型只是半缩醛羟基所在的碳原子的构型不同,其余手性碳原子的构型均相同,端基异构体也属于差向异构体,-D-葡萄糖 D-葡萄糖 -D-(+)-葡萄糖,D = +112 36 % 极少量 0.024 % 64 %,c:葡萄糖发生变旋光现象的原

4、因: 糖的两种环状结构和开链结构互变的结果。,在溶液中,葡萄糖的两种环状结构可通过链状结构相互转变,即链环互变,一定时间后达到链环互变平衡。,变旋光现象是糖的共同性质,平衡时:D = + 52.7,D = +18.7,(3)哈沃斯式:,把其它基团写上:原来在投影式左侧的写在环平面上方,在右侧的写在环平面下方。即左上右下,把六元环写成平面六元环,省略成环的碳原子,氧写在右上角;每一个碳上的另外2个价键垂直于环平面;环最右侧的碳为第一位。,1,哈沃斯式结构的具体写法,-D-吡喃葡萄糖,- D-吡喃葡萄糖,半缩醛羟基,半缩醛羟基,(3)哈沃斯式:,D. L :表示糖的链状结构中离羰基最远的 手性碳原

5、子的构型,-、- :表示单糖的环状结构中半缩醛羟基所 在的碳原子的构型 在哈沃斯式中,半缩醛羟基在环下方为-型; 半缩醛羟基在环上方为-型。(+)()表示旋光方向,在这个碳原子上,-OH在右侧的为D型, -OH在左侧的为L型。,1.链状结构,D-果糖,D-葡萄糖,(二)果糖 (C6H12O6 ),2.六元环的环状结构吡喃果糖,-吡喃果糖, - 吡喃果糖,1,2,3.五元环的环状结构呋喃果糖,-呋喃果糖, -呋喃果糖,2,5,(一)氧化反应1、单糖与弱氧化剂的反应,凡是能与弱氧化剂反应的糖都是还原糖;凡是不能与弱氧化剂反应的糖都是非还原糖;,单糖 +,托伦试剂,班氏试剂,Ag,Cu2O 砖红色,

6、单糖都属于还原糖,三、单糖的化学性质,2、单糖与溴水的反应,所有的醛糖都能与溴水反应,生成糖酸,同时使溴水的红棕色消失。而酮糖没有这个反应。,Br2/H2O,葡萄糖,葡萄糖酸,3、葡萄糖在体内酶的作用下:,葡萄糖,葡萄糖醛酸,酶,醛糖 酮糖,红棕色消失,不反应,+ 溴水,醛糖和酮糖在稀碱溶液中能相互转化成几种糖的混合物。这是因为单糖在弱碱如在Ba(OH)2溶液中很不稳定,可以发生互变异构。 如果用稀碱催化D-葡萄糖时,通过烯醇式结构,其部分转化成D-甘露糖和D-果糖,可以得到三种糖的混合物,成为三种糖的平衡混合物。,(二)醛糖与酮糖的互变重排,这三种糖是怎样得来的?它们是通过烯醇式中间体相互完

7、成的。这也是一种互变异构反应。,中间体是怎样产生的呢?,a,a,b,b,c,c,葡萄糖,烯醇式,果糖,甘露糖,在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的旋光异构体之间,如果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同时,互称为差向异构体。,1、差向异构体:,2、差向异构化: 差向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D-葡萄糖和D-甘露糖的结构: C2构型不同,C3、C4、C5构型相同,(三)成酯反应,单糖环状结构中的所有-OH都可以和酸反应生成酯。如:,酸,羧酸无机含氧酸,葡萄糖-1-磷酸酯,葡萄糖-6-磷酸酯,磷酸变位酶,-D-呋喃果糖-1,6-二磷酸酯,(四)成苷反应,苷单糖环状结构中的半缩醛羟基与醇羟基脱 水生成的化合物,称为糖苷

8、或糖甙。,这一反应称成苷反应。,苷羟基,-苷键,- 苷键,干燥HCl,H2O,-甲基葡萄糖苷, -甲基葡萄糖苷,糖苷 糖 + 非糖部分,苷键糖苷基和糖苷配基(甙元)之 间的结合键。,糖苷基,糖苷配基或甙元,苷键的类型:,糖有、两种构型,-苷键、-苷键,四、重要的单糖,1、D-(-)-核糖,D-核糖, -D-2-核糖, -D-2-脱氧核糖,D - 2- 脱氧核糖,2、 D -(-)- 2- 脱氧核糖,3、 D-(+)-葡萄糖,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体内葡萄糖以磷酸酯形式存在,葡萄糖-1-磷酸酯 G-1-P 葡萄糖-6-磷酸酯 G-6-P,4. D-果糖,游离态(单分子): 以六元环的结构存在结

9、合态(与其他分子结合):以五元环的结构存在,第二节 二糖,一个单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单糖分子的羟基(醇羟基或、半缩醛羟基)之间缩去一分子水的产物,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一、还原性二糖:,性质:有还原性,能与托伦试剂反应,生成银镜; 与班氏试剂反应生成Cu2O的砖红色沉淀; 有变旋光现象。,半缩醛羟基,二、非还原性二糖,性质: 没有还原性,不能与托伦试剂、班氏试 剂反应;没有变旋光现象。三、重要的二糖,1. 麦芽糖,为还原性糖,有还原性,有变旋光现象,托伦试剂,砖红色,麦芽糖,+,班氏试剂,Ag ,半缩醛羟基,- 1,4苷键,2. 蔗糖,非还原性糖,- 1,2苷键,蔗糖 + H2O D-葡萄糖 + D-果糖,D=+66.7,D= -19.75,转化糖,1. 定义:由数百上千个单糖分子以苷键 连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第三节 多糖,多糖没有还原性,大多数不溶于水, 但能水解,最终产物是单糖。,常见的多糖: 淀粉、纤维素、糖元,淀粉 + I2,蓝色,思考:,葡萄糖蔗糖淀粉,?,I2,蓝色,托伦试剂,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